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樵

樵(樵)是什么意思

  • 樵-孙子兵法词典

    樵qiáo

    【释义】:

    薪,柴草。《行军篇》:“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 樵采-孙子兵法词典

    樵采

    【释义】:

    打柴。《行军篇》:“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张预注:“分遣厮役,随处樵采,故尘埃散乱而成隧道。”

  • 樵-古文观止词典

    樵qiáo

    【词性】:名词

    打柴的人(1)。《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何况我和您像渔夫和打柴的人一样,生活在江湖山野之间,把鱼虾当作伴侣,把糜鹿当作朋友。

  • 樵-古文观止词典

    樵qiáo

    【词性】:动词

    打柴(1)。《触斶说齐王》: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有敢到离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打柴采摘的人,处以死刑,绝不赦免。

  • 樵父-古文观止词典

    樵父qiáo fǔ

    【词性】:名词

    打柴的老人,此泛指打柴人(1)。《黄州快哉亭记》: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打鱼人和打柴人的屋舍,都可以指着数清。

  • 樵叟-古文观止词典

    樵叟qiáo sǒu

    【词性】:名词

    打柴的老人(1)。《祭石曼卿文》: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只看到放牧的小孩和打柴的老人边唱边行,上上下下。

  • 薪樵-古文观止词典

    薪樵xīn qiáo

    【词性】:名词

    木柴(1)。《晁错论贵粟疏》:伐薪樵。——采伐柴火。

  • 一双神仙眼,两只樵夫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双神仙眼,两只樵夫腿

    【释义】:

    指做风水先生要有神仙那样非凡的眼力,又要有樵夫那样登山涉水的腿力。《歧路灯》六一:岂不闻风水家,是一双神仙眼,两只樵夫腿么。河南近省城边,原就没山。我那年在山西洪洞县与人家用事,因水俱向西流归汾河,又是一样看法,也不知爬了多少山。

  • 樵-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樵qiáo

    ①术柴。《史记·货殖列传》:“谚曰:‘百里不贩~,千里不贩籴。’”②打柴。《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采。”③打柴的人。李白《古风》之五十八:“荒淫竟沦没,~牧徒悲哀。”④通“谯”。谯楼,城门上建的楼。《汉书·赵充国传》:“为堑垒木~,校联不绝。”

    【樵夫】打柴的人。王维《终南山》:“欲投人处宿,隔水问~。”

    【樵歌】樵夫唱的歌。刘基《苦斋记》:“~出林,则拊石而和之。”

    【樵苏】打柴割草。《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爨,师不宿饱。”(爨cuàn:烧火做饭。)

  • 上山问樵,下水问渔-现代汉语大词典

    上山问樵,下水问渔shàng shān wèn qiáo xià shuǐ wèn yú

    【释义】:

    指当地情况应向当地人请教。李晓明等《风扫残云》:“他说:‘上山问樵,下水问渔。这是高天坳吗?’”

  • 渔樵-现代汉语大词典

    渔樵yú qiáo

    【释义】:

    渔人和樵夫。鲁迅《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想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 樵-现代汉语大词典

    樵qiáo

    【释义】:

    ①柴薪。臧克家《大别山》:“用斧头,用钢刀,结队成群,到山里去采樵。”②砍伐;打柴。如:樵夫。

  • 樵女-现代汉语大词典

    樵女qiáo nǚ

    【释义】:

    打柴的女子。应修人《过慈溪》:“眼送我归去的樵女呀,樵女呀,疏林小河边,是不是你们底家呀?”

  • 樵夫-现代汉语大词典

    樵夫qiáo fū

    【释义】:

    打柴的人。冯至《韩波砍柴》:“韩波是一个樵夫,终日在山里砍柴。”

  • 樵路-现代汉语大词典

    樵路qiáo l ù

    【释义】:

    打柴人走的小路。应修人《山里去》:“这里有樵路,就迷了也只迷在此山中。”

  • 三樵-汉语大词典

    三樵

    【1】犹三俏,指三个美男子。{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周}{韶州}{曲江}令{朱隨侯}﹐女夫{李逖}﹐遊客{爾朱九}﹐並姿相少媚﹐{廣州}人號爲‘三樵’。”{清}{黄生}《义府·庯庩》:“人之有風儀者﹐目爲庯峭。{魏收}云‘庯峭難爲’是也。後通用波俏字﹐或單云俏。俏或又借樵。{唐}{朱隨侯}﹑{李逖}{爾朱九}三人﹐並姿相少媚﹐{廣州}人謂之‘三樵’。”

