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汲

汲(汲)是什么意思

  • 汲汲-古语词今用词典

    汲汲jíjí

    虚伪诡诈。孔子和柳下季是好朋友,盗跖是柳下季之弟,孔子认为盗跖干了不少坏事,要柳下季去开导教育他。并指出:先生是天下才士,而其弟是天下害,你不觉得羞愧吗?我将代先生前往说服令弟,柳下季了解盗跖的为人,希望孔子还是不去为好,孔子不听柳下季劝说,仍叫颜回驾车,子贡相陪去见盗跖。盗跖起初根本不见,后经孔子再三请求才得以相见。盗跖听了孔子一番言论后大怒道:凡是可以用利来规劝,用语言来谏正的,都可以说他们是愚笨的顺民,我身体修长美好,是父母所给的,即使你不夸奖我,难道我自己会不知道!听说,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喜欢背后毁谤别人。“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你听说的道理,都是颠倒黑白,失去真实而又虚伪诡诈的东西,哪里还值得一谈呢?)请你赶快离开这里,回你鲁国去,不许你在这里胡说了。(《庄子·盗跖》)后引申为:异常危险,急切追求,惶恐不安。

    今沿用引申义。

    ①异常危险。鲁迅《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真‘汲汲乎殆哉’的。”丁瑞根《悲情诗人——朱湘·湘沅的兰芷》:“长时间的宵旰辛劳,已经使他身不由己地渐入老境,而他为之效命的朝廷,此时也是汲汲可危了。”

    ②急切追求。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小时斗鸡走狗,由于姐姐王后的督促,不知为什么忽然汲汲于功名政事。”《人物》:“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人到中年》、《班主任》等优秀作品已誉满天下,而我们面前这位血气方刚、汲汲于‘打擂’能否成功的挑战者,向来是不愿‘只见黄尘不见人,常跟在人家屁股上’的。”《人民日报》:“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者也,单纯为追求个人名利者,当然是不可取而且难免忧患的。为事业为人民而有名,而扬名,正是社会进步之需要。”

    ③惶恐不安。《旅游》:“曹植在他的哥哥和侄儿两代皇帝的猜忌、逼迫下,满怀忧愤,发表诗文,饥寒备尝,汲汲无欢地度过了痛苦的十二年。”

  • 吸取 汲取-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吸取 汲取

    吸取xīqǔ 汲取jīqǔ

    动词。表示吸收而采取、取得。

    “吸取”较强调采取、取用;常用于经验、教训、成果、精华等。例如:“这是一家由几个知青办起来的食店,生意兴隆,很受群众的欢迎……从这家食店不是可以吸取许多有益的经验吗”;“两者的认识虽然有深有浅,但都强调着吸取前人的写作经验的必要”(《茅盾评论文集》,上卷);“我们必须从十年动乱中吸取教训”;“书中固然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也尽可能吸取了学术界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序》).

    “汲取”较强调取来、取得,有以从井里打水上来作比喻、烘托的意味;有书面语色彩,在书面语里也较少使用,一般用于力量、知识、词语等。例如:“他们都想和我取得联系,都想从我如何和疾病作斗争的事迹中汲取力量”(高士其:《你知道我是谁》):“鲁迅所汲取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这是真正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是从劳动大众的口语中汲取来的”(秦牧:《艺海拾贝》)。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实用委婉语词典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意为不为贫穷而感到悲戚,也不急于营求富贵。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汲汲-实用委婉语词典

    汲汲

    意为心情急切,努力追求。“汲”,即从下(如井里)往上打水。

  • 汲-孙子兵法词典

    汲ji

    【释义】:

    取水于井。《行军篇》:“汲而先饮者,渴也。”杜牧注:“命之汲水,未及而先饮者,渴也;睹一人,三军可知也。”

  • 汲取 吸取 吸收-近义词应用词典

    汲取 吸取 吸收

    汲取 jīqǔ 吸取 xīqǔ 吸收 xīshōu

    【汲取】吸取(有益的东西)。如:

    1.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博物馆,这是一所培育英雄的学校,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从这里汲取智慧和力量。

    【吸取】吸收采取。如:

    2.即使自己有很多对的意见,但是还要听人家的意见,把人家的好意见吸取过来,思想才能更发展。

    【吸收】①生物体把组织外部的物质吸到组织内部。②吸取,接纳。如:

