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熊耳

熊耳(熊耳)是什么意思

  • 熊耳兵-汉语大词典

    熊耳兵

    【1】{汉光武帝}镇压{赤眉}军,兵压{宜阳},{刘盆子}等肉袒降,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见《後汉书·刘盆子传》。后用为降兵的典实。{清}{吴伟业}《送友人往真定》诗:“曳履{叢臺}客﹐投戈{熊耳}兵。”

  • 熊耳杯-汉语大词典

    熊耳杯

    【1】杯名。{北齐}{邢邵}《冬日伤志篇》:“朝驅瑪瑙勒﹐夕銜熊耳杯。”{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熊耳刻杯﹐飛雲畫罍。”{倪璠}注:“熊耳﹐按禮器爵上有兩柱﹐取飲不盡之義﹐戒其過也。言其競舉象兩熊耳也。”

  • 熊耳-汉语大词典

    熊耳

    【1】山名。在{河南省}{宜阳县}。{秦岭}东段支脉。《书·禹贡》:“導{洛}自{熊耳}。”{孔}传:“在{宜陽}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洛水}之北有{熊耳}﹐雙巒競舉﹐狀同熊耳。在{宜陽}也。”{宋}{陆游}《小出塞曲》:“明日受降處﹐甲齊{熊耳}高。”《後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2】山名。在{湖南省}。《史记·封禅书》:“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漢}。”{司马贞}索隐引《荆州记》:“{耒陽}﹑{益陽}二縣東北有{熊耳}﹐東西各一峯﹐狀如熊耳﹐因以爲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