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桶

桶(桶)是什么意思

  • 金漆马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金漆马桶

    【释义】:

    讥讽服饰华丽而腹中毫无学问的人。《儿女英雄传》三四:一个个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团粪草,只顾外面打扮得美服华冠,可不像个金漆马桶?

    ⊙金漆饭桶

    《官场现形记》二七:徐大军机听了不懂,便问:“甚么叫‘饭桶’?”王博高道:“一个人只会吃饭,不会做别的,就叫做‘饭桶’。‘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 半空中吊桶——不上不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半空中吊桶——不上不落

    【释义】:

    歇后语。谓不上不下,进退两难。也指放心不下。《韩湘子全传》十一:窦氏道:“书是怎么样写的?你快念来,省得我心里像半空中吊桶——不上不落。”

  • 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

    【释义】:

    井落在吊桶里:喻事出意外;吊桶落在井里:喻情理之中。意谓事情的结果(谁胜谁负)尚未可知。《初刻拍案惊奇》一一:不妨事,大头在我手里,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等他先做了整备。

  • 地头文书铁箍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地头文书铁箍桶

    【释义】:

    文书:公文。当地审定的案件,就像铁箍的桶一样严密。指案件一旦由地方审定办好公文入档,就难以更改。《儒林外史》四五:你令兄现在南京,谁人不知道?自古“地头文书铁箍桶”,总以当事为主,当事是彭府上说了就点到奉行的。你而今作速和彭三老爷去商议。

  • 吊桶落在井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吊桶落在井里

    【释义】:

    吊桶落在井里无法捞出。比喻陷入别人掌握之中,无法摆脱困境,只能任人摆布。《水浒全传》二一:婆惜道:“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我正要和张三两个做夫妻。单单只多你这厮,今日也撞在我手里!原来你和梁山泊强贼通同往来,送一百两金子与你。且不要慌,老娘慢慢地消遣你。”《初刻拍案惊奇》一一:不妨事,大头在我手里,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

    ⊙吊桶已落在井里

    《警世通言》五:吊桶已落在井里,也是一缘一会,哭也没用。

  •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

    【释义】:

    顶阳骨:头盖骨。形容人突然受惊而发呆的样子。《水浒全传》三一:两个入进楼中,见三个尸首,横在血泊里,惊得面面厮觑,做声不得,正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警世通言》三〇:不看犹可,看时,众人都吃了一大惊: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店主人认得砍倒的尸首,却是店里奔走的小厮阿寿。《醒世恒言》二二:众人见了这口宝剑,却似: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清一不敢隐匿,引长老到房中,一见,乞了一惊,却是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三遂平妖传》一三:正说之间,只听得庄外有人高声叫道:“你们在这里好做作!官司见今出榜捕捉妖人,你们却在此剪草为马,撒豆成兵,待要举事谋反!”吓得王则大惊,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雪水来

    《初刻拍案惊奇》一六:拆开看罢,方知是王氏于二十六日身故,灿若惊得呆了。却似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雪水来。半晌做声不得,蓦然倒地。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榻水雪花

    《三春梦》五:刘镇听说,正是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榻水雪花。

    ⊙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灵来

    《喻世明言》三〇:清一不敢隐匿,引长老到房中一见,吃了一惊。却似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灵来。

    ⊙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东坡佛印二世相会》:清一不敢隐瞒,引长老到房中,一见红莲吃了一惊,正是: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分开八片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金瓶梅词话》八:那西门庆不听,万事皆休,听了此言,正是:分开八片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分开八片顶门骨,倾下一桶冰雪来

    《醋葫芦》一〇:海沸山摇的嚷得好不热闹。成珪一声惊醒。正是:分开八片顶门骨,倾下一桶冰雪来。

    ⊙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水浇下来

    《儒林外史》二〇: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水浇下来。”

    ⊙劈开两片顶阳骨,倾下一盆冰雪来

    《醒世姻缘传》七:晁知州见了这牌,就如劈开两片顶阳骨,倾下一盆冰雪来,吓得软瘫成一堆,半日说不出话来。

    ⊙劈开两片顶梁骨,倾下一盆雪水来

    《兰花梦奇传》五九:夫人听了这句话,好似劈开两片顶梁骨,倾下一盆雪水来,心里一阵抖,口中哭出“苦命的儿来”。

  • 粪桶也有两个耳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粪桶也有两个耳朵

    【释义】:

    耳朵:指粪桶两边的提手。讥人白白长了耳朵,不识人,消息不灵通,不知对方厉害。《醒世恒言》三:九妈道:“粪桶也有两个耳朵,你岂晓得我家美儿的身价!倒了你卖油的灶,还不勾半夜歇钱哩。”

    ⊙粪桶也有耳朵

    《野叟曝言》二:你睁开龟眼,认认我是甚人?连昭庆寺松庵大老爷都不认得!……粪桶也有耳朵,敢在虎头上做窠!

    ⊙粪桶也有两个耳

    《乾隆巡幸江南记》一〇:那一个不识我是小霸王段德?俗云粪桶也有两个耳,难道瞎了眼不成!

