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是什么意思
肥胖←→瘦削-反义词词典
肥胖←→瘦削féipàng-shòuxuē
【词性】:形
肥胖:胖。
瘦削:肌肉不丰满,象削过似的。
【例】 一个肥胖的护士从手术间出来,高昌平连忙拉住她,问道:“同志,病人怎么样?”(艾明之:《浮沉》)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鲁迅:《彷徨·祝福》)
枯瘦←→肥胖 丰满-反义词词典
枯瘦←→肥胖 丰满kūshòu-féipàng fēngmǎn
【词性】:形
枯瘦:干瘪消瘦。
肥胖:胖。
丰满:胖得均匀好看。
【例】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枯瘦的身体只好光秃秃地站在那里。(〔苏〕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肥胖的猪躺在篱边,谁走过了,看也不看,只眯着眼睛。(艾芜:《野牛寨》) 今天骤然闷热,二小姐已经完全是夏装;淡蓝色的薄纱紧裹着她的壮健的身体,一对丰满的乳房很显明地突出来,袖口缩在臂弯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茅盾:《子夜》)
胖←→瘦-反义词词典
胖←→瘦pang-shòu
【词性】:形
胖:(人体)脂肪多,肉多。
瘦:(人体)脂肪少,肉少。
【例】 她每次来的时候,总要先看看她的儿子胖些还是瘦些。(林淑华:《生死恋》)
胖子←→瘦子-反义词词典
胖子←→瘦子pàng·zi-shǒuzi
【词性】:名
胖子:肥胖的人。
瘦子:肌肉不丰满的人。
【例】 一个是个高身量儿的胖子,白净脸儿,小胡子儿,嘴唇外头露着半拉包牙;又一个近视眼,拱着肩儿,是个瘦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消瘦←→发胖-反义词词典
消瘦←→发胖xiāoshòu-fāpàng
【词性】:动
消瘦:(身体)变瘦。
发胖:(身体)脂肪多,肉多。
【例】 原来华忠本是个胖子,只因半百之年,经了这场大病,脸消瘦,须发苍白,不但公子认不出他嬷嬷爹来,连随缘儿都认不出他爸爸来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他很少运动,近来开始发胖了。
肥胖-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肥胖féipàng
胖——干瘦(~的身躯)
胖-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胖pàng
(人体)脂肪多,肉多——瘦
胖 肥 肥胖-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胖 肥 肥胖
胖pàng 肥féi128肥胖fèipàng
形容词。表示(人体或动物体)脂肪多,肉多。
“胖”多用于人体,但有时也可用于幼小动物而带有“可爱或令人喜欢”的意味;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这人胖得浑身滚圆”(冯德英:《苦菜花》);“才不见几天,你就越过越胖了”(欧阳山:《三家巷》);“电灯光射在也的胖圆脸上,亮晶晶地象一个小太阳”(《茅盾短篇小说集》);“瞧,这两只小狗真胖呐”。
“肥”侧重于脂肪多;一般用于动物,但可以修饰人的手掌、腿、面孔和头部;可同“头”及其他词构成固定词组:“肥头胖耳”(在粤方言区,“肥”可完全同样用于动物和人)。例如:“这马也不算肥,可是挺有精神”(刘流:《烈火金钢》),“那管帐的人叫何不周,胖得跟一只肥猪一样”(欧阳山:《三家巷》);“小小的清脆的‘啪’的一声,报告桂的肥手掌正落在丙的嘴巴上”(《茅盾短篇小说集》);“鹅黄色的丝袜里饱涨着肉红色的肥腿,而在活泼的圆脸上是一顶雪白的上等草帽”(同上);“来客中等个子、膀阔腰圆,肥头胖耳的”。
“肥胖”一般用于人体,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常同双音词或多音词语组合。例如:“长得结实肥胖的,往往会象折断一枝麻梗一般很快地死去,而象芦柴棒一般的却能一天天地磨难下去”(夏衍:《包身工》);“我的面前正冲来了一乘无轨电车,车头上站着那肥胖的机器手,伏出了半车,怒目的大声骂我”(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局里的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仅有一点小米维系残生,决不会肥胖”(鲁迅:《伤逝》):“最后她发现一个整个的肥胖的小猪”(《萧红选集》)。
