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眠)是什么意思
催眠剂←→觉醒剂-反义词词典
催眠剂←→觉醒剂cuīmiánjì-juéxǐngjì
【词性】:名
催眠剂:促使人进入睡眠状态的药剂。
觉醒剂:促使人从睡眠状态中醒过来的药剂。
失眠←→入睡 入眠-反义词词典
失眠←→入睡 入眠shīmián-rùshuì rùmién
【词性】:动
失眠:夜间睡不着或醒后不能入睡。
入睡:睡着。
入眠:入睡。
【例】 许久许久,我俩也象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鲁彦:《听潮的故事》) 黯阴的空中只有层叠与驰逐的灰云;那深墨的,那如铅笔画幅上烘染的,如打输了交手战的武士的面色的,如晶亮的薄刃上着了一层血锈的部分,如美人失眠后的眼角的青晕,低沉下多少惨恻的哀意,都由那灰色层云中弥满了我们的心头!(王统照:《烈风雷雨》) 夜深了,惠荣闭上眼睛,好不容易才入眠。(浩然:《新媳妇》)
安眠-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安眠ārmián
安稳地熟睡——失眠(这药服了,能使~的人安眠儿个小时。)
失眠-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失眠shīmián
夜间睡不着觉或醒后不能再入睡——安眠(这药服了,能使失眠的人~几小时。)
安息 安眠-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安息 安眠
安息ānxī 安眠ānmián
动词。表示悼念死者,愿死者安宁地休息。
“安息”强调平静地歇息,停止一切活动。例如:“敬爱的周恩来同志,您安息吧!全国人民永远怀念您”(《天安门诗抄》);“安息吧,立波同志”(《文艺报》,1977,11)。
“安眠”强调象熟睡那样完全休息,有比喻的形象色彩。例如:“安眠吧,一多,我的朋友!”(吴晗:《哭一多》);“痛苦不能再折磨你了!安眠吧,我亲爱的妹妹”。
“安息”在表示“安静地休息”时(如说:“入夜,大队人马都安息下来”),和“安眠”没有同义关系。“安眠”在表示“安稳地睡着觉”时(如说:“数夜未能安眠”),也不是“安息”的同义词。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
去世qùshì 逝世shìshì 亡故wánggu 咽气yànqì 长眠cnángmián 卒zú29 殁(没)mò 谢世xièshì 亡wáng325、476 长诗chángshì
动词。表示(人)死去。
“去世”和“逝世”都强调离开人世间。“去世”用于成年人或长者,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逝世”有庄重、严肃的态度色彩,用于长者或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定威望和贡献的人,又有书面语色彩而较适用于书面语。例如:“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朱德:《母亲的回忆》);“他在史学上的划时代的成就使我震惊了。然而这已经是王国维去世后一年多的事”(《沫若文集》,第十二卷);“郭沫若在日本东京接到鲁迅逝世的噩耗,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悼文《民族的杰作》”(鲍昌、邱文清:《鲁迅年谱》、下册);“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因医治伤员中毒,逝世于河北的完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亡故”强调生命消亡掉,含有“一生成了过去”的意味;多用于人在过去(非当前)死掉的情形;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鲁迅:《呐喊·自序》);“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战争时期广故”。
“咽气”突出入断气死去的情状,有形象色彩;又适用于口语而有口语色彩。例如:“查理三世经过长时间的挣扎,终于咽气”;“爸爸一直到咽气还喊着杨叔叔的名字”(《十月》,1980,1)“老人临咽气,留下话,死活要把这些胡子送到儿子手里去,让他看一眼”(《小说月报》,1982.7)。
“长联”有委婉的态度色彩和比喻为长久睡着的形象色彩。例如:“如今,当妻子已经长眠以后,他是更无牵挂了”(《小说月报》,1980,2):“老先生的老伴年前刚去世,现在女儿又跟着长眠。他真是堆以经受这严重的打击”;“政委如果再呆下去,也会同她一起为那些长眠于异邦的忠魂悲怆的”(孟伟哉:《一座雕像的诞生》)。
“卒”强调生命结束;是文言词,一般只用于书面记叙,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常出现于句末。例如:“本年八月,……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卒”((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上册);“波兰作家显克微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后卒”(同上。)
“殁”强调生命从此消失而不再存在;适用于北方口语和俗白文字,有方言色彩和口语色彩。例如:“我娃娃的父亲在前年殁了,我娘母子少吃没喝,就出来讨吃来了”(《当代》,1982,5);“周大勇想起那些殁了的人,他就觉得眼前这些战士干部……格外宝贵,格外难得”(杜鹏程:《保卫延安》),“两年前曾犯有脚气病,狱中地气潮湿,兼以待遇不良,而终至病殁”(《读书》,1979,7)。
“谢世”强调离别了人世;语气委婉,比较典雅而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他被捕不久,老母亲病吓交加谢世了”(《十月》,1981,6);“黄兴不幸中年谢世,未能经历中国历史的根本变化”(《人民日报》,1984.10.23);“父亲谢世后家境贫困,是靠我的大哥当远洋水手挣点钱……”(陆文夫:《美食家》)。
“亡”在意思上和“亡故”较一致,也强调生命消亡掉,但无“亡故”所含的“一生成为过去”的意味;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但处在固定词组“家破人亡”中时,可随着该词组而出现于口语。现在一般不单用,须和“身”“人”或“病”搭配组合。例如:“那抢匪……已经中弹身亡了”(欧阳山:《三家巷》);“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长逝”含有“永久离去不再回来”的意味和惋惜的感情色彩;又由于一般适用于书面语而有书面语色彩;可受“溘然”的修饰。例如:“李维汉同志投有能够完全实现他的计划,就溘然长逝了”(《人民日报》,1984.10.7);“现在他已经去世,寂兮寥兮,奉身长逝”(徐迟:《祭于潮》)。
