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德


拼音
bǐng dé
注音
ㄅㄧㄥˇ ㄉㄜˊ

秉德bǐng dé

  1. 保持美德。

分解意思

  • 拼音 bǐng 部首 禾 总笔画 8

    秉 [ bǐng ] 1. 拿着,持。 如 秉烛。 2. 掌握、主持。 如 秉正。秉公。 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4. 姓。

  • 拼音 dé 部首 彳 总笔画 15

    德 [ dé ]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如 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2. 心意,信念。 如 一心一德。 3. 恩惠。 如 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4. 姓。

引证文献

  1. 保持美德。

    《书·君奭》:“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慎。”
    《楚辞·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汉书·文帝纪》:“皆秉德以陪朕。”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明•陈子龙 《讨山寇至平昌憩项中丞双溪园》诗:“孚鱼在秉德,革梟来好音。”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秉德

秉德,历史人物,本名乙辛。初为西南路招讨使,改汴京留守。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