  • 山樵-汉语大词典

    山樵

    【1】樵夫。{清}{顾炎武}《劳山歌》:“捕魚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猶見山樵與村童﹐春日會鼓聲逢逢。”{宋}{米芾}《观音岩》诗:“鮑餌有時邀楚釣﹐海雲常覺護山樵。”

  • 玉山樵人-汉语大词典

    玉山樵人

    【1】{唐}末诗人{韩偓}号。{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韩偓》:“{偓}自號‘玉山樵人’。工詩﹐有集一卷。”

  • 木樵-汉语大词典

    木樵

    【1】木结构的谯楼。《汉书·赵充国传》:“部曲相保﹐爲塹壘木樵﹐校聯不絶。”{颜师古}注:“樵與譙同﹐謂爲高樓以望敵也。”

  • 樵-汉语大词典

    《廣韻》昨焦切,平宵,從。【1】柴薪。《左传·桓公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扤采樵者以誘之。”{杜预}注:“樵﹐薪也。”《梁书·处士传·阮孝绪》:“家貧無以爨﹐僮妾竊隣人樵以繼火。”{宋}{林光朝}《再次前韵》:“南國更逢{陶令}菊﹐西江莫扤{楚}人樵。”{臧克家}《大别山》诗:“用斧头﹐用钢刀﹐结队成群﹐到山里去采樵。”【2】砍伐;打柴。{唐}{韩愈}《嗟哉董生行》:“或山而樵﹐或水而漁。”《诗·小雅·白华》:“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朱熹}集传:“樵﹐采也。”{宋}{王安石}《春雪》诗:“樵歸説逢虎﹐愁殺路傍兒。”【3】打柴人,樵夫。{唐}{李白}《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淪没﹐樵牧徒悲哀。”{宋}{王安石}《谢公墩》诗:“問樵樵不知﹐問牧牧不言。”{明}{刘基}《渔樵问答》诗:“樵問漁﹐江湖風波惡何似。”【4】焚烧。《公羊传·桓公七年》:“焚之者何?樵之也。”{何休}注:“以樵燒之﹐故因謂之樵之。樵之﹐{齊}人語。”【5】通“[譙]”。谯楼;望楼。《汉书·赵充国传》:“爲塹壘木樵﹐校聯不絶。”{颜师古}注:“樵與譙同﹐謂爲高樓以望敵也。”【6】通“[醮]”。《墨子·备梯》:“{子墨子}哀之﹐乃管酒塊脯﹐寄于大山﹐昧葇坐之﹐以樵{禽子}。”{孙诒让}间诂引{王引之}曰:“樵蓋醮之借字也。《士冠禮》注曰:‘酌而無酬酢曰醮。’”

  • 樵薪-汉语大词典

    樵薪

    【1】柴薪。{清}{施闰章}《龙衣船》诗:“猪雞祭賽舟人樂﹐白奪樵薪不爲虐。”《墨子·旗帜》:“凡守城之法﹐石有積﹐樵薪有積﹐菅茅有積。”{元}{何中}《早起》诗:“溪上人語喧﹐樵薪滿沙路。”【2】采薪。《晋书·祖逖传》:“〔{祖逖}〕躬自儉約﹐勸督農桑﹐克己務施﹐不畜資産﹐子弟耕耘﹐負擔樵薪……百姓感悦。”《魏书·李彪传》:“晝則樵薪供爨﹐夜則觀文屬綴。”《东观汉记·承宫传》:“〔{承宫}〕留精舍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

  • 樵隱-汉语大词典

    樵隱

    【1】樵夫隐士。{南朝} {宋}{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楥》诗:“樵隱俱在山﹐由來事不同。”

  • 樵拾-汉语大词典

    樵拾

    【1】樵采,采薪。{南朝} {宋}{谢灵运}《游岭门山》诗:“漁舟豈安流﹐樵拾謝西芘。”

  • 樵柯-汉语大词典

    樵柯

    【1】指砍柴的斧头。柯,斧柄。{唐}{于濆}《寒食》诗:“素娥哭新塚﹐樵柯鳴柔桑。”

