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烹

烹(烹)是什么意思

  • 炮凤烹龙-实用委婉语词典

    炮凤烹龙

    形容酒席上菜肴非常丰盛。原指中国古代宫廷大典中所备的佳肴。“炮和烹”均为烹调技法。

  • 烹饪大师-实用委婉语词典

    烹饪大师

    国外对厨子的尊称。中国常用于对饭店烧得一手好菜的大菜师傅的尊称。

  • 烹龙庖凤-实用委婉语词典

    烹龙庖凤

    喻指高超的艺术技巧。原意烹调很珍贵的菜肴。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而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落英者也。”

  • 烹-古文观止词典

    烹pēng

    【词性】:动词

    一、烧煮食物(1)。《杨恽报孙会宗书》:烹羊炰羔,斗酒自劳。——烧煮羊羔,曷斗酒慰劳自己。

    二、古代以鼎镬煮杀人的酷刑(1)。《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又田横烹郦主。——还有田横煮杀了郦生。

  • 烹醢-古文观止词典

    烹醢pēng hǎi

    【词性】:动词

    古代的酷刑。烹,以鼎镬煮杀人。醢,把人剁成肉酱(2)。《鲁仲连义不帝秦》:先主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先生又怎么能叫秦王把梁王煮杀,剁成肉酱尼?《鲁仲连义不帝秦》: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既然这样,我将叫秦王把梁王煮杀,剁成肉酱。

  • 饱饫烹宰,饥餍糟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饱饫烹宰,饥餍糟糠

    【释义】:

    饫:饱食,引申为厌食;餍:满足;烹宰:鱼肉之类美食;糟糠:指粗劣食物。肚饱的时候,即使是鱼肉美食也吃不下;肚饥的时候,再粗劣的食物也感到满足。《红楼梦》七七:往常,那样好茶,他尚有不如意之处;今日这样。看来,可知古人说的“饱饫烹宰,饥餍糟糠”,又道是“饭饱弄粥”,可见都不错了。

    ⊙饥餍糟糠甘如蜜,饱饫烹宰也不香

    《彭公案》二三五:邱爷本来饿了,一闻见粥香,心中说:“古人的话不错:饥餍糟糠甘如蜜,饱饫烹宰也不香。这句话倒是个至理!”

  • 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

    【释义】:

    饫:饱食。饥饿时吃糟糠也像吃蜜一样甜美,饱食后连美味佳肴也不觉其香甜。指饥不择食、饱厌珍馐。《济公全传》七六:工夫不大,把粥熬熟了,给华云龙端过去。华云龙一闻,打鼻子里就嗅见粥香。正是: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

  •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释义】:

    狡猾的兔子死了,追猎它的狗也就被烹吃了;大鸟打光了,好弓就被收藏入库不用了。敌国被攻破了,出谋划策的谋臣也就要被除掉了。比喻君主寡义薄恩,杀戮功臣。也比喻一旦目的达到,原来借助的工具就因不再需要而被废弃。□语本汉·荀悦《汉纪·高皇帝纪》。《五代史平话·晋》:高祖用其策,果擒韩信,欲诛之;信乃叹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狡兔死,走狗烹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七七:黄游击道:“你岂不闻‘狡兔死,走狗烹’之说!”马游击道:“到那一步,且自由他,只讲今日的军令。”

    ⊙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东周列国志》八三: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大夫何不存吴一线,以自为余地。

    ⊙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东周列国志》八三:子不记吴王之言乎?“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不免!《全汉志传》六:(韩)信闻言长声叹曰诚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隋史遗文》六〇:自古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俗语道:“太平原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不但在君臣之间,连骨肉之间也是如此。《梁武帝西来演义》三七:窃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高澄挟持魏王,刻忌凌人,既不能容侯景,又焉能容将军乎。

    ⊙鸟尽弓藏

    《水浒后传》二二: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鸟尽弓藏之祸。《宦海》一八:鸟尽弓藏,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个样儿,哪里还用得着我这样的人!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西游记》二七: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唐书志传》三四:文静临刑,抚膺而呼曰:“飞鸟尽,良弓藏,果不妄耳。”

