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暍

暍(暍)是什么意思

  • 暍-现代汉语大词典

    暍yē

    【释义】:

    中暑。也指暑热。

  • 中暍-汉语大词典

    中暍

    【1】中医病名。即中暑。{汉}{张仲景}《伤寒论·痓湿暍病》:“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細芤遲。”《明史·董基传》:“臣聞頃者竟日演練﹐中暍瀕死者數人。”

  • 宛暍-汉语大词典

    宛暍

    【1】中暑。《荀子·富国》:“故古人爲之不然﹐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凍寒﹐急不傷力﹐緩不後時。”{杨倞}注:“宛﹐讀爲藴﹐暑氣也。《詩》曰:‘藴隆蟲蟲。’暍﹐傷暑也。或曰宛當爲奥﹐篆文宛字與奥字略相似﹐遂誤耳。奥﹐於六反﹐熱也。”

  • 寒暍-汉语大词典

    寒暍

    【1】寒冻和暴热。《尸子》卷下:“{舜}舉三后而四死除。何爲四死?飢渴﹑寒暍﹑勤勞﹑鬭争。”

  • 槁蘇暍醒-汉语大词典

    槁蘇暍醒

    【1】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車﹐賦役以平﹐刑罰以清……槁蘇暍醒﹐民飽而嬉﹐相忘乎無事。”

  • 救暍-汉语大词典

    救暍

    【1】救护中暑的人。{唐}{杜甫}《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前聖眘焚巫﹐{武王}親救暍。”{仇兆鳌}注:“《帝王世紀》:{武王}自{孟津}還﹐及於{周}﹐見暍人﹐王自左擁而右扇之。”《淮南子·说林训》:“病熱而强之餐﹐救暍而飲之寒……欲救之﹐反爲惡。”

  • 暍暑-汉语大词典

    暍暑

    【1】暑热。《元诗纪事》卷四五引《福宁州谣》:“時維癸巳夏五月﹐暍暑微民正愁絶。”

  • 暑暍-汉语大词典

    暑暍

    【1】犹中暑。{汉}{王充}《论衡·言毒》:“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熱極爲毒也。”【2】暑热。《宋史·陶弼传》:“課民植木官道旁﹐夾數百里﹐自是行者無夏秋暑暍之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余嘗謂風寒暑暍皆可作疾﹐何必定有鬼作祟。”

  • 暍-汉语大词典

    《廣韻》於歇切,入月,影。《廣韻》許葛切,入曷,曉。【1】中暑;伤暑。《大戴礼记·千乘》:“夏服君事不及暍,冬服君事不及凍,是故年穀順成。”《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集注引{方有执}曰:“蒸熱謂之暑,傷暑謂之暍。”{明}{宋濂}《郑仲涵墓志铭》:“當夏五六月,赤日流金,道多病暍者,{仲涵}設湯茗濟之。”【2】暑热;热。{唐}{杜甫}《雷》诗:“氣暍腸胃融,汗濕衣裳污。”{仇兆鳌}注:“暍,暑熱也。”{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歲交熱化,不雨不暘,晝晦夜暍,而風氣不行,遂生■。”【3】通“[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日曝書,令書色暍。熱卷,生蟲彌速;陰雨潤氣,尤須避之。”{石声汉}注:“太陽曬書,書的顏色會變暗。”

  • 暍人-汉语大词典

    暍人

    【1】中暑的人。《淮南子·人间训》:“{武王}蔭暍人於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太平御览》卷八四引《帝王世纪》:“{武王}自{盟津}還﹐返于{周}﹐見暍人﹐王自左擁而右扇之。”

  • 暍暍-汉语大词典

    暍暍

    【1】形容极热。《素问·刺瘧》:“足太陽之瘧……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王冰}注:“暍暍﹐亦熱盛也。”

  • 暍困-汉语大词典

    暍困

    【1】为暑热所困。《新唐书·韩思复传》:“{襄州}南{楚}故城有{昭王井}﹐傳言汲者死﹐行人雖暍困﹐不敢視。”

  • 暍疾-汉语大词典

    暍疾

    【1】指中暑。{明}{刘基}《刘显仁墓志铭》:“明年七月﹐得暍疾﹐二十日卒。”

  • 暍死-汉语大词典

    暍死

    【1】中暑而死。{明}{归有光}《龚母秦孺人墓志铭》:“時方有娠﹐天大暑﹐閉密室中﹐幾暍死。”《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夏﹐大旱﹐民多暍死。”{颜师古}注:“中熱而死也。”{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同冒炎暑﹐而或獨以暍死者﹐非天熱之有公私也。”

  • 渴暍-汉语大词典

    渴暍

    【1】口渴,暑热。{唐}{元结}《寒泉铭》:“於戲寒泉﹐瀛瀛江渚﹐堪救渴暍﹐人不之知。”

  • 炎暍-汉语大词典

    炎暍

    【1】盛暑。{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時屬炎暍﹐熱病有加。”

  • 煩暍-汉语大词典

    煩暍

    【1】闷热。{宋}{黄庭坚}《辛酉憩刀坑口》诗:“南北舍小棠﹐况可清煩暍。”

  • 熱暍-汉语大词典

    熱暍

    【1】谓中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肉攫部》:“凡鷙鳥﹐雛生而有惠﹐出殼之後﹐即於窠外放巢。大鷙恐其墮墜﹐及爲日所曝﹐熱暍致損﹐乃取帶葉樹枝﹐插其巢畔﹐防其墜墮及作陰涼也。”

  • 燠暍-汉语大词典

    燠暍

    【1】伤暑;中暑。{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萎枯以膏﹐燠暍以醒。”{清}{冯桂芬}《赠知府王君暨张恭人墓志铭》:“滴泉葉陰如甘醲﹐燠暍以醒萎以豐。”

  • 扇暍-汉语大词典

    扇暍

    【1】以扇扇苦热中暑的人。暍,伤暑,中暑。语本《淮南子·人间训》:“{武王}蔭暍人於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后因以“扇暍”为颂扬德政之典。{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解網放禽﹐穿泉掩胔﹐起泣辜之澤﹐行扇暍之慈。”《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納於觸鱗﹐下詔無殊於扇暍。”

  • 病暍-汉语大词典

    病暍

    【1】中暑。《淮南子·人间训》:“病暍而飲之寒﹐此衆人所以爲養也﹐而良醫之所以爲病也。”

  • 瘴暍-汉语大词典

    瘴暍

    【1】瘴毒暑气。{宋}{苏辙}《书<白乐天集>後》之一:“冒大暑﹐水陸行數千里至{羅浮}。水益小﹐舟益庳﹐惕然有瘴暍之慮。”

  • 解暍-汉语大词典

    解暍

    【1】消暑。{清}{钱谦益}《曹公神道碑》:“春風之解凍﹐夏雨之解暍﹐誠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