春眠吾以当醉,鸟语吾以当歌-实用委婉语词典
春眠吾以当醉,鸟语吾以当歌
意为在春天的夜里长眠就当作醉了,清晨聆听鸟的欢叫就以为歌声。语出明王纳谏《会心言》。
练唱催眠曲-实用委婉语词典
练唱催眠曲
欧美婉指怀孕,将为出世的孩子催眠。
长眠-实用委婉语词典
长眠
意指人死后犹如安睡,长眠不醒。或作“安眠”。
睡眠工程师-实用委婉语词典
睡眠工程师
国外对寝具制造商的尊称。
寝 卧 眠 寐 睡-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寝 卧 眠 寐 睡
[寝qǐn 卧wò 眠mián 寐mèi 睡shuì]
同 都和睡觉有关系。
异 【寝】 在床上睡觉,或病人躺在床上,可以是睡着,也可以是没有睡着。《国语·晋语一》:“归寝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寝而不寐”就是指没有睡着。诸葛亮《后出师表》:“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食不甘味:吃东西觉得没味)
【卧】 伏在矮而小的桌子上睡觉,引申为躺在床上,也不一定睡着。《孟子·公孙丑下》:“隐几而卧”。《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卧不没席,行不骑乘。”(席:席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眠】 或写做“瞑”。 ①闭上眼睛。《山海经·东山经》:“余峨之山有僧焉,见人则眠。”《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②睡。可以指睡着,也可以指躺着而没有睡着。杜甫《宿江边阁》诗:“不眠忧战伐”。(伐:征伐)《梁书·南平王伟传附子恭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
【睡】 坐寐,即坐着打瞌睡。《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史记·商君列传》:“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贾谊《治安策》:“将吏被介胄而睡”。(被:披。介胄:盔甲)后引申作“睡着”(义同“寐”),“睡觉”(义同“寝”)讲,杜甫《彭衙行》:“众雏烂漫睡,唤起沾盘餐。”(雏:小鸡,这里指小孩)
【寐】 睡,睡着。《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诗·卫风·氓》:“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假寐”是指不脱衣帽打盹。《诗·小雅·小弁》:“心之忧矣,不遑假寐。”(不遑:不暇,没工夫)《左传·宣公二年》:“尚早,坐而假寐。”
差人见钱,猫鼠同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差人见钱,猫鼠同眠
【释义】:
意谓差役见到钱,往往上下通同作弊,狼狈为奸。《飞花咏》二:王爱泉道:“差人见钱,猫鼠同眠。”
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
【释义】:
即使你有千间房屋,睡下来也不过占七尺之地。意谓富贵乃身外之物,再多也无用处。《龙图耳录》四二: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咱二人虽则穷苦,现有干草铺垫,又温又暖,也算罢了。此时管保就有不如我们的。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释义】:
驮:用背部承受物体重量。好马偏驮蠢汉,美妻常伴拙夫。比喻美貌聪敏的女子往往和蠢笨丑陋的丈夫生活在一起。形容婚姻往往颠倒错配,夫妻才貌不相称。《水浒全传》二四:西门庆听了,叫起苦来说道:“好块羊肉,怎地落在狗口里!”王婆道:“便是这般苦事。自古道: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月下老偏生要是这般配合!”
☉骏马惯驮村汉走,巧妻专伴拙夫眠
村汉:粗俗之人。《三遂平妖传》二三:骏马惯驮村汉走,巧妻专伴拙夫眠。姻缘都是前生债,莫向东风怨老天。
☉骏马每驮痴汉走,巧妻常伴拙夫眠
《海上尘天影》四〇:下头好似骏马每驮痴汉走,巧妻常伴拙夫眠,再下头,实在不知道了。
☉骏马每驮村汉走,娇妻常伴拙夫眠
《梼杌闲评》一三:进忠道:“这样一朵娇花,怎么错配了对儿。”秋鸿道:“古语不差:‘骏马每驮村汉走,娇妻常伴拙夫眠。’月老偏是这样的配合。”
☉好马却驮痴汉,拙夫偏遇佳人
《续金瓶梅》四七:那金桂姐大病方好,看着刘瘸子满眼落泪。正是:好马却驮痴汉,拙夫偏遇佳人。世上多少不相配的事,说好苦命。
☉巧妻常伴拙夫眠
《黄绣球》二三:我们中国风俗,只把男女的婚姻事任着父母做主,父母又只听着媒人的话说,泥住了男女不见面,拘定了门户相当,十人有九成为怨偶,倒把什么巧妻常伴拙夫眠的话,归到缘分上去。
☉巧妻常伴拙夫眠,美汉惯搂丑妞卧
《醒世奇言》一:五百年前,预定下姻缘喜簿。任从他貌判妍媸,难逃其数。巧妻常伴拙夫眠,美汉惯搂丑妞卧。何况是一样好花枝,愈不错。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七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七尺
【释义】:
顷:一百亩。即使有万顷良田,你一天也不过吃上一升米,即使有高楼千间,夜里睡觉也不过占个七尺之地。指人无论如何富贵,个人享乐毕竟有限,不应贪求无度。《十二楼·三与楼》:这三种名目虽取得好,还是虚设之词,不曾实在受用。……才晓得舍少务多,反不如弃名就实。俗语四句,果然说得不差: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七尺。
☉万顷良田,日食一升米;房屋千间,夜眠七尺地
《韩湘子全传》一一:浮世上急急忙忙,争名夺利,皆为着一身衣食计,儿女火坑,牵缠逼迫,何日得个了期!古语云:“百岁光阴若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寻思起来,人有万顷良田,日食一升米;房屋千间,夜眠七尺地。何苦把方寸来瞒昧天地,不肯修行,就是那夫妻子母恩爱,也有散场时节。徒然巴巴急急,替人作马牛,有何益哉!