胖 瘦-反义词应用词典
胖 瘦
胖 pàng 瘦 shòu
【胖】形容词。(人体)脂肪多、肉多。多指人体,有时也用来呢称动物。
〔例句〕
1.她有时看见宋昌魁抱着他的大胖孩子在街头上和邻人们意味深长地聊天,……她的心里就禁不住强烈的激动。
2.吃得饱,又睡得好,人的体重就会增加,人就变胖了。
【瘦】形容词。脂肪少、肉少。既可指人也可指动物。
〔例句〕
1.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2.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
〔应用例句〕
猫要是没有“胡子”,它们就钻不了洞,捉不到老鼠。因为猫的“胡子”长短跟它们身体的胖瘦一样。
肥 胖-近义词应用词典
肥 胖
肥 féi 胖 pàng
【肥】含脂肪多。如:
1.老田头夫妇牵了一匹膘肥腿壮的沙栗儿马,十分满意。
【胖】(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如:
2.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辨析:“肥”着重指动物的肌肉中含脂肪过多,如肥肉,肉太肥,对象多指鸡鸭猪牛羊等,通常不用来形容人,如形容人时,带贬义,如肥头肥脑,肥头大耳,脑满肠肥等,它还形容土地,如这块地很肥。“胖”着重形容人肥胖,肌肉丰富,不形容猪、牛、羊等动物。
打肿了脸充胖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肿了脸充胖子
【释义】:
比喻硬装门面、摆架子。也比喻硬充好汉。《飞跎全传》一七:巴杰此时穿靴子拿鞋拔子,花子都抖反了;庄麻龙子此时脸打肿了充胖子。
黄胖日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黄胖日头
【释义】:
形容刚钻出云层的太阳。《何典》八:霎时雨散云收,依旧现出黄胖日头来。
胖子最怕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胖子最怕痒
【释义】:
胖子比一般人更怕痒。《续济公传》一二五:怪道他先拣这两个胖子,俗说道,胖子最怕痒,这真正应着古语了。
胖子的裤带--全不打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胖子的裤带--全不打紧
【释义】:
歇后语。胖人裤带容易系牢,不必绑紧就行了。比喻完全没有关系,不要紧。《荡寇志》七七:宋江、吴用大笑道:“只道是种种道来,还有三分惧怯他。若是那蔡京,真是胖子的裤带--全不打紧。”
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
【释义】:
吃一口饭成不了胖子。比喻办事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红楼梦》八五:小孩子家,慢慢的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
十胖九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胖九虚
【释义】:
意谓身体肥胖的人,大多体质虚弱。《三侠五义》六一:况还有个胖妾吓倒,他的痰向上来,十胖九虚,必也丧命。
瘦女儿,胖媳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瘦女儿,胖媳妇
【释义】:
指姑娘未嫁前一般较清瘦,嫁后做了媳妇就容易发胖。《三刻拍案惊奇》四:瘦女儿,胖媳妇。那倒瘦了,难道嫁家公会弄瘦人?
唐胖子吊在醋缸里——把你撅酸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唐胖子吊在醋缸里——把你撅酸了
【释义】:
歇后语。唐:糖。撅:折屈。糖掉在醋缸里,自然变酸。骂人穷酸,酸里酸气。《金瓶梅词话》四二:伯爵道:“俊傻小刺骨儿,你见在这里,不伏侍我,你说伏侍谁?”韩玉钏道:“唐胖子吊在醋缸里——把你撅酸了!”
