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官


拼音
lián guān
注音
ㄌㄧㄢˊ ㄍㄨㄢ
繁体
簾官

帘官lián guān

  1.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

分解意思

  • 拼音 lián 部首 巾 总笔画 8

    帘 [ lián ] 1. 商店做标志的旗帜。 如 酒帘。 2. 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 如 帘布。帘子。帘栊(➊帘子;➋带帘子的窗户)。

  • 拼音 guān 部首 宀 总笔画 8

    官 [ guān ]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 如 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 如 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 如 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4. 姓。

引证文献

  1.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帘官"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584769838>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引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咸丰 八年,关节案发,首辅弃市,少宰戍边,内外帘官及京兆闈新中举子,军流降革至数十人之多,可谓科场大狱矣。”
    《儒林外史》第六回:“今科几位帘官,都是少年进士,专取有才气的文章。”

国语辞典

帘官lián guān

  1. 科举时代乡会试贡院内的官员。分内、外帘,在外监试的官员称为「外帘」,在内阅卷的称为「内帘」。因皆不得出堂帘之外,故统称为「帘官」。

网络解释

帘官

明、清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时有内帘官、外帘官之别,统称帘官。称帘官者,因至公堂后进有门,加帘以隔之,后进在帘内,称内帘;帘外为外帘。主考(或总裁)及同考官居内帘,主要职务为阅卷。其助理人员愉提调、监试、收掌等官,掌管理试卷等事,亦居内帘。外帘为监临、外提调、监试、收掌、誊录等官所居。外帘各官管理考场事务。内外帘官不相往来,有公事在内帘门口接洽。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