猫鼠同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猫鼠同眠
【释义】:
喻上级失职,任凭下属做坏事。也比喻身份、等级不同的人沆瀣一气。□《新唐书·五行志》:洛州猫鼠同处……象司盗者废职容奸。《金瓶梅词话》七五:一个使的丫头,和他猫鼠同眠,惯的有些折儿?不管好歹就骂人。《醒世姻缘传》一六:甚是光明正大,从不晓得那些家人们猫鼠同眠,也并不曾到传桶边与外人交头接耳。《红楼梦》九九:贾政听到这话说道:“胡说!我就不识时务吗?若是上和下睦,叫我与他们猫鼠同眠吗?”
眠花宿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眠花宿柳
【释义】:
花、柳:喻妓女。指狎妓。《红楼梦》六八:此皆是你我之痴心,怎奈二爷错会奴意。眠花宿柳之事瞒奴或可;今娶姐姐二房之大事亦人家大礼,亦不曾对奴说。《三侠五义》四四:只因他爱眠花宿柳,自己起了个外号,叫花花太岁。《风月梦》一:惯喜眠花宿柳,朝朝倚翠偎红;年来迷恋绮罗丛,受尽粉头欺哄。
☉眠花卧柳
《红楼梦》六八:皆因奴家妇人之见,一味劝夫慎重,不可在外眠花卧柳,恐惹父母担忧。
☉迷花恋柳
《警世通言》三二: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耳!
日食三餐,夜眠一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日食三餐,夜眠一榻
【释义】:
榻:窄而长的床。白天吃上三顿饭,夜晚睡在卧床上。指人图个吃好睡好,自由自在。也指人在吃住上只求最简单最基本的需要,别无他求。《西游记》五:那齐天府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
☉日食三餐,夜眠七尺
《隋唐演义》二七:日食三餐,夜眠七尺,所求此外无他。问君何事,苦苦竞繁华?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玉燕姻缘全传》二五:若能担迟一日,命人将行李取了家来,待奴替你浆洗浆洗,与官人带去,以得洁静些儿。俗语说得好: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
【释义】:
高人:指摆脱了名利束缚的达者。能安心睡眠的人,一定是达者贤人;难以成眠的人,一定是日间为名利而奔忙的人。指高人心无名利,清闲自在,睡也安稳;贪人心牵名利,终日碌碌,夜不成寐。《警世选言》六:此诗因人终日碌碌,无有自在的日子。又云:知足便足,足时何足;偷闲便闲,求闲何日闲。人一入名利,闲莫说日里闲,连夜睡也不得足。所以古人云: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
烧地眠,炙地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烧地眠,炙地卧
【释义】:
用柴草把地烧热后躺在上面睡觉。形容家境贫寒,缺被少衣。《初刻拍案惊奇》三五:我贾仁也是一世人,偏我衣不遮身,食不充口,烧地眠,炙地卧,兀的不穷杀了小人!
一夜筵赶不得一夜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夜筵赶不得一夜眠
【释义】:
吃一夜的筵席赶不上睡一觉对人身体更有好处。形容睡眠非常重要。《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三:一夜筵赶不得一夜眠,我们坐得这一夜过哩!
纵有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纵有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
【释义】:
比喻纵然异常富贵,个人所能享用的也极有限。指个人需求有限,毋须贪求。《龙图耳录》七:店东,你在别的屋内匀便匀便,我一个人是好安置的,皆是行路的人,纵有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何必为此吵闹呢。
催眠术-汉语惯用语辞典
催眠术cuī mián shù
催眠的方法。比喻使人精神萎靡的手段。老舍《二马》:“他不明白为什么马威反打起精神作买卖,他总以为李子荣给马威上了催眠术,心中担忧儿子的生命安全。”
横眠竖卧-佛源语词词典
横眠竖卧
形容多人睡眠时的状态,有的横躺,有的竖卧。意谓人多而又随便,没有什么拘束。禅宗用以指修道者没有任何束缚。《五灯会元·卷十一·鹿门慧昭山主》:“问:‘如何是鹿门山?’师曰:‘石头大底大,小底小。’曰:‘如何是山中人?’师曰:‘横眠竖卧。’”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短语承用,多作“横躺竖卧”。郭小川《拍石头》诗:“一批批的小伙子,偏在石头上横躺竖卧。”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佛源语词词典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又作“饥时吃饭,困来打眠”。禅家对待参禅悟道的基本态度,对世间的事情,无所用心。《五灯会元·卷三·大珠慧海禅师》:“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又《五灯会元·卷十八·昭觉纯白禅师》:“上堂:‘寒便向火,热即摇扇。饥时吃饭,困来打眠。’”现代汉语承用,多表示对身外之事无所关心的态度。例:先生著书立说孜孜不倦,余下无非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罢了。
睡眠-佛源语词词典
睡眠
睡觉(jiào)。《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jué)。”《祖堂集·卷十九·香严和尚》:“《寄法堂颂》:‘东间里入寂,西间里语话,中间里睡眠,通间里行道。向前即捡技,向后即隐形。’”后期中古汉语及近现代汉语承用。宋·陆游《自闵》诗:“年光疾病占强半,日景睡眠居七分。”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现在虽然艰苦,睡眠严重不足,还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挤出一部分时间来搞创作。”
卧月眠云-佛源语词词典
卧月眠云
指在山野间过隐遁、清闲雅致的生活。《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僧问:‘呼猿洞口,无心卧月眠云;长水江头,正好抛纶掷钓。只如灵山密付,还许学人咨参也无?’师云:‘昆仑嚼生铁。’”
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佛源语词词典
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