    3.蚕吃进桑叶,经过消化,吸收了桑叶中的蛋白质和糖类等营养物质,形成绢丝蛋白质,绢丝蛋白质是绢丝腺里的胶状液体。

    4.党对他也特别加以培养,在他正式参加革命之后不久,就由我介绍,把他吸收入党了。

    辨析:“吸收”运用范围较广,原指物体把外界某些物质吸到内部,如植物根毛吸收水分。又指物体使某些现象、作用减弱或消失,如隔音纸吸收声音。也指组织或社团接受个人或单位成为自己的成员,如吸收党员。“吸取”着重指把好的有用的东西吸收过来使用,如吸取经验教训、吸取意见建议,吸取氧气等。“汲取”着重于“汲”,指从井里打水,引申指从源泉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如汲取智慧和力量。对象多是经验、教训、营养等。

  • 汲-古文观止词典

    汲jí

    【词性】:动词

    取水于井(1)。《屈原列传》:《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侧,可以汲。”——《易经》:说:“水井淘干净了,井水没人汲饮,使我心里难过,因为水井是供人取水的。”

  • 汲郡-古文观止词典

    汲郡jí jùn

    【词性】:名词

    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汲县(1)。《箕子碑》: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唐朝某年,在汲郡建立了先生的庙,每年按时祭祀。

  • 汲汲-古文观止词典

    汲汲jí jí

    【词性】:形容词

    心情急切的样子(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于贫贱从不忧愁,对于富贵从不急切地追求。《谏院题名记》: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那些对个人名誉心情急切的人,如同那些对私人利益心情急切的人一样。

  • 镜愈磨愈亮,泉越汲越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镜愈磨愈亮,泉越汲越清

    【释义】:

    镜:古时镜为铜制。铜镜越磨就越明亮,泉水越提取越清洁。比喻人经受磨折愈能显出清白,事情经历曲折方能辨别清楚。《好逑传》一六:过学士道:“她不放他,我学士如何又肯放他?只得将她私邀养病之事,央一个敢言的当道,上他一本,使他必不成全,方遂我意。”只因这一算,有分教:镜愈磨愈亮,泉越汲越清。

  • 拾薪汲涧-佛源语词词典

    拾薪汲涧

    捡拾山野的柴草烧火,汲取涧水冲茶。形容僧人或隐遁山野人的清苦而又清闲的生活。《虚堂和尚语录》卷三:“拾薪汲涧煎茶外,倚仗闲看云去留。”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例:原想退休之后归老田园,过古人那种拾薪汲涧的生活,可是到哪儿去找这种地方呢!

  • 汲-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汲jí

    ①从井里取水,泛指取水。《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深井之泉。”(绠gěng:井绳。)顾炎武《复庵记》:“有泉可~。”②引导。《谷梁传·襄公十年》:“~郑伯,逃归陈侯。”杜甫《谒文公上方》:“无生有~引,兹理傥吹嘘。”③荐举,提拔。《大唐新语·举贤》:“祈以相~,今日方中。”《宋史·钱若水传》:“~引后进,推贤重士。”

    【汲汲】急切的样子。《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然,如有追而弗及也。”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于富贵。”

  • 汲-现代汉语大词典

    汲jí

    【释义】:

    ①从井里取水。也泛指打水。郑伯奇《最初之课》:“屏周放轻脚步走下楼梯,在屋后井里汲出了一桶水。”②引荐;提拔。参见“汲引②”。③吸取;吸收。参见“汲取”。④用同“急”。参见“汲汲①”。⑤用同“岌”。参见“汲汲②”。⑥姓。

  • 汲长-现代汉语大词典

    汲长jí cháng

    【释义】:

    从深井中汲水。喻从事费力的工作。郭沫若《祭昆明四烈士》:“努力建设,犹嫌汲长;忽尔暴慢,兄弟阋墙。”

  • 汲引-现代汉语大词典

    汲引jí yǐn

    【释义】:

    ①从下往上打水。艾芜《〈丰饶的原野〉前言》:“到夏天大河的水干了,要靠挖深泉塘,让地下水冒了出来,再用牛和骡子拉的水车,汲引上来,进行灌溉。”②引荐;提拔。茅盾《路》:“入党政界罢?不但要人汲引,并且也得会拍会钻。”

  • 汲汲-现代汉语大词典

    汲汲jí jí

    【释义】:

    ①心情急切的样子。引申为急切追求。如:汲汲于名利。②同“岌岌”。形容十分危险。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的。”