    ⊙雕鸟尽,良弓藏

    《水浒全传》九〇: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雕鸟尽,良弓藏。

    ⊙野兽已尽而猎狗烹

    《全汉志传》五:古云:野兽已尽而猎狗烹,愿足下深思之。

    ⊙狗死兔烹,鸟尽弓藏

    《三国因》:审得楚汉当英雄蜂起之秋,至汉家定鼎之日,谁无爵禄以荣身,而熟知悉以累身,悲夫狗死兔烹,鸟尽弓藏,中间不知作多少机关,造多少冤狱。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水浒后传》二三:人生富贵如水上。浮沤,纵使成得功来,也不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 烹佛煅祖-佛源语词词典

    烹佛煅祖

    佛教认为任何人都存在着身体屈伸、耳闻目睹、意念思维等活动。这些都是得道成佛的障碍,称之为“业”。要破除这些障碍,就要经过锻炼,如同在洪炉中烹锻一样,连佛祖也不例外。《祖堂集·卷九·逍遥和尚》:“问:‘洪炉猛焰烹锻何物?’师曰:‘烹佛锻祖。’云:‘佛祖作么生烹?’师曰:‘业在其中。’”

  • 烹-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烹pēng

    ①煮。《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陈涉世家》:“卒买鱼~食,得鱼腹中书。”②古代的一种酷刑。以鼎镬煮人致死。《战国策·齐策一》:“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史记·高祖本纪》:“齐王~郦生,东走高密。”

    【烹灭】诛杀铲除。《史记·秦始皇本纪》:“~强暴,振救黔首。”

    【烹肉】煮肉。杜光庭《虬髯客传》:“炉中~且熟。”

    【烹杀】宰杀烹煮。《盐铁论·通有》:“庖宰~胎卵,煎炙齐和。”

  • 兔死狗烹-现代汉语大词典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

    兔子死后,猎狗被烹食。多比喻统治者杀害功臣。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所谓兔死狗烹,统治阶级是惯用这个毒计来巩固自己的权位的。”

  • 烈火烹油-现代汉语大词典

    烈火烹油liè huǒ pēng yóu

    【释义】:

    形容气氛更加热烈。《花城》1981年第4期:“这下子可不得了啦!真好像烈火烹油,会场一下子炸了——空前的大爆炸。”

  • 烹-现代汉语大词典

    烹pēng

    【释义】:

    ①煮。又特指一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入酱油等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如:烹对虾。②指吓唬。老舍《上任》:“是这么着,哥儿们,尤老二想烹他们一下。”

  • 烹饪-现代汉语大词典

    烹饪pēng rèn

    【释义】:

    烧煮食物,做饭菜。林淡秋《马逢伯》:“小菜还是平常的小菜…但一经过这位女厨司的神手烹饪,的确有一种不平常的滋味。”

  • 烹狗藏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烹狗藏弓pēng gǒu cáng gōng

    【释义】: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以“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周咏《秋怀》:“烹狗藏弓事可哀,看他海蜃结楼台。”

  • 烹茶-现代汉语大词典

    烹茶pēng chá

    【释义】:

    煮茶或沏茶。如:烹茶待客。

  • 烹调-现代汉语大词典

    烹调pēng tiáo

    【释义】:

    烹煮调制(食物)。冰心《张嫂》:“老太太自己烹调,饭菜十分可口。”

  • 五鼎烹-汉语大词典

    五鼎烹

    亦作“[五鼎亨]”【1】古代的一种酷刑。用鼎镬烹煮罪人。《汉书·主文偃传》:“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耳!”{颜师古}注:“五鼎亨之﹐謂被鑊亨之誅。”亨﹐“烹”的本字。{宋}{陆游}《当食叹》诗:“貪夫五鼎烹﹐志士{首陽}餓。”{明}{陈子龙}《赠孙克咸》诗:“軒冕甘爲五鼎烹﹐壯士翻爲二桃棄。”{程善之}《春日杂感》诗:“生不五鼎食﹐死不五鼎烹。”

