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恫疑

恫疑(恫疑)是什么意思

  • 恫疑虚猲-汉语大词典

    恫疑虚猲

    【1】见“恫2疑虚喝”。

  • 恫疑-汉语大词典

    恫疑

    【1】见“恫2疑虚喝”。【2】疑惧。{清}{顾炎武}《日知录·武王伐纣》:“當時八百諸侯雖並有除殘之志﹐然一聞其君之見殺﹐則天下之人亦且恫疑震駭﹐而不能無歸過于{武王}﹐此{伯夷}所以斥言其暴也。”{明}{沈德符}《野獲编·内监·内臣禁约》:“蓋内亂初平﹐恫疑未解﹐雖與諭{全忠}之言相左﹐不自覺耳。”

  • 恫疑虚喝-汉语大词典

    恫疑虚喝

    【1】谓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喝,亦写作“猲”。{严复}《救亡决论》:“凡夫恫疑虚猲﹐荒渺浮誇﹐舉無所施其伎焉者﹐得此道也。”亦省作“[恫疑]”。《史记·苏秦列传》:“{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後也。是故恫疑虚喝﹐驕矜而不敢進。”《战国策·齐策一》作“恫疑虚猲”。{清}{戴名世}《<刘陂千庶常诗>序》:“又懼天下之不吾信也﹐於是恫疑虚喝而傲睨顧盼﹐以濟其方術之窮。”{章炳麟}《肃政使箴》:“恫疑苛財﹐吹毛相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