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琴


拼音
xiáng qín
注音
ㄒㄧㄤˊ ㄑㄧㄣˊ

祥琴xiáng qín

  1. 古代丧祭礼,谓亲丧大祥祭日为节哀而弹奏素琴。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又《丧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郑玄注:“鼓素琴,始存乐也。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颖达疏:“大祥之日,得鼓素琴,告教其民使衰有终极也。”

分解意思

  • 拼音 xiáng 部首 示 总笔画 10

    祥 [ xiáng ] 1. 吉利。 如 祥和。祥瑞(吉祥的征兆)。不祥。吉祥。 2. 吉凶的预兆。 如 祥麟。祥云。 3. 姓。

  • 拼音 qín 部首 玉 总笔画 12

    琴 [ qín ] 1.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 如 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琴棋书画。 2. 某些乐器的统称。 如 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琴书(曲艺的一种)。弹琴。

引证文献

  1. 参见“大祥”。参见“大祥”。

    引古代丧祭礼,谓亲丧大祥祭日为节哀而弹奏素琴。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丧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
    郑玄 注:“鼓素琴,始存乐也。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孔颖达 疏:“大祥之日,得鼓素琴,告教其民使衰有终极也。”
    宋•苏轼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祥琴虽未调,餘悲不敢留。”
    明•思宗 《闲坐》诗:“圣代自能调化瑟,孤生未忍治祥琴。”
    清•赵翼 《服阕后亲友多劝赴官》诗之一:“祥琴才罢忍弹冠,多少锣声促上竿。”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祥琴

祥琴,读音xiáng qín,汉语词语,意思是亲丧大祥祭日为节哀而弹奏素琴。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