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身(焚身)是什么意思
焚身-佛源语词词典
焚身
焚烧身体。佛教徒为祈福、赎罪而做出的行为。《法苑珠林》卷三十四:“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现代汉语在一定的语境中承用。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
焚身-现代汉语大词典
焚身fén shēn
【释义】:
焚烧身体。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鲁迅《略谈香港》:“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
象齿焚身-现代汉语大词典
象齿焚身xiàng chǐ fén shēn
【释义】:
大象因有珍贵的牙齿而遭致捕杀。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后以比喻人因财宝而招祸。蔡东藩等《民国通俗演义》:“正是:山木自寇,象齿焚身。恫哉李督!死不分明。”
焚身-汉语大词典
焚身
【1】犹丧生。焚,通“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焚,讀曰僨;僨,僵也。爲生齒牙,僵仆其身。”后用以比喻因贪利或积财而得祸。{唐}{沈仲}《象环赋》:“取其焚身之齒﹐奮其截肪之色。”
焚身-汉语大词典
焚身
【1】焚烧身体。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法苑珠林》卷三四:“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宋}{郭彖}《睽车志》卷一:“自言所積惡業至重﹐須焚身以懺。”{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
象齒焚身-汉语大词典
象齒焚身
【1】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谓象因有了珍贵的大牙而招致捕杀。后以“象齒焚身”比喻以财宝招祸。{{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一回:“正是:山木自寇﹐象齒焚身。恫哉{李督}!死不分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