心宽体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宽体胖
【释义】:
指心情舒畅安逸,因而身体发胖。《林兰香》三五:香儿道:“心宽体胖,二娘此生已得靠山,不似我等如风中蒿草,水上浮萍。”《儿女英雄传》四〇:心里一痛快,不觉收了眼泪,嗤的一笑,立刻头就不晕了,心宽体胖,周身的衣裳也合了折儿了。
⊙心广体胖
《醒世姻缘传》三三:夜晚寻思千条路,惟有开垦几亩砚田,以笔为犁,以舌作耒,自耕自凿的过度,雨以不怕旱干,雨多不怕水溢,不特饱了八口之家,自己且还要心广体胖,手舞足蹈的快活。《飞龙全传》二二:自此以后,柴荣在佛堂居住,要汤则汤,要水则水,每日安闲快乐,毫无烦闷忧愁。自古道:“心广体胖。”不上一月的将养,把那肌黄肤疲形容竟换了一副润泽光华体貌。《八仙全传》七九:如此过了三年,他的母亲心广体胖,病也好了,而且越发康强起来。
充胖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充胖子chōng pàng zi
比喻假装有知识、有钱、有能力等。老舍《“幽默”的危险》“其实他并没读过原书,而是看到别人引证,他便偷偷的拉过来,充充胖子。”
胖子年-汉语惯用语辞典
胖子年pàng zi nián
方言。指富裕的年节。沙汀《青
坡》“每个院子都纷纷议论‘这下倒真可以过个胖子年了!’”
胖-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胖pán
大。《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
另见pàn。
胖-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胖pàn
古代祭祀所用的半边牲肉。黄宗羲《答万季野丧礼杂问》:“尸俎用右~,主人俎用左~。”
另见pán。
一口吃个胖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口吃个胖子yī kǒu chī gè pàng zi
【释义】:
比喻做事急于求成。梁斌《翻身记事》:“你们是上过学念过书的。一本书也得一课一课地念呀!能一口吃个胖子?”也作“一口吃成个大胖子”。金敬迈《欧阳海之歌》:“对新同志要有耐心,应该一步步地帮助他、启发他。领导上嘱咐过好几次,要自己耐心些,别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口吃成个大胖子yī kǒu chī chéng gè dà pàng zi
【释义】:
见“一口吃个胖子”。
发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胖fā pàng
【释义】:
身体变胖。也比喻豪富。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猪是吃苞谷发胖的,美国的一些大人物是吃战争发胖的。”
打肿脸充胖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肿脸充胖子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i
【释义】:
比喻虚撑场面,硬装了不起。陈登科《风雷》:“他们都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物,家里盖了锅,见了干部还把肚子挺起来,说没事没事。”
滚圆溜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滚圆溜胖gǔn yuán liū pàng
【释义】:
形容丰满肥壮。柳青《创业史》:“他一只手搔着母马滚圆溜胖的臀部,另一只手伸下去捏马奶子,他想要准确地判断下骡驹的日期。”
心广体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心广体胖xīn guǎng tǐ pán
【释义】:
心中坦然,身体舒泰。也指心情舒畅安逸,身体健壮。语出《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朱熹集注:“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钱钟书《猫》:“结婚十年来,李先生心广体胖,太太叫他好丈夫,太太的朋友说他够朋友。”也作“心宽体胖”。
心宽体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心宽体胖xīn kuān tǐ pán
【释义】:
同“心广体胖”。
肥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肥胖féi pàng
【释义】:
胖,脂多肉多。王西彦《风雪》:“他经商成功,有了钱,人也变肥胖了。”
肥胖病-现代汉语大词典
肥胖病féi pàng bìng
【释义】:
身体过于肥胖的一种病症。由于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机体活动需要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体重超过标准百分之二十以上者,称为“肥胖病”。容易并发高血压病、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王润滋《卖蟹》:“嘻,听说蟹子能治肥胖病哩。”
胖1-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1pàng
【释义】:
肥胖。曹禺《雷雨》:“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伛偻。”
胖大海-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大海pàng dà hǎi
【释义】: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互生,圆锥花序,果实略呈船形,成熟前裂开,种子梭形。其种子亦名“胖大海”,干后皮黑褐色,有皱纹,浸水中即膨大成海绵状,可入药,治喉痛、声哑、咳嗽等。
胖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子pàng zi
【释义】:
肥胖的人。朱自清《背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胖子年-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子年pàng zi nián
【释义】:
方言。富裕的年节。沙汀《青棡坡》:“每个院子都纷纷议论:‘这下倒真可以过个胖子年了胖!’”