穿,破,烂。形容僧人和穷苦人生活贫寒的状况。《五灯会元·卷十六·天衣义怀禅师》:“时有僧问:‘如何是顶门上眼?’师曰:‘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
眠-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眠mián
①睡觉。孟浩然《春晓》:“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②某些动物在一段时间内不食不动的生理状态。庾信《燕歌行》:“二月蚕~不复久。”张籍《江村行》:“桑林椹黑蚕再~,妇姑采桑不向田。”③合眼。《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后汉书·冯衍传》:“虽九死而不~兮,恐余殃之有再。”④横卧。司空图《诗品·典雅》:“~琴绿阴,上有飞瀑。”
入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入眠rù mián
【释义】:
①入睡。如:由于过度兴奋,他久久不能入眠。②指蚕在每次蜕皮的时候不动不吃。
休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休眠xiū mián
【释义】:
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停止生长或活动的现象。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芽在冬季停止生长等。
休眠火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休眠火山xiū mián huǒ shān
【释义】:
过去曾经活动过,长期以来处于静止状态,但仍有可能喷发的火山。
催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催眠cuī mián
【释义】:
①促使睡眠。丁玲《梦珂》:“两人尽着咭哩咕哝,在梦珂却像催眠一样,慢慢的也就睡着了。”②用视觉、听觉、触觉刺激或言语暗示,使动物或人出现类似睡眠的状态。在催眠者的暗示影响下,会出现各种不寻常的行为。在医学上已获得应用。
催眠术-现代汉语大词典
催眠术cuī mián shù
【释义】:
催眠的方法。也喻指使人精神萎靡的手段。老舍《二马》:“他总以为李子荣给马威上了催眠术,心中担忧儿子的生命安全。”
催眠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催眠曲cuī mián qǔ
【释义】:
催婴儿入睡时唱的歌曲。巴金《寒夜》:“现在那个年青的母亲在小屋里抱着小孩子走来走去,唱催眠曲。”
催眠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催眠药cuī mián yào
【释义】:
又称安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抑制作用,可以使人进入睡眠状态的药物。用于各种失眠。如巴比妥、甲喹酮等。
催眠歌-现代汉语大词典
催眠歌cuī mián gē
【释义】:
催眠曲。茅盾《子夜》:“客厅里只有电风扇的单调的荷荷声,催眠歌似的唱着。”
芊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芊眠qiān mián
【释义】:
见“芊绵”。
失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失眠shī mián
【释义】:
睡眠不足或不深。分为难于入睡、易于惊醒、睡眠持续时间较短等。原因多种,如精神过度紧张和兴奋,或由疼痛、环境不安静、服用兴奋性饮料和药物引起。在防治上,最重要的是去除失眠原因。姚雪垠《长夜》:“正因为他想得太多,晚上不是失眠便是被噩梦缠绕。”
头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头眠tóu mián
【释义】:
蚕在生长过程中,第一次蜕皮前不食不动的现象,叫头眠。
冬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冬眠dōng mián
【释义】:
也称冬蛰。一种休眠现象。动物对冬季寒冷和缺少食物等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心跳缓慢、体温下降、陷入昏睡状态。冬眠动物有青蛙、蝙蝠、刺猬和狗熊等。
夏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夏眠xià mián
【释义】:
也称夏蛰。一种休眠现象。动物对夏季炎热和干旱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心跳缓慢、体温下降和进入昏睡状态。夏眠动物有海参、肺鱼、沙蜥等。
安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安眠ān mián
【释义】:
①安然熟睡。吕剧《李二嫂改嫁》:“星星没落我去挖米,又怕惊动你安眠。”②死的婉辞。魏巍《东方》:“在朝鲜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呵!他们已经安眠在朝鲜的土地上了。”
安眠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安眠药ān mián yào
【释义】:
能抑制大脑皮层、引起睡眠的药物。曹禺《日出》:“陈白露(向方达生):‘睡不着,我这里有安眠药,你要么?’”
安眠酮-现代汉语大词典
安眠酮ān mián tóng
【释义】:
即甲喹酮。
成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成眠chéng mián
【释义】:
入睡。杜鹏程《年青的朋友》:“在修筑宝成铁路的过程中,有英勇的劳动和欢乐的日子,但是又有多少焦虑的时日和不能成眠的夜晚啊!”
长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长眠cháng mián
【释义】:
死的婉辞。郭沫若《楚霸王自杀》:“看那情形并不是要去擦背,而是去就它们的长眠。”
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眠mián
【释义】:
①睡觉。郭小川《在社会主义的高潮中》:“工人们为什么有那样多的不眠之夜而白天也不知疲困?”②某些动物进入冬季不食不动,叫冬眠。蚕在蜕皮时不食不动,也称“眠”。闻一多《花儿开过了》:“今冬的假眠,也不过是明春的更烈的生命所必需的休息。”
眠花宿柳-现代汉语大词典
眠花宿柳mián huā sù liǔ
【释义】:
比喻狎妓。聂绀弩《论怕老婆》:“她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点点可怜的几乎是滑稽的地位,即她是老婆,也就是老公的性的对象。老公而要眠花宿柳,偷情纳妾,她就连这一点点可怜地位,也发生问题了。”
