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石窟

石窟(石窟)是什么意思

  • 云冈石窟-现代汉语大词典

    云冈石窟yún gāng shí kū

    【释义】:

    我国著名的石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又名云冈)南麓,东西绵延约1公里。主要的石窟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现存洞窟53个,造像51,000多尊,最大的高达17米。雕刻的风格,是继承秦汉石刻艺术的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而形成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足石窟-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足石窟dà zú shí kū

    【释义】:

    我国著名石窟。在重庆大足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石窟散布于二十三处,主要为佛教造像,间有儒、道教的造像。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最精美,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柏孜克里克石窟-现代汉语大词典

    柏孜克里克石窟bǎi zī kè lǐ kè shí kū

    【释义】:

    新疆著名石窟之一。位于吐鲁番城东北,共编号五十七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壁画内容丰富,并保存了许多汉文和回鹘文题记。是研究古代高昌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

  • 敦煌石窟-现代汉语大词典

    敦煌石窟dūn huáng shí kū

    【释义】:

    我国著名的石窟。又叫莫高窟、千佛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敦煌东南。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现尚存有壁画和雕塑作品的共492窟,计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佛教塑像2100余尊。

  • 石窟-现代汉语大词典

    石窟shí kū

    【释义】:

    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著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姜伯勤《敦煌寻梦》:“现存的分四层排列的482个石窟,是五至十四世纪的沙漠中的大画廊。”

  • 龙门石窟-现代汉语大词典

    龙门石窟lóng mén shí kū

    【释义】:

    我国著名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分布在河南洛阳城南伊水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至唐代,历时四百余年。以唐代开元(公元713年—741年)以前的最多。现存石窟1352个,龛785个,造像97,000余尊,题记3,860种。雕刻刀法圆纯精致,佛像表情生动。后因遭受帝国主义分子的破坏,较小佛像十之八九都失去了头部,著名的两块《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走。解放后设立龙门保管所,进行修整和保管。也称伊阙石窟。

  • 大足石窟-汉语大词典

    大足石窟

    【1】在{四川}{大足}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十九处。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 柏孜克里克石窟-汉语大词典

    柏孜克里克石窟

    【1】{新疆}著名石窟之一。位于{吐鲁番}城东北,共编号五十七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璧画内容丰富,并保存了许多汉文和回鹘文题记。是研究古代{高昌}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

  • 敦煌石窟-汉语大词典

    敦煌石窟

    【1】见“敦煌石室”。

  • 炳靈寺石窟-汉语大词典

    炳靈寺石窟

    【1】{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主要窟龛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处,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画。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6处。第169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造像题铭,是目前全国石窟中最早的题记。据文献和洞窟发愿文记载,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宋}﹑{西夏}﹑{元}﹑{明}各代,也有修建活动。{明}以后逐渐湮没。

  • 石窟-汉语大词典

    石窟

    【1】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著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魏书·李崇传》:“以臣愚量﹐宜罷尚方雕靡之作﹐頗省{永寧}土木之功﹐并減{瑶光}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鐫琢之勞。”{姜伯勤}《敦煌寻梦》:“现存的分四层排列的482个石窟﹐是五至十四世纪的沙漠中的大画廊。”【2】依山岩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宋}{戴复古}《光泽溪上》诗:“風林無鳥宿﹐石窟有龍蟠。”{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餘。”《晋书·隐逸传·郭瑀》:“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

  • 雲岡石窟-汉语大词典

    雲岡石窟

    【1】我国著名的石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又名{云冈})南麓﹐东西绵延约一公里。主要的石窟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现存洞窟五十三个﹐造像五万一千馀尊﹐最大的高达十七米。雕刻的风格﹐是继承{秦}{汉}石刻艺术的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而形成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麥積山石窟-汉语大词典

    麥積山石窟

    【1】我国著名的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甘肃}{天水}东南{麦积山}。形如堆积的麦垛,故名。从有关资料来看,开凿于{十六国}晩期,{北魏}﹑{西魏}﹑{北周}间大规模建造。其后各代亦续有修凿。现尚存洞窟一百九十四个,各种造像七千馀尊。壁画大部分剥落,但尚可看出古代中原画风的面目。

  • 龍門石窟-汉语大词典

    龍門石窟

    【1】{中国}著名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分布在{河南}{洛阳}城南{伊水}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至{唐}代,历时四百馀年。以{唐}代{开元}(公元713年-741年)以前的最多。现存石窟1,352个,龛785个,造像97,000馀尊,题记3,860种。雕刻刀法圆纯精致,佛像表情生动。后因遭受帝国主义分子的破坏,较小佛像十之八九都失去了头部,著名的两块《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走。 解放后设立龙门保管所,进行修整和保管。也称{伊阙}石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