    ⊙盆罐都有耳朵

    《金瓶梅词话》一一:西门庆便问:“是谁说此话,欺负他?你对我说。”妇人道:“说怎的,盆罐都有耳朵。你只不叫他后边去,另使秋菊去便了。”

    ⊙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

    《水浒全传》七八:这王文德兜住马,呵呵大笑道:“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罐子也有两个耳朵

    《隋唐演义》四:这厮吃了大虫心,狮子胆来哩,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不知道洒家是陇西李府里,来阻截道路么?

  • 糊突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糊突桶

    【释义】:

    骂人话,即糊涂虫。《水浒全传》二四:糊突桶!有什么难见处!那厮羞了,没脸儿见你,走了出去。

    ⊙糊涂汤

    《歧路灯》三一:人人说祥符县是个好爷,比不得俺县绰号叫做糊涂汤。

    ⊙糊涂浆子

    《三侠五义》七六:剩下些浑虫糊涂浆子浑吃浑喝,不说理。

    ⊙糊涂油蒙了心

    骂人话。形容人糊涂,不明事理。《红楼梦》三六: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

    ⊙糊涂脂油蒙了心

    《红楼梦》七四:尤氏道:“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了。”因骂入画“糊涂脂油蒙了心的。”

    ⊙油蒙了心

    《红楼梦》六五: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绘芳录》四一:小的该死,一时油蒙了心,干下这糊涂事儿。《活地狱》三〇:你是穷花了眼,油蒙了心,不就是那个给你钱,央你出来瞎闹的!

  • 井落在吊桶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井落在吊桶里

    【释义】:

    比喻事出意料之外,或发生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水浒全传》二一: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初刻拍案惊奇》一一:不知还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等他先做了准备。

  • 没底的吊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没底的吊桶

    【释义】:

    比喻财物不断流漏出去,难以存留。《二刻拍案惊奇》三六:况且王甲起初财物原是来得容易的,慷慨用费,不在心上,好似没底的吊桶一般,只管漏了出去。

  • 漆桶底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漆桶底脱

    【释义】:

    漆:黑色。比喻明白透亮,思想彻悟。《醒世恒言》二一:吕先生听罢,大彻大悟,如漆桶底脱。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释义】:

    歇后语。形容心中慌乱不安。《水浒全传》二六: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却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只得坐下。《儿女英雄传》四〇:这句话却叫他怎的个答法?所以只急得他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一时越着急越没话,越没话越要哭。《新中国未来记》三:我每读法国革命史,只觉得毛骨悚然,想将起来,我心里头便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正不知怎样难过哩。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初刻拍案惊奇》三:私自道:“天教我这番倒了架也!倘是个不良人,这样神力,如何敌得?势无生理。”心上正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没奈何,迍迍行去。《载花船》三:这春燕心里好似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不知吉凶祸福。同了梅萼,齐入花厅,紧紧把门闭上。

    ⊙十五个吊桶打水一般——七上八落

    《九尾龟》六:幼恽料着兰芬必要他代买,心内就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一般——七上八落的跳个不住。

    ⊙十五六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醒世恒言》二五:遥望家门,却又不见一些孝事,那心儿里就是十五六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跳一个不止。

    ⊙十五个吊桶打水的——七上八下的

    《婆罗岸》一〇:他心里就似十五个吊桶打水的——七上八下的跳个不住,要走又走不开。

    ⊙十五个吊桶一般——七上八下

    《官场现形记》一二:一回想到玉仙待文七爷的情形,一回又想到兰仙的模样儿,真正心上好像十五个吊桶一般——七上八下。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说唐全传》六:单雄心一闻此言,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十七八个吊桶——一上一下

    《金石缘》六:这一惊也不小,不知出去如何说法。一时心上,就如十七八个吊桶——一上一下,没了主意。

    ⊙十八个吊桶——捋上捋下

    《廿载繁华梦》三二:且说周庸祐自新督到任后,又已裁撤粤海关衙门,归并总督办理,心上正如横着十八个吊桶——捋上捋下。

    ⊙十个泼桶泼水——七上八落

    《三春梦》一七:双手将小军心上一摸,见他个个心头恰似十个泼桶泼水一般,七上八落。

    ⊙十八个吊桶

    《廿载繁华梦》二〇:那时田姐和陈健心里像十八个吊桶,魂儿飞上半天,早躲在一处。

    ⊙吊桶般一上一下

    《醒世姻缘传》二:于是杨太医心内绝不寻源问疾,碌碌动只想如此歪念头,正似吊桶般一上一下的思量。

  • 铁桶相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铁桶相似

    【释义】:

    形容包围得严密,滴水不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五:你在阵上,围得我四面八方铁桶相似,我欲入地,你又要我人地无门。《西湖二集》一〇:自此之后,一发瞒得铁桶相似,竟置襄、樊于度外。《醒世姻缘传》八:珍哥把中门顶得铁桶相似,气也不喘一声。

    ⊙围如铁桶

    《三国演义》二:今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

  • 新箍马桶三日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新箍马桶三日香

    【释义】:

    喻对新来的人分外优待,或对新做的事格外有兴趣。指新的人或东西总是吃香。《何典》五:形容鬼也不等断七,就将活死人领了回去。醋八姐看见,也未免新箍马桶三日香,“弟弟宝宝”的甚是亲热。

  • 洋漆子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洋漆子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闻

    【释义】:

    歇后语。指外表光彩、内心龌龊的人。《绿野仙踪》四九:一个二十岁的人,把世情透露到这步田地,我心眼儿上都服他。不意他是个洋漆子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闻;讲到钱之一字,比我还没见世面!

