前来


拼音
qián lái
注音
ㄑㄧㄢˊ ㄌㄞˊ
词性
动词
繁体
前來
近义词
后来 到来 临来 赶来

前来qián lái

  1. 到这里来;向这个方向来。

  2. 以前;上次。

分解意思

  • 拼音 qián 部首 刀 总笔画 9

    前 [ qián ]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 如 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 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 如 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 3. 顺序在先的。 如 前五名。 4. 向前行进。 如 勇往直前。

  • 拼音 lái 部首 木 总笔画 7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9.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引证文献

  1. 到这里来;向这个方向来。

    《隋书·裴矩传》:“天子大出珍物,今在 马邑,欲其蕃内多作交关。若前来者,即得好物。”
    明•唐顺之 《海贼分道侵突疏》:“十九日辰时大伙 倭 贼约二千餘突衝前来。”

  2. 以前;上次。

    《宋史·河渠志三》:“安持(吴安持 )称候涨水相度,乃是悠悠之谈。前来涨水并今来涨水,各至 澶州 德清军 界, 安持 首尾九年,岂得不见。”
    宋•范仲淹 《奏乞拒契丹所请绝元昊和约》:“元昊 岂肯以前来所许,屈伏於朝廷。”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你好不分晓,是前来科段,今番又再使。”

国语辞典

前来qián lái

  1. 前次,先前。

    《董西厢·卷五》:「你好不分晓,是前来科段,今番又再使。」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前来刺我,我饶了你;今日又来刺我,却饶不得你也。」

  2. 到来,来临。

    《文明小史·第一四回》:「连忙奔入上房,禀知老太太,说是姚先生有信前来。」

网络解释

前来

前来,汉语词汇。释义:到这里来;以前,上次。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