胖乎乎-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乎乎pàng hū hū
【释义】:
犹胖墩墩。周立波《暴风骤雨》:“白玉山近来因为工作忙,操心多,原是胖乎乎的身板消瘦了好些。”
胖头鱼-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头鱼pàng tóu yǔ
【释义】:
即鳙鱼。
胖壮-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壮pàng zhuàng
【释义】:
肥胖壮实。孙犁《种谷的人》:‘‘他短小胖壮,花白胡子,头上半秃,却留着头发。”
胖袄-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袄pàng ǎo
【释义】:
①棉上衣。元明时也专指边防将士或锦衣卫的冬服。吴晗《朱元璋传》:“过去时代人穿的缊袍,用旧絮装的冬衣,被用木棉装的胖袄所代替了。”②一种戏剧服装。传统戏中演花面者身须魁梧,方显威严,其袍内衬着的厚棉马甲,即名胖袄。袁世海《我的舞台生活》:“演出时,又是‘抢背’、‘吊毛’,又得唱、舞、打、跑,累得热汗湿透水衣子,连‘胖袄’都湿透。”
胖墩墩-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墩墩pàng dūn dūn
【释义】:
形容肥胖而壮实。束为《老长工》:“房里还有一个人,是个胖墩墩的老汉,五十来岁。”
胖2-现代汉语大词典
胖2 pán
【释义】:
安泰舒适。如:心广体胖。
装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装胖zhuāng pàng
【释义】:
假装阔绰。如:别装胖了,现在不拿,回家又要挨饿。
虚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虚胖xū pàng
【释义】:
人体内脂肪异常增多的现象。闻捷《海燕》:“运动员长久不锻炼,就会变成刚出笼的馒头,虚胖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体育竞赛的。”
酸胖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酸胖气suān pàng qì
【释义】:
方言。酸腐难闻的气味。《小舞台》1982年第3期:“(小林)想着要吐,寻痰盂也来不及了,‘哗——’都吐在小杨头颈里,热溜溜,一股酸胖气。”
黄胖-现代汉语大词典
黄胖huáng pàng
【释义】:
①面皮黄色而体胖。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也指面黄而体胖的人。如:黄胖摏年糕。②中医病名。也叫食劳疳黄、黄肿、脱力黄。症见全身肌肤萎黄,面浮足肿,神疲乏力。多见于钩虫病。
黄胖日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黄胖日头huáng pàng rì tou
【释义】:
方言。指夏天薄云层里的太阳,很热。
黄胖摏年糕-现代汉语大词典
黄胖摏年糕huáng pàng chōng nián gāo
【释义】:
方言。歇后语。比喻吃力不讨好。摏,舂。鲁迅《致周作人》:“出力多而成绩恶,可谓黄胖摏年糕。”
努嘴胖唇-汉语大词典
努嘴胖唇
【1】鼓嘴凸唇。形容不高兴。《西游记》第九六回:“呆子聽説要走﹐又努嘴胖唇﹐唧唧噥噥。”