  • 樵豎-汉语大词典

    樵豎

    【1】打柴的孩子。{明}{袁宏道}《园亭纪略》:“所謂崇岡清池﹐幽巒翠篠者﹐已爲牧兒樵豎斬草拾礫之場矣。”

  • 樵采-汉语大词典

    樵采

    亦作“[樵採]”【1】打柴的人。{清}{陈梦雷}《李葆甫传》:“乃募樵採十餘人﹐夜半緣崖先登。”{宋}{林逋}《西村晩泊》诗:“田園向野水﹐樵採語空林。”【2】打柴。《战国策·齐策四》:“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晋}{张协}《杂诗》之九:“投耒循岸垂﹐時聞樵采音。”{清}{袁枚}《新齐谐·土窟异兽》:“山崖平坦可步﹐相率樵採。”

  • 樵頭-汉语大词典

    樵頭

    【1】指樵夫用以束发的头巾。也泛指粗布头巾。{明}{梁辰鱼}《浣纱记·养马》:“脱軒冕而着樵頭﹐去冠裳而服犢鼻。”{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越王}﹑{范蠡}趨入石室﹐{越王}服犢鼻﹐着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

  • 樵爨-汉语大词典

    樵爨

    【1】打柴做饭。{清}{王韬}《香港略论》:“山坡之上﹐樹木鮮少﹐以供民樵爨﹐常被斬伐故也。”{唐}{杜甫}《落日》诗:“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魏书·燕凤传》:“軍無輜重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敵取資。”【2】指烧火做饭的人。{明}{周履靖}《锦笺记·协奏》:“臣聞古之賢君嘉隱士﹐遺樵爨﹐憐戍卒﹐賜宫媛。”

  • 樵翁-汉语大词典

    樵翁

    【1】打柴的老翁。{唐}{马戴}《山行偶作》诗:“緣危路忽窮﹐投宿值樵翁。”

  • 樵風-汉语大词典

    樵風

    【1】《後汉书·郑弘传》“{鄭弘}字{巨君},{會稽}{山陰}人”{李贤}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鶴山},此鶴爲仙人取箭。{漢}太尉{鄭弘}嘗采薪,得一遺箭,顷有人覓,{弘}還之,問何所欲,{弘}識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載薪爲難,願旦南風,暮北風。’後果然。”后因以“樵風”指顺风﹑好风。{王葆桢}《集饮湖楼次半峰韵》:“世外樵風何日便﹐尊前舊雨幾人存。”{唐}{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诗:“歸舟何慮晩﹐日暮使樵風。”{宋}{柳永}《夜半乐》词:“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

  • 樵家-汉语大词典

    樵家

    【1】打柴的人家。{唐}{刘沧}《题王校书山斋》诗:“藥囿地連山色近﹐樵家路入樹煙微。”

  • 樵室-汉语大词典

    樵室

    【1】谓焚薪温室取暖。《管子·轻重己》:“教民樵室鑽鐩﹐墐竈泄井﹐所以壽民也。”{马非百}新诠引{何如璋}曰:“樵謂以火温之。”

  • 樵户-汉语大词典

    樵户

    【1】以打柴为业的人家。{宋}{赵抃}《初入峡》诗:“樵户人家隨處見﹐仙源雲路有時通。”

  • 樵逕-汉语大词典

    樵逕

    【1】见“樵徑”。

  • 樵客-汉语大词典

    樵客

    【1】出门采薪的人。{明}{张居正}《拟咏四时山水花木翎毛画·春》:“山鎖{秦}人里﹐煙迷樵客津。”{唐}{刘威}《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樵客出來山帶雨﹐漁舟過去水生風。”{南朝} {梁}{王僧孺}《答江琰书》:“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過田畯野老﹑漁父樵客。”

  • 樵夫-汉语大词典

    樵夫

    【1】打柴的人。{冯至}《韩波砍柴》诗:“{韩波}是一个樵夫﹐终日在山里砍柴。”{唐}{王维}《终南山》诗:“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去。”《汉书·扬雄传下》:“士有不談王道者則樵夫笑之。”{颜师古}注:“樵夫﹐采樵之人。”

  • 樵服-汉语大词典

    樵服

    【1】着樵者之服。{宋}{刘克庄}《寄赵昌父》诗:“世上久無遺逸禮﹐此翁白首不彈冠……何因樵服供薪水﹐得附高名野史間。”

