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流放 放逐-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流放 放逐
流放liúfàng 放逐fàngzhú
动词。表示把犯人驱逐到边远的地区。
“流放”强调迫使犯人离开原来居留的中心地带,去边远地区;现多用于被动。例如:“韩愈被唐朝政府流放到潮州”;“传说这里曾经是屈原流放时来过的汉北,并为这里写过诗篇《橘颂》”(碧野:《情满青山》);“屈原死后,被一大鱼驮回秭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归故乡”(刘白羽:《长江三峡》)。
“放逐”强调把犯人加以驱逐,含有严厉无情的态度色彩;意思比“流放”重;是文言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怀王听信靳尚谗言,罢去屈原的三闾大夫官职,放逐他到陵阳”;“屈原是楚国贵族,被楚怀王……放逐出朝廷”(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前几年,我们被‘四人帮’放逐到一个地方,相距咫尺,却无从见面”(《人民日报》,1979.6.4)。
“流放”在表示“把树干放到江河借水流的冲力运输”时(如说:“伐木工人把一根根树干从山腰滑到江面,流放到县里木场去”),和“放逐”没有同义关系。
流放-现代汉语大词典
流放liú fàng
【释义】:
①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张贤亮《灵与肉》:“他成了被所有的人都遗弃了的人,流放到这个偏僻的农场来劳教。”②不受约束地流淌。徐迟《狂欢之夜》:“老板拉开了嘴巴,尽管地打开了酒瓶和酒罐并声明大庆祝,不收一文钱。酒像泉水一样的流放了。”③把原木放在河中运输。《人民日报》1962.1.12:“流放到贮木场的木材25000多立方米。”
流放-汉语大词典
流放
【1】不受约束地流淌。{徐迟}《狂欢之夜》:“老板拉开了嘴巴﹐尽管地打开了酒瓶和罐并声明大庆祝﹐不收一文钱。酒像泉水一样的流放了。”【2】把原木放在河中运输。如:利用江河水涨的时机流放木材。【3】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张贤亮}《灵与肉》:“他成了被所有的人都遗弃了的人﹐流放到这个偏僻的农场来劳教。”《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赞》:“{仲舒}下吏﹐{夏侯}囚執﹐{眭孟}誅戮﹐{李尋}流放﹐此學者之大戒也。”{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備乎覆餗之敗﹐臣必量才而受者﹐故無流放之禍。”【4】放纵,放任。《晋书·文苑传·李充》:“引道家之弘旨﹐會世教之適當﹐義之違本﹐言不流放﹐庶以祛困蒙之蔽﹐悟一往之惑乎!”{宋}{司马光}《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足下當固守於古﹐而勿流放於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