  • 一桶冷水浇在头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桶冷水浇在头上

    【释义】:

    比喻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感到极大的震惊或极度的失望。《听月楼》一五:这班奸党闻得这一声旨下,如一桶冷水浇在头上,弄得垂头丧气,谢恩退下。

    ⊙一桶冷水没头淋下

    《喻世明言》一:陈大郎听得这话,好似一桶冷水没头淋下,这一惊非小,当夜发寒发热,害起病来。

    ⊙一桶雪水当头一淋

    《初刻拍案惊奇》三:那举子惊得浑身汗出,满面通红,连声道:“都是娘子的是。”把一片要与他分个皂白的雄心,好像一桶雪水当头一淋,气也不敢透了。

    ⊙一桶冰雪水,当头只一淋

    《一片情》三:六和听得这一番说话,叫他就如那一桶冰雪水,当头只一淋。又七:温柔听了这话,犹如一桶冰雪水,当头只一淋。

    ⊙一桶冰水从头顶上直浇到脚底

    《后水浒传》一三:殷尚赤听了,竟似一桶冰水从头顶上直浇到脚底,冷了半身。呆立了半响问道:“果是真么?”

    ⊙一盘冷水从头顶浇下来

    《廿载繁华梦》一二:当下彩凤和六姐听罢,好似一盘冷水从头顶浇下来。彩凤更慌做一团,没一句说话。

  • 半桶水-汉语惯用语辞典

    半桶水bàn tǒng shuǐ

    犹半瓶醋。陆地《故人》“本来就没有学成,半桶水。”

  • 饭桶-汉语惯用语辞典

    饭桶fàn tǒng

    为盛饭专制的桶。比喻只会吃饭而愚笨无用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班王八都是饭桶,还不过来认罪!”沙汀《困兽记》“饭桶!给你说得清清楚楚的,剧团开筹备会,人已经到齐了。”

  • 糊突桶-汉语惯用语辞典

    糊突桶hú tū tǒng

    指不明事理的人。《水浒传》“那妇人骂道‘糊突桶,有什么难见处!’”

  • 浆糊桶-汉语惯用语辞典

    浆糊桶jiàng hu tǒng

    方言。指糊弄人的事物。浆糊:糨糊。《解放日报》200011.8“外表敷的真红木,内部却用其他材种代之。手法多多,‘浆糊桶’一个。”

  • 金漆饭桶-汉语惯用语辞典

    金漆饭桶jīn qī fàn tǒng

    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官场现形记》“一个人只会吃饭,不会做别的,就叫做‘饭桶’。‘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具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 金漆马桶-汉语惯用语辞典

    金漆马桶jīn qī mǎ tǒng

    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儿女英雄传》“便是那年场门首的那班世家恶少,我也都指给你看了。一个个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团粪草,只顾外面打扮得美服华冠,可不像个‘金漆马桶’!”

  • 老桶箍-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桶箍lǎo tǒng gū

    比喻不让别人自由行动的人。李春方《风雨京华录》”两个不满三十岁的小寡妇正发愁有张老太太这个‘老桶箍’辖管着,既不好暗偷汉子,也休想去另嫁人。”

  • 面糊桶-汉语惯用语辞典

    面糊桶miàn hú tǒng

    比喻纠缠不清的是非之地。元乔吉《扬州梦》“(家童云)相公,咱回去来。(正末唱·)早跳出这柳债花钱面糊桶。”也说“面糊盆”。元张可久《醉太平·无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 铁桶江山-汉语惯用语辞典

    铁桶江山tiě tǒng jiāng shān

    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柳青《创业史》:“那年在陕北和全中国一样,国民党军队,国民党政府,豪绅和地主的统治,简直是铁桶江山。但是,年轻庄稼人组织起来的游击小组,在党领导下,开始了推翻这个统治的尝试。”

  • 桶-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桶tǒng

    名量词。1.计量液体、粉末、颗粒状物体。前可加形容词“大”或“小”。表约略量:一桶水/两桶面粉/三桶大米/几桶豆浆/一桶桶牛奶∥小李一手提着一桶水,跑得飞快。/德国朋友的地窖里摆着几十桶葡萄酒,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他们三人吃了一大桶白米饭。/这个消息就像一桶冰水,浇得她遍体冰凉。2.计量石油容量。1桶石油等于42加仑;1吨石油约为7.35桶:30桶原油/几桶柴油/一桶桶石油∥这口油井每天还可出产原油百余桶,再过五年将成为枯井。/国际市场上,石油纷纷跌价,每桶石油下滑了三四个美分。

    “桶”本为器物名词,指用木头、铁皮、塑料等制成的圆筒形的盛东西的器具。有的有提梁。这儿借用为量词,表约略量,属借容器表示量的表量法。

    一条扁担两桶水,哪头也不能空了。

  • 桶-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桶tǒng

    ①量器名。《史记·商君列传》:“平斗~权衡丈尺。”②泛指圆形容器。《水浒传》第十六回:“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里是什么东西?’”

