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鍪


拼音
xiàng móu
注音
ㄒㄧㄤˋ ㄇㄡˊ

象鍪xiàng móu

  1. 用象革制作的头盔。

分解意思

  • 拼音 xiàng 部首 豕 总笔画 11

    象 [ xiàng ]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 如 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 形状,样子。 如 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 拼音 móu 部首 金 总笔画 17

    鍪 [ móu ] 1. 古代炊器。似釜而反唇。流行于汉代。 2. 古代武士的头盔。秦、汉以前称“胄”,后来称“兜鍪”。 3. 古指形似兜鍪的帽子。 4. 披散头发。

引证文献

  1. 用象革制作的头盔。

    引宋•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蚺鼓揭天惊客坐,象鍪航海厌蛮琛。”
    自注:“南人以蚺蛇皮作腰鼓,响彻异常; 交趾 以象革为兜鍪,皆异事。”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象鍪

【拼音】xiàng móu

【注音】ㄒㄧㄤˋ ㄇㄡˊ

【条目】象鍪

【引证解释】用象革制作的头盔。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蚺鼓揭天惊客坐,象鍪航海厌蛮琛。”自注:“南人以蚺蛇皮作腰鼓,响彻异常; 交趾 以象革为兜鍪,皆异事。”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