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景)是什么意思
前景←→后景-反义词词典
前景←→后景qiánjǐng-hòujǐng
【词性】:名
前景:图画等看上去离观者最近的景物。
后景:画面上衬托在主体后面的景物。
【例】 这幅画前景画得雄伟有力,后景的衬托稍弱了些。
轻视←→景仰 尊敬 敬重-反义词词典
轻视←→景仰 尊敬 敬重qīngshì-jǐngyǎng zūnjìng jìngzhòng
【词性】:动
轻视:小看,看不起;不认真对待。
景仰:仰慕,很看得起。
尊敬: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
敬重:恭敬尊重。
【例】 一个女人再醮,若是人家要轻看她:一个男子续娶,难道就不应当受轻视吗?(许地山:《黄昏后》) 今恺景仰前脩,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恺传》) 兰站在堂屋门口,带着同情和尊敬的眼光送走他的背影。(巴金:《秋》) 她有着一种最纯洁的心,使人觉得她简直象一个天真的小孩,然而却更能敬重她呵!(丁玲:《母亲》)
远景←→近景-反义词词典
远景←→近景yuānjǐng-jìnjǐng
【词性】:名
远景:远距离的景物。
近景:近距离的景物。
【例】 下面低低地躺着一片平静的、深蓝的湖水,湖的四周差不多全让阳光照耀的绿树环绕着;只有在一个地方树木分开了,露出一派远景,可以一直望到远远的一带青山。(〔德〕史托姆:《茵梦湖》) 一个风景点所能欣赏的景致可以是近景、中景、侧景和全景。(陈传康:《园林构景》)
飞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飞景fēi jǐng
【释义】:
宝剑名。三国·魏文帝《典论》:“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浃以清漳,光似流星,名曰飞景。”
含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含景hán yǐng
【释义】:
剑名。以其能映照人物之影,故称。唐·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仇兆鳌注:“景,音影。”明·高启《韵王隅仙兴》:“龙气双腾含景剑,蠹鱼三食内篇文。”
宸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宸景chén jǐng
【释义】:
皇帝的喻称。景,阳光。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者》诗:“宸景厌照临,昏风沦继体。”吕向注:“宸,帝居也;景,日也。天子比于日,以照临天下也。”
乾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乾景qián jǐng
【释义】:
指帝王。乾,天;景,阳光,借指太阳,喻帝王。南朝·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乾景外临,阴仪内缺。”李善注:“《周易》曰:乾为君为父。”吕延济注:“乾景为高宗也,阴仪谓皇后也。”
光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光景gūang jǐng
【释义】:
光阴;时光。景,阳光,时光。南朝·梁·沈约《休沐怀》诗:“来往既云勌,光景为谁留。”唐·李白《相逢行》:“光景不待人,须臾成发丝。”明·邵圭淹《谒金门》词:“酌酒赋诗俱未得,浪将光景掷。”又指“阳光”,“风光”,“光辉”,见各该条。
外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外景wài jǐng
【释义】:
指火。因其有光外照,故称。《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以外景内黯离卦之象推之,故曰其质本阴。”又指“太阳”,见该条。
淑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淑景shū jǐng
【释义】:
良辰。淑,美好;景,本指日光,借指时刻。南齐·谢朓《七夕赋》:“嗟斯灵之淑景,好逑于服箱。”服箱,即驾车。服,驾;箱,车箱,指代车。淑景又为“日影”、“美景”,见各该条。
嵫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嵫景zī jǐng
【释义】:
崦嵫山的落日余光。老年喻称。指晚年。嵫,崦嵫山,日落处;景,日光,谓落日余光。南朝·梁·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明·杨慎《升庵诗话·若光嵫景》:“嵫景,崦嵫之景,若光,若木之光。一喻老,一喻少也。”
休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休景xiū jǐng
【释义】:
美好的德行。休,美、善;景,景行,高尚的德行。明·何景明《送崔氏》诗之三:“君子杨休景,遘世垂荣名。”
美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美景měi jǐng
【释义】:
优美的景色,绝妙的佳境。异名多出于古诗文修辞的需要,由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单音词交替组合而成。
佳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佳景jiā jǐng
【释义】:
美景,胜景。唐·元稹《寄乐天》诗:“老逢佳景惟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嘉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嘉景jiā jǐng
【释义】:
美景。嘉,美好。《唐杂曲歌辞·伊川歌》之二:“渭北清光摇草树,州南嘉景入楼台。”宋·柳永《洞仙歌》词:“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
淑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淑景shū jǐng
【释义】:
谓美景。淑,美好。南朝·宋·鲍照《代悲哉行》:“羁不感淑景,缘感欲回辙。”又指良辰,见该条。
俄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俄景é jǐng
【释义】:
偏西的阳光。俄,倾斜;景,日光。汉·张衡《归田赋》:“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曜灵,太阳;望舒,月亮;劬(qú),劳累、劳苦。明·皇甫汸《秋夜把酒对月》诗:“摧芳委朝露,俄景流夕川。”
飞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飞景fēi jǐng
【释义】:
日光的别称。景,日光。谓其随着太阳运行而飞照。晋·葛供《抱朴子·畅玄》:“乘流光,策飞景。”
浮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浮景fú jǐng
【释义】:
指日光。晋·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朱光,实指太阳;北陆,指冬天。浮景,又指流动的云光。
光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光景guāng jǐng
【释义】:
阳光。《楚辞·九章·惜往日》:“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蔽之。”洪兴祖补注:“《说文》云:景,光也。”南朝·梁。萧子范《春望古意》诗:“光景斜汉宫,横桥照彩虹。”宋·王安石《白云》诗:“顾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留檐边。”又指“光阴”、“风光”、“恩泽”,见各该条。
寒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寒景hán jǐng
【释义】:
指冬天的阳光。《初学记》卷一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日光曰景。”又卷三引《纂要》:“景曰冬景、寒景。”唐·李子卿《聚雪为小山赋》:“照寒景而逾洁,拂朝霞而更亲。”
华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华景huá jǐng
【释义】:
日光。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日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日景rì jǐng
【释义】:
日光。汉·班固《西都赋》:“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又读“rìyǐng”,指“日影”见该条。
二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二景èr jǐng
【释义】:
指日、月。景,光辉。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动则二景舒明,静则风云息气。”
四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四景sì jǐng
【释义】:
指四时,即四季。以四时景象不同,而称。前蜀·杜光庭《遂府相公周天醮词》:“五星四景之中,永销危厄。”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共设华筵会,四景常欢聚。”
丹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丹景dān jǐng
【释义】:
红日。景,日光。唐·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诗:“祖席留丹景,征麾拂綵虹。”祖席,祭路神并用以饯行的筵席。王琦注引杨齐贤曰:“丹景,日也。”唐·吴筠《游仙》诗之三:“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黄月,月,以其色黄故称。
南流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南流景nán liú jǐng
【释义】:
指太阳。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二:“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铣注:“南流景,日也。”一说月亮。
外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外景wài jǐng
【释义】:
指太阳。以其有光外照,故称。《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清·王夫子《张子正蒙注·参两》:“以外景内黯离卦之象推之,故曰其质本阴。”
暮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暮景mù jǐng
【释义】:
晚景。宋·胡宿《文恭集·乞杨安国改官奏》:“安国授经老臣,年近八十,桑榆暮景,光阴几何?”
