甍(甍)是什么意思
甍-古文观止词典
甍méng
【词性】:名词
屋脊(1)。《滕王阁序》:披绣闼,俯雕甍。——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华丽的屋脊。
飞甍-现代汉语大词典
飞甍fēi méng
【释义】:
指飞檐。郭沫若《我的童年》:“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
甍-现代汉语大词典
甍méng
【释义】:
屋脊;屋栋。
丹甍-汉语大词典
丹甍
【1】朱红的屋脊。{南朝} {宋}{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結架非丹甍﹐籍田資宿莽。”
南甍-汉语大词典
南甍
【1】引申指房屋南面的门户,即屋南门。{唐}{白居易}《草堂记》:“洞北户﹐來陰風﹐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2】屋脊的南面。{三国} {魏}{王粲}《莺赋》:“春鳴翔于南甍﹐戴鵀集乎東榮。”{宋}{苏轼}《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坐待斗與牛﹐錯落挂南甍。”
彫甍-汉语大词典
彫甍
【1】雕镂文采的殿亭屋脊。{唐}{虞世南}《怨歌行》:“紫殿秋風冷﹐彫甍白日沈。”
層甍-汉语大词典
層甍
【1】指高楼的屋脊。《文选·江淹<杂体诗·苦雨>》:“水鸛巢層甍﹐山雲潤柱礎。”{张铣}注:“層﹐高也;甍﹐屋棟木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凡諸宫殿門臺隅雉﹐皆加觀榭﹐層甍反宇﹐飛檐拂雲。”{宋}{朱熹}《观黄德美延平春望两图为赋》诗:“層甍麗西崖﹐朝旦羣峯碧。”
朱甍-汉语大词典
朱甍
【1】朱红色的屋顶。{唐}{李白}《明堂赋》:“皓壁晝朗﹐朱甍晴鮮。”【2】借指帝王宫室和道院﹑庙宇等。{张怀奇}《颐和园词》:“朱甍天際集鳳凰﹐{九成}避暑離宫涼。”{明}{何景明}《大梁行》:“萬騎千乘空雲屯﹐綺構朱甍不復存。”{宋}{陆游}《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碧瓦朱甍無傑屋﹐烏篷畫楫有新船。道山頂上雖清絶﹐萬頃烟波始是仙。”{明}{王錂}《春芜记·瞥见》:“朱甍畫棟繞{祗園}﹐看雲外幡風飄亂。”
朱甍碧瓦-汉语大词典
朱甍碧瓦
【1】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清}{洪昇}《长生殿·疑谶》:“可知他朱甍碧瓦總是血膏塗。”
棟甍-汉语大词典
棟甍
【1】指栋梁。《隐居通议·骈骊三》引{宋}{聂子述}《上梁文》:“東里西鄰﹐無復棟甍之接;南貧北富﹐率爲瓦礫之場。”{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旗旆流日月﹐帳廬扶棟甍。”【2】比喻担当重任的人物。《後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誠社稷之元龜﹐大{漢}之棟甍。”{李贤}注:“甍亦棟也。”
檐甍-汉语大词典
檐甍
【1】屋檐和屋脊。泛指房舍。《南齐书·礼志上》:“宗廟旅幕﹐可變爲棟宇;郊祀氈案﹐何爲不轉製檐甍?”{清}{姚鼐}《祭张少詹曾敞文》:“念君魁梧﹐面丹有渥。終接檐甍﹐晨宵商榷。”
比屋連甍-汉语大词典
比屋連甍
【1】屋舍紧密相连。谓住户众多。{晋}{左思}《蜀都赋》:“比屋連甍﹐千廡萬室。”{清}{冯桂芬}《重修吴县学记》:“迨國朝以來﹐吾邑貢籍不能出他邑上﹐而所轄{金閶}内外﹐比屋連甍﹐通闤帶闠﹐萬商之淵﹐駸駸乎甲通省焉!”