  • 半桶水-现代汉语大词典

    半桶水bàn tǒng shuǐ

    【释义】:

    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技艺略知皮毛。陆地《故人》:“本来就没有学成,半桶水。”也说“半瓢水”。《小说月报》1981年第2期:“第二年,我并没有当成‘一级干部’。就凭我这半瓢水行吗?”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shí wǔ ge diào tǒng dǎ shuǐ 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

    形容忐忑不安,心神不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他这一阵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是宁静不下来。”

  • 便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便桶biàn tǒng

    【释义】:

    供大小便用的桶。

  • 净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净桶jìng tǒng

    【释义】:

    马桶。

  • 扮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扮桶bàn tǒng

    【释义】:

    打稻用的方形木桶,上大下小。周立波《山乡巨变》:“方砖面地的这个大厅里,放着两张扮桶,一架水车,还有许多晒簟、箩筐和挡折。”

  • 抽水马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抽水马桶chōu shuǐ mǎ tǒng

    【释义】:

    上接水箱,下通水道,便溺后可以拉开活门放水冲洗的马桶。

  • 吊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桶diào tǒng

    【释义】:

    桶梁上拴着绳子或竹竿的桶,用来从井中打水,或从高处向河中、坑中打水。

  • 喷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喷桶pēn tǒng

    【释义】:

    方言。即喷壶。

  • 饭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饭桶fàn tǒng

    【释义】:

    ①为盛饭专制的桶。②比喻只会吃饭而愚笨无用的人。沙汀《困兽记》:“饭桶!给你说得清清楚楚的:剧团开筹备会,人已经到齐了。”也形容无用。胡适《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裁官原是重要,而裁饭桶机关,比裁官尤为彻底。”

  • 水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桶shuǐ tǒng

    【释义】:

    盛水的器具。一般是长圆形,多有提梁。

  • 恭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恭桶gōng tǒng

    【释义】:

    马桶。

  • 子孙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子孙桶zǐ sūn tǒng

    【释义】:

    旧称嫁女时随妆奁一同陪送的红漆马桶。王瑞芬《金双鹿》:“人家子孙桶红漆斑斑剥剥落了,一阵阵尿泡臭,她却天天守着那只喷喷香的空桶。”

  • 马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桶mǎ tǒng

    【释义】:

    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俗称马子。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她)机灵地一口气跑到女厕所,一屁股坐在马桶上。”

  • 马桶包-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桶包mǎ tǒng bāo

    【释义】:

    一种圆桶形的背包。也叫桶包。《小说选刊》1988年第5期:“他甩下肩头塞得圆滚滚的马桶包,坐在上面。”

  • 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桶tǒng

    【释义】:

    ①盛水或盛其它物品的容器,多为长圆形,有提梁。叶紫《丰收》:“他一面恨恨地骂着,一面走到大堤上去想兜一张桶。”按,此为打禾的方形大桶。②供做皮衣用的兽毛皮的成件。因多缀成圆桶状,故称。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今日一狐桶,明日一草上霜桶。”③量词。杨朔《鸭绿江南北》:“一间屋子存着十五桶汽油,美机投弹,屋子着了火。”

  • 桶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桶子tǒng zi

    【释义】:

    供做皮衣用的毛皮成件。也指毛皮衣。谢觉哉《孔夫子与老农》:“他又缝了许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有的黄里子,有的白里子,有的土红色里子,什么时候穿什么颜色,都有规定。”

  • 桶裙-现代汉语大词典

    桶裙tǒng qún

    【释义】:

    ①西南地区仡佬、傣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新华日报》1940.8.24:“街子上的摆夷男女,一个个穿着得整整齐齐,‘小菩萨’们(摆夷用来称呼青年姑娘们的)差不多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色桶裙。”②泛指圆桶状的裙子。

  • 新箍马桶三日香-现代汉语大词典

    新箍马桶三日香xīn gū mǎ tǒng sān rì xiāng

    【释义】:

    比喻对新来的人、新做的事最初几天兴趣很大,但未必能持久。也作“新开茅厕三日香”。周立波《山乡巨变》:“你是新开茅厕三日香。是角色,跟我们比。”

  • 金漆马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金漆马桶jīn qī mǎ tǒng

    【释义】:

    髹漆描金的便桶。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 铁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铁桶tiě tǒng

    【释义】:

    铁制的桶。比喻非常紧密没有缝隙的事物。梁斌《红旗谱》:“大兵围得铁桶一般。”

  • 铁桶江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铁桶江山tiě tǒng jiāng shān

    【释义】:

    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柳青《创业史》:“那年在陕北和全中国一样,国民党军队,国民党政府,豪绅和地主的统治,简直是铁桶江山。”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里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

  • 铅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铅桶qiān tǒng

    【释义】:

    用镀锌铁皮做的可用手拎的圆桶。胡万春《骨肉》:“(妈妈)把一只铅桶咚的朝房门口一放,走过来看我一眼。”

  • 禾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禾桶hé tǒng

    【释义】:

    南方农家用以打稻脱粒的木桶。也称稻桶。吴嘉德《红色的炮兵》:“我们把棉絮浸湿,填在禾桶里。”