  • 汲取-现代汉语大词典

    汲取jí qǔ

    【释义】:

    指取水。郭沫若《献诗》:“我便踱往西子湖边,汲取了清洁的湖水一瓶。”引申为吸取,吸收。竺可桢《十年的综合考察》:“群众中有丰富的生产上的各种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加以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 孳孳汲汲-现代汉语大词典

    孳孳汲汲zī zī jí jí

    【释义】: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鲁迅《说胡须》:“日本人何其不惮烦,孳孳汲汲地造了这许多从汉到唐的假古董。”

  • 绠短汲深-现代汉语大词典

    绠短汲深gěng duǎn jí shēn

    【释义】:

    用短绳系器汲取深井的水。比喻浅学不足以悟深理。语出《庄子·至乐》:“昔者管子有言…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后多以“绠短汲深”为力小任重、不能胜任的谦词。如:在下才单力弱,绠短汲深。

  • 匡汲-汉语大词典

    匡汲

    【1】{汉}{匡衡}与{汲黯}的并称。{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匡}{汲}俄寵辱﹐{衞}{霍}竟哀榮。”

  • 行汲-汉语大词典

    行汲

    【1】汲水。《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

  • 寄汲-汉语大词典

    寄汲

    【1】指取别家的井水。《淮南子·览冥训》:“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 引汲-汉语大词典

    引汲

    【1】引荐扶持。《隋书·文学传·潘徽》:“加以降情引汲﹐擇善芻微﹐築館招賢﹐攀枝佇異。”{宋}{欧阳修}《别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自兹遭檻穽﹐一落誰引汲。”

  • 孜孜汲汲-汉语大词典

    孜孜汲汲

    【1】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陛下豈可不追鑒往事﹐惟新令圖﹐循偏廢之柄以靖人﹐復倒持之權以固國!而乃孜孜汲汲﹐極思勞神﹐徇無已之求﹐望難必之效。”

  • 孳孳汲汲-汉语大词典

    孳孳汲汲

    同“[孜孜汲汲]”【1】{清}{戴名世}《睡乡记》:“其天則全﹐其神則寧﹐其體則休以適﹐世之人孳孳汲汲﹐或不暇以遊。”{明}{刘基}《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故孳孳汲汲﹐不遑自已﹐仰馳光而興慕﹐俯逝水而長懷……將奚爲而可哉。”{鲁迅}《坟·说胡须》:“{日本}人何其不惮烦﹐孳孳汲汲地造了这许多从{汉}到{唐}的假古董。”

  • 柝汲-汉语大词典

    柝汲

    【1】巡夜和汲水。泛指劳作。{清}{唐甄}《潜书·权实》:“令不行于僕﹐則柝汲不勤。”

  • 樵汲-汉语大词典

    樵汲

    【1】打柴汲水。{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司馬法》又有炊家子﹑廏巷﹑衣裝﹑樵汲二十五人當出外。”{清}{褚人穫}《坚瓠广集·韦驮显圣》:“{德藏寺}僧{真諦}﹐人戇騃而恪守戒律﹐第爲寺中樵汲。”

  • 汲-汉语大词典

    《廣韻》居立切,入緝,見。【1】从井里取水。亦泛指打水。《易·井》:“井渫不食,爲我心惻,可用汲。”《後汉书·列女传·姜诗妻》:“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唐}{温庭筠}《秋日》诗:“芳草秋可藉,幽泉曉堪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孝廉某,嘗遊{嵩山},見女子汲溪水。”{郑伯奇}《最初之课》:“{屏周}放轻脚步走下楼梯,在屋后井里汲出了一桶水。”【2】牵引。《周礼·考工记·匠人》:“凡任,索約,大汲其版,謂之無任。”{郑玄}注:“汲,引也。築防若牆者,以繩縮其版,大引之,言版橈也。”【3】引导。《穀梁传·襄公十年》:“汲{鄭伯}。”{范宁}注:“汲,猶引也。{鄭伯}{髡原}爲臣所弑,而不書弑,此引而致於善事。”【4】引荐;提拔。{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顧問主人,方知足下,即末有含蓄意,祈以相汲,今日方申。”【5】吸取;吸收。参见“[汲取]”。【6】用同“[急]”。参见“[汲汲]”﹑“[汲汲忙忙]”。【7】用同“[岌]”。参见“[汲汲]”。【8】通“[及]”。及时;趁着。{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触龙见赵太后》:“今媪尊{長安}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汲今令有功于國,山陵堋,{長安君}何以自託于{趙}?”【9】古郡名。{晋}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汲县}。参阅《晋书·地理志上》。【10】县名。{西汉}始置。在{河南省}北部。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省·卫辉府》。【11】姓。{汉}有{汲黯}。见《史记·汲郑列传》。