  • 樵子-汉语大词典

    樵子

    【1】樵夫。{清}{黄鷟来}《和陶<饮酒>》之五:“浩歌聞谷口﹐歘見樵子還。”{唐}{皇甫冉}《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诗:“苦竹林﹐香楓樹﹐樵子罛師幾家住。”《西游记》第一回:“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裏舉斧砍柴。”

  • 樵車-汉语大词典

    樵車

    【1】运柴的车子。{唐}{刘禹锡}《伤愚溪》诗之二:“唯見里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樵車。”

  • 樵擔-汉语大词典

    樵擔

    【1】柴担子。{宋}{范成大}《阊门初泛二十四韵》:“山腰樵擔動﹐木末酒旗明。”

  • 樵女-汉语大词典

    樵女

    【1】打柴的女子。{唐}{宋之问}《早入清远峡》诗:“榜童夷唱合﹐樵女{越}吟歸。”{应修人}《过慈溪·赭山》诗:“眼送我归去的樵女呀﹐樵女呀﹐疏林小河边﹐是不是你们底家呀?”

  • 樵蒸-汉语大词典

    樵蒸

    【1】炬火,火把。{唐}{李德裕}《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诗:“近野樵蒸至﹐{平泉}煙火新。”《文选·扬雄<甘泉赋>》:“於是欽柴宗祈﹐燎薰皇天﹐臯摇泰壹﹐舉洪頤﹐樹靈旗﹐樵蒸焜上﹐配藜四施。”{吕向}注:“樵蒸﹐炬火也。”

  • 樵村漁浦-汉语大词典

    樵村漁浦

    【1】山村水乡。泛指乡村。{金}{完颜亮}《昭君怨·雪》词:“昨日樵村漁浦﹐今日瓊川銀渚。”

  • 樵蘇-汉语大词典

    樵蘇

    【1】指日常生计。{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南齐书·东昏侯纪》:“郊郭四民皆廢業﹐樵蘇路斷﹐吉凶失時。”{明}{谢榛}《秋日怀弟》诗:“生涯憐汝自樵蘇﹐時序驚心尚道途。”【2】砍柴刈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道士問衆:‘飲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寢﹐勿悮樵蘇。’衆諾而退。”《梁书·武帝纪下》:“越界分斷水陸採捕及以樵蘇﹐遂致細民措手無所。”《史记·淮阴侯列传》:“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裴駰}集解引《汉书音义》:“樵﹐取薪也。蘇﹐取草也。”【3】打柴砍草的人。{唐}{虚中}《石城金谷》诗:“狐兔閒生長﹐樵蘇静往來。”{晋}{左思}《魏都赋》:“樵蘇往而無忌﹐即鹿縱而匪禁。”{清}{吴伟业}《芦洲行》:“樵蘇猶到{鍾山}去﹐軍中日日燒陵樹。”【4】柴草。{唐}{杜甫}《哭李尚书》诗:“樵蘇封葬地﹐喉舌罷朝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後遭{安禄山}賊黨{史思明}攻陷{東都}﹐殺戮僧衆﹐將鐘磬毁爲兵器﹐花果伐爲樵蘇。”{晋}{潘岳}《马汧督诔》:“城中鑿穴而處﹐負户而汲﹐木石將盡﹐樵蘇乏竭﹐芻蕘罄絶。”

  • 樵採-汉语大词典

    樵採

    【1】见“樵采”。

  • 樵山-汉语大词典

    樵山

    【1】谓柴薪堆积如山。{唐}{贾岛}《朝饥》诗:“市中有樵山﹐此舍朝無煙。”【2】采樵于山。{清}{方亨咸}《记老神仙事》:“嘗見稗官所誌{侯元}者﹐樵山遇老人授兵法。”

  • 樵青-汉语大词典

    樵青

    【1】{唐}{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肅宗}嘗錫奴婢各一,{玄真}配爲夫妻,名夫曰{漁僮},妻曰{樵青}。”后因以指女婢。{宋}{陆游}《幽居即事》诗:“炊烹付樵青﹐鉏灌賴阿對。”{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曲:“樵青拍手漁童笑﹐回首{金焦}。”

