籓篱


拼音
fān lí
注音
ㄈㄢ ㄌㄧˊ
繁体
籓籬

  1. 1.以竹木编成篱笆,作为房舍外蔽。引申为防卫。 2.犹门户。比喻某种造诣、境界。

分解意思

  • 拼音 fān,pān,biān 部首 竹 总笔画 21

    籓 [ fān ] 1. 大箕。 2. 古同“藩”,篱笆。 如 “籓门竹径,清楚可爱。” 籓 [ pān ] 1. 姓。 籓 [ biān ] 1. 有柄的畚箕一类器具。

  • 拼音 lí 部首 竹 总笔画 16

    篱 [ lí ] 1.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 如 篱笆(“笆”读轻声)。樊篱。篱落。篱墙。篱栅。篱障。

引证文献

    国语辞典

    1. 范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既籓篱之已触,总桎梏而自甘。」也作「藩篱」。

    网络解释

    籓篱

    籓篱,读音fān lí,汉语词语,意为用竹木编成篱笆﹐作为房舍外蔽。引申为防卫或犹门户。比喻某种造诣﹑境界。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