  • 汲縣冢-汉语大词典

    汲縣冢

    【1】即{汲}冢。{宋}{黄庭坚}《和刘景文》:“頗類{鄴侯}家﹐連牆架書册。殘編{汲縣}冢﹐半隸{鴻都}壁。”{史容}注:“{杜預}《<經傳集解>後序》云:‘{太康}元年{汲縣}有發其界内舊冢者﹐大得古書﹐皆簡編科斗文字。’”

  • 汲汲遑遑-汉语大词典

    汲汲遑遑

    【1】见“汲汲皇皇”。

  • 汲引-汉语大词典

    汲引

    【1】从下往上打水。{唐}{黄滔}《景阳井赋》:“漁樵汲引﹐荆棘榮衰。”{艾芜}《<丰饶的原野>前言》:“到夏天大河的水干了﹐要靠挖深泉塘﹐让地下水冒了出来﹐再用牛和骡子拉的水车﹐汲引上来﹐进行灌溉。”{唐}{元稹}《分水岭》诗:“堅冰一時合﹐井深凍不成。終成汲引絶﹐不耗復不盈。”【2】引荐;提拔。{宋}{沈作喆}《寓简》卷八:“{翟公巽}雖爲{蔡京}所汲引﹐然抗直不爲屈。”{茅盾}《路》一:“入党政界罢?不但要人汲引﹐并且也得会拍会钻。”《汉书·刘向传》:“{禹}{稷}與{皋陶}傳相汲引﹐不爲比周。”【3】汲取水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東逕{陽門山}南{託台谷}﹐謂之{託台水}﹐汲引泉溪﹐渾濤東注。”{晋}{郭璞}《江赋》:“并吞{沅}{灃}﹐汲引{沮}{漳}。”【4】犹吸取。{晋}{葛洪}《抱朴子·尚博》:“若夫翰迹韻略之宏促﹐屬辭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淺﹐其懸絶也﹐雖天外毫内﹐不足以喻其遼邈﹐其相傾也﹐雖三光熠耀﹐不足以方其巨細。”{清}{陈田}《明诗纪事丙籤·李东阳》:“{西涯}宏才碩學﹐汲引風流﹐播之聲詩﹐洵足領袖一時。”【5】引导;开导。{唐}{杜甫}《谒文公上方》诗:“無生有汲引﹐兹理儻吹嘘。”{南朝} {梁}{沈约}《为竟陵王发讲疏并颂》:“無相非色空不可極﹐而立言垂訓﹐以汲引爲方。”{南朝} {陈}{徐陵}《孝义寺碑》:“願生千佛﹐無非賢聖﹐汲引之義雖同﹐隨機之感非一。”

  • 汲古-汉语大词典

    汲古

    【1】谓钻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于井。{清}{钱泳}《履园丛话·梦幻·司马达甫》:“汲古不倦﹐常收藏{漢}銅印譜最多。”{明}{何景明}《水营墅治田圃种树》诗:“汲古綴遺言﹐欣焉秉柔翰。”{唐}{韩愈}《秋怀诗》之五:“歸愚識夷塗﹐汲古得脩綆。”

  • 汲汲孜孜-汉语大词典

    汲汲孜孜

    【1】谓勤奋不懈。{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昔{舒}人{文翁}爲{蜀}郡守﹐招下縣年少者爲學官弟子……執事亦{舒}産﹐是宜汲汲孜孜欲追躅於{文翁}也。”

  • 汲深綆短-汉语大词典

    汲深綆短

    【1】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胜任。{林景行}《斋中读书》诗之一:“鈎沈時未能﹐汲短每見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馀闻》:“{東省}幅員廣闊﹐政務殷繁﹐臣才識庸闇﹐實有汲深綆短之虞。”亦省作“[汲短]”。

  • 汲集-汉语大词典

    汲集

    【1】吸收聚集。{梁启超}《二十世紀之巨灵--托辣斯》:“以其公司之大﹐能備各種之資料﹐能汲集多數之高才﹐故驚天動地之新製﹐往往而見也。”