眠床-现代汉语大词典
眠床mián chuáng
【释义】:
卧具。古也以床为坐具,故称卧具为“眠床”。鲁迅《弟兄》:“他便在书桌旁坐下,正对着眠床;看靖甫的脸,已没有昨天那样通红了。”
眠蚕-现代汉语大词典
眠蚕mián cán
【释义】:
眠中的蚕。不吃不动,头部呈三角形,胸部挺立。新皮逐渐形成。
眠梦-现代汉语大词典
眠梦mián mèng
【释义】:
睡梦。形容睡熟时的状态。许地山《枯杨生花》:“第二晚,在眠梦中,忽然‘花拉’一声,船面随着起一阵恐怖的呼号。”
睡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睡眠shuì mián
【释义】:
与觉醒状态交替出现的机体状态。能恢复体力和脑力。包括交替出现的快眼动睡眠和非快眼动睡眠两种状态,做梦多发生于前一状态。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通常婴幼儿需要的时间最长,随年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成年后稳定在每天8小时左右,老年时又有所延长。
蚕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蚕眠cán mián
【释义】:
蚕在生长过程中要蜕数次皮,每次蜕皮前有一段时间不动不食,如睡眠状态,故称“蚕眠”。
酣眠-现代汉语大词典
酣眠hān mián
【释义】:
酣睡。闻一多《你看》:“你看负暄的红襟在电杆梢上,酣眠的锦鸭泊在老柳根旁。”
一向眠-汉语大词典
一向眠
【1】睡卧时不翻来复去。谓安睡。《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漢}兒何得一向眠!”{胡三省}注:“人寢不安席﹐則輾轉反側而不成寐;一向眠﹐則其眠安矣。”
三眠-汉语大词典
三眠
【1】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蜕皮时不食不动,成睡眠状态。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吴}地桑葉緑﹐{吴}蠶已三眠。”{宋}{惠洪}《次韵曾英发兼简若虚》:“弟兄駿氣驥墮地﹐自憐老欲蠶三眠。”《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北蠶三眠﹐南蠶俱是四眠﹐眠起飼葉﹐各要及時。”
三眠-汉语大词典
三眠
【1】指柽柳(即人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时时伏倒。《三辅故事》:“{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形,號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故柽柳又称三眠柳。{明}{徐渭}《子侯芳园》诗:“未羨三眠柳﹐那論並萼蓮。”{清}{陆求可}《殢人娇》词:“東風偏急﹐三眠乍起﹐共波光爭碧。”
再眠-汉语大词典
再眠
【1】指蚕第二次蜕皮时的不食不动状态。{唐}{张籍}《江村行》:“桑林椹黑蠶再眠﹐婦姑採桑不向田。”{宋}{秦观}《蚕书·时食》:“〔蠶生〕九日﹐不食一日一夜﹐謂之初眠。又七日再眠如初。”
吏部眠-汉语大词典
吏部眠
【1】《晋书·毕卓传》:“〔{卓}〕{太興}末,爲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間盜飲之,爲掌酒者所縛,明旦視之,乃{畢吏部}也,遽釋其縛。”后因谓饮酒废事为“吏部眠”。{唐}{杜甫}《游子》诗:“厭就{成都}卜﹐休爲{吏部}眠。”
十眠九坐-汉语大词典
十眠九坐
【1】时躺时坐。形容病体难支。《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初時父子坐店甚好。後因{十老}得了腰痛的病﹐十眠九坐﹐勞碌不得﹐另招個夥計﹐叫做{邢權}﹐在店相帮。”
千眠-汉语大词典
千眠
【1】幽深貌。{南朝} {宋}{谢灵运}《泰山吟》:“岞崿既嶮巇﹐觸石輒千眠。”【2】光色鲜明貌。《文选·陆机<文赋>》:“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李善}注:“千眠﹐光色盛貌。”
入眠-汉语大词典
入眠
【1】入睡,睡着。{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一:“我到{富拉尔基}这第一个夜晩﹐很久很久地不能入眠﹐因为窗外这幅画图吸引了我。”
仟眠-汉语大词典
仟眠
【1】草木丛生貌。{汉}{王逸}《九思·悼乱》:“菅蒯兮壄莽﹐雚葦兮仟眠。”【2】昏暗不明貌。{汉}{王褒}《九怀·通路》:“遠望兮仟眠﹐聞
兮闐闐。”一本作“芊瞑”。
休眠-汉语大词典
休眠
【1】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停止生长或活动的现象。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芽在冬季停止生长等。
停眠-汉语大词典
停眠
【1】停留住宿。《水浒传》第二六回:“如今家中又没人碍眼﹐任意停眠整宿。”{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只合帶月披星﹐誰着你停眠整宿?”
催眠藥-汉语大词典
催眠藥
【1】即安眠药。能抑制大脑皮层﹑引起睡眠的药物。
催眠術-汉语大词典
催眠術
【1】催眠的方法。亦喻指使人精神萎靡的手段。{鲁迅}《华盖集·补白二》:“{徐锡麟}刺杀{恩铭}之后﹐大捕党人﹐{陶成章}君是其中之一﹐罪状曰:‘著《中国权力史》﹐学{日本}催眠术。’”{老舍}《二马》第五段五:“他不明白为什么{马威}反打起精神作买卖﹐他总以为{李子荣}给{马威}上了催眠术﹐心中担忧儿子的生命安全。”
催眠歌-汉语大词典
催眠歌
【1】催眠曲。{许地山}《爱流汐涨》:“这晩上底催眠歌﹐就是父亲底抽噎声。”{茅盾}《子夜》十四:“客厅里只有电风扇的单调的荷荷声﹐催眠歌似的唱着。”
催眠曲-汉语大词典
催眠曲
【1】催婴儿入睡时唱的歌曲。{柯岩}《奇异的书简》五:“爱人是个小学教师﹐她把对下一代的全部责任心和希望倾吐在催眠曲里。”{巴金}《寒夜》尾声:“现在那个年青的母亲在小屋里抱着小孩子走来走去﹐唱催眠曲。”
催眠-汉语大词典
催眠
【1】心理学上指用特殊方法引起一种类睡眠状态。其时大脑皮层只有部分区域受到抑制,与普通睡眠不同。【2】促使睡眠。{丁玲}《梦珂》:“两人尽着咭哩咕哝﹐在{梦珂}却象催眠一样﹐慢慢的也就睡着了。”{叶圣陶}《两封回信》:“蜂儿从花心里飞出来﹐发出一种催眠的声音。”
初眠-汉语大词典
初眠
【1】蚕孵化后,初次蜕皮时出现不动不食的现象,谓之初眠。{清}{卫杰}《蚕桑萃编·图谱·初眠》:“蠶頭輕緑尾輕紅﹐正是初眠造化工。”
巧妻常伴拙夫眠-汉语大词典
巧妻常伴拙夫眠