  • 痰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痰桶tán tǒng

    【释义】:

    形状像桶的盛痰器皿。

  • 箍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箍桶gū tǒng

    【释义】:

    用竹篾或金属做成圈形,套在圆桶上,使桶片之间紧固而不渗水。

  • 皮桶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皮桶子pí tǒng zi

    【释义】:

    做皮衣用的成件毛皮。也叫皮桶儿。

  • 笔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笔桶bǐ tǒng

    【释义】:

    笔筒。

  • 筲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筲桶shāo tǒng

    【释义】:

    桶。王安友《协作》:“有的推着小车,有的担着筲桶,浩浩荡荡,扯南到北,摆了将近半里地长。”

  • 酒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酒桶jiǔ tǒng

    【释义】:

    戏称酒量大的人。《花城》1981年第2期:“马书记,你不知道,这是咱们红山铁矿两个有名的大酒桶,喝个三斤五斤的跟喝凉水差不多。”

  • 卤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卤桶lǔ tǒng

    【释义】:

    盐汤盛卤水的木桶。阿英《盐乡杂信》:“在灶区内,遍地都是卤桶,路旁边有的是,路中间也有的是。

  • 井落在吊桶裏-汉语大词典

    井落在吊桶裏

    【1】比喻事情反常。《水浒传》第二一回:“{婆惜}道:‘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裏”﹐原來也有“井落在吊桶裏”。’”{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他打我倒罷了。他説我是吊桶﹐他是井﹐則有吊桶落在井裏。{鄭嵩}!你若犯下事﹐可是我當直﹐我一下起你一層皮﹐那時井可落在我吊桶裏。”

  • 直籠桶-汉语大词典

    直籠桶

    【1】臃肿貌。{清}{褚人穫}《坚瓠丙集·麻嗏直笼桶》:“物之擁腫者﹐俗曰直籠桶﹐詩作‘籠統’。”

  • 直桶桶-汉语大词典

    直桶桶

    【1】直而中空。《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又到後邊五間樓﹐直桶桶的﹐樓板都没有一片。”

  • 便桶-汉语大词典

    便桶

    【1】供大小便用的桶。

  • 傳桶-汉语大词典

    傳桶

    【1】旧时衙门的大门上,为便于传递函件和内外通话所开的小洞。《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那一日﹐我剛在衙門傳桶邊等稿﹐一个管家在傳桶邊往外張了一張﹐把我不知錯認了是誰﹐叫我到跟前遞出一个帖來。”《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也不曾到傳桶邊與外人交頭接耳。”

  • 冤桶-汉语大词典

    冤桶

    【1】冤大头。《负曝闲谈》第九回:“且説京城裏有個闊公子﹐姓{孫}﹐排行老六﹐正是北邊人所謂‘冤桶’﹐南邊人所謂‘洋盤’。”《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我曉得我們化了錢﹐無非做個大冤桶﹐替人家墊腰!”《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再説{秦鳳梧}本來是個大冤桶﹐化錢擺闊﹐什麽人都不如他。”

  • 可桶兒的-汉语大词典

    可桶兒的

    【1】比喻全部地。可,尽。《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饒是那等攔他﹐他還是把一肚子話可桶兒的都倒出來!”

  • 噴桶-汉语大词典

    噴桶

    【1】方言。即喷壶。详“噴壺”。

  • 圊桶-汉语大词典

    圊桶

    【1】便溺器。{明}{李实}《蜀语》:“便溺器曰圊桶。”

  • 子孫桶-汉语大词典

    子孫桶

    【1】旧称嫁女时随妆奁一同陪送的红漆马桶。

  • 弔桶底-汉语大词典

    弔桶底

    亦作“[吊桶底]”【1】形状像吊桶底部的一种饼。《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季恬逸}〕每日裏拿着八個錢買四個‘吊桶底’作兩頓吃。”

  • 弔桶-汉语大词典

    弔桶

    亦作“[吊桶]”【1】桶梁上拴着绳子或竹竿的桶,用来从井中打水,或从高处向河中﹑坑中打水。《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諕的三十六箇牙齒捉對兒厮打﹐那心頭一似十五箇吊桶七上八落的響。”《西游记》第五三回:“大聖見他不動﹐却使左手輪着鐵棒﹐右手使吊桶﹐將索子才突轆轆的放下。”《老残游记》第三回:“這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

  • 梢桶-汉语大词典

    梢桶

    【1】木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般载杂卖》:“梢桶如長水桶﹐面安靨口﹐每梢三斗許。”

