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拼音
qiāng láng
注音
ㄑㄧㄤ ㄌㄤˊ

蜣螂qiāng láng

  1. 滚粪成球而在其中产卵,幼虫在其上取食的一种金龟科甲虫(如粪金龟)——俗称“屎壳郎”

    英dung beetle; dung chafer;

分解意思

  • 拼音 qiāng 部首 虫 总笔画 13

    蜣 [ qiāng ] 1. 〔~螂〕昆虫,全身黑色,吃粪、尿或动物的尸体。俗称“屎壳郎”。又因能够团粪成丸而推,亦称“推丸”。

  • 拼音 láng 部首 虫 总笔画 14

    螂 [ láng ] 1. 〔螳~〕见“螳”。 2. 〔蜣~〕见“蜣”。 3. 〔蟑~〕见“ 蟑”。 4. 〔蚂(mǎ)~〕见“蚂2”。

引证文献

  1. 见“蜣蜋”。

国语辞典

蜣螂qiāng láng

  1.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背有坚甲,全体黑色,富金属光泽,常把人畜的粪便推转成丸球,而慢慢食用,并产卵于粪上,孵化的幼虫也以粪便为食。

网络解释

蜣蜋

《蜣蜋》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之一。

翻译

  • 英语 dung beetle
  • 德语 Mistkäfer (S, Bio)​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