【1】谓夫妻不相配。用以喻世间多不平之事。{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這渾家十分標致。便好道:巧妻常伴拙夫眠。”
小眠-汉语大词典
小眠
【1】小憩;暂眠。《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往歲收合得少雜材﹐並蒙賜故板﹐啓榮内許作小眠齋。”{宋}{陆游}《史院晩出》诗:“直舍小眠鐘報午﹐歸途微冷葉飛秋。”
失眠-汉语大词典
失眠
【1】睡眠不足;难以入睡。{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丞相}招{祖約}夜語﹐至曉不眠。明旦有客﹐公頭鬢未理﹐亦小倦。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姚雪垠}《长夜》一:“正因为他想得太多﹐晩上不是失眠便是被噩梦缠绕。”《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這位姑娘從來也不知怎樣叫作失眠﹐不想這日身在牀上﹐翻來覆去只睡不穩。”
單眠-汉语大词典
單眠
【1】独宿。{元}{杨维桢}《三叟者诀》诗:“下叟前致辭﹐百歲半單眠。”
四眠-汉语大词典
四眠
【1】指蚕的大眠。蚕不食不动的状态叫眠,有初眠﹑二眠﹑三眠﹑大眠之别。{黄燮清}《长水竹枝词》:“蠶種須教覓四眠﹐買桑須買樹頭鮮。”
行眠立盹-汉语大词典
行眠立盹
【1】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若做官後﹐每日價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殺{凌煙閣}上人。”{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四折:“可便是親者如同那陌路人﹐只爲你哭的我行眠立盹。”
冬眠-汉语大词典
冬眠
【1】某些动物对于冬季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也称“冬蟄”。{叶圣陶}《倪焕之》十一:“不燥不粘的泥土经过翻动﹐错杂地堆压着新生的草芽﹐还可以看见尚未脱离冬眠状态的蚯蚓。”{碧野}《天山景物记》:“从九十月大雪封山﹐到第二年四五月冰消雪化﹐旱獭要整整在它们的洞穴里冬眠半年。”{金近}《春姑娘和雪爷爷》诗:“雪爷爷﹐您听听﹐冬眠的青蛙要起身。”
安眠-汉语大词典
安眠
【1】安然熟睡。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一场:“星星没落我去挖米﹐又怕惊动你安眠。”《红楼梦》第一〇九回:“起初再睡不着﹐以後把心一静﹐誰知竟睡着了﹐却倒一夜安眠。”{唐}{元结}《石宫四咏》之四:“晨光静水霧﹐逸者猶安眠。”《魏书·韩显宗传》:“{顯宗}曰:‘臣仰遭明時﹐直筆而無懼﹐又不受金﹐安眠美食﹐此臣優於{遷}{固}也。’”【2】死的婉辞。{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于是慢慢地仔细地……放入棺里﹐使这安眠的人﹐非常舒适地安眠着。”{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四章:“在{朝鲜}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呵!他们已经安眠在{朝鲜}的土地上了。”{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韵》:“空垂兩行血﹐深送一枝瓊。祕祝休巫覡﹐安眠放使令。”
安眠藥-汉语大词典
安眠藥
【1】能抑制大脑皮层﹑引起睡眠的药物。{曹禺}《日出》第一幕:“{陈白露}(向{方达生}):‘睡不着﹐我这里有安眠药﹐你要么?’”
柳三眠-汉语大词典
柳三眠
【1】传说{汉}苑中柳树一日三起三倒,如人一日三眠。{宋}{无名氏}《漫叟诗话》:“嘗見曲中使柳三眠事﹐不知所出。後讀{玉溪生}《江之嫣賦》云:‘豈如河畔牛星﹐隔歲止聞一過;不比苑中人柳﹐終朝剩得三眠。’注云:‘{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形﹐一日三起三倒。’”{唐}{韩鄂}《岁华纪丽·春》:“日夜分﹐草木動﹐柳三眠而盤地﹐花五出以照人。”
猫鼠同眠-汉语大词典
猫鼠同眠
亦作“[猫鼠同處]”【1】猫和老鼠睡在一起或生活在一起。比喻上下串通一气,朋比为奸。《新唐书·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猫職捕嚙﹐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姦。”{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六出:“都是讒言佞言﹐一箇箇猫鼠同眠。”《红楼梦》第九九回:“{賈政}聽到這話﹐道:‘胡説﹐我就不識時務嗎?若是上和下睦﹐叫我與他们猫鼠同眠嗎?’”《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你要結識官府﹐先要與那衙役猫鼠同眠﹐你兄我弟。”
成眠-汉语大词典
成眠
【1】入睡。{杜鹏程}《年青的朋友》:“在修築{宝}{成}铁路的过程中﹐有英勇的劳动和欢乐的日子﹐但是又有多少焦虑的时日和不能成眠的夜晩啊!”
我醉欲眠-汉语大词典
我醉欲眠
【1】{晋}{陶潜}直率旷放,喜喝酒,朋友至,即取酒共饮,如己先醉,则谓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见《晋书·陶潜传》。后用为旷放直率的典实。{唐}{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宋}{范成大}《题请息斋》诗:“不惜人扶難拜﹐非關我醉欲眠。”
甕眠-汉语大词典
甕眠
【1】{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甕眠”称醉眠。{唐}{元稹}《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甕眠思{畢卓}﹐糟藉憶{劉伶}。”
春眠-汉语大词典
春眠
【1】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唐}{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一:“翠羽流蘇帳﹐春眠曙不開。”{明}{文徵明}《钱元柳南归口号》:“却有春眠濃似酒﹐不將朝市博江鄉。”
晏眠-汉语大词典
晏眠
【1】安眠。{清}{徐树丕}《寄徐亦史广文》诗:“署冷真忘世﹐官清得晏眠。”{宋}{王安石}《阴山画虎图》诗:“禽逃獸遁亦蕭然﹐豈若封疆今晏眠。”{唐}{杜甫}《遣兴》诗之一:“安得{廉頗}將﹐三軍同晏眠。”【2】谓睡得很迟才起床。{清}{唐孙华}《春日病中杂咏》之二:“身爲晏眠豐暇豫﹐腹因斷肉得清虚。”{唐}{曹松}《长安春日》诗:“塵中一丈日﹐誰是晏眠人?”