  • 汲直-汉语大词典

    汲直

    【1】指{汉}{汲黯}。{武帝}时官至主爵都尉。性刚直,敢于面折廷诤,故世称{汲直}。后代借指诤臣。{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後》诗:“諸君發蒙耳﹐{汲直}與臣同。”《汉书·贾捐之传》:“置之争臣﹐則{汲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汲黯}方直﹐故世謂之{汲直}。”{唐}{张说}《岐州刺史平泉男陆君墓志铭》:“{汲直}謝病﹐{秦和}不醫。”

  • 汲援-汉语大词典

    汲援

    【1】引荐提拔。{明}{张居正}《祭秦白崔先生文》:“假令先生上無汲援﹐下無推轂﹐{謝安}之治不下於{東山}﹐{蒙叟}之舟得藏於巨壑﹐則先生必且終老林泉。”

  • 汲冢古文-汉语大词典

    汲冢古文

    【1】即{汲}冢书。参见“[汲冢書]”。

  • 汲汲-汉语大词典

    汲汲

    【1】引申为急切追求。《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虚僞事也。”《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林纾}《上郭春媮侍郎辞特科不赴书》:“{紓}七上春官﹐汲汲一第﹐豈惡争之人哉?”【2】心情急切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孔颖达}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宋}{欧阳修}《试笔·繫辞说》:“予之言﹐久當見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較是非於一世哉。”{李大钊}《青春》:“吾族青年所當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齦齦辯證白首{中國}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國}之再生。”【3】同“[岌岌]”。形容十分危险。{鲁迅}《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的。”{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今{北京}﹑東{粤}歲遘其災﹐以爲天行之常也﹐大地固有之矣﹐吾久居其地而亦汲汲危之矣﹐奈何!”【4】忧惶不安貌。《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病薨。”{苏曼殊}《非梦记》:“天明﹐將還釵本末陳露於媪﹐深自引咎﹐乃歸寺汲汲無歡。”

  • 汲古閣本-汉语大词典

    汲古閣本

    【1】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参见“[汲古閣]”。

  • 汲道-汉语大词典

    汲道

    【1】取水的通道。《三国志·魏志·张郃传》:“{郃}絶其汲道﹐擊﹐大破之。”《明史·项忠传》:“日遣兵薄城下﹐焚芻草﹐絶汲道。”

  • 汲綆-汉语大词典

    汲綆

    【1】汲水用的绳子。{明}{杨慎}《燕歌行柬程以道》:“{甘泉宫}裏兜零舉﹐{疎勒城}邊汲綆摧。”{宋}{陆游}《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之六:“百尺持汲綆﹐道長畏天暑。”《隋书·食货志》:“{東都}城内糧盡﹐布帛山積﹐乃以絹爲汲綆﹐然布以爨。”【2】制端溪砚的一种石头名。{宋}{祝穆}《方舆胜览·广东州·肇庆府》:“土産端硯:《郡志》曰……其舊坑有龍巖﹑汲綆﹑黄圖三石。汲綆全無眼。”

  • 汲冢-汉语大词典

    汲冢

    【1】借指汲冢书。{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汲}冢寧詳蠹﹐{秦}牢詎辨冤。”【2】指{晋}{不準}所盗发之古冢。墓在{汲郡},故称。参见“[汲冢書]”。

  • 汲路-汉语大词典

    汲路

    【1】即汲道。《元史·李恒传》:“{張世傑}集海艦千餘艘﹐貫以巨索﹐爲栅以自固。{恒}遣斷其汲路。”{唐}{刘禹锡}《晩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诗:“樵音遶故壘﹐汲路明寒沙。”

  • 汲古閣-汉语大词典

    汲古閣

    【1】{明}末{常熟}{毛晋}藏书阁名。{晋}喜藏书,积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善本。又喜刻书,所刻诸书通称{汲古阁}本。其第五子{扆}辑有《汲古阁秘本书目》。{清}{钱泳}《履园丛话·梦幻·汲古阁》:“{子晉}有田數千畝﹐質庫若干所﹐一時盡售去﹐即以爲買書刻書之用﹐創{汲古閣}于{隱湖}。”

  • 汲汲摇摇-汉语大词典

    汲汲摇摇

    【1】形容心情急切不安。{唐}{欧阳詹}《与王式书》:“予必不惜伎能而有所絶墮﹐以深上下之念﹐汲汲摇摇﹐如旌如翹。”