奶胖-汉语大词典
奶胖
【1】见“嬭胖”。
嬭胖-汉语大词典
嬭胖
【1】乳房。《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晁夫人}見兩個丫頭凸了一個大屁股﹐高了兩個大嬭胖﹐好生氣惱。”一本作“奶胖”。
滚圓溜胖-汉语大词典
滚圓溜胖
【1】形容丰满肥壮。{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姚士杰}站起来了。他一只手搔着母马滚圆溜胖的臀部﹐另一只手伸下去捏马奶子﹐他想要准确地判断下骡驹的日期。”
打腫臉充胖子-汉语大词典
打腫臉充胖子
【1】比喻虚撑场面,硬装了不起。{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三一章:“他们都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物﹐家里盖了锅﹐见了干部还把肚子挺起来﹐说没事没事。”庐剧《借罗衣》:“这真是说出假话人难信﹐打肿脸充胖子叫人笑断肠!”{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头面》引《泾谚汇录》:“打腫了臉充胖子。注云:言要虚場面也。”
肥頭胖耳-汉语大词典
肥頭胖耳
【1】见“肥頭大耳”。
肥胖-汉语大词典
肥胖
【1】胖﹐脂多肉多。《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道人去了一會﹐只見樓上走下一個肥胖的道士來。”{元}{宫天挺}《七里滩》第一折:“酒添的神氣能榮旺﹐飯裝的皮袋偏肥胖。”{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因此一病﹐却完全改了样子﹐从此不再与肥胖为缘﹐成了个小猴儿精了。”{孙犁}《风云初记》七三:“这头黄色的小牸牛﹐肥胖得油光发亮。”{王西彦}《风雪》三:“他经商成功﹐有了钱﹐人也变肥胖了。”《水浒传》第三九回:“面頰上有兩行‘金印’﹐多管是牢城營裏人﹐生得黑矮肥胖。”
肥胖病-汉语大词典
肥胖病
【1】身体过于肥胖的一种病症。由于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机体活动需要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体重超过标准百分之二十以上者﹐称为“肥胖病”。{王润滋}《卖蟹》:“嘻﹐听说蟹子能治肥胖病哩。”
胖-汉语大词典
胖
《集韻》普半切,去换,滂。【1】古代祭祀用的半边牲肉。《仪礼·少牢馈食礼》:“司馬升羊右胖。”按﹐《说文·半部》:“胖﹐半體肉也。”右胖即右半边。
胖-汉语大词典
胖
【1】肥胖。《水浒传》第六回:“當中坐着一個胖和尚﹐生的眉如漆刷﹐臉似墨裝。”{曹禺}《雷雨》第一幕:“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伛偻。”《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進來了一順兒十一二歲的四個孩子:一個漆黑﹐一個大胖﹐一個奇醜﹐一個多麻。”
胖-汉语大词典
胖
《集韻》補綰切,上潸,幫。【1】胁侧薄肉;夹脊肉。《周礼·天官·腊人》:“凡祭祀﹐共豆脯﹐薦脯﹐膴胖﹐凡腊物。”{贾公彦}疏:“{杜子春}讀胖爲版﹐又云:膴胖皆謂夾脊肉。”《礼记·内则》:“鵠鴞胖。”{郑玄}注:“胖﹐謂脅側薄肉也。”
胖-汉语大词典