晝眠-汉语大词典
晝眠
【1】白昼睡眠;午睡。{唐}{白居易}《睡起晏坐》诗:“後亭晝眠足﹐起坐春景暮。”《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晝眠夜起如平常。”{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入懷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龍護晝眠。”
嘗膽眠薪-汉语大词典
嘗膽眠薪
【1】见“嘗膽卧薪”。
沈眠-汉语大词典
沈眠
亦作“[沉眠]”【1】长眠。指死。{章炳麟}《狱中闻湘人某被捕有感》诗:“中興沴諸將﹐永夜遂沈眠。”【2】犹酣睡;昏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興娘}〕飲食减少﹐生出病來﹐沉眠枕席﹐半載而亡。”{唐}{李商隐}《花下醉》诗:“羣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沈眠日已斜。”
清眠-汉语大词典
清眠
【1】谓躺卧在床上休息而未入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趙聰}却睡不穩﹐清眠在牀。”
牛眠地-汉语大词典
牛眠地
【1】指卜葬的吉地。典出《晋书·周访传》:“初,{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謂曰:‘前崗見一牛眠山汙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當世出二千石。’言訖不見。{侃}尋牛得之,因葬其處,以所指别山與{訪}。{訪}父死,葬焉,果爲刺史,著稱{寧}{益},自{訪}以下,三世爲{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元}{丁鹤年}《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郾城》诗:“佳城已卜牛眠地﹐屏立{泰山}帶圍{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宋公}卒﹐兩公子各立門户﹐爲父卜兆……經月餘﹐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云拜相。”
牛眠-汉语大词典
牛眠
【1】即牛眠地。{明}{吾邱瑞}《运甓记·庐山会合》:“問勳業從來有幾﹐始信牛眠廕果奇。”{清}{赵翼}《为伟儿得葬地于金坛夏萧村感赋》诗:“忽欣來蝶夢﹐恰報得牛眠。”
炙地眠-汉语大词典
炙地眠
【1】贴地而睡。形容穷困。{唐}{孟郊}《寒地百姓吟》:“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亦作“[炙地卧]”。{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每日家燒地眠﹐炙地卧﹐怎麽過那日月?”
熟眠-汉语大词典
熟眠
【1】沉睡。{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吴國}{富陽}人{馬勢}婦﹐姓{蔣}﹐村人應病死者﹐{蔣}輒恍惚熟眠經日﹐見病人死﹐然後省覺。”{宋}{陆游}《对酒》诗:“方其欲瞑時﹐如困得熟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秉燭夜分﹐僕已熟眠。”
燒地卧, 炙地眠-汉语大词典
燒地卧, 炙地眠
【1】见“燒地眠,炙地卧”。
燒地眠, 炙地卧-汉语大词典
燒地眠, 炙地卧
【1】以地为床,烧地取暖。形容非常穷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賈仁}也是一世人﹐偏我衣不遮身﹐食不充口﹐燒地眠﹐炙地卧﹐兀的不窮殺了小人!”亦作“[燒地卧﹐炙地眠]”。{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别無眷屬。家中窮窘﹐朝趁暮食。燒地眠﹐炙地卧。”{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不肯吃﹐不肯穿﹐燒地卧﹐炙地眠﹐誰曾受這般貧賤。”
慵眠-汉语大词典
慵眠
【1】睡懒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王嘗春日遊後圃﹐見一老卒卧日中﹐王蹴之曰:‘何慵眠如是?’卒起聲喏﹐對曰:‘無事可做﹐只得慵眠。’”{清}{孙枝蔚}《东亭春暮忆旧游》诗:“風雨朝朝蕩畫船﹐{吴}中春盡晝慵眠。”
甘眠-汉语大词典
甘眠
【1】酣睡。{唐}{白居易}《偶吟》:“便得一生生計足﹐與君美食復甘眠。”
眩眠-汉语大词典
眩眠
【1】目不安貌;视不明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視眩眠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汉书》作“眩泯”。{颜师古}注:“眩泯﹐目不安也。”
眠-汉语大词典
眠
《集韻》彌殄切,上銑,明。【1】见“眠2娗”。
眠-汉语大词典
眠
《廣韻》莫賢切,平先,明。【1】睡觉。{元}{仇远}《怀古》诗:“吹殺青燈炯不眠,滿襟懷古恨緜緜。”《列子·周穆王》:“〔{古莽之國}〕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後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郭小川}《在社会主义的高潮中》诗:“工人们为什么有那样多的不眠之夜而白天也不知疲困?”【2】某些动物进入冬季不食不动,谓之冬眠。蚕在蜕皮时不食不动,亦称“眠”。{北周}{庾信}《归田》诗:“社雞新欲伏,原蠶始更眠。”{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蠶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宋}{梅尧臣}《和孙端叟蚕具·桑原》:“雉雊麥秀時,蠶眠葉休摘。”{闻一多}《花儿开过了》:“今冬的假眠,也不过是明春的更烈的生命所必需的休息。”《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北蠶三眠,南蠶俱是四眠。”【3】假死;装死。《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郭璞}注:“〔眠〕言佯死也。”【4】横卧;平放。{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眠琴緑陰,上有飛瀑。”《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過了幾月,生了一子,遂到庫中借此銀盒,照依婦人所言,用{魏十二}家舊衣襯在底下,把所生兒子眠在盒子中間。”《儒林外史》第五一回:“你們替我把桅眠了,架上櫓,趕着摇回去。”【5】草木偃伏。{唐}{袁郊}《三辅旧事》:“{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形,號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6】用药后的中毒反应。参见“[眠眩]”。
眠食-汉语大词典
眠食
【1】睡眠和饮食。亦概指生活起居。《南史·陆澄传》:“行坐眠食﹐手不釋卷。”{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未審入秋來眠食何似﹐伏維萬福!”
