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叛


拼音
bū pàn
注音
ㄅㄨ ㄆㄢˋ

逋叛bū pàn

  1. 叛逃。亦指叛逃之人。

分解意思

  • 拼音 bū 部首 辵 总笔画 10

    逋 [ bū ] 1. 逃亡。 如 逋逃。逋迁。逋荡。 2. 拖欠。 如 逋负。逋租。逋债。 3. 拖延。 如 逋留(逗留)。

  • 拼音 pàn 部首 又 总笔画 9

    叛 [ pàn ] 1.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 如 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

引证文献

  1. 叛逃。亦指叛逃之人。

    《宋书·袁豹传》:“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间,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扰我 蛮獠,摇荡我疆垂。”
    《梁书·武帝纪下》:“所讨逋叛,巧籍隐年,闇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不问往罪。”
    《南史·循吏传·孙廉》:“或有身殞战场,而名在叛目,监符下讨,称为逋叛,録质家丁。”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逋叛

逋叛,汉语词汇,读音是bū pàn,释义是叛逃、叛逃之人。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