  • 南烹-汉语大词典

    南烹

    【1】用南方烹饪方法做出的饭菜。{宋}{杨万里}《寒食对酒》诗:“南烹俱前陳﹐北果亦草具。”{唐}{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我來禦魑魅﹐自宜味南烹。”{宋}{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之一:“久客厭虜饌﹐枵然思南烹。”

  • 兔死狗烹-汉语大词典

    兔死狗烹

    【1】兔子死后,猎狗被烹食。多比喻统治者杀害功臣。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四:“所谓兔死狗烹﹐统治阶级是惯用这个毒计来巩固自己的权位的。”

  • 割烹-汉语大词典

    割烹

    【1】亦作“[割亨]”。割切烹调,泛指烹饪。《孟子·万章上》:“人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周礼·天官·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汉}{桓宽}《盐铁论·论儒》:“{伊尹}以割烹事{湯}﹐{百里}以飯牛要{穆公}。”【2】指极刑。割,斩杀;烹,放进汤锅煮死。{唐}{韩愈}《通解》:“故{龍逢}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進盡其言﹐退就割烹。”

  • 大烹-汉语大词典

    大烹

    【1】见“大亨”。

  • 狗烹-汉语大词典

    狗烹

    【1】比喻残杀功臣。{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險些兒早狗烹錡釜﹐做不得脱穎囊錐﹐尚兀是曳尾泥塗!”{清}{赵翼}《题明太祖陵》诗:“燕啄皇孫傳豈誤﹐狗烹諸將亂終消。”

  • 狡兔盡則良犬烹-汉语大词典

    狡兔盡則良犬烹

    【1】见“狡兔得而獵犬烹”。

  • 狡兔死, 良狗烹-汉语大词典

    狡兔死, 良狗烹

    【1】见“狡兔得而獵犬烹”。

  • 狡兔得而獵犬烹-汉语大词典

    狡兔得而獵犬烹

    【1】比喻国君得了天下,就杀害谋士功臣。《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獵犬烹。”亦作“[狡兔盡則良犬烹]”﹑“[狡兔死﹐良狗烹]”。《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 獲兔烹狗-汉语大词典

    獲兔烹狗

    【1】犹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者。{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帶﹐苟微{華}人﹐必不有今日。今雖獲兔烹狗﹐得魚忘筌……然篳路藍縷之功﹐在公論者﹐終不没於天下。”

  • 炮鳳烹龍-汉语大词典

    炮鳳烹龍

    【1】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俺娘昨日個大開東閣﹐我只道怎生般炮鳳烹龍。”亦作“[炮龍烹鳳]”。《水浒传》第八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2】指一种肴馔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遇大典禮……有所謂炮鳳烹龍者﹐鳳乃雄雉﹐龍則宰白馬代之耳。”

  • 炮龍烹鳳-汉语大词典

    炮龍烹鳳

    【1】见“炮鳳烹龍”。

  • 烈火烹油-汉语大词典

    烈火烹油

    【1】形容气氛更加热烈。《红楼梦》第十三回:“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花城》1981年第4期:“这下子可不得了啦!真好像烈火烹油﹐会场一下子炸了--空前的大爆炸。”