眠雲-汉语大词典
眠雲
【1】比喻山居。山中多云,故云。{唐}{陆龟蒙}《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茅峯}曾醮斗﹐{笠澤}久眠雲。”{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渭川}凝碧﹐早抛釣月之流;{商嶺}排青﹐不逐眠雲之侣。”{宋}{杨万里}《竹床》诗:“誰言詩老眠雲榻﹐不是漁郎釣月竿。”
眠起-汉语大词典
眠起
【1】指蚕眠后苏醒过来。《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北蠶三眠﹐南蠶俱是四眠。眠起飼葉﹐各要及時。”
眠藥-汉语大词典
眠藥
【1】麻醉药。{明}{张萱}《疑耀·药箭》:“兩{粤}溪洞之蠻﹐以毒藥傅弩矢射人者﹐俗語曰綿藥﹐余初不解其義﹐及讀{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間謂之眠﹐乃知綿藥當作眠藥也。”
眠雲卧石-汉语大词典
眠雲卧石
【1】比喻山居生活。{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卧石人。”
眠卧-汉语大词典
眠卧
【1】入睡;睡眠。{宋}{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诗:“先生骨清少眠卧﹐長夜默坐數更皷。”{唐}{杜甫}《夜归》诗:“夜半歸來衝虎過﹐山黑家中已眠卧。”【2】躺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鐵生}終日耽於酒色﹐如醉如夢過了日子﹐不覺身子淘出病來﹐起床不得﹐眠卧在家。”
眠牀-汉语大词典
眠牀
亦作“[眠床]”【1】卧具。古亦以床为坐具,故称卧具为眠床。{鲁迅}《彷徨·弟兄》:“他便在书桌旁坐下﹐正对着眠床;看{靖甫}的脸﹐已没有昨天那样通红了。”{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记》卷四:“持之(九莖紫茵琅葛芝一斤)南行﹐取己所住户十二步﹐乃置眠牀頭按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潘成}已得天明了﹐急忙便乃下眠床。”
眠覺-汉语大词典
眠覺
【1】睡醒。{唐}{薛能}《杨柳枝》词之五:“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眠睡-汉语大词典
眠睡
【1】犹睡眠。《宣和遗事》前集:“{徽宗}伴{師師}共寢﹐{楊戩}﹑{高俅}别一處眠睡。”{唐}{白居易}《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诗:“朝忙少游宴﹐夕困多眠睡。”《魏书·乐志》:“{晉平公}聞清角而顛隕﹐{魏文侯}聽古雅而眠睡。”
眠息-汉语大词典
眠息
【1】卧倒休息。《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比及天明﹐{朱世遠}教渾家窩伴女兒在床眠息﹐自己徑到城隍廟裏去抽籤。”
眠羊-汉语大词典
眠羊
【1】{宋}时的一种面制食物。状似卧羊,故名。《宋史·礼志十八》:“諸王納妃。定禮……果槃﹑花粉﹑花冪﹑眠羊卧鹿花餅﹑銀勝﹑小色金銀錢等物。”{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並作眠羊﹑卧鹿。”
眠夢-汉语大词典
眠夢
【1】犹睡梦。形容睡熟时的状态。{许地山}《枯杨生花》:“第二晚﹐在眠梦中﹐忽然‘花拉’一声﹐船面随着起一阵恐怖的呼号。”
眠娗-汉语大词典
眠娗
【1】古代寓言中假托的人名。意为腼腆。害羞﹑不大方的样子。{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杭}人言……藴藉不暴躁者曰眠娗。”{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一:“眠娗音緬忝﹐出《列子》﹐俗稱人柔媚爲眠娗。”《列子·力命》:“{眠娗}﹑{諈諉}﹑{勇敢}﹑{怯疑}四人﹐相與游於世﹐胥如志也。”{张湛}注:“眠娗﹐不開通貌。”【2】嘲笑欺谩之语。《方言》第十:“眠娗﹑脉蜴﹑賜施﹑茭媞﹑譠謾﹑■忚﹐皆欺謾之語也。{楚郢}以南﹐東{揚}之郊通語也。”{郭璞}注:“六者亦中國相輕易蚩弄之言也。”
眠花醉柳-汉语大词典
眠花醉柳
同“[眠花宿柳]”【1】{清}{李渔}《怜香伴·贿荐》:“終日眠花醉柳﹐喝六呼幺。”
眠花宿柳-汉语大词典
眠花宿柳
【1】比喻狎妓。《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把他逼得房幃以内﹐生趣毫無﹐荆棘滿眼﹐就不免在外眠花宿柳﹐蕩檢逾閑。”《金瓶梅词话》第一回:“終日閒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專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風。”《红楼梦》第六八回:“一味的只勸二爺保重﹐别在外邊眠花宿柳﹐恐怕叫老爺太太耽心。”{聂绀弩}《论怕老婆》三:“她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点点可怜的几乎是滑稽的地位﹐即她是老婆﹐也就是老公的性的对象。老公而要眠花宿柳﹐偷情纳妾﹐她就连这一点点可怜地位﹐也发生问题了。”
眠輿-汉语大词典
眠輿
【1】供卧息的轿子。《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獵。或乘眠輿至於草間﹐輒呼人從游﹐動至旬日。”《陈书》本传作“眠轝”。
眠音-汉语大词典
眠音
【1】鼾声。{清}{曹寅}《六月廿五日大雨》诗之二:“襆被來更數﹐眠音和雨聲。”
眠牛-汉语大词典
眠牛
【1】《晋书·周光传》:“{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謂曰:‘前岡見一牛眠山汙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后因以“眠牛”喻指风水好或风水好的葬地。{唐}{司空图}《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眠牛勝地﹐兆永繼於公侯。”{陈去病}《天贶节为亡妇生日》诗:“眠牛未卜頻惆悵﹐半夜躊躇月正弦。”
眠轝-汉语大词典
眠轝
【1】见“眠輿”。
眠花藉柳-汉语大词典
眠花藉柳
同“[眠花宿柳]”【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眠花藉柳﹐實愜人心﹐惜是幻化﹐意中終隔一膜耳。”{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予一介寒生﹐終身落魄……而敢謬次音容﹐侈談歌舞﹐貽笑於眠花藉柳之人哉!”
眠宿-汉语大词典
眠宿
【1】睡觉。《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諸女皆{王公}侍兒﹐此老方才去眠宿了﹐諸女得閒﹐在此頑耍。”
眠花卧柳-汉语大词典
眠