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棚


拼音
căi péng
注音
ㄘㄞˇ ㄆㄥˊ
繁体
綵棚

彩棚cǎi péng

  1. 用彩纸、彩绸、松柏树枝等装饰的棚子。多用于丧礼、婚仪或庆典。

分解意思

  • 拼音 cǎi 部首 彡 总笔画 11

    彩 [ cǎi ] 1. 各种颜色交织。 如 彩云。彩虹。彩霞。彩绘。彩陶。彩绸。彩笔。彩车。彩蛋(❶画在鸡、鸭蛋壳上的工艺品;❷方言,松花蛋)。彩灯。五彩缤纷。 2. 彩色的绸子。 如 剪彩。 3. 指赌博或某种竞赛中赢得的东西。 如 彩金。彩票。得彩。 4. 称赞、夸奖的欢呼声。 如 喝(hè )彩。 5. 花样,完美的成分。 如 丰富多彩。文彩。 6. 喻战士受伤流的血。 如 挂彩。彩口。 7. 指彩金。 如 彩券。中(zhòng)彩。

  • 拼音 péng 部首 木 总笔画 12

    棚 [ péng ] 1. 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盖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或简陋的小屋。 如 天棚。帐棚。窝棚。棚车。

引证文献

  1. 用彩纸、彩绸、松柏树枝等装饰的棚子。多用于丧礼、婚仪或庆典。

    《红楼梦》第十四回:“路上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但景象如旧,商店多搭彩棚,作大廉售,而顾客仍寥寥。”
    用彩纸、彩绸、松柏等装饰的棚架。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幸宝津楼宴殿》:“门之两壁,皆高设綵棚,许士庶观赏。”
    清•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道旁或搭綵棚,或陈水嬉。”

国语辞典

彩棚cǎi péng

  1. 庆典活动中用彩绸、树枝等装饰的棚子。宋·孟元老也作「彩棚」。

    《宋史·卷一一三·礼志十六》:「宗室亲王、近列牧伯洎旧臣、宗室官,为设彩棚于左右廊庑。」
    《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节……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

网络解释

彩棚

彩棚。旧时,莆仙戏演出无论日场夜场,都是四出戏,即三个折子戏,一个戏本,俗称一场三折。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