甍-汉语大词典
甍
《廣韻》莫耕切,平耕,明。【1】屋脊;屋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猶援廟桷,動於甍。”{杜预}注:“ 甍,屋棟。”{孔颖达}疏:“ 此是屋上之長材,椽所以馮依者也。今俗謂之屋脊。”{晋}{左思}《魏都赋》:“雲雀踶甍而矯首,壯翼摛鏤於青霄。”【2】屋檐。《文选·鲍照<咏史>》:“京都十二衢,飛甍各鱗次。”{李周翰}注:“ 甍,屋簷也。”{唐}{李白}《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通驛公館南有水亭焉,四甍翬飛,巉絶浦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山市》:“見宫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爲山市。”【3】指屋。{南朝 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二:“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宋}{苏舜钦}《地动联句》:“民甍函鼓舞,禁堞强崩離。”【4】通“[萌]”。《周礼·秋官·薙氏》:“春始生而萌之”{汉}{郑玄}注:“ 故書萌作‘甍’。{杜子春}云:‘ 甍當爲萌,謂耕反其萌牙,書亦或爲萌。’”
甍棟-汉语大词典
甍棟
【1】屋梁。{南朝} {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朝猿響甍棟﹐夜水聲帷薄。”【2】喻重臣。《後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誠社稷之元龜﹐{大漢}之甍棟。”{李贤}注:“甍亦棟也。”
甍標-汉语大词典
甍標
【1】屋脊之颠。《文选·张衡<西京赋>》:“鳳騫翥於甍標﹐咸遡風而欲翔。”{薛综}注:“甍﹐棟也;標﹐末也。”《汉武故事》:“甍標作金鳳皇﹐軒翥若飛狀﹐口銜流蘇﹐長十餘丈﹐下懸大鈴。”
甍宇-汉语大词典
甍宇
【1】指屋宇。《文选·张衡<西京赋>》:“廛里端直﹐甍宇齊平。”{吕延济}注:“甍﹐棟宇也。”《周书·武帝纪下》:“諸堂殿壯麗﹐並宜除蕩﹐甍宇雜物﹐分賜窮民。”{唐}{杨炯}《庭菊赋》:“甍宇連接﹐洞門相向。”
甍甍-汉语大词典
甍甍
【1】屋宇相连貌。{明}{唐顺之}《结客少年场行》:“别有侯王勢絶倫﹐甍甍甲第接天闉。”【2】象声词。{明}{宋濂}《方愚庵墓版文》:“夜聞空中甍甍聲﹐燭之﹐乃飛蝗蔽天而過。”
星甍-汉语大词典
星甍
【1】如星星密布的屋脊。形容屋舍之多。{宋}{梁周翰}《五凤楼赋》:“星甍櫛堵﹐我民之廬。”
煙甍-汉语大词典
煙甍
【1】烟雾缭绕的屋脊。形容屋宇之高。{宋}{岳飞}《东松寺题记》:“三山環聳﹐勢凌碧落﹐萬木森鬱﹐密掩煙甍。”
畫棟飛甍-汉语大词典
畫棟飛甍
【1】有彩绘装饰的屋梁,高耸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看這{子孫堂}﹐也是三間大殿﹐雕梁繡柱﹐畫棟飛甍﹐金碧耀目。”
華甍-汉语大词典
華甍
【1】华丽的屋脊。{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鬼怪·凶宅》:“此房爲京師富人{徐性善}所得﹐重搆華甍﹐以餽吏部侍郎{徐檢菴}。”{南朝} {宋}{谢惠连}《塘上行》:“垂穎臨清池﹐擢彩仰華甍。”
翬甍-汉语大词典
翬甍
【1】两头上翘, 状如鸟飞的屋脊。{明}{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诗:“城中萬屋翬甍起﹐百貨千商集成蟻。”
軒甍-汉语大词典
軒甍
【1】泛指高大的房屋。{唐}{杜宝}《大业杂记》:“楶拱千構﹐雲楣繡柱﹐華榱璧璫﹐窮軒甍之壯麗。”{南朝} {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密親{麗華苑}﹐軒甍飭通逵。”【2】高高的屋脊。{南朝} {梁}{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懸溜瀉於軒甍﹐激湍迴於階砌。”
連甍接棟-汉语大词典
連甍接棟
【1】谓房屋连片。{清}{王韬}《洋泾滨海市说》:“今新街及馬路側﹐連甍接棟者皆是也。”{清}{余宾硕}《金陵览古·昭明读书台》:“城中煙火萬家﹐連甍接棟。”
連甍-汉语大词典
連甍
【1】指千家万户。《旧五代史·汉书·张允传》:“自誅{史弘肇}後﹐京城士庶﹐連甍恐悚。”《旧唐书·昭宗纪》:“{全忠}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徹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連甍號哭﹐月餘不息。”【2】形容房屋连延成片。甍,屋脊。{清}{顾禄}《桐桥倚棹录·市廛》:“亦傑閣連甍﹐與{山景園}﹑{三山館}鼎峙矣。”{晋}{左思}《蜀都赋》:“比屋連甍﹐千廡萬室。”{唐太宗}《帝京篇》之一:“連甍遥接漢﹐飛閣迥凌虚。”
雲甍-汉语大词典
雲甍
【1】高耸入云的屋脊。借指高大的房屋。{南朝} {齐}{谢朓}《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七:“雕梁虹拖﹐雲甍鳥跂。”{元}{戴良}《游吴山承天观》诗:“石逕趨巍宫﹐雲甍■層壁。”{明}{王世贞}《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帝都雲甍接九衢﹐委巷獨滿羣公車。”
頽甍-汉语大词典
頽甍
【1】坍塌的屋脊。{明}{袁宏道}《祭周隆之侍御文》:“久而鄉里仰之﹐國與天下仗之﹐方以爲頽甍之一柱﹐旱歲之一滴。”
飛甍-汉语大词典
飛甍
【1】借指高楼。《文选·左思<吴都赋>》:“長干延屬﹐飛甍舛互。”{吕向}注:“飛甍舛互﹐言棟宇相交互也。”{明}{夏完淳}《咏怀》:“飛甍十二衢﹐徘徊明月皎。”【2】指飞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山市》:“見宫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爲山市。”{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唐}{羊士谔}《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層閣表精廬﹐飛甍切雲翔。”
鴟甍-汉语大词典
鴟甍
【1】即鸱吻。{宋}{黄休复}《茅亭客话·避雷》:“世傳乘龍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竄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樓閣鴟甍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