榆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榆景yú jǐng
【释义】:
比喻晚年。即“桑榆晚景”的缩语。唐·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止舍待替人》诗:“兰交早已谢,榆景徙相迫。”明·朱鼎《玉镜台记·闺思》:“松柏南山,榆景身康健。”
落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落景luò jǐng
【释义】:
落日的光辉。南朝·梁·简文帝《马塑谱·序》:“至春亭落景,秋皋晚静。”唐·韦应物《晚出沣上赠崔都水》诗:“隔林兮落景,余霞明远川。”
形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形景xíng yǐng
【释义】:
形象,样子。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一:“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景都不见,偏偏伤我心。”《三侠五义》第一回:“(刘后)心中暗想:‘适才太子进宫,猛然一见,就有些李妃形景。’”又指情形,情状。
风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风景fēng jǐng
【释义】:
风度;仪容,即风采。《晋书·刘毅传》:“正身率道,崇公忘私,行高义明,出处同揆,故能令义士宗其风景,州闾归其清流。”亦指风光景物。
景天-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景天jǐng tiān
【释义】:
萤火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又为植物名。
夜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夜景yè jǐng
【释义】:
指月光。景,光辉,亦指日光。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引途中》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月。”唐·韦应物《晚登郡阁》诗:“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沈山。”又指夜晚的景色。
仪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仪景yì jǐng
【释义】:
指月亮。仪,通“娥”,指嫦娥。清·魏源《出都前夕步月下》诗:“仪景圆缺间,迹留影忽逝。”
圆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圆景yuán jǐng
【释义】:
指月亮。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唐·武元衡《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诗:“坐爱圆景满,况滋秋夜长。”
触景生情-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触景生情chù jǐng shēng qíng
〈成〉受到眼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常作谓语。
她看到这几件衣服,触景生情,想起了死去的奶奶|这篇文章写作者旧地重游,触景生情,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我们的古人看到那盛开的桃花不免触景生情,就用来象征遍布在各地的学生
光景-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光景guāngjǐng
〈名〉①风光景物。常作主语、宾语。
这里的光景多么像长江的三峡呀|多美丽的草原光景啊|看到这里的一切,就让我想起家乡的光景
②境况,状况,情景。常作主语、宾语。
爸爸小时候,家里的光景很不好|光景一天天好起来|她的光景富裕了|他过上了好光景|谁不想快点改变这种穷光景|在农村,我看到了农民翻身以后的光景|他常常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光景|郭大叔大约有三十岁光景
〈副〉表示估计。只能作状语。
这么闷热,光景是要下雨|他这次来,光景是有事求你|光景是出事了|光景是睡着了|光景得动手术
景慕-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景慕jǐngmù
景体——鄙夷
景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景仰jǐngyǎng
见〔景慕〕
秋景-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秋景qiūjǐng
秋天的景色——春色(西湖的秋景与~各有特点)
桑榆暮景-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桑榆暮景sāngyúmùjǐng
落日的余辉照在桑树榆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风华正茂(对于“四化”,不管是桑榆暮景的老年人还是~的青年人,都充满着信心。)
景行-古语词今用词典
景行jìngháng
景:大。行:路。景行:大道。古人择偶,也思具有美德的贤淑之女。一旦选中,心中欢乐:迎娶途中,喜庆热闹。迎亲的车轮格格作响,娶来的新娘善良有德,有幸相配,家庭生辉,心花怒放,百忧尽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高高的山,令人仰慕,那宽敞的大道,任人行走。)用四匹健壮的快马迎亲,车儿如风飞奔;手里牵着缰绳,如同调拨丝琴,望着车上的新人,甜蜜幸福欢欣!(《诗经·小雅·车
》)后引申为:崇高的品格、高尚的德行。
今沿用引申义。
《光明日报》:“而今费老名满天下霜满头,初衷不改,雄心犹在。与会者睹其风采,思其景行,不胜想往之至。”(注:费老,指费孝通。)
景仰-古语词今用词典
景仰jíngyǎng
景:大。仰:慕。景仰:敬慕。古人选取贤淑德美之女为偶,迎亲途中充满欢快喜庆气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高高的大山,令人敬慕,那宽敞的大道,任人行走。)(《诗经·小雅·车
》)参见“景行”条。
今沿用本义。
《人物》:“毛泽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之一,他的光辉业绩早已彪炳史册,卓著功勋亦正受到中外人士的景仰。”《文史杂志》:“黄金台的方位在燕昭王之后约七百年才见于记载,所以该台到底是燕昭王所筑呢?还是后人因景仰前贤而据有关传说附会或补建呢?恐怕以后者的可能性较大。”《人民政协报》:“有的歌颂劳苦大众的辛勤劳作和高尚品质。如《秽德先生传》,刻画一个粪夫的形象,因终日与粪接触故曰‘秽’,又因德行高尚故曰‘德’,再加‘先生’二字以表示景仰之意。”
风景 风光 景致 景色-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风景 风光 景致 景色
风景fēngjǐng 风光fēngguāng 景致jǐngzhì 景色jǐngsè
名词。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及某些自然现象(如云彩、雪等)所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风景”和“风光”都突出了景象有某种美好格局和氛围的性质。“风景”强调所指的对象是值得欣赏的景观;很常使用。例如:“有些同志似乎对自然风景有很大的兴趣”(唐弢:《创作漫谈》);“初秋,学员们来到了风景秀丽、游人寥寥的北戴河”(《文艺报》,1982,4);“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该抒情一番,该写点风景的地方,也都抒了,写了”(茅盾:《夜读偶记》)。“风光”强调有某种美好的光彩,往往含有“表现出某种地方色彩”的意味,多用于描绘性的文字,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例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它把资本主义降临以前的欧洲中世纪的田园风光描写得那么诱人”(茅盾:《夜读偶记》);“我推开一扇扇的玻璃门,观赏了一处处北京花房的风光”(秦牧:《艺海拾贝》);“如今初夏,山花烂漫,草木葱茏,风光特别好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册)。
“景致”强调能使人产生观赏的兴致;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岛子上有一处好景致,叫桃花沟,遍地桃树,年年桃花开时,也是万物繁生的季节”(杨朔:《海市》);“换一个观点来看,海雾却是一种绝美的景致”(《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也许他以为日落的景致和日出的景致各有胜境,根本不同,用不着强分优劣”(同上);“老营宫的红色宫墙里,另有一番景致”(杨朔:《雪浪花》)。
