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苓


拼音
xī líng
注音
ㄒㄧ ㄌㄧㄥˊ

豨苓xī líng

  1. 即猪苓。药草名。

分解意思

  • 拼音 xī 部首 豕 总笔画 14

    豨 [ xī ] 1. 〔~莶〕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灰白色的毛,叶对生,椭圆形或卵形。 2. 古书上指猪。

  • 拼音 líng 部首 艸 总笔画 8

    苓 [ líng ] 1. 指“茯苓”。 2. 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3. 古同“零”,零落。

引证文献

  1. 即猪苓。药草名。参见“猪苓”。

    引唐•韩愈 《进学解》:“是所谓詰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祝充 注:“楚 人呼猪为豨,豨苓乃猪苓也。”
    宋•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劝君办取金鸦嘴,不问昌阳与豨苓。”

国语辞典

豨苓xī líng

  1. 猪苓的别名。参见「猪苓」条。

网络解释

豨苓

xī líng ㄒㄧ ㄌㄧㄥˊ

豨苓

即猪苓。药草名。 唐 韩愈 ㄒㄧ ㄌㄧㄥˊ:“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祝充 注:“ 楚 人呼猪为豨,豨苓乃猪苓也。”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劝君办取金鸦嘴,不问昌阳与豨苓。”参见“ 猪苓 ”。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