  • 烹-汉语大词典

    《集韻》披庚切,平庚,滂。【1】煮。《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杜预}注:“烹,煮也。”{唐}{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诗:“何必念鐘鼎,所在烹肥牛。”《说岳全传》第七三回:“〔{秦檜}〕三年之後,變爲牛羊猪犬,生於凡世,使人烹剥食肉。”【2】今又特指一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入酱油等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如:烹对虾。【3】古代用鼎镬煮人的酷刑。《战国策·齐策一》:“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史记·高祖本纪》:“{齊王}烹{酈生},東走{高密}。”《新唐书·窦建德传》:“{河間}久拒守,多殺士,今力窮而下,請烹之。”《前汉书平话》卷中:“{高皇}大怒,要鑊内烹之。”【4】犹吓唬。{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诠俗》:“大言嚇人曰烹。”{老舍}《上任》:“是这么着,哥儿们,{尤老二}想烹他们一下。”【5】指肴馔。{宋}{苏轼}《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我昔在田間,寒庖有珍烹。”{明}{李贽}《复丘长孺书》:“果若有{伯夷}﹑{叔齊}之讓位,則{文王}且將大烹以養之,亦貧不得他也。”【6】冶炼。{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大冶鼓鑄,如天降神,既烹且爍,數盈萬億。”

  • 烹煎-汉语大词典

    烹煎

    【1】烧煮,烹饪。{宋}{苏轼}《豆粥》诗:“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宋}{李觏}《闵雨》诗:“{咸池}煗水不敢沃﹐{陽侯}失色愁烹煎。”

  • 烹狗藏弓-汉语大词典

    烹狗藏弓

    【1】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文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以“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當烹狗藏弓之世﹐時隱時現﹐托{赤松}以自保。”{周咏}《秋怀》诗之六:“烹狗藏弓事可哀﹐看他海蜃結樓臺。”

  • 烹臛-汉语大词典

    烹臛

    【1】烹制肉羹。泛指烹煮。{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沿河淺渚﹐夏春間螺﹑蚌﹑蜆﹑蛤甚多﹐至饑荒時乃取之﹐而亦不知烹臛之法也。”

  • 烹餁-汉语大词典

    烹餁

    【1】见“烹飪”。

  • 烹瀹-汉语大词典

    烹瀹

    【1】以汤煮物。{宋}{司马光}《晚食菊羹》诗:“平時苦目痾﹐滋味性所便﹐采擷授廚人﹐烹瀹調甘酸。”

  • 烹燀-汉语大词典

    烹燀

    【1】烧煮。{唐}{白居易}《草堂记》:“飛泉植茗﹐就以烹燀。”

  • 烹治-汉语大词典

    烹治

    【1】烹调;烹煮。{清}{汪琬}《有客言黄鱼事纪之》诗:“豪門膳宰善烹治﹐劑以酼醬芼筍蔬。”{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填仓》:“居民不盡致祭﹐然必烹治飲食以勞家人﹐謂之填倉。”

  • 烹鮮-汉语大词典

    烹鮮

    【1】语本《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后以“烹鮮”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後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張急﹐理善烹鮮。”{晋}{葛洪}《抱朴子·用刑》:“烹鮮之戒﹐不欲其煩。”{唐}{李颀}《赠别穆元林》诗:“彼鄉有令弟﹐小邑試烹鮮。”{宋}{张元幹}《水调歌头·陪福帅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词:“調鼎他年事﹐妙手着烹鮮。”【2】烹鱼。{唐}{李颀}《夏宴张兵曹东堂》诗:“重林華屋堪避暑﹐況乃烹鮮會嘉客。”

  • 烹爕-汉语大词典

    烹爕

    【1】谓加工烘制。{宋}{沈辽}《德相惠新茶复次前韵奉谢》:“所採僅毛髮﹐厥工巧烹爕。”

  • 烹分-汉语大词典

    烹分

    【1】分享。{清}{袁枚}《新齐谐·掘冢奇报》:“乃共迎僧﹐許以得財烹分。”

  • 烹小鮮-汉语大词典

    烹小鮮

    【1】《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河上公}注:“鮮,魚。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唐}{高適}《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願言烹小鮮。”{清}{袁枚}《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老子}言治大國若烹小鮮﹐言烹小魚者不事割鱗剖腹﹐意在簡便耳。”

  • 烹炙-汉语大词典

    烹炙

    【1】烹煮煎烤。{唐}{白居易}《首夏》诗:“湓魚賤如泥﹐烹炙無昏早。”