“景色”强调景象颜色美好,往往含有“表现出季节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意味。例如:“现在,大家才有心情看看这山区根据地的可爱的景色”(孙犁:《风云初记》);“四周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杨朔散文选》);“青石头墙,好象挂着白霜的海带草屋顶,错错落落遮掩在山洼的槐树、榆树林里,另有一番景色”(同上)。
景物 风物-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景物 风物
景物jǐngwù 风物fēngwù
名词。指(人们)可以观赏到的风景和事物。
“景物”较侧重于景致,所指的其他事物是附带着而也出现于景致中的;多用于较具体的境地或场景。例如:“他轻快地摇着双桨,船儿如同在水波上飞行,两岸景物鱼贯地退向船后”(冯骥才等:《义和拳》);“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念,千万代的人类之间,也还有一脉相通之处的”(秦牧:《花城》);“最近的这三年……不但没有重览故乡的景物,便是弟妹们昔日的形容,在记忆里也不甚清白了”(《胡也频选集》)。
“风物”同样程度地提出风光和别的事物,含有“带某种特色或地方特点”和“带有风采”的意味,可用于具体境地,也可用于较大的地区或泛指的地方。例如:“现在日丽风和,浓荫处处,花香鸟语,风物宜人”(曹靖华:《春城飞花》);“浙江的风物颇令人喜爱,那里的钱塘海潮、西湖夕照、灵隐秋色、东湖水洞等等,都引人入胜”;“新作《南风的话》……等篇溶自然风物和深刻的哲理于一炉”(《文艺报》,1982,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
景仰 景慕 崇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景仰 景慕 崇仰
景仰jǐngyǎng 景慕jǐngmù 崇仰chóngyǎng
动词。表示尊敬、佩服而仰慕。
“景仰”强调很敬佩;使用频率大一些。例如:“这些古事,本来用不着多管,不过象伯夷那种气节,实在是值得我们景仰、学习的”(《郭沫若选集》,第三卷上册);“他还说,他对李闯王也是极其景仰,请我见闯王时务必代致仰慕之意”(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下册);“我崇拜鲁迅、郭老、茅盾先生,因为他们是万众景仰的革命先进、文坛巨擘”(《十月》,1981,4)。
“景慕”强调因敬爱而十分思慕,有爱慕的感情色彩;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较浓厚。例如:“北京是举世所景慕的一座文化古都”;“范博文又发挥他的‘诗人’的景慕自然”(茅盾:《子夜》)。
“崇仰”强调崇敬,含有推崇、尊崇的意味,意思比“仰慕”、“景慕”重;也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保尔对丽达既有着崇仰的敬,也有着深切的爱”(《中国青年》,1979,5);“周恩来总理不仅是中国人民所敬爱的领袖,也是世界人民所崇仰的杰出的政治家”。
年成 年景-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年成 年景
年成niánchéng 年景niánjǐng
名词。指一年的收成。
“年成”含有“一年劳动的成果”的意味;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今年又是个早稻一季跨‘纲要’的丰收年成”(周立波:《韶山红日》);“今年的蚕花,光景是好年成”(茅盾:《春蚕》);“即便在同一个生产水平之上,丰收的年成和普通的年成以及荒年,也不能按照相同的比例来使用劳动力”(马南邨:《燕山夜话》)。
“年景”含有“收获多少的光景”的意味。例如:“咱们这一片地呀,没有水利化,就没有好年景”(李准:《春笋集》);“咱队夏秋两季都是大丰收,年景的确不错”。
“年景”在表示“过年的景象”时(如说:“腊月二十七、八,镇上的街道就呈现一派年景”),和“年成”没有同义关系。
良辰美景-实用委婉语词典
良辰美景
意为良好的时辰配以美丽的景致。宋欧阳修《雨中花》:“且携手流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也作“美景良辰”。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懒-实用委婉语词典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懒
意为男子的志向当光明盛大,以疏懒闲散为耻辱。语出宋苏舜钦《水调歌头》。
景星凤凰-实用委婉语词典
景星凤凰
喻指稀奇夺目的物品。原指太平时代方看得见景星和凤凰。也作“景星麟凤”。
亭宇丽朝景-实用委婉语词典
亭宇丽朝景
意为亭子屋宇附丽于美好的景色。“丽”,作“附”解。语出唐韦应物《西亭》。
远景不可象描,适意常如披画-实用委婉语词典
远景不可象描,适意常如披画
意为远景无法用笔描画出来,但惬意时常常就如同观一幅画。语出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风景建筑师-实用委婉语词典
风景建筑师
国外对园丁、花匠和园林工人的尊称。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实用委婉语词典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意为时光就像飘忽的风吹过,由东向西淌过的水流,过去得非常快。喻指。语出三国魏曹植《箜篌印》。
丹景-实用委婉语词典
丹景
喻指太阳。朝霞和晚霞是红彤彤的景色。也作“丹曦”、“丹灵”。
夕景-实用委婉语词典
夕景
喻指夕阳。意为太阳落山的景致。
白景-实用委婉语词典
白景
喻指太阳。尤其是在正当午的时候,烈日当头,光焰白炽。
西景-实用委婉语词典
西景
喻指快要落山的夕阳。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深致景仰-实用委婉语词典
深致景仰
意为表示深深的景慕、仰望。《诗经·小雅》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说。《后汉书·刘恺传》曰:“今恺仰前修,有伯夷之节。”
高山景行-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山景行
喻指崇高的道德品行。高山,意为品德高尚;景行,原指大路,意为行为坦荡光明。三国魏曹丕《又与钟繇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久闻斗山,时深景仰-实用委婉语词典
久闻斗山,时深景仰
意为很久以来就闻知您的英名,随着时间的加长对您的景仰更加深切。“斗山”,即泰斗,泰山北斗。
高名令望,景企至深-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名令望,景企至深
意为名声很高,众望所归,真是让人景仰深切啊。
瞻依正切,景慕方深-实用委婉语词典
瞻依正切,景慕方深
意为对您的恭敬依怀正是深切,而景仰之情也刚刚加深。
嵫景-实用委婉语词典
嵫景
喻指人到了老年,岁暮晚景。“嵫”,即崦嵫,山名,在甘肃天水县西。古代传说中的日落之处。南朝梁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借景调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借景调心
意为对美好景致的观赏能调解人郁闷的心情。
晚景堪愉-实用委婉语词典
晚景堪愉
婉指一个人到了晚年,仍然可以享受到愉快的心境。“堪”,即可,能。
光景-敬谦语小词典
光景guāngjjǐng
敬辞。原指风光、景象。古代用来称人仪容。《宋书·符瑞志上》:“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
也作〖光仪〗guāngyí 清·刘大櫆《与某翰林书》:“櫆明年将至京师,使得立于堂阶之下,而望先生之光景,幸甚。”《儒林外史》四六回:“汤镇台道:‘少卿先生,前在虞老先生斋中得接光景,不觉鄙吝顿消。’”《毛泽东书信选集·致符定一》:“既接光景,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
风景 景色 景物 景致-近义词应用词典
风景 景色 景物 景致
风景 fēngjǐng 景色 jǐngsè 景物 jǐngwù 景致 jǐngzhì
【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如:
1.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偎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别致。
【景色】景致。如:
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如:
3.竺可桢走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
【景致】风景。如:
4.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辨析:“景物”着重于“物”,指供观赏的,如山石亭榭;又指不供观赏的自然物,如四周的景物,山川河流等,多指具体事物。“风景”一般指有山水有树木花草建筑以及自然现象互相映衬形成的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象。它可构成“风景区、风景画、风景照片”等词语。“景致”一般指好的风景,尤其是别致的有情趣的风景。“景色”一般只指有特色的风景,多侧重于色彩,如日出时景色特别美丽。
景况 景遇-近义词应用词典
景况 景遇
景况 jǐngkuàng 景遇 jǐngyù
【景况】情况;光景。如:
1.我问问他的景况。
【景遇】景况和遭遇。如:
2.春夏之间,青黄不接,高利向别人借债,重价向别人籴粮,较之自耕农的无求于人,自然景遇要苦,但是优于贫农。
辨析:“景况”着重于家庭生活的各种情况,运用范围比“景遇”广,除指人的家庭情况外,还指事物的各种状况,如家庭景况。“景遇”着重于遭遇,经济情况,多指人的经济上遭遇,如农民的景遇。“景遇”是文言词,“景况”则口头和书面语体都用。
景致 景物-近义词应用词典
景致 景物
景致 jǐngzhì 景物 jǐngwù
【景致】风景。如:
1.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景物】可供观览的风景和事物。如:
2.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辨析:“景致”指自然界中美好、清新,值得观览的风景,如西湖的景致。“景物”指自然界中一切有形的自然景色和事物,运用范围比“景致”广。“景致”指“景物”中值得观赏的自然风景。
前途 前程 前景 远景 出路-近义词应用词典
前途 前程 前景 远景 出路
前途 qiántú 前程 qiánchéng 前景 qiánjǐng 远景 yuǎnjǐng 出路 chūlù
【前途】原指前面路程,比喻将来的光景。如:
1.今天,我国天然石油和天然气的前途已完全肯定了。
【前程】前途。如:
2.从此决不能有白盔白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
【前景】将要出现的景象。如:
3.他们对中国现代化前景的居心叵测的描绘,倒是很清楚地告诉人们。
【远景】将来的景象。如:
4.谈话中间,毛主席关切地问到他,我国天然石油的远景怎么样。
5.我国天然石油远景辉煌。
【出路】向前发展的道路。如:
6.洪秀全,看到当时清室的腐败,民不聊生,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阴谋,就聚集群众,要把清室推翻,为中国找出一条出路。
辨析:“前途”中性词,常跟光明、黑暗、美好、祖国等搭配。“前程”带褒义,常跟美好、远大、灿烂等搭配,常说锦绣前程,各奔前程。“前景”指面前的景象,又指不久就可见到的景象,如幸福的前景,光辉的前景。“远景”本指远处的景色,也可指将来才能见到的景象,如共产主义远景,远景规划。“出路”可指具体的道路,如在大森林里迷失方向,很难找到出路;又指发展的道路,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情景 情境-近义词应用词典
情景 情境
情景 qǐngjǐng 情境 qíngjìng
【情景】景象;(具体场合的)情形。如:
1.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情境】情景,境地。如:
2.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境,还是一片饥饿。
辨析:“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对象多是感人场面,动人景色等,如例1。“情境”指境地、境况,如妻离子散的情境,欢乐陶醉的情境。
翟景-古文观止词典
翟景zhái jǐng
【词性】:名词
人名。战国时魏人(1)。《贾谊过秦论上》: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翟景、苏厉、乐毅这一些人替他们沟通意见。
风景-古文观止词典
风景fēng jǐng
【词性】:名词
自然的风光景色(1)。《滕王阁序》,访风景于崇阿。——到高山峻岭中寻访风光景色。
光景-古文观止词典
光景guāng jǐng
【词性】:名词
风光,景色(1)。《阅江楼记》: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不陈。——其他像留恋美好景色的话,都省去不讲。
光景-古文观止词典
光景guāng yǐng
光和影(1)。《杂说一》:薄日月,伏光景。——接近太阳的月亮,遮住了日月的光影。
景-古文观止词典
景jǐng
【词性】:名词
一、阳光(1)。《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阳光渐渐暗淡,快要落山了。
二、风景,景色(3)。《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至于春天气候温和,景色鲜明,洞庭湖上的波浪不起。《丰乐亭记》: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季的景色不同,然人们的乐趣了也就没有穷尽了。
三、读yǐng。“影”的本字。影子(1)。《贾谊过秦论上》: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天下的老百姓像云一样汇拢来,像回响一样应声而起,背着粮食像影子跟着形体一样跟随着他。
景-古文观止词典
景jǐng
【词性】:形容词
高,大(1)。《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凡是从前的帝王,接受了上天的大命。
景差-古文观止词典
景差jǐng chāi
【词性】:名词
战国楚人。仕顷襄王为大夫。善为赋,与宋玉、唐勒齐名。《楚辞》所收《大招》篇,或题景差所作(2)。《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已经去世之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些人,都爱好文辞,而以词赋被人称赞。《黄州快哉亭记》: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被襟当之。——过去,楚襄王带着宋玉、景差在兰台空玩赏,有一阵风飒飒地吹来,楚襄王敞开衣襟对着它。
景德-古文观止词典
景德jǐn dé g
【词性】:名词
宋真宗赵恒的年号(1004-1007)(1)。《三槐堂铭》: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在景德与祥符年间做了宋真宗的宰相。
景公-古文观止词典
景公jǐng gōng
【词性】:名词
一、指战国时晋景公姬獳,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是个昏庸的国君(3)。《吕相绝秦》: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等到您继承君位时,我们的国君晋景公会伸长脖子望着西方说:“这回也许会安抚我们了吧!”《吕相绝秦》: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派伯车命令我们晋景公。《吕相绝秦》: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盟誓还没有完成,晋景公就去世了,我们寡君因此有和您在令狐的会见。
二、指战国时齐国国君灵公子,名杵臼。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1)。《管晏列传》: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他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
景行-古文观止词典
景行jǐng háng
【词性】:名词
大路(1)。《孔子世家赞》:《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
景监-古文观止词典
景监jǐng jiān
【词性】:名词
战国时秦孝公的宦官,曾引荐商鞅(1)。《报任安书》: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商鞅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赵良感到寒心。
景物-古文观止词典
景物jǐng wù
【词性】:名词
风景人物(1)。《送天台陈庭学序》: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用它来记述那里的景物和时世的各种变化。
景慕-古文观止词典
景慕jǐng mù
【词性】:动词
景仰,爱慕(1)。《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为什么使人们对您敬仰爱慕竟达到这样的程度呢!