  • 桶-汉语大词典

    《廣韻》他孔切,上董,透。《廣韻》徒揔切,上董,定。【1】盛水或盛其它物品的容器,多为长圆形,有提梁。《急就篇》卷三“椭杅槃案桮閜盌”{唐}{颜师古}注:“橢﹐小桶也﹐所以盛鹽豉。”《水浒传》第十六回:“那漢子收了錢﹐挑了空桶﹐依然的唱着山歌﹐自下崗子去了。”{叶紫}《丰收》七:“他一面恨恨地骂着。一面走到大堤上去想兜一张桶。”按﹐此为打禾的方形大桶。【2】一种捕鱼的用具。{唐}{杜甫}《黄鱼》诗:“筒桶相沿久﹐風雷肯爲神?”{仇兆鳌}注:“筒﹐竹器;桶﹐木器:皆捕魚之具。”【3】供做皮衣用的兽毛皮的成件。因多缀成圆桶状,故称。{章炳麟}《革命道德说》:“{鋭}({楊鋭})新與政事﹐饋獻者踵相接﹐今日一袍料﹐明日一馬褂料﹐今日一狐桶﹐明日一草上霜桶﹐是以戀之不能去也。”【4】量词。《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文章已經選定﹐叫了七八個刻字匠來刻;又賒了百十桶紙來﹐准備刷印。”{杨朔}《鸭绿江南北》:“一间屋子存着十五桶汽油﹐{美}机投弹﹐屋子着了火。”【5】犹捅。《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伯爵道:‘緊自家中没錢﹐昨日俺房下那個平白又桶出個孩子來。’”《醒世姻缘传》第八回:“{晁大官兒}﹐你消停﹐别把話桶得緊了﹐收不進去。”

  • 桶-汉语大词典

    《集韻》尹竦切,上腫,以。【1】古代量器名。方形的斛,受六斗。《逸周书·月令》:“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桶﹐正權。”按﹐《礼记·月令》作“甬”。《史记·商君列传》:“平斗﹑桶﹑權﹑衡﹑丈﹑尺。”{裴駰}集解引{郑玄}曰:“音勇﹐今之斛也。”《资治通鉴·周显王十九年》:“平斗﹑桶﹑權﹑衡﹑丈﹑尺。”{胡三省}注:“桶﹐《索隱》音統﹐非也;當作‘甬’﹐音勇﹐斛也。”

  • 桶勾子-汉语大词典

    桶勾子

    【1】拳术术语。用脚勾人,使人跌倒的招数。{明}{无名氏}《打董达》第三折:“又把他一箇桶勾子﹐跌了箇狗吃屎。”

  • 桶子-汉语大词典

    桶子

    【1】谓圆筒容器。《檮杌闲评》第十九回:“只咬去一塊肉﹐如今腫有小桶子粗。”《水浒传》第十四回:“看那人時﹐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2】指供做皮衣用的毛皮成件。亦指毛皮衣。{谢觉哉}《不惑集·孔夫子与老农》:“他又缝了许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有的黄里子﹐有的白里子﹐有的土红色里子﹐什么时候穿什么颜色﹐都有规定。”

  • 桶盤-汉语大词典

    桶盤

    【1】一种盛肴馔的桶形盘子。《水浒传》第二回:“莊客托出一桶盤﹐四樣菜蔬﹐一盤牛肉﹐鋪放桌上。”

  • 桶底脱-汉语大词典

    桶底脱

    【1】《五灯会元·青原下十三世·长芦清了禅师》:“師一日入厨看煮麪次,忽桶底脱。衆皆失聲曰:‘可惜許!’師曰:‘桶底脱自合歡喜,因甚麽却煩惱?’”禅宗因以喻悟脱之境。{金}{赵沨}《仙和尚坐脱》诗:“桶底脱時無一物﹐機輪轉處有三玄。”

  • 桶子帽-汉语大词典

    桶子帽

    【1】圆桶形的帽子。{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肩擔一幅泥金令字旗﹐頭戴八角紅纓桶子帽。”

  • 桶子花-汉语大词典

    桶子花

    【1】指桶状焰火。《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那{宋蕙蓮}一回叫:‘姑夫﹐你放個桶子花我瞧。’一回又道:‘姑夫﹐你放個元宵炮我聽。’”

  • 桶裙-汉语大词典

    桶裙

    【1】泛指圆桶状的裙子。【2】西南地区仡佬﹑傣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新华日报》1940.8.24:“街子上的摆夷男女﹐一个个穿着得整整齐齐﹐‘小菩萨’们(摆夷用来称呼青年姑娘们的)差不多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色桶裙。”{明}{田汝成}《炎徼纪闻·犵狫》:“〔犵狫〕以布一幅横圍腰間﹐旁無襞積﹐謂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爲花犵狫﹐紅布者爲紅犵狫。”

  • 桶檧-汉语大词典

    桶檧

    【1】小笼。

  • 榪桶-汉语大词典

    榪桶

    【1】即马桶。《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那消半夜﹐弔下來了﹐在榪桶内。點燈撥看﹐原來是個男胎﹐已成形了。”

  • 水桶-汉语大词典

    水桶

    【1】盛水的器具。一般是长圆形,多有提梁。{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上》:“水桶三隻﹐銀四分;小鐵鍋一隻﹐銀一分。”{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章:“附近扔了一只行军携带的小水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二回:“〔姨娘〕定了主意﹐便把那房産田契以及金珠首飾﹐值錢的東西﹐放在一个水桶裏。”

  • 浴桶-汉语大词典

    浴桶

    【1】洗澡用的大桶。《水浒传》第二八回:“不多時﹐那個人又和一個漢子兩個來:一個提着浴桶﹐一個提一個大桶湯來﹐看着{武松}道:‘請都頭洗浴。’……{武松}跳在浴桶裏面﹐洗了一回。”{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八大王之子》:“{元}{吴自牧}《夢粱録》有項桶﹑浴桶﹑馬子桶之名。”