  • 烹犬藏弓-汉语大词典

    烹犬藏弓

    【1】犹烹狗藏弓。《南齐书·垣崇祖张敬儿传赞》:“{敬兒}莅{雍}﹐深心防{楚}﹐豈不劬勞﹐實興師旅﹐烹犬藏弓﹐同歸異緒。”

  • 烹狗-汉语大词典

    烹狗

    【1】杀狗而烹之。《礼记·乡饮酒义》:“烹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淮南子·说山训》:“以火烟爲氣﹐殺豚烹狗。”{宋}{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诗:“東方烹狗陽初動﹐南陌争牛卧作團。”【2】“烹狗藏弓”之省。喻功成被诛。{唐}{杜牧}《原十六卫》:“將保首領﹐無烹狗之諭。”

  • 烹調-汉语大词典

    烹調

    【1】烹煮调制(食物)。《新唐书·后妃传上·韦皇后》:“光禄少卿{楊均}善烹調。”{宋}{陆游}《种菜》诗:“菜把青青問藥苗﹐豉香鹽白自烹調。”《孽海花》第三三回:“〔{鄭姑姑}〕招集了她的心腹女門徒﹐有替她裁縫的﹐有替她烹調的﹐有替她奔走的。”{冰心}《张嫂》:“老太太自己烹调﹐饭菜十分可口。”

  • 烹鶴-汉语大词典

    烹鶴

    【1】比喻杀风景的事。{宋}{苏轼}《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明朝只恐兼烹鶴﹐此去還須却佩牛。”

  • 烹茶-汉语大词典

    烹茶

    【1】煮茶或沏茶。{汉}{王褒}《僮约》:“臛芋膾魚﹐炰鱉烹茶。”{宋}{陆游}《残春无幾述意》诗:“試筆書盈紙﹐烹茶睡解圍。”{清}{陆嵩}《鬻儿行》:“兒年雖幼頗有知﹐掃地烹茶習已熟。”

  • 烹斡-汉语大词典

    烹斡

    【1】比喻宰制﹑协调。{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依赋十四韵以献》:“{滎公}鼎軸老﹐烹斡力健倔。”

  • 烹煉-汉语大词典

    烹煉

    【1】冶炼。《朱子语类》卷五九:“且如銀坑有鑛﹐謂鑛非銀不可﹐然必謂之銀不可﹐須用烹煉﹐然後成銀。”{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復北行一里餘﹐市舍復夾道﹐蓋烹煉開爐之處也。”【2】提炼﹑锤炼。{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東坡}近體詩﹐少藴釀烹煉之功﹐故言盡而意亦止。”{清}{张祥龄}《<半箧秋词>序录》:“喜疏快者﹐麗密以爲病;主氣局者﹐烹煉以爲嗤:求悦于人難矣。”

  • 烹醢-汉语大词典

    烹醢

    【1】古时的两种酷刑。烹是将人煮死;醢是把人剁成肉酱。《战国策·赵策三》:“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汉}{班彪}《王命论》:“勇如{信}{布}﹐彊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潤钁伏鑕﹐烹醢分裂。”

  • 烹石-汉语大词典

    烹石

    【1】谓煎药。{唐}{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掘草烹石﹐以私其筋骨而日以益愚。”集注引{孙汝听}曰:“石﹐謂藥石。”

  • 烹熬-汉语大词典

    烹熬

    【1】烧煮。{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或曰:‘羊豕大身﹐難於刺割;蚶蛤微命﹐易於烹熬。’如是﹐則性命之小者尤不幸也。”{元}{洪希文}《菜羹》诗:“筠籠採擷朝餔供﹐土銼烹熬雨露香。”

  • 烹庖-汉语大词典

    烹庖

    【1】烹治;烹煮。{宋}{张九成}《食苦笋》诗:“烹庖入盤俎﹐點醬真味足。”{明}{陆采}《明珠记·江会》:“龍王留我吃酒﹐百般海味烹庖。”{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奴非有他﹐供服役﹑掃除﹑烹庖之事﹐謂之奴云爾。”