  • 樵牧-汉语大词典

    樵牧

    【1】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交河}城西有古墓﹐林木叢雜﹐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熱﹐樵牧弗敢近。”{宋}{陆游}《村居》诗:“樵牧相語欲争席﹐比鄰漸熟約論婚。”{唐}{李白}《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淪没﹐樵牧徒悲哀。”【2】打柴放牧。{清}{刘大櫆}《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歲久樵牧之不禁﹐漸至凋敝。”《晋书·宣帝纪》:“賊恃水﹐樵牧自若。”{宋}{叶適}《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護樵牧﹐林光稍敷紛。”

  • 樵炭-汉语大词典

    樵炭

    【1】木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山有石炭﹐火之﹐熱同樵炭。”

  • 樵樓-汉语大词典

    樵樓

    【1】谯楼。樵,通“譙”。《四游记·铁拐屡试长房》:“昨見樵樓二童對言﹐故知大仙來此。”《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匡超人}大喜﹐當晩點起燈來替他不住手的批﹐就批出五十篇﹐聽聽那樵樓上﹐才交四鼓。”

  • 樵叟-汉语大词典

    樵叟

    【1】打柴的老翁。{唐}{沈佺期}《入少密溪》诗:“遊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一樵叟。”{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桃》:“所謂‘桃腮’﹑‘桃靨’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此種不得於名園﹐不得於勝地﹐惟鄉村籬落之間﹐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唐}{王昌龄}《题灞池》诗之一:“世事不復論﹐悲歌和樵叟。”

  • 樵謳-汉语大词典

    樵謳

    【1】樵歌。{元}{方回}《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農談通稗史﹐騷詠入樵謳。”

  • 樵門-汉语大词典

    樵門

    【1】谯楼之门。也泛指城门。樵,通“譙”。{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天將暝﹐日已曛﹐一聲殘角斷樵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昔{桀王}無道﹐死在樵門。”

  • 樵僕-汉语大词典

    樵僕

    【1】打柴的仆人。{唐}{王建}《原上新居》诗之二:“耕牛常願飽﹐樵僕每憐勤。”

  • 樵舍-汉语大词典

    樵舍

    【1】打柴人的房舍。{元}{蒲道源}《题钱舜举画<烟江叠嶂图>》诗:“幽巖梵宫半隱見﹐老樹樵舍相迷藏。”

  • 樵樹-汉语大词典

    樵樹

    【1】砍树为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樹﹐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疏:“不樵樹﹐不伐樹以爲樵。”

  • 樵汲-汉语大词典

    樵汲

    【1】打柴汲水。{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司馬法》又有炊家子﹑廏巷﹑衣裝﹑樵汲二十五人當出外。”{清}{褚人穫}《坚瓠广集·韦驮显圣》:“{德藏寺}僧{真諦}﹐人戇騃而恪守戒律﹐第爲寺中樵汲。”

  • 樵斧-汉语大词典

    樵斧

    【1】柴斧。{清}{黄景仁}《由烟霞岭至紫云洞精舍》诗:“已有樵斧聲﹐丁丁出深樾。”{宋}{陈与义}《出山》诗之二:“山空樵斧響﹐隔嶺有人家。”

  • 樵烟-汉语大词典

    樵烟

    【1】见“樵煙”。

  • 樵父-汉语大词典

    樵父

    【1】樵夫。{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七:“更無樵父逢﹐時或幽禽遇。”{宋}{徐积}《和路朝奉新居》之十一:“幅巾自去呼樵父﹐蠟屐何時訪竹書。”{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

  • 樵煙-汉语大词典

    樵煙

    【1】犹炊烟,人烟。《新唐书·鲁炅传》:“時{襄漢}數百里﹐鄉聚蕩然﹐舉無樵煙。”一本作“樵烟”。

  • 樵蘇客-汉语大词典

    樵蘇客

    【1】打柴砍草的人。{前蜀}{韦庄}《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诗:“自爲江上樵蘇客﹐不識天邊侍從臣。”{宋}{王安石}《破冢》诗之二:“墦間或有樵蘇客﹐未必他年醉飽人。”

  • 樵笛-汉语大词典

    樵笛

    【1】打柴人吹的笛声。{元}{周权}《晩眺》诗:“數聲樵笛人何處﹐一路寒山晩翠深。”{清}{龚自珍}《摸鱼儿·钮布衣话东西两湖洞庭之胜因题》词:“春乍漏﹐有樵笛來時﹐報道燕支透。”

