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论


拼音
mí lùn
注音
ㄇㄧˊ ㄌㄨㄣˋ
繁体
麋論

麋论mí lùn

  1. 包括;统摄。

分解意思

  • 拼音 mí 部首 鹿 总笔画 17

    麋 [ mí ] 1. 〔~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

  • 拼音 lùn,lún 部首 讠 总笔画 6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如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如 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如 系统论。 4. 看待。 如 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 如 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 如 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引证文献

  1. 包括;统摄。

    引马王堆 汉 墓帛书《称》:“知天之所始,察地之理,圣人麋论天地纪。”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麋论

麋论,读音mí lùn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包括;统摄。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