棁(棁)是什么意思
棁-现代汉语大词典
棁zhuō
【释义】:
梁上短柱。
山節藻棁-汉语大词典
山節藻棁
【1】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及至{周}室道衰﹐禮法隳壞﹐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節藻棁。”{元}{李翀}《日闻录》:“山節藻棁﹐丹楹刻桷﹐以諸侯大夫而越等用之﹐猶見譏誚﹐則庶人之家﹐其屋當白屋也。”《礼记·明堂位》:“山節藻棁……天子之廟飾也。”{郑玄}注:“山節﹐刻欂盧爲山也;藻棁﹐畫侏儒柱爲藻文也。”《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其奢侈。”
棁-汉语大词典
棁
《廣韻》他括切,入末,透。《廣韻》他骨切,入没,透。【1】棒,杖。《淮南子·说山训》:“執彈而招鳥﹐揮棁而呼狗﹐欲致之﹐顧反走。”{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下》:“又上竹節小棁可三尺餘。”【2】通“[脱]”。脱略;疏略。《荀子·礼论》:“凡禮始乎棁﹐成乎文﹐終乎悦校。”{杨倞}注:“《史記》作‘始乎脱﹐成乎文﹐終乎税’﹐言禮始於脱略﹐成於文飾﹐終於税減。”
棁-汉语大词典
棁
《集韻》俞芮切,去祭,以。【1】锐利,与“钝”相对。《老子》:“揣而棁之﹐不可長保。”{王弼}注:“既揣末令尖﹐又鋭之令利﹐勢必摧﹐故不可長保也。”一本作“鋭”。
棁-汉语大词典
棁
《廣韻》職悦切,入薛,章。【1】梁上短柱。《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邢昺}疏:“棁﹐梁上短柱也。”{汉}{班彪}《王命论》:“鷰雀之疇﹐不奮六翮之用;楶棁之材﹐不荷棟梁之任。”《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以瑟瑟爲殿柱﹐水精﹑琉璃爲棁﹐香木梁﹐黄金爲地﹐象牙闔。”{明}{徐渭}《荷赋》:“微風芬以
衣﹐纖月高以映棁。”
棁杖-汉语大词典
棁杖
【1】木杖。《後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衡}乃著布單衣﹑疎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營門﹐以杖捶地大駡。”{唐}{刘言史}《葛巾歌》:“空留棁杖犢鼻褌﹐濛濛煙雨歸山村。”{宋}{王安石}《示安大师》诗:“手扶棁杖雖老矣﹐走險尚可追麏麚。”{清}{钱谦益}《浦君鎔墓志铭》:“葛巾棁杖﹐遊行山澤間。”
棁藻-汉语大词典
棁藻
【1】修饰,润色。{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輒不自揆﹐掇拾補苴﹐間以管窺﹐加之棁藻﹐稍銓梗概﹐命曰會通。”
楶棁之材-汉语大词典
楶棁之材
【1】比喻小才。《文选·班彪<王命论>》:“楶棁之材不荷棟梁之任。”{张铣}注:“栭謂之楶﹐梁上楹謂之棁﹐蓋小材也。”
楶棁-汉语大词典
楶棁
【1】柱头斗拱与梁上短柱。《隋书·李鲍裴柳源郎等传论》:“大厦云構﹐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長短殊用﹐大小異宜﹐
棁棟梁﹐莫可棄也。”{清}{唐孙华}《种树》诗:“材不任楶棁﹐菌蠢無華滋。”
捭棁-汉语大词典
捭棁
【1】挥动棍棒。《淮南子·主术训》:“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以爲治﹐無以異於執彈而來鳥﹐捭棁而狎犬也。”
節棁-汉语大词典
節棁
【1】节和棁。节﹐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冬十月﹐作新亭于{馬退山}之陽﹐因高丘之阻以面勢﹐無欂櫨節棁之華也。”集注:“節者﹐栭也﹐刻鏤爲山;棁者﹐樑上楹﹐畫爲藻文。”{清}{朱之瑜}《<十宫图>序》:“金釭玉帶﹐翡翠文犀;節棁縣楣﹐空青祖琭。”
藻棁-汉语大词典
藻棁
【1】比喻浮夸识浅的人。《梁书·贺琛传》:“斗筲之人﹐藻棁之子﹐既得伏奏帷扆﹐便欲詭競求進﹐不説國之大體。”【2】梁上有彩画的短柱。{南朝} {梁}{萧统}《殿赋》:“藻棁鮮華而粲色﹐山節珍形而曜目。”{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雲楶藻棁﹐龍桷雕鏤。”《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如其知也?”{邢昺}疏:“藻棁者﹐藻﹐水草有文者也;棁﹐梁上短柱也。畫爲藻文﹐故云藻棁。”【3】借指装饰华丽的房屋。{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自序》:“藜藿有八珍之甘﹐而蓬蓽有藻棁之樂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