  • 樵海-汉语大词典

    樵海

    【1】犹林海。{明}{徐渭}《海樵山人新构》诗之一:“主人胡不歸﹐樵海未云罷。”

  • 樵徑-汉语大词典

    樵徑

    亦作“[樵逕]”【1】打柴人走的小道。{唐}{李华}《仙游寺》诗:“捨事入樵逕﹐雲木深谷口。”{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隱隱聞{洛城}暮鐘﹐但彷徨於樵徑古陌之上。”{清}{施闰章}《天知庵》诗:“樵徑落松子﹐疎林八月天。”

  • 樵芻-汉语大词典

    樵芻

    【1】打柴割草的人。{南朝} {梁}{沈约}《郊居赋》:“寧知螻蟻之與狐兔﹐無論樵芻之與牧豎。”

  • 樵米-汉语大词典

    樵米

    【1】柴草与粮食。《新唐书·张知謇传》:“{武后}革命……百姓驚駭﹐樵米踊貴。”《南史·梁南平元襄王伟传》:“每祁寒積雪﹐則遣人載樵米﹐隨乏絶者賦給之。”

  • 樵甿-汉语大词典

    樵甿

    【1】樵民。甿,通“氓”。{唐}{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其掌而供事者曰:‘{顧及}﹐{小雞}之樵甿也。’”

  • 樵途-汉语大词典

    樵途

    【1】樵路。{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樵途塢徑幽委﹐蟲鳥聲無人。”

  • 樵蘇不爨-汉语大词典

    樵蘇不爨

    【1】谓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贫困。{三国} {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時步玉趾﹐樵蘇不爨﹐清談而已﹐有似{周黨}之過{閔子}。”{明}{宋濂}《桑仁卿传》:“{仁卿}娶同縣人{項寄瑗}﹐其賢絶。{仁卿}固安貧﹐終日樵蘇不爨﹐{項}無纖介見於容容。”亦作“[樵蘇失爨]”。{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十二:“冠櫛懶施高枕﹐樵蘇失爨清談。”

  • 樵路-汉语大词典

    樵路

    【1】打柴人走的小路。{清}{夏锡祚}《自紫蜺涧至旋螺顶》诗:“荒蹊尠人踪﹐樵路僅可辨。”{应修人}《山里去》诗:“这里有樵路﹐就迷了也只迷在此山中。”{唐}{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鳴臯}微茫在何處?{五崖}峽水横樵路。”

  • 樵婦-汉语大词典

    樵婦

    【1】打柴的妇女。《旧唐书·陆贽传》:“穡夫樵婦﹐罄作俘囚。”

  • 樵舟-汉语大词典

    樵舟

    【1】运柴的船。{唐}{杜甫}《雨》诗:“鮫館如鳴杼﹐樵舟豈伐枚。”

  • 樵蘇失爨-汉语大词典

    樵蘇失爨

    【1】见“樵蘇不爨”。

  • 樵漢-汉语大词典

    樵漢

    【1】樵夫。《西游记》第一回:“{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丢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

  • 樵唱-汉语大词典

    樵唱

    【1】犹樵歌。{唐}{祖咏}《汝坟别业》诗:“山中無外事﹐樵唱有時聞。”{清}{惠士奇}《樵客行》:“數聲樵唱出林間﹐夜夜歸來擔頭滿。”

  • 樵漁-汉语大词典

    樵漁

    【1】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唐}{于鹄}《题邻居》诗:“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時逐樵漁﹐盡日不冠帶。”【2】打柴和捕鱼。{清}{方文}《赠张甥晢如冠》诗之二:“翺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漁。”{宋}{苏轼}《唐陆鲁望砚铭》:“甘杞菊﹐老樵漁。”

  • 樵侣-汉语大词典

    樵侣

    【1】打柴的伙伴。{唐}{罗隐}《初秋寄友人》诗:“樵侣兼同志﹐音書近亦稀。”

  • 樵鼓-汉语大词典

    樵鼓

    【1】即谯楼之鼓,用以报更。樵﹑通“譙”。{明}{高瑞南}《玉包肚·四声怨》曲:“叫長空霧冷霜凝﹐催樵鼓月沉星朗。”