李景-古文观止词典
李景lǐ jǐng
【词性】:名词
李景(916-961),五代南唐中主。词人。本名景通,改名瑶,后名景,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人。周世宗南征,景割江北地奉表称臣,并去帝号(1)。《丰乐亭记》: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早先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
谢景初-古文观止词典
谢景初xiè jǐng chū
【词性】:名词
谢景初,字师厚,宋富阳(今浙江省)人。宋代诗人梅圣俞的内侄(1)。《梅圣俞诗集序》: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他的内侄谢景初怕他的诗太多,容易散失。
烟景-古文观止词典
烟景yān jǐng
【词性】:名词
春天的美好景色(1)。《春夜宴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何况温暖的春天用美好的景色召唤着我们,大自然把锦绣的风光给了我们。
周景王-古文观止词典
周景王zhōu jǐng wáng
【词性】:名词
东周的天子,名姬贵。公元前544年至前520年在位(1)。《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那噌噌吰吰的是周景王的无射钟。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古文观止词典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原文出处】:西汉文
【说明】:
景帝,即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文帝之子,他继承帝位后,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农抑商,巩固中央政权,政绩颇为显著。历史上将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誉为“文景之治”。
本文先自《汉书·景帝记》,是景帝为了整顿吏治,给诸侯国的国相及郡太守所下的诏令,文中尖锐地指出人民饥寒困苦的原因,并命令二千石官吏各修其职,严禁贪赃枉法、侵夺百姓事件的发生。从客观上看,这样做对人民有一定好处。
【原文】: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杀风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杀风景
【释义】:
指败坏眼前良辰美景之事。也指令人扫兴之事。□唐·李商隐《杂纂》记载杀风景事有:松下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裈、游春重载、石笋系马、月下把火、步行将军、背山起高楼、果园种菜、花架下养鸡鸭、妓筵说俗事。《二刻拍案惊奇》八:我本意岂欲赢他?争奈骰子自胜,怎生得帮衬这掷输与他了,也解得他的恼怒;不然,反是我杀风景了。《后水浒传》四三:王摩听得又好气又好恼,举步要走出房。早被一众妇人拦拦扯扯的笑说道:“世上只有妇人假装娇,那有男人作惺惺之理?大王不要孩子气作腼腆,做杀风景的事!”《孽海花》七:胜芝道:“不叫局也太杀风景。雯青自己不叫,就是完名全节了,管甚别人。”
☉煞风景
《女开科传》二:据他所好的,只晓得花柳场中,最忌的是一件煞风景,无论贤愚好丑都一齐赶兴帮闲,去做那篾片白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六:不过他们要如此说,我们也只好如此说,万不宜揭破他,揭破,就叫做煞风景;煞风景,就讨人嫌。
☉大煞风景
《儿女英雄传》三〇:安公子高高兴兴的一个酒场,再不想作了这等一个大煞风景。
对时对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对时对景
【释义】:
指正符合时令与情景。《红楼梦》五四:凤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是个好令,正对时对景。”
见景生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见景生情
【释义】:
本指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①形容乖巧机灵,善解人意。《金瓶梅词话》三二:玉钏道:“二爹,你慢慢上,上过待我唱曲儿你听。”伯爵道:“我的姐姐,谁对你说来?正可着我心坎儿。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倒还是丽春院娃娃,到明日不愁没饭吃。”②见机行事,随机应变。《欢喜冤家》二:待我悄地走到县前,见景生情便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七:亏得他足智多谋,见景生情,便想出一个法子来,去和弟妇商量。
美景不长,良辰难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美景不长,良辰难再
【释义】:
意谓美好的景物不会长久存在,美好的时光逝去后不会再来。《儿女英雄传》三〇: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满”,美景不长,良辰难再,“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保不住“杯中酒不空”,又怎保得住“座上客长满”?
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释义】:
指养了儿女,不要他们能赚会挣,只要他们能疼知热。也比喻主子养活奴仆,不要他有多大本事挣钱,只要他能见机行事,承顺主人心意。《金瓶梅词话》三七:我的姐姐,谁对你说来?正可着我心坎儿。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倒还是丽春院娃娃,到明日不愁没饭吃。
⊙养儿不在阿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金瓶梅词话》一三:那西门庆喜欢的双手搂抱着说道:“我的乖乖的儿,正是如此,不枉的养儿不在阿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我到明日梯己买一套妆花衣服谢你。”
⊙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
《西游记》八一:我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又说道: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说甚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
看西洋景-汉语惯用语辞典
看西洋景kàn xī yáng jǐng
比喻看新鲜、有趣的事物,看热闹。《生活时报》2001.9.3:“在看台上观众不再像往常的车展那样只是看西洋景,而是有了一种新感觉,‘也许我可以考虑买这辆’。”也作“看西洋镜”。《新民晚报》2000.12.18“厂家推销洗浴用具,请一位妙龄女郎身穿泳衣,当众在橱窗里跳进浴盆洗澡,春光大泄,招惹无数男士争先恐后看‘西洋镜’。”
不景气-汉语惯用语辞典
不景气bù jǐng qì
经济学名词。谓经济萧条。也泛指不兴旺。鲁迅《致王志之》“近来出版界大不景气,稿子少人承收,即印也难索稿费。”
旧景泼皮-汉语惯用语辞典
旧景泼皮jiù jǐng pō pí
詈词。比喻老坏蛋。元关汉卿《绯衣梦》“这厮无礼,怎生说我旧景泼皮,我今夜晚间把他一家儿都杀了。”
闹光景-汉语惯用语辞典
闹光景nào guāng jǐng
指努力生产致富。阮章竞《漳河水》“男女这样闹光景,种下石头长黄金。”
桑榆景-汉语惯用语辞典
桑榆景sāng yú jǐng
见“桑榆之景”。
桑榆之景-汉语惯用语辞典
桑榆之景sāng yú zhī jǐng
指晚年的时光。唐刘禹锡《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也说“桑榆景”。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把桑榆景,倚靠他,谁知有夫就不认家。”
杀风景-汉语惯用语辞典
杀风景shā fēng jǐng
指行为有损风光景物,以俗伤雅,败人兴致。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间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裩,游春重载,不筍系马,月下把火,妓筵说俗事,果园种菜,背山起楼,花架下养鸡鸭。”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龙华的桃花虽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也作“煞风景”。徐光耀《小兵张嘎》“净乘下些光秃秃的树桄子,看上去是这般的煞风景。”
煞风景-汉语惯用语辞典
煞风景shā fēng jǐng
见“杀风景”。
西洋景-汉语惯用语辞典
西洋景xī yáng jǐng
见“西洋镜”。
景-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景jǐng
①日光。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露下地而腾文。”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②景物,景致。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虚设。”③大。《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福。”
另见yǐng。
【景命】大命,特指君命天授。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
【景行】①崇高的德行。《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行止。”曹丕《与钟大理书》:“高山~,私所仰慕。”②景仰。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惜无丘园秀,~彼高松。”李隆基《孝经序》:“朕尝三复斯言,~先哲。”
【景仰】仰慕,仰望。《颜世家训·慕贤》:“安可不攀附~之乎?”范仲淹《阅古堂》:“复令千载下,~如高岑。”
不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景bù jǐng
【释义】:
不景气。夏果《玉器·股市·地产》:“因为在股市不景的阴影之下,就是钻石也要当石头卖,代理地产、楼宇买卖这一行业,又怎会一枝独秀?”
