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民


拼音
chéng shì pín mín
注音
ㄔㄥˊ ㄕˋ ㄆㄧㄣˊ ㄇㄧㄣˊ
词性
名词
繁体
城市貧民

城市贫民chéng shì pín mín

  1. 旧社会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贫苦的人,如帮佣、小贩等。

分解意思

  • 拼音 chéng 部首 土 总笔画 9

    城 [ chéng ] 1. 围绕都市的高墙。 如 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2. 都市。 如 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 拼音 shì 部首 巾 总笔画 5

    市 [ shì ]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 如 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 2. 买。 如 市义。市恩(买好,讨好)。 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 如 城市。都(dū)市。市镇。 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 如 北京市。南京市。 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 如 市制。市尺。市斤。

  • 拼音 pín 部首 贝 总笔画 8

    贫 [ pín ] 1.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 如 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2. 缺乏,不足。 如 贫乏。贫血。贫瘠。 3. 絮烦可厌。 如 贫相(xiàng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4. 僧道谦称。 如 贫道。贫僧。

  • 拼音 mín 部首 氏 总笔画 5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引证文献

  1. 旧社会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贫苦的人,如帮佣、小贩等。

    引毛泽东 《做革命的促进派》:“中国 无产阶级数量少,只有一千多万人,它要靠几亿人口的贫农、下中农、城市贫民、贫苦的手工业者和革命知识分子,才能实行专政,不然是不可能的。”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城市贫民

无论在哪个国家,所谓的都市贫民都是新移民,也就是今天讲的“打工者”,不过“打工者”这个词只有在中国才有,因为中国有所谓身份制的问题。 有人说“打工者”这个词有 启歧视性,要换了一个名字“流动工人”——意思是家在农村,自己跑到城市里打工,在城市里无法安家的那些人。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