  • 樵歌-汉语大词典

    樵歌

    【1】樵夫唱的歌。《水浒传》第九七回:“{喬道清}聽了這六句樵歌﹐心中頗覺恍然。”{唐}{杜甫}《刈稻了咏怀》:“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

  • 樵人-汉语大词典

    樵人

    【1】樵夫。《水浒传》第一回:“樵人出没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微雨忽集﹐有樵人來﹐切問何作﹐莊語不能解﹐乃紿之曰:‘求藥。’”{唐}{刘长卿}《经漂母墓》诗:“古墓樵人識﹐前朝{楚}水流。”

  • 樵童-汉语大词典

    樵童

    【1】打柴的童子﹑童仆。{唐}{长孙佐辅}《山居》诗:“星昏歸鳥過﹐火出樵童還。”{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藩籬生野徑﹐斤斧任樵童。”

  • 漁樵-汉语大词典

    漁樵

    【1】打鱼砍柴。{唐}{高適}《封丘县》诗:“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宋}{苏轼}《前赤壁赋》:“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侣魚鰕而友麋鹿。”【2】渔人和樵夫。{唐}{王维}《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宋}{范成大}《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清}{顾光旭}《弓插》诗:“隔水斷漁樵﹐横斜壞木橋。”{鲁迅}《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3】指隐居。{南朝} {梁}{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唐}{杜甫}《村夜》诗:“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明}{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唤做聖世漁樵。”

  • 漁海樵山-汉语大词典

    漁海樵山

    【1】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清}{方文}《留别马倩若兼订毘陵之游》诗:“漁海樵山過此生﹐向平兒女未忘情。”{清}{方文}《送陈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願君早奏昇平略﹐漁海樵山任所之。”

  • 採樵-汉语大词典

    採樵

    【1】砍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瑪納斯}有遣犯之婦入山採樵﹐突爲{瑪哈沁}所執。”一本作“樵采”。{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多云採樵樂﹐或説林泉候。”《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国志·魏志·裴潜传》“{秀}﹐{咸熙}中爲尚書僕射”{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會三輔亂﹐人多流宕﹐而{幹}{義}不去﹐與諸知故相浮沈﹐採樵自活。”

  • 爛柯樵-汉语大词典

    爛柯樵

    【1】因观棋而忘砍柴的樵夫。{清}{赵翼}《扈从途次杂咏·打柴》:“日斜方待爨﹐莫作爛柯樵。”

  • 薪樵-汉语大词典

    薪樵

    【1】柴火。《墨子·备城门》:“爲薪樵挈﹐壯者有挈﹐弱者有挈﹐皆稱其任。”{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入者必持薪樵﹐輕重相分﹐斑白不提挈。”{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穫冬藏﹐代薪樵﹐治官府﹐給徭役。”

  • 農樵-汉语大词典

    農樵

    【1】农民和樵夫。{明}{何景明}《嗤盗文》:“后皇植生﹐小大有職﹐農樵在野﹐工商居國。”{清}{方正瑗}《度秦峪岭至商州与王刺史》诗:“下鞍問疾苦﹐農樵意自騁。”

  • 負樵-汉语大词典

    負樵

    【1】背柴。{隋}{王通}《中说·魏相》:“吾聞禮於{關生}﹐見負樵者幾焉;正樂於{霍生}﹐見持竿者幾焉。吾將退而求諸野矣。”{唐}{裴铏}《传奇·元柳二公》:“因大雪﹐見老叟負樵而鬻﹐二子哀其衰邁﹐飲之以酒。”【2】指背柴的人。{宋}{陆游}《湖山·西跨湖桥》诗:“傍水多投釣﹐穿雲有負樵。”

  • 采樵-汉语大词典

    采樵

    【1】打柴。{南朝} {梁}{沈约}《宿东园》诗:“{陳王}鬭雞道﹐{安仁}采樵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斫蟒》:“{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左传·桓公十二年》:“請無扤采樵者以誘之。”{杜预}注:“樵﹐薪也。”

  • 魚樵-汉语大词典

    魚樵

    【1】渔人和樵夫。{元}{杨载}《春晩喜晴》诗:“漸喜魚樵狎﹐仍欣鳥雀馴。”《白雪遗音·南词·八仙湘子》:“魚樵引﹐路八千﹐{李萬}{張千}被虎啣。”

  • 麗樵-汉语大词典

    麗樵

    【1】见“麗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