  • 汲長-汉语大词典

    汲長

    【1】犹汲深。{郭沫若}《蜩螗集·祭昆明四烈士》:“努力建設﹐猶嫌汲長;忽爾暴慢﹐兄弟鬩牆。”

  • 汲取-汉语大词典

    汲取

    【1】引申为吸取﹐吸收。{刘白羽}《对诗的希望》:“文学从人民中间汲取了自己的生命。”{竺可桢}《十年的综合考察》:“群众中有丰富的生产上的各种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加以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2】指取水。{郭沫若}《瓶·献诗》:“我便踱往{西子湖}边﹐汲取了清洁的湖水一瓶。”{清}{陈维崧}《解语花·咏美人捧茶和王元美》词:“粧樓小倚﹐闌干外﹐汲取春流淺試。”

  • 汲墳-汉语大词典

    汲墳

    【1】即{汲}冢。{宋}{叶適}《祭朱文昭文》:“獨釣孤耘﹐蜑浦蠻村;{汲}墳{魯}壁﹐暗理冥淪。”

  • 汲汲忙忙-汉语大词典

    汲汲忙忙

    【1】急迫繁忙。{汉}{王充}《论衡·书解》:“使著作之人﹐總衆事之凡﹐典國境之職﹐汲汲忙忙﹐何暇著作?”

  • 汲冢書-汉语大词典

    汲冢書

    【1】{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m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先秦}科斗字。{晋武帝}命{荀勗}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晳传》﹑《荀勗传》。

  • 汲短-汉语大词典

    汲短

    【1】见“汲深綆短”。

  • 汲汲營營-汉语大词典

    汲汲營營

    【1】匆匆往来貌。{宋}{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衆人之汲汲營營。”{唐}{薛能}《长安道》诗:“汲汲復營營﹐東西連兩京。”

  • 汲冢周書-汉语大词典

    汲冢周書

    【1】{汲郡}古冢出土的古文竹书中的一种。已不传。旧时以为即《逸周书》(原名《周书》)。后代学者考定,二者非一。

  • 汲郡古文-汉语大词典

    汲郡古文

    【1】即{汲}冢书。参见“[汲冢書]”。

  • 汲善-汉语大词典

    汲善

    【1】《穀梁传·襄公十年》“汲{鄭伯}”{晋}{范宁}注:“ 汲,猶引也。{鄭伯}{髠原}爲臣所弑,而不書弑,此引而致於善事。”后以“汲善”为导人向善。{唐}{罗隐}《重送朗州张员外》诗:“誠知汲善心長在﹐争奈干時跡轉窮。”《後汉书·张晧王龚等传论》:“{張晧}﹑{王龔}﹐稱爲〔推〕士﹐若其好通汲善﹐明發升薦﹐仁人之情也。”

  • 汲玄-汉语大词典

    汲玄

    【1】犹钩玄。探索玄妙的道理。{明}{何景明}《石矶赋》:“吾之釣﹐異於先生之聞也。幹之以義﹐不撓不攣﹐其直維堅﹐是爲吾竿。懸之以知﹐維深汲玄﹐不糾不纏﹐是爲吾緡。”

  • 汲汲波波-汉语大词典

    汲汲波波

    【1】忙碌奔波。{明}{王衡}《真傀儡》:“想我爲官時﹐汲汲波波﹐怎能勾有今日也啊。”

  • 汲汲皇皇-汉语大词典

    汲汲皇皇

    【1】匆遽貌。{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府君〕窮天地之所載覆﹐際日月之所照臨﹐汲汲皇皇﹐唯此一事﹐視天下無有可以易吾兄者。”亦作“[汲汲遑遑]”。《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今者請開{滿洲}爲貿易場矣﹐又請開{北京}爲通商地矣﹐汲汲遑遑﹐不可終日。”{汉}{扬雄}《法言·学行》:“{堯}﹑{舜}﹑{禹}﹑{湯}﹑{文}﹑{武}汲汲﹐{仲尼}皇皇﹐其已久矣。”《文献通考·经籍》:“然其汲汲皇皇﹐求以用世之意﹐則類也。”

  • 汲深-汉语大词典

    汲深

    【1】谓从深井里汲水。比喻从事费力的工作。{宋}{陈造}《赠钱郎中》诗:“效奇乏良策﹐汲深慚短綆。”{唐}{司空图}《注愍征赋後述》:“將研旨遠之機﹐已盡汲深之力。”