不景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景气bù jǐng qì
【释义】:
①经济学名词。指经济萧条。邹韬奋《经历》:“有许多地方受着不景气的影响,虽想用人而不敢用。”②泛指不兴旺。鲁迅《致王志之》:“近来出版界大不景气,稿子少人承收,即印也难索稿费。”
事过景迁-现代汉语大词典
事过景迁shì guò jǐng qiān
【释义】:
同“事过境迁”。马南邨《“放下即实地”》:“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恼。”
年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年景nián jǐng
【释义】:
①指一年农作物收获的情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②年头,时期。姚雪垠《李自成》:“处在这乱世年景,正是他们出头的日子,只要有人领头造反,他们没人怯战。”
十景橱-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景橱shí jǐng chú
【释义】:
一种陈设橱,中分几个不同样式的层、格,可摆设各种器皿、古董、盆景等。夏衍《秋瑾传》:“右手靠后方是一排书架,十景橱,等等。”
内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内景nèi jǐng
【释义】:
①指戏剧舞台上的室内布景。②在电影摄影棚内搭置而成的场景,既包括室内景也包括户外景。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易实现所需要的视觉效果,但耗资较大,有时真实感较差。
伏景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伏景天fú jǐng tiān
【释义】:
即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人民日报》1982.9.27:“伏景天,庄稼人都喜欢在那树下纳凉。”
全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全景quán jǐng
【释义】:
①全部景色。鲁迅《〈奔流〉编辑后记》:“这是很好的论文,虽然所讲的偏重在一个人的一部书,然而芬兰自然的全景和文艺思潮的一角,都描写出来了。”②电影摄影机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画面。它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围环境。
借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借景jiè jǐng
【释义】:
借取园林外景色的一种造园手法。能丰富园内景致,使园内外景色浑然一体。
借景生情-现代汉语大词典
借景生情jiè jǐng shēng qíng
【释义】: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魏巍《东方》:“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前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前景qián jǐng
【释义】:
①将要出现的景象和情形。魏巍《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它会使你感觉到我们的道路越走越明亮,我们的前景越来越清晰。”②前面的景物。叶圣陶《游了三个湖》:“整个鼋头渚就是个园林,可是比一般园林自然得多,何况又有浩渺无际的太湖做它的前景。”③特指图画、舞台、银幕上看上去离观者最近的景物。
光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光景guāng jǐng
【释义】:
①日子。指生命或生活。柳青《创业史》:“严肃,对过光景来说,是很好的品质。”②风光;景象。曹禺《王昭君》:“只有如此,匈奴与汉人才能享受到‘边城晏闭,牛羊遍野’的太平光景。”③情况;景况。朱自清《背影》:“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④模样。魏金枝《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他又是个有钱的光景,对穷人板脸孔,是常事。”⑤上下,左右。罗洪《践踏的喜悦》:“把房门开到半尺光景,伸长脖子,细细谛听着。”又如:他这顿饭,照例要花去一小时光景。⑥大概。茅盾《林家铺子》:“看她那股扭起了一对瘪嘴唇的劲儿,光景是钱不到手就一定不肯走。”
夜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夜景yè jǐng
【释义】:
夜晚的景色。潘漠华《归后》:“满天的摇星,夜景远处朦胧。”
写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写景xiě jǐng
【释义】:
描绘景物。夏丏尊等《文心》:“《秋夜》——写景、状物,想象分子多,文字奇倔。”
出外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出外景chū wài jǐng
【释义】:
摄制组到外景地去摄制影视片的外景部分。《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你不是元旦前要出外景吗?”
即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即景jí jǐng
【释义】:
依据眼前的景物(吟诗、作文或绘画等)。萧乾《鱼饵·论坛·阵地》:“《画梦录》的作者何其芳:‘在过去,混杂于幽默小品中间,散文一向给我们的印象多是顺手拈来的即景文章而已。’”
即景生情-现代汉语大词典
即景生情jí jǐng shēng qíng
【释义】:
由眼前景象而触发某种情绪、感想。茅盾《子夜》:“这一句即景生情的俏皮话引得一些哭丧着脸儿的投机失败者也破声笑了。”
云集景从-现代汉语大词典
云集景从yún jí yǐng cóng
【释义】: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主权在下之说,一倡百和,云集景从。”也作“云集景附”。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义,各方响应,云集景附,势必大强于法。”
云集景附-现代汉语大词典
云集景附yún jí yǐng fù
【释义】:
见“云集景从”。
取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取景qǔ jǐng
【释义】:
摄影或写生时选取景物做对象。如:这幅画取景于桂林山水。
取景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取景器qǔ jǐng qì
【释义】:
照相机上用于选取拍摄范围的部件。
场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场景chǎng jǐng
【释义】:
①指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场面。阎纲《论陈奂生》:“这也是一种艺术的含蓄,不但恰当地处理了一些尖锐的、不堪入耳的、暴露性的场景,而且精简了作家的笔墨。”②泛指情景。张爱萍《从遵义到大渡河》:“那些英勇艰苦的战斗场景又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换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换景huàn jǐng
【释义】:
戏剧演出中更换舞台上的场景。夏衍《难忘的一九三〇年》:“剩下来最难解决的是换景。”
大杀风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杀风景dà shā fēng jǐng
【释义】:
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意思是损害景物,破坏人的兴致。今泛称败人兴致为大杀风景。
大煞风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煞风景dà shā fēng jǐng
【释义】:
同“大杀风景”。鲁迅《无花的蔷薇》:“去年,不知怎的这位勗本华尔先生忽然合于我们国度里的绅士们的脾胃了,便拉扯了他的一点《女人论》;我也就夹七夹八地来称引了好几回,可惜都是刺,失了蔷薇,实在大煞风景,对不起绅士们。”
后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后景hòu jǐng
【释义】:
①画面上衬托在主体后面的景物。②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柯灵《现代散文放谈》:“第二段落是左翼文学勃兴的时期,为时约有八年。其后景是国家内忧外患,交相煎迫。”
图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图景tú jǐng
【释义】:
①画面上的景物。如:他用写意的技法勾勒出春天原野的图景。②描述的或想象中的景象。《中国小说史稿》:“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本来很丰富,保存下来的虽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已经反映出了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图景和我们祖先的精神面貌。”
布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布景bù jǐng
【释义】:
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造型或光影处理等,在舞台或影视拍摄现场构造出的角色的活动环境。
布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布景bù jǐng
【释义】:
①绘画时在画面上安排景物。②舞台或摄影场上根据需要所布置的景物。胡适《文学进化观与戏剧改良》:“戏台上的设备,如布景之类,有种困难,不但须要图省钱,还要图省事。”
山水盆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山水盆景shān shuǐ pén jǐng
【释义】:
盆景的一个大类。在浅口盆子里,用水、石搭配出山水风景,配上一些草木、人物和建筑的模型,构成立体的自然景观。
街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街景jiē jǐng
【释义】:
街市的景象。巴金《寒夜》:“她轻轻地冷笑一声,就慢步走到右侧窗前,隔着玻璃窗看街景。”
外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外景wài jǐng
【释义】:
电影术语。电影摄影棚以外的自然场景和加工、搭置而成的场景,也包括在室外搭置的室内景。特点是比较真实自然,耗资不大,但易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
冬景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冬景天dōng jǐng tiān
【释义】:
方言。冬天。杨朔《三千里江山》:“冬景天日头影短,阿志妈妮劳累一整天后,照例要拿起只破嘴长颈油瓶子,跪着把墙角挂的高脚灯添满油,点起亮,趁着漫漫的长夜,赶着做许多营生。”
应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应景yìng jǐng
【释义】:
①为了适应当前情况而做某事。如:我不大会唱歌,勉强哼两句,不过是应景而已。②适合当时的节令。叶圣陶《倪焕之》:“逢时过节,搞一些应景的东西,怪有趣的。”又如:端午节到了,照例有些应景的事——吃粽子,划龙舟。
闹光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闹光景nào guāng jǐng
【释义】:
指努力生产致富。阮章竞《漳河水》:“男女这样闹光景,种下石头长黄金。”
水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景shuǐ jǐng
【释义】:
水形成的景致。《北京日报》1983.4.28:“声控喷泉不仅是一种新颖优美的水景,而且还能改变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淑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淑景shū jǐng
【释义】:
美景。苏曼殊《耶婆提病中未见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江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
游山玩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游山玩景yóu shān wán jǐng
【释义】:
犹游山玩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一转身,他看见梁建和张孔在半山坡闲暇无事游山玩景似的指手划脚,心里的火气更盛了。”
急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急景jí jǐng
【释义】:
急促的时光。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春天的急景,已经快晚了的五点钟的时候,我点了一枝蜡烛,在那里安放几本刚从栈房里搬过来的破书。”
急景凋年-现代汉语大词典
急景凋年jí jǐng diāo nián
【释义】:
本指光阴急逝,年岁将尽。后用以指岁暮。夏衍《粤北的春天》:“计时日正是农历的急景凋年。”
情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情景qíng jǐng
【释义】:
情形;景象。魏巍《东方》:“虽然事情过去了几年,那幅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情景交融-现代汉语大词典
情景交融qíng jǐng jiāo róng
【释义】:
指文学作品将抒情和写景融合成一体。如:这篇游记写得情景交融,让人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惨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惨景cǎn jǐng
【释义】:
悲惨的景象。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老白自小就听说过光绪三年‘十村九无烟’的惨景。”
实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实景shí jǐng
【释义】:
①实际景物。《诗刊》1978年第1期:“从这个单一的时间和地点出发,从描写这个时间的井冈山的实景出发,回忆过去,展望未来,都是生动的具体的形象。”②电影术语。真实地拍摄场景,但也略作加工、搭置,以符合剧情的需要。
家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家景jiā jǐng
【释义】:
家庭的经济状况。鲁迅《头发的故事》:“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
过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过景guò jǐng
【释义】:
过时;不应景。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实在有些过景了。”
远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远景yuǎn jǐng
【释义】:
①远处的景物。许杰《旅途小记》:“路旁满是收割后的水田,但那已是远景,已超过了我的视野。”②将来的景象。魏巍《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社会主义再也不是模糊的远景了,她已经是我们眼前的现实。”
近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近景jìn jǐng
【释义】:
①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腰部以上,或人体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也指摄取景物中的某一组成部分。②近距离的景物。如:这张照片以塔为近景,山为远景。③当前的景象。如:这个工程合作的近景很好。
逛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逛景guàng jǐng
【释义】:
游览景致。陈忠实《四妹子》:“四妹子平生第一次给肚子里装满了又细又韧的面条,引着跛子姑夫满山满沟去逛景。”
好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好景hǎo jǐng
【释义】:
①美好的景色。如: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②好的景况。如:好景不常。③方言。景气。亚门《姻缘路远》:“一般新公司看见市场好景,便贸然投资。”
幻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幻景huàn jǐng
【释义】:
虚幻的景象;幻想中的景物。巴金《砂丁》:“他说着显然是被那未来的美丽的幻景迷住了,他没有一点疑惑。”
杀风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杀风景shā fēng jǐng
【释义】:
谓行为有损风光景物,以俗伤雅,败人兴致。鲁迅《致山本初枝》:“龙华的桃花虽已开,但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那里,大杀风景,游人似乎也少了。”
树桩盆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树桩盆景shù zhuāng pén jǐng
【释义】:
盆景的一个大类。主要观赏木本植物树干的苍劲有力和枝叶的青翠繁茂。通常秋、冬季到荒山老林、土地贫瘠的岩边、墙下,寻觅生长不良或畸形树苗,然后培养和加上造型。
桑榆暮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桑榆暮景sāng yú mù jǐng
【释义】:
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用以比喻老年时光。
时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时景shí jǐng
【释义】:
时势;局势。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现在时景不佳,最好别去。”
晚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晚景wǎn jǐng
【释义】:
①傍晚时的景色。如:彩霞满天,晚景如画。②晚年的景遇。萧伯崇《炉边夜话》:“七婆婆虽说冒崽冒女,人家晚景好。”
景1-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1jǐng
【释义】:
①亮光;日光。如:春和景明。②景象;情况。如:年景。③风景,景致。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④戏剧电影的布景和摄影棚外的景物。郭沫若《棠棣之花》:“景与第二幕同。”又如:内景;外景。⑤剧本一幕中因布景不同而划分的段落。曹禺《北京人》:“离第三幕第一景有十个钟头的光景,是黎明以前那段最黑暗的时候。”⑥敬仰,仰慕。如:景仰。⑦姓。
景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天jǐng tiān
【释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椭圆形,白绿色;花白色带红,供观赏。
景区-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区jǐng qū
【释义】:
指风景点集中的某个地方。《新民晚报》1987.4.26:“雪窦山景区以幽谷飞瀑和山林古刹取胜,是理想的野营避暑胜地。”
景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气jǐng qì
【释义】:
通常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美国的战争景气,仅仅是一时的现象。”也泛指兴旺。阿英《城隍庙的书市》:“这个年头,真是百业凋零,什么生意都不能做!不景气,可惜,可惜!”