胖
《集韻》蒲官切,平桓,並。【1】安泰舒适。《礼记·大学》:“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朱熹}集注:“胖﹐安舒也。”按﹐{郑玄}注训“大”﹐大亦安舒。《新唐书·班宏传》:“{參}亦以{宏}素貴﹐私謂曰:‘閲歲當歸使於公。’{宏}喜。後{參}胖自安﹐不念前語。”
胖子-汉语大词典
胖子
【1】肥胖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那穿寳藍直裰的是個胖子﹐來到樹下。”{朱自清}《背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胖大海-汉语大词典
胖大海
【1】落叶乔木﹐叶子卵形﹐互生﹐圆锥花序﹐果实略呈船形﹐成熟前裂开﹐种子梭形。其种子亦名“胖子海”﹐干后皮黑褐色﹐有皱纹﹐浸水中即膨大成海绵状﹐可入药﹐治喉痛﹑声哑﹑咳嗽等。
胖乎乎-汉语大词典
胖乎乎
【1】犹胖墩墩。《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胖乎乎的小圆脸上﹐常常带着娴静的微笑。”{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白玉山}近来因为工作忙﹐操心多﹐原是胖乎乎的身板消瘦了好些。”
胖壯-汉语大词典
胖壯
【1】肥胖壮实。{孙犁}《白洋淀纪事·种穀的人》:“他短小胖壮﹐花白胡子﹐头上半秃﹐却留着头发。”
胖脹-汉语大词典
胖脹
【1】膨胀;胀大。{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屍〕若經十日﹐則鼻耳内多有惡汁流出﹐肚皮胖脹。”《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你要只進一進來﹐跌折雙腿﹐叫强人割一萬塊子﹐弔在湖裏泡的胖脹了﹐喂了魚鱉蝦蟹。”
胖頭魚-汉语大词典
胖頭魚
【1】即鳙鱼。生活于淡水中﹐是我国重要食用鱼之一。
胖墩墩-汉语大词典
胖墩墩
【1】形容肥胖而壮实。{王汶石}《蛮蛮》:“一个胖墩墩的孩子骑坐在树杈上﹐笑呵呵地睁着一双大眼﹐向下瞅着。”《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张阿二}身子胖墩墩的﹐但一双脚却小笃笃的﹐走起路来不太方便。”{束为}《老长工》:“房里还有一个人﹐是个胖墩墩的老汉﹐五十来岁。”
胖肆-汉语大词典
胖肆
【1】犹放肆。《新唐书·裴耀卿传》:“又萬人之命倚於將﹐示不得已﹐故鑿凶門而出。今酣呶朝夕﹐胖肆自安﹐非愛人憂國者﹐不可不察。”
胖襖-汉语大词典
胖襖
【1】棉上衣。{元}{明}时亦专指边防将士或锦衣卫的冬服。《明史·食货志三》:“乙字庫﹐貯胖襖﹑戰鞋﹑軍士裘帽。”{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过去时代人穿的缊袍﹐用旧絮装的冬衣﹐被用木棉装的胖袄所代替了。”《元典章新集·兵部·军制》:“下户相合置備車牛﹐其應般本奕衣甲﹑胖襖﹑槍刀﹑弓箭﹑軍需等物﹐已及滿載。”【2】一种戏剧服装。传统戏中演花面者身须魁梧﹐方显威严﹐其袍内衬着的厚棉马甲﹐即名胖袄。{袁世海}《我的舞台生活》五六:“演出时﹐又是‘抢背’﹑‘吊毛’﹐又得唱﹑舞﹑打﹑跑﹐累得热汗湿透水衣子﹐连‘胖袄’都湿透。”
胖子年-汉语大词典
胖子年
【1】方言。谓富裕的年节。{沙汀}《青坡》十六:“每个院子都纷纷议论:‘这下倒真可以过个胖子年了!’”