  • 汲揚-汉语大词典

    汲揚

    【1】谓引荐而显扬之。{唐}{张说}《大周杨君碑》:“敦錫宗類﹐汲揚■否﹐勤然濟物﹐若不由已。”{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张于湖》:“參問前儒﹐汲揚後學﹐詞翰愈工。”

  • 汲汲顧影-汉语大词典

    汲汲顧影

    【1】指频频地自顾其影。形容洋洋得意的样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同日报>缘起》:“〔有財者〕一爲官則骨化神移﹐多置嬌妻美妾﹐多買良田美宅﹐多役僮僕奴婢﹐汲汲顧影﹐只願快活以了此生﹐以償前此辛苦﹐不復有大志。”【2】惶惶然自顾其影。形容孤苦失望的样子。{梁启超}《中国外债史》:“自兹以往﹐我民歲增二千餘萬之負擔﹐汲汲顧影﹐蹙蹙靡騁矣。”

  • 汩汲-汉语大词典

    汩汲

    【1】波浪声。{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伯牙}〕但聞海上水汩汲漰澌之聲。”一本作“汩没”。

  • 波波汲汲-汉语大词典

    波波汲汲

    【1】犹波波劫劫。{清}{钱谦益}《紫柏尊者别集序》:“尋行數墨﹐排次遺文﹐如拾字老比丘﹐背破籠﹐簡故紙﹐波波汲汲以爲能事。”

  • 溉汲-汉语大词典

    溉汲

    【1】汲水浇田。《吕氏春秋·察传》:“{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 灌汲-汉语大词典

    灌汲

    【1】汲水浇灌。{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五》:“忽念及雞雛或瓜茄當灌汲﹐雖徒衆盈庭﹐即棄之入内﹐俄頃而出。”

  • 熬熬汲汲-汉语大词典

    熬熬汲汲

    【1】形容心情焦忧急切。{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書則不得筆法……畫又迹不逮意﹐但以自娱。與夫熬熬汲汲﹐名利交戰於胸中﹐不亦猶賢乎!”

  • 短綆汲深-汉语大词典

    短綆汲深

    【1】《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郭象}注:“綆,汲索也。”后以“短綆汲深”比喻才力不称。{唐}{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序:“顧才不稱物﹐短綆汲深。”

  • 皇皇汲汲-汉语大词典

    皇皇汲汲

    【1】惶恐急切貌。皇﹐通“惶”。{宋}{沈遘}《建宁军节度推官丁君墓志铭》:“世之皇皇汲汲﹐不知命者﹐聞之﹐亦可以少覺矣哉!”{宋}{苏洵}《上皇帝书》:“陛下皇皇汲汲以處之﹐而不暇擇其賢不肖。”{宋}{张商英}《护法论》:“間有世智辨聰者必爲功名所誘﹐思日競辰﹐焚膏繼晷﹐皇皇汲汲然涉略六經子史﹐急目前之應對。”

  • 舂汲-汉语大词典

    舂汲

    【1】舂米汲水。《北史·列女传·泾州贞女兒氏》:“家貧﹐常自舂汲﹐以養父母。”

  • 綆短汲深-汉语大词典

    綆短汲深

    【1】用短绳系器汲取深井的水。比喻浅学不足以悟深理。《庄子·至乐》:“昔者{管子}有言……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多以“綆短汲深”为力小任重﹑不能胜任的谦词。{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塗﹐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才疎耳。”{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綆短汲深﹐誠未達於涯涘;歧路多惑﹐庶有歸於適從。”{清}{纳兰性德}《与韩元少书》:“才單力弱﹐綆短汲深。”亦省作“[綆短]”。

  • 車汲-汉语大词典

    車汲

    【1】用水车排水。{明}{沈德符}《野獲编·户部·西北水利》:“某處可築壩建閘﹐某處可通渠築堤﹐高則灌注﹐下則車汲﹐悉照南方開水田法。”

  • 鉤汲-汉语大词典

    鉤汲

    【1】探索吸取。{章炳麟}《<訄书·哀清史>附·中国通史略例》:“鉤汲眢沉﹐以振墨守之惑。”

  • 龔汲-汉语大词典

    龔汲

    【1】{西汉}循吏{龚遂}与{汲黯}的并称。{南朝} {宋}{谢灵运}《游岭门山》诗:“{西京}誰修政﹐{龔}{汲}稱良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