  • 烹炰-汉语大词典

    烹炰

    【1】见“烹炮”。

  • 烹鍊-汉语大词典

    烹鍊

    【1】烧炼。{元}{冯尊师}《苏武慢》词:“起三陽真火﹐時時烹鍊﹐九還逃避。”

  • 烹魚-汉语大词典

    烹魚

    【1】《诗·桧风·匪风》:“誰能亨魚?溉之釜鬵。”{毛}传:“亨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亨魚,則知治民矣。”亨,“烹”的古字。后以喻治民。{宋}{王应麟}《玉海·帝学·庆历迩英阁讲诗》:“三月戊午講《匪風》‘誰能亨魚’。上曰:‘{老子}謂治民若烹小鮮﹐義近是乎?’{丁度}曰:‘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

  • 烹鬺-汉语大词典

    烹鬺

    【1】烹煮。特指烹煮牲牢而祭祀。《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烹鬺上帝鬼神。”{裴駰}集解引{徐广}曰:“皆嘗以烹牲牢而祭祀。”

  • 烹鯉-汉语大词典

    烹鯉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以“烹鯉”借指收到亲友来信。{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蟲蒙記憶﹐烹鯉問沉綿。”

  • 烹轘-汉语大词典

    烹轘

    【1】古代的两种酷刑。烹,用鼎镬煮;轘,用车分裂人体。《晋书·慕容超载记》:“至如不忠不孝若{封嵩}之輩﹐梟斬不足以痛之﹐宜致烹轘之法。”

  • 烹金-汉语大词典

    烹金

    【1】冶金,炼金。{金}{元好问}《尚药吴辨夫寿冢记》:“世乃有烹金煉石合駐景之劑﹐銜刀被髮爲厭勝之術。”

  • 烹冰-汉语大词典

    烹冰

    【1】冰遇火即溶,喻消灭之快速。{唐}{沈亚之}《为韩尹祭韩令公文》:“櫪甲馬之萬銜﹐惟君王之所指﹐撲{淮}僮與{齊}蠆﹐猶烹冰以燎葦。”

  • 烹茗-汉语大词典

    烹茗

    【1】煮茶或沏茶。{宋}{苏轼}《安平泉》诗:“烹茗僧誇甌泛雪﹐煉丹人化骨成仙。”

  • 烹炮-汉语大词典

    烹炮

    亦作“[烹炰]”【1】烧煮熏炙。{唐}{孟郊}《寒地百姓吟》:“高堂搥鐘鼓﹐到曉聞烹炮。”{宋}{戴复古}《僮约》诗:“衣裳脱著勤收管﹐飲食烹炰貴潔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買雞魚及瓜菜果實各若干……皆在樓下空屋中﹐汝宜早烹炮。”【2】指烹调的手艺。《红楼梦》第七五回:“於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鴨戮鵝﹐好似{臨潼}鬭寳一般﹐都要賣弄自己家的好廚役好烹炮。”

  • 烹割-汉语大词典

    烹割

    【1】宰割烹煮。{晋}{束晳}《玄居释》:“{莘老}負金鉉以陳烹割之説。”{唐}{元稹}《刘颇河中府河西县令制》:“勿吝牛刀﹐爲我烹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不然﹐且將啗便液﹐受烹割﹐與之爲犬。”

  • 烹殺-汉语大词典

    烹殺

    【1】宰杀烹煮。{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庖宰烹殺胎卵﹐煎炙齊和﹐窮極五味﹐則魚肉不足食也。”

  • 烹煮-汉语大词典

    烹煮

    【1】烧煮。{宋}{苏轼}《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未忍便烹煮﹐繞觀日百廻。”

  • 烹龍炮鳳-汉语大词典

    烹龍炮鳳

    亦作“[烹龍煮鳳]”亦作“[烹龍庖鳳]”【1】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唐}{李贺}《将进酒》诗:“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桌上無非是鵝鴨鷄蹄﹐烹龍炮鳳﹐珍果人間少有﹐佳肴天上無雙。”《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鳳味肥鮮。”{清}{洪昇}《长生殿·惊变》:“烹龍炮鳳堆盤案。”【2】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東坡}以烹龍庖鳳之手﹐而飲木蘭之墜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