心廣體胖-汉语大词典
心廣體胖
【1】指心情舒畅安逸,因而身体发胖。{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这时我无端有些感慨﹐心里想﹐大家现在都说‘灾官’‘灾官’﹐殊不知‘心广体胖’的还不在少呢。”{钱锺书}《猫》:“结婚十年来﹐{李先生}心广体胖﹐太太叫他好丈夫﹐太太的朋友说他够朋友。”{清}{李渔}《奈何天·形变》:“都是他自己積德﹐感動神明﹐故此有這心廣體胖的效驗。”
心廣體胖-汉语大词典
心廣體胖
【1】心中坦然,身体舒泰。{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古之賢者﹐其自危蓋如此﹐此所以不愧屋漏而心廣體胖也。”亦作“[心寬體胖]”。《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心裏一痛快﹐不覺收了眼淚﹐嗤的一笑﹐立刻頭就不暈了﹐心寬體胖。”《礼记·大学》:“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朱熹}集注:“心無愧怍﹐則廣大寬平﹐而體常舒泰。”
心寬體胖-汉语大词典
心寬體胖
【1】见“心廣體胖”。
發胖-汉语大词典
發胖
【1】身体变胖。{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二幕:“{美国}的猪是吃苞谷发胖的﹐{美国}的一些大人物是吃战争发胖的。”
虚胖-汉语大词典
虚胖
【1】人体内脂肪异常增多的现象。{闻捷}《海燕》:“运动员长久不锻炼﹐就会变成刚出笼的馒头﹐虚胖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体育竞赛的。”【2】虚浮不实。《朱子语类》卷一三七:“不要看{揚子}﹐他説話無好處﹐議論亦無的實處。{荀子}雖然是有錯﹐到説得處也自實﹐不如他説得恁地虚胖。”
蠢胖-汉语大词典
蠢胖
【1】笨拙肥胖。《水浒传》第三回:“不覺見一簇人衆圍住了十字街口看榜……{張三}蠢胖﹐不識字只把頭摇;{李四}矮矬﹐看别人也將脚踏。”
裝胖-汉语大词典
裝胖
【1】充数, 装幌子。《西游记》第六八回:“你可成個人……又弄旋風﹐揭了甚麽皇榜﹐暗暗的揣在我懷裏﹐拿我裝胖!”《西游记》第九三回:“你的嘴臉不見怎的﹐莫到朝門外裝胖﹐還教大哥去。”【2】伪装阔绰。《红楼梦》第二四回:“你又糊塗了!説着没有米﹐這裏買了半斤麵來下給你吃﹐這會子還裝胖呢。留下外甥挨餓不成?”
精胖-汉语大词典
精胖
【1】精壮, 强壮。《何典》第四回:“尋着個好性格﹐吃得温暾耐得熱的精胖小伙子﹐已算是造化了。”《何典》第八回:“跑出一個腰細肩胛闊的精胖後生來。”
迎春黄胖-汉语大词典
迎春黄胖
【1】{宋}时一种傀儡的名称。{宋}{庞元英}《谈薮》:“{韓侂胄}暮年……寘宴於南園﹐族子判院與焉。席間有獻牽絲傀儡爲土偶負小兒者﹐名爲迎春黄胖。”
青胖-汉语大词典
青胖
【1】见“青膀”。
黄胖-汉语大词典
黄胖
【1】土偶。儿童玩具。{清}{赵翼}《咏火判官》:“只愁黄胖游春罷﹐碎作飛塵陌上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各攜棗
﹐炊餅﹐黄胖﹐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雛﹐謂之門外土儀。”{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黄胖诗》:“{韓}({韓侂胄})以春日宴族人于{西湖}﹐因土爲偶﹐名曰黄胖。以線繫其首﹐累至數十人﹐游人以爲土宜。”【2】面皮黄色而胖。{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西游记》第五七回:“好獃子﹐捻着訣﹐念個咒﹐把身摇了七八摇﹐變作一個食癆病黄胖和尚。”
黄胖摏年糕-汉语大词典
黄胖摏年糕
【1】方言。歇后语。比喻吃力不讨好。{鲁迅}《书信集·致周作人》:“出力多而成绩恶﹐可谓黄胖摏年糕。”
黄胖日頭-汉语大词典
黄胖日頭
【1】方言。指夏天薄云层里的太阳,很热。《何典》第八回:“誰知陣頭大﹐雨點小﹐霎時雨散雲收﹐依舊現出黄胖日頭來。”
鰱胖頭-汉语大词典
鰱胖頭
【1】方言。花鲢,也称黑鲢,即鳙鱼。{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鳙》:“俗呼黑鰱﹐又稱鰱胖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