  • 漆桶底脱-汉语大词典

    漆桶底脱

    【1】比喻彻底领悟。《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吕先生}聽罷﹐大徹大悟﹐如漆桶底脱。”

  • 扮桶-汉语大词典

    扮桶

    【1】打稻用的方形木桶,上大下小。{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方砖面地的这个大厅里﹐放着两张扮桶﹐一架水车﹐还有许多晒簟﹐箩筐和挡折。”

  • 抽水馬桶-汉语大词典

    抽水馬桶

    【1】上接水箱,下通水道,便溺后可以拉开活门放水冲洗的马桶。

  • 新箍馬桶三日香-汉语大词典

    新箍馬桶三日香

    【1】比喻对新来的人﹑新做的事最初几天兴趣很大﹐但未必能持久。{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七:“你是新开茅厕三日香。是角色﹐跟我们比。”《何典》第五回:“{形容鬼}也不等斷七﹐就將{活死人}領了回去。{醋八姐}看見﹐也未免新箍馬桶三日香﹐弟弟寶寳的甚是親熱。”亦作“[新開茅厠三日香]”。

  • 火桶-汉语大词典

    火桶

    【1】一种桶状爆炸物。{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桶可受斗﹐半實硝磺﹐薄沙覆之。火碗中央﹐加蓋微扃﹐輕擲敵艙﹐火激藥發﹐迫不及防﹐以暇出奇﹐急則自傷﹐是曰火桶。”

  • 無梁桶-汉语大词典

    無梁桶

    【1】桶无梁则提不起,故以“無梁桶”为“别提”的隐语。{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哎﹐你箇無梁桶的哥哥枉了提﹐休則管閒淘氣。”

  • 斗桶-汉语大词典

    斗桶

    【1】同“[斗甬]”。《史记·商君列传》:“平斗桶﹑權衡﹑丈尺。”{裴駰}集解引{郑玄}曰:“〔桶〕﹐今之斛也。”《吕氏春秋·仲春》:“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桶﹐正權概。”{陈奇猷}校释:“《月令》‘角斗甬’﹐‘桶’與‘甬’通用。”【2】小水桶。{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释谚·斗桶》:“{越}人呼挈水之器﹐有曰斗桶者﹐以其可容一斗也。”

  • 料桶-汉语大词典

    料桶

    【1】煮盐所用的盛具。{阿英}《盐乡杂信》六:“烧盐时所用的工具﹐大抵是……‘料桶’﹐‘调灰抄’﹑‘撒灰爬’等。”

  • 禾桶-汉语大词典

    禾桶

    【1】南方农家用以打稻脱粒的木桶。也称稻桶。{吴嘉德}《红色的炮兵》:“我们把棉絮浸湿﹐填在禾桶里﹐掩护山炮向城下运动。”

  • 痰桶-汉语大词典

    痰桶

    【1】形状像桶的盛痰器皿。

  • 窬桶-汉语大词典

    窬桶

    【1】马桶。{清}{钱泳}《履园丛话·报应·折福》:“〔{蔡禮齋}〕最喜在窬桶上看書﹐鄉試十餘科不第。”

  • 皮桶子-汉语大词典

    皮桶子

    【1】做皮衣用的成件毛皮。也叫皮桶儿。

  • 筆桶-汉语大词典

    筆桶

    【1】笔筒。

  • 筲桶-汉语大词典

    筲桶

    【1】桶。{王安友}《协作》五:“有的推着小车﹐有的担着筲桶﹐浩浩荡荡﹐扯南到北﹐摆了将近半里地长。”

  • 箍桶-汉语大词典

    箍桶

    【1】用竹篾或金属做成圈形﹐套在圆桶上﹐使桶片之间紧固而不渗水。{章炳麟}《新方言·释器》:“《廣雅》:‘緷﹐束也。’緷﹑錕聲義通。今人以繩束物曰梱﹐以金束物曰鍋(俗作箍)。箍桶亦其一矣。”

  • 襪桶-汉语大词典

    襪桶

    【1】即袜筒。《天雨花》第五回:“盡從襪桶來一摸﹐人人手内戒刀明。”

  • 糊突桶-汉语大词典

    糊突桶

    【1】詈词。犹糊涂虫。《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婦人駡道:‘糊突桶﹐有甚麽難見處!’”

  • 酒桶-汉语大词典

    酒桶

    【1】戏称酒量大的人。《花城》1981年第2期:“{马书记}﹐你不知道﹐这是咱们红山铁矿两个有名的大酒桶﹐喝个三斤五斤的跟喝凉水差不多。”

  • 酸桶-汉语大词典

    酸桶

    【1】盐肤木的别名。{明}{杨慎}《丹铅续录·树盐》:“{陳藏器}《本草》:‘鹽麩樹﹐一名叛奴鹽﹐{蜀}人謂之酸桶。《博物志》云:酸桶七月出穗。’”

  • 觸桶-汉语大词典

    觸桶

    【1】便桶。《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尼姑坐在觸桶上﹐道:‘小姐﹐你到初八日同奶奶到我小菴覷一覷﹐若何?’”{许政扬}注:“觸桶﹐便桶。”

  • 金漆飯桶-汉语大词典

    金漆飯桶

    【1】髹漆描金的饭桶。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二七回:“一個人只會吃飯﹐不會做别的﹐就叫做‘飯桶’。‘金漆飯桶’大約説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實内骨子一無所有。”

  • 金漆馬桶-汉语大词典

    金漆馬桶

    【1】髹漆描金的便桶。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便是那年場門首的那班世家惡少﹐我也都指給你看了。一個個不管自己肚子裏是一團糞草﹐只顧外面打扮得美服華冠﹐可不像個‘金漆馬桶’!”