景片-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片jǐng piàn
【释义】:
舞台上布景的构件,上面绘有表示墙壁、门窗、山坡、田野等的图案和景物。《花城》1981年第6期:“可你现在像舞台上的景片,靠墙墙倒,靠树树歪。”
景仰-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仰jǐng yǎng
【释义】:
仰慕;佩服尊敬。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柳亚子《怀念阿英先生》:“我最初知道景仰阿英先生,还是在太阳社时代,这时候他的姓名是钱杏邨。”
景色-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色jǐng sè
【释义】:
景致。侯金镜《漫游小五台》:“太阳照着上边有点耀眼,真是难得看到的好景色。”
景阳冈-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阳冈jǐng yáng gāng
【释义】:
地名。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南景阳冈村。《水浒》故事中武松打虎处。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习景阳冈上的武松。”
景观-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观jǐng guān
【释义】:
①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特点的地表上某一部分。由自然基础,以及政治、文化、历史等因素发展而形成的。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②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秦牧《寄北方》:“南北省份距离这么遥远,风物景观相差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景运-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运jǐng yùn
【释义】:
好时运。李大钊《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在此一大横的联合中,各个性都得自由,都是平等,就是大同的景运。”
景状-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状jǐng zhuàng
【释义】:
景象;情状。鲁迅《致许寿裳》:“我景状如常,妇孺亦安善。”
景况-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况jǐng kuàng
【释义】:
情况;光景。多指生活境遇。吴组缃《山洪》:“奶奶少不得还要说些当年阿爸在日的风光,和近多年人心的败坏,地方上景况的衰落相比较。”
景物-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物jǐng wù
【释义】:
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巴金《关于丽尼同志》:“小艇沿着沙面缓缓地流去,岸上的景物开始变为模糊。”
景佩-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佩jǐng pèi
【释义】:
仰慕佩服。鲁迅《关于〈子见南子〉》引宋还吾《答辩书》:“蔡先生复林琴南书,犹在《言行录》中,蒋先生主编《新教育》,何厅长著文《新潮》,还吾在当时景佩实深,追随十年,旧志未改。”
景点-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点jǐng diǎn
【释义】:
景物布局集中的地方。《文汇报》1988.4.25:“多开发一些具有上海特色的旅游景点,使上海成为具有魅力的东方大都市。”
景泰蓝-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泰蓝jǐng tài lán
【释义】:
北京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系创于明宣德年间,至明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瓶、碗、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也叫铜胎掐丝珐琅。老舍《茶馆》:“我得到一堂景泰蓝的五供儿,东西老,地道,也便宜。”
景致-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致jǐng zhì
【释义】:
①风景。杨朔《海市》:“岛子上有一处好景致,叫花沟,遍地桃树,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落到海岛上来。”②情状;样子。洪深《五奎桥》:“那老道士在桥上向东一躬,向西一躬,又向北一躬,做了些怪景致,道士们便行回醮坛,自去化纸送神。”
景象-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象jǐng xiàng
【释义】:
景色;现象;状况。秦牧《“果王”的美号》:“在世界文学史上,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看到的是群峰屹立的景象。”
景深-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深iǐng shēn
【释义】:
摄影用语。指用摄影机拍摄某景物时,可保持该景物前后的其他景物成像清晰的范围。使用小光圈、短焦距和适当地利用暗影,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景深。
景颇族-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颇族ijǐng pō zú
【释义】: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泸水、昌宁、耿马、澜沧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部分操景颇语和载佤语。
景遇-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遇jǐng yù
【释义】:
景况和遭遇。如:他过去的景遇一直不好,所以碰到事情容易悲观,我们应该好好劝劝他。
景慕-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慕jǐng mù
【释义】:
景仰;仰慕。柳青《创业史》:“女同学们景慕地要看志愿军英雄的像片,秀兰不给。”
景2-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2 yǐng
【释义】:
古“影”字。如:景从。
景从-现代汉语大词典
景从yǐng cóng
【释义】:
如影随形。喻指紧紧相随。林纾《致蔡元培函》:“且天下惟有真学术、真道德,始足独树一帜,使人景从。”
暮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暮景mù jǐng
【释义】:
①傍晚的景色。②老年时的景况。如:令人欣慰的是他暮景尚好。
背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背景bèi jǐǐng
【释义】:
①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象。柯岩《美的追求者》:“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的形象。”②舞台上或电影里的布景。丁玲《梦珂》:“这表演是并没有设好一种故事或背景的,只是她一人坐在桌子前向着有八寸高的一面镜子做着许多不同的表情。”③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吴晗《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于谦的建议到了北京,早上到,晚上就批准,是有其政治背景的。”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的小说是以新加坡为背景,写失业的华侨工人,谈矿工和海员的艰苦生活。”④指靠山及支持者。左齐《平江十日》:“平江人说他的‘背景’就是在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里有着少将高参职衔的叔父。”
风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景fēng jǐng
【释义】:
风光景色。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专凭风景来说,这里真值得被称为乱世的桃源。”
风景画-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景画fēng jǐng huà
【释义】:
描绘自然景物及村庄、城市景色的图画。
煞风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煞风景shā fēng jǐng
【释义】:
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夏衍《旧家的火葬》:“青葱的枣园已经变成了煞风景‘茧灶’了。”
画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画景huà jǐng
【释义】:
画中的景物;画面。郭沫若《三诗人之死》:“(兔子)在美人蕉的花丛中,在碧绿的嫩草里,互相追逐着的情形最是有风趣的画景。”
盆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盆景pén jǐng
【释义】:
一种观赏陈列品。把植物和石、水经艺术加工后,种植或布置在盆中。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包括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
秋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秋景qiū jǐng
【释义】:
①秋天的景色。徐志摩《天国的消息》:“可爱的秋景!”②秋天的收成。如:今年的秋景较好。
秋景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秋景天qiū jǐng tiān
【释义】:
方言。秋季里。《人民日报》1982.9.27:“秋景天,那树结了籽,乌黑黑的像巴豆。”
西洋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西洋景xī yáng jǐng
【释义】:
见“西洋镜”。
颓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颓景tuí jǐng
【释义】:
衰败的景象。如:如今圆明园只留下一片残垣颓景。
蜃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蜃景shèn jǐng
【释义】:
即海市蜃楼。
美景-现代汉语大词典
美景měi jǐng
【释义】:
指美好的景色。如:良辰美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