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槀

槀(槀)是什么意思

  • 席槀-汉语大词典

    席槀

    亦作“[席藁]”【1】指贫家的坐卧之具。{清}{黄宗羲}《书澹斋事》:“夏則竹扇疏巾﹐冬則席藁敗絮。”{唐}{王维}《酬诸公见过》诗:“媿無莞簟﹐班荆席藁。”【2】以稿荐为坐席。古时臣下表示请罪的一种方式。亦用作居丧的礼节。《宋书·礼志二》:“陛下以萬乘之尊﹐履布衣之禮﹐服粗席藁﹐水飲蔬食。”《晋书·礼志中》作“席槀”。{清}{丁澎}《风霾行》:“丞相席藁請避位﹐帝曰咨爾言非虚。”{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席藁私室﹐以待斧鉞之誅。”《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應侯}席槀請罪。”

  • 枯槀-汉语大词典

    枯槀

    【1】见“枯槁”。

  • 槀-汉语大词典

    《廣韻》古老切,上晧,見。【1】草。通“[稾]”。《汉书·元后传》:“車騎將軍{音}({王音})藉槀請罪。”{颜师古}注:“自坐槀上﹐言就刑戮也。”【2】引申为草率,简略。参见“[槀4殯]”﹑“[槀4葬]”。【3】见“槀4本”。【4】箭干。《周礼·夏官·序官》“槀人﹐中士四人”{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槀讀爲芻槀之槀﹐箭幹謂之槀。”{汉}{马融}《长笛赋》:“特箭槀而莖立兮﹐獨聆風於極危。”【5】姓。{金}有{槀}氏。见《金史.隐逸传.宋可》。

  • 槀砧-汉语大词典

    槀砧

    【1】槀,通“稾”。古代处死刑,有罪者席稾伏于椹(砧板)上,以鈇斩之。鈇与“夫”同音,后因以“槀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宋}{唐庚}《自笑》诗:“兒餒嗔郎罷﹐妻寒望槀砧。”一本作“稾砧”。{唐}{权德舆}《玉台体》诗之十一:“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鉛華不可棄﹐莫是槀砧歸。”

  • 槀葬-汉语大词典

    槀葬

    【1】草草埋葬。《後汉书·马援传》:“{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槀葬而已。”{李贤}注:“槀﹐草也。以不歸舊塋﹐時權葬﹐故稱槀。”{元}{宋无}《己亥秋淮南饥客中怀故里朋游寄之》诗:“哭喪多槀葬﹐征旅少贏糧。”{清}{李渔}《玉搔头·极谏》:“我死之後﹐你們切不可備辦棺衾﹐只是槀葬便了。”一本作“藁葬。”

  • 槀殯-汉语大词典

    槀殯

    【1】谓棺柩临时停放。{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古者將葬﹐請謚以易名﹐近世多槀殯或已葬而請謚。”

  • 槀粟-汉语大词典

    槀粟

    【1】犹柴米。《书·禹贡》“三百里納秸服”{唐}{孔颖达}疏:“此當槀粟别納﹐非是徒納槀也。”

  • 槀草-汉语大词典

    槀草

    【1】文章的草稿;稿本。{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鄭畋}《鳳池槀草》内載兩爲相奏拟狀數卷。”{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進諫必以章疏﹐無直用槀草之理。”一本作“稿草”。

  • 槀街-汉语大词典

    槀街

    【1】{汉}代{长安}街名。当时属国使节馆舍均集中于此街。{明}{焦竑}《焦氏笔乘·槀街》:“按《三輔黄圖》﹐{槀街}﹐在{長安}城南門内﹐舊有蠻夷邪。”{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振旅勞歸士﹐受爵{槀街}傳。”《汉书·王莽传下》:“于今迎{當}({須卜當})置{長安}{槀街}﹐一{胡}人耳﹐不如在{匈奴}有益。”{颜师古}注:“{槀街}﹐蠻夷館所在也。”

  • 槀本-汉语大词典

    槀本

    【1】著作的底稿。{清}{恽敬}《答俪笙尚书书》:“正月中﹐{秋潭}來書﹐述先生之命﹐徵{秋潭}詩並及鄙文……槀本並近作數首奉呈。”【2】香草。茎叶有细毛,叶呈羽状,夏开白花。根可入药。{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車衡蘭﹐槀本射干。”一本作“稾本”。《楚辞·王逸<九思·悯上>》:“■蕠兮青﹐槀本兮萎落。”注:“槀本﹐香草也。”一本作“稾本”。

  • 矢槀-汉语大词典

    矢槀

    【1】箭柄。《周礼·考工记·矢人》“參分其長而殺其一”{汉}{郑玄}注:“矢槀﹐長三尺﹐殺其前一尺﹐令趣鏃也。”

  • 管槀-汉语大词典

    管槀

    【1】草木的杆子。{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辟閭巨闕﹐天下之利器也﹐擊石不缺﹐刺石不銼﹐使之與管槀决目出眯﹐其便未必能過管槀也。”

  • 箭槀-汉语大词典

    箭槀

    【1】指箭杆。《文选·马融<长笛赋>》:“特箭槀而莖立兮﹐獨聆風於極危。”{李善}注:“箭槀﹐二竹名也。言似二竹﹐或生而莖立﹐或生於極危。”

  • 舂槀-汉语大词典

    舂槀

    【1】{周}代舂人﹐槀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槀。”{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謂坐爲盗賊而爲奴者輸于罪隸﹑舂人﹑槀人之官也。”【2】借称因罪而服之苦役。{清}{钱谦益}《徐孺人墓志》:“國多罷民﹐家鮮淑女﹐圜土之聚不恥﹐而罪隸舂槀之刑相望。”

  • 藉槀-汉语大词典

    藉槀

    【1】坐卧于草荐之上。谓谢罪待刑。《南史·王准之传》:“及聞{臺城}不守﹐乃舉哀素服﹐藉槀不食。”《汉书·元后传》:“車騎將軍{音}藉槀請罪﹐{商}﹑{立}﹑{根}皆負斧質謝。”{颜师古}注:“自坐槀上﹐言就刑戮也。”

  • 遺槀-汉语大词典

    遺槀

    【1】见“遺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