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士


拼音
qīng shì
注音
ㄑㄧㄥ ㄕˋ

卿士qīng shì

  1. 指卿、大夫。后用以泛指官吏。

  2. 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分解意思

  • 拼音 qīng 部首 卩 总笔画 10

    卿 [ qīng ] 1. 古代高级官名。 如 三公九卿。卿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 如 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 姓。

  • 拼音 shì 部首 士 总笔画 3

    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7. 姓。

引证文献

  1. 指卿、大夫。后用以泛指官吏。

    《书·牧誓》:“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
    孙星衍 疏:“大夫卿士不云卿大夫士,盖以此士,卿之属也。”
    《史记·宋微子世家》:“殷 既小大好草窃姦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讎。”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国疑则询,国迁则询,议郎博士,非西官也。”

  2. 周 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 卿士, 番 维司徒。”
    朱熹 集注:“卿士,六卿之外,更为都官,以总六官之事也。”
    《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 为 平王 卿士。”
    杜预 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
    《史记·周本纪》:“厉王 不听,卒以 荣公 为卿士,用事。”

国语辞典

卿士qīng shì

  1. 职官名:(1)​ 执政的王卿。晋·杜预·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2)​ 卿大夫、士的通称。

    《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网络解释

卿士

卿士是中国古官名。又作卿史、卿事。

商代甲骨文中有卿史这个官名的记载。在西周,卿士是三公、六卿的通称,为周王室执政之官。“士”通“事”,《说文·士部》云:“士,事也。”

《诗经·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又《春秋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此处有杜预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史记·周本纪》:“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