  • 鉛桶-汉语大词典

    鉛桶

    【1】用镀锌铁皮做的可拎的圆桶。{胡万春}《骨肉》:“〔妈妈〕把一只铅桶咚的朝房门口一放﹐走过来看我一眼。”《文汇报》1990.7.24:“还有盆﹑碗﹑匙﹑筷等餐具﹐用完后只放入铅桶里浸一浸﹐又重新取出使用。”

  • 鐵桶-汉语大词典

    鐵桶

    【1】铁制的桶。比喻牢不可破的事物。《水浒传》第一〇九回:“三員大將﹐手掿兵器﹐都騎戰馬﹐立于陣前﹐八方擺布的鐵桶相似。”{梁斌}《红旗谱》四五:“大兵围得铁桶一般。”【2】形容严密﹐没有漏洞。《水浒传》第七六回:“{宋江}與{吴用}已自鐵桶般商量下計策﹐只等大軍到來。”

  • 鐵桶江山-汉语大词典

    鐵桶江山

    【1】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那年在{陕北}和全{中国}一样﹐国民党军队﹐国民党政府﹐豪绅和地主的统治﹐简直是铁桶江山。但是﹐年轻庄稼人组织起来的游击小组﹐在党领导下﹐开始了推翻这个统治的尝试。”{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四:“村里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

  • 靴桶-汉语大词典

    靴桶

    【1】即靴筒。《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來。”{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我們纔要下手﹐不想那銀子錢財﹐已到他靴桶裏去了。”

  • 鞭桶-汉语大词典

    鞭桶

    【1】圆桶状的鞭套。《元史·舆服志二》:“鞭桶﹐制以紫絁表﹐白絹裏﹐皮緣兩末。”

  • 面桶-汉语大词典

    面桶

    【1】盛洗脸水的盆。{宋}{吴自牧}《梦粱录·诸色杂货》:“家生動事如桌﹑凳﹑凉牀﹑交椅……面桶﹑項桶﹑脚桶﹑浴桶﹑大小提桶。”《水浒传》第二一回:“捱到五更﹐{宋江}起來﹐面桶裏洗了臉﹐便穿了上蓋衣裳。”

  • 香桶兒-汉语大词典

    香桶兒

    【1】即香袋。《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玳安}與{王經}穿着新衣裳﹐新靴新帽﹐在門首踢毽子兒﹐放炮﹐又磕瓜子兒﹐袖香桶兒﹐戴鬧蛾兒。”

  • 飯桶-汉语大词典

    飯桶

    【1】比喻只会吃饭而愚笨无用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一班王八都是飯桶﹐還不過來認罪!”{沙汀}《困兽记》七:“饭桶!给你说得清清楚楚的:剧团开筹备会﹐人已经到齐了。”【2】形容无用。{老舍}《四世同堂》十六:“你就那么饭桶﹐连她们俩都拦不住?”{胡適}《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裁机关》:“裁官原是重要﹐而裁饭桶机关﹐比裁官尤为彻底。”【3】为盛饭专制的桶。《五灯会元·南岳下二世·金牛和尚》:“每自做飯﹐供養衆僧。至齋時﹐舁飯桶到堂前作舞﹐呵呵大笑曰:‘菩薩子﹐喫飯來!’”

  • 餘桶-汉语大词典

    餘桶

    【1】便桶的别称。《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用細細乾灰鋪放餘桶之内﹐却教女子解了下衣﹐坐於桶上。”

  • 馬桶-汉语大词典

    馬桶

    【1】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俗称马子。{宋}{吴自牧}《梦粱录·诸色杂买》:“{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厠﹐只用馬桶。”{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今日早起﹐又要刷馬桶﹐倒溺壺﹐忙個不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她〕机灵地一口气跑到女厕所﹐一屁股坐在马桶上。”

  • 馬子桶-汉语大词典

    馬子桶

    【1】即马桶。{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八大王之子》:“{元}{吴自牧}《夢粱録》有項桶﹑浴桶﹑馬子桶之名﹐此言馬子……即今所謂馬桶也。在{宋}時已有馬子桶之稱。”

  • 麪糊桶-汉语大词典

    麪糊桶

    亦作“[麵糊桶]”【1】比喻纠缠不清的是非之地。{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家童云:]相公﹐喒回去來。[正末唱﹕]早跳出這柳債花錢麵糊桶。”

  • 鹵桶-汉语大词典

    鹵桶

    【1】盐场盛卤水的木桶。{阿英}《盐乡杂信》七:“在灶区内﹐遍地都是卤桶﹐路旁边有的是﹐路中间也有的是。你走的是路﹐路下面就是卤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