  • 烹龍庖鳳-汉语大词典

    烹龍庖鳳

    【1】见“烹龍炮鳳”。

  • 烹飪-汉语大词典

    烹飪

    亦作“[烹餁]”【1】烧煮食物,做饭菜。{唐}{孙逖}《唐济州刺史裴公德政颂序》:“蔬食以同其烹飪﹐野次以同其燥溼。”{宋}{陆游}《食荠十韵》:“采擷無闕日﹐烹飪有秘方。”《明史·乐志二》:“烹餁既嚴﹐登俎惟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湘裙》:“俄而肴胾羅列﹐烹飪得宜。”{邹韬奋}《萍踪忆语》十八:“这些妇女杂志的内容﹐大概都是关于家庭﹑烹饪﹑服装等等的小说和专论。”{林淡秋}《马逢伯》:“小菜还是平常的小菜……但一经过这位女厨司的神手烹饪﹐的确有一种不平常的滋味。”

  • 烹鍛-汉语大词典

    烹鍛

    【1】烧炼。{唐}{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洪鑪烹鍛人性命﹐器用不同分皆定。”

  • 烹銀-汉语大词典

    烹銀

    【1】炼银。《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五臺}僧{繼顒}〕又於{柏谷}置銀冶﹐募民鑿山取礦﹐烹銀以輸﹐{劉氏}仰以足用。”

  • 烹啜-汉语大词典

    烹啜

    【1】烹煮而啜饮。{宋}{张耒}《西山寒溪》诗:“我茶非世間﹐天上蒼月團。爲爾惜不得﹐烹啜澆晨飡。”

  • 烹滅-汉语大词典

    烹滅

    【1】诛杀翦除。《史记·秦始皇本纪》:“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宋}{苏轼}《荀卿论》:“彼{李斯}者﹐獨能奮而不顧﹐焚燒夫子之六經﹐烹滅三代之諸侯﹐破壞{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宋}{苏轼}《石鼓歌》:“皆云皇帝巡四國﹐烹滅强暴救黔首。”

  • 烹和-汉语大词典

    烹和

    【1】犹烹调。《荀子·大略》“泔之傷人﹐不若奥之”{唐}{杨倞}注:“泔與奥﹐皆烹和之名。”

  • 烹採-汉语大词典

    烹採

    【1】谓矿产的开采冶炼。《宋史·食货志下七》:“{岑水場}銅額寖虧﹐而{商}{虢}間苗脈多﹐{陝}民不習烹採﹐久廢不發。”

  • 烹龍煮鳳-汉语大词典

    烹龍煮鳳

    【1】见“烹龍炮鳳”。

  • 烹宰-汉语大词典

    烹宰

    【1】宰杀﹑烹煮牲畜。{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烹宰犧牲﹐燒香請福。”{南朝} {梁}{周兴嗣}《千字文》:“飽飫烹宰﹐飢厭糟糠。”《宋史·天文志四》:“外廚六星﹐爲天子之外廚﹐主烹宰﹐以供宗廟。”

  • 烹燖-汉语大词典

    烹燖

    【1】犹烧煮。《新唐书·常山王承乾传》:“造大銅鑪﹐六熟鼎﹐招亡奴盜取人牛馬﹐親視烹燖﹐召所幸廝養共食之。”{明}{刘基}《以野狸饷石末公因侑以诗》:“野人大喜慰﹐不敢私烹燖。”

  • 烹蛇-汉语大词典

    烹蛇

    【1】{晋}{陶潜}《搜神後记》卷十载:{元嘉}中,{广州}有三人共入山中伐木。忽见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取煮之。汤始热,便闻林中如风雨声。须臾,有一蛇大十围,长四五丈,径来汤中衔卵去,三人无几皆死。后因以“烹蛇”为典,谓其事会招来祸殃。{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飼雀曾傳慶﹐烹蛇詎有殃。”

  • 烹燔-汉语大词典

    烹燔

    【1】烧煮;烹调。{前蜀}{杜光庭}《莫令南斗醮词》:“犒士或開其宰戮﹐宴賓難廢於烹燔。”

  • 烹然-汉语大词典

    烹然

    【1】犹烧煮。然,“燃”的古字。{宋}{文天祥}《咏怀》:“陰陽相烹然﹐天地一釜灊。”

  • 煎烹-汉语大词典

    煎烹

    【1】谓烧煮食品。{唐}{{韩愈}{刘师服}}《石鼎联句》:“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

  • 悲烹狗-汉语大词典

    悲烹狗

    【1】表示对功高被弃或被诛者的悲叹。{谢华国}《过固镇有怀建国诸烈》诗:“中原此日悲烹狗﹐海内何年起卧龍。”

  • 生烹-汉语大词典

    生烹

    【1】活活烹死。{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葉公}〕生烹{石}﹐迎反{惠王}﹐整肅官司﹐退而老於{葉}。”

  • 若烹小鮮-汉语大词典

    若烹小鮮

    【1】《老子》:“治大國, 若烹小鮮。”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 不能多加搅动, 多搅则易烂, 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三节:“故先導其民使習于此﹐彼其後此當國之際﹐所以能舉而措之﹐若烹小鮮者﹐蓋其養之于前者豫矣!”{汉}{王充}《论衡·自然》:“夫百姓﹐魚獸之類也﹐上德治之﹐若烹小鮮﹐與天地同操也。”

  • 走狗烹-汉语大词典

    走狗烹

    【1】比喻天下已定, 功臣遭戮。{明}{冯梦龙}《洒雪堂·伍祠祈梦》:“舉亡何處笑銅駝﹐弔石馬泣金輿從來無定據。眼底幾丘墟﹐是兔兒多遷延了走狗烹﹐休道你舫兒輕﹐一時間脱了網羅誅。”{清}{黄遵宪}《群公》诗:“兵威肯薄牽牛罰﹐黨論猶嗟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種}遂自殺。”

  • 調烹-汉语大词典

    調烹

    【1】烹调。{唐}{孟棨}《本事诗·徵异》:“因聯句詠罏中石罌﹐將已困之。其首唱曰:‘妙匠琢山骨﹐刳中事調烹。’”《明史·乐志三》:“天庖具豐膳﹐鼎鼐調烹﹐豈但資肥甘﹐亦足養遐齡。”

  • 雁默先烹-汉语大词典

    雁默先烹

    【1】《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后以“雁默先烹”比喻无才者先被弃。{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緣多事﹐雁默先烹爲不才。”

  • 餌烹-汉语大词典

    餌烹

    【1】烹食。{三国} {魏}{曹植}《矫志》诗:“芳樹雖香﹐難以餌烹。”

  • 鬺烹-汉语大词典

    鬺烹

    亦作“[鬺亨]”【1】谓烹煮牲牢以祭祀。《汉书·郊祀志上》:“{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皆嘗鬺亨上帝鬼神。”{颜师古}注:“鬺﹑亨一也。鬺亨﹐煮而祀也。”《史记·孝武本纪》:“{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裴駰}集解引{徐广}曰:“烹﹐煮也。鬺音觴。皆嘗以烹牲牢而祭祀也。”

  • 鼎烹-汉语大词典

    鼎烹

    亦作“[鼎亨]”【1】鼎镬之刑。{唐}{杨乘}《甲子岁书事》诗:“豎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汉书·严朱吾丘主父等传赞》:“{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

  • 齊烹-汉语大词典

    齊烹

    【1】{汉}初,{郦食其}为{汉}王游说{齐王},{齐王}{田广}怀疑{郦食其}出卖自己,便把他烹死。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后诗文中遂用为典实。{唐}{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之三:“不是不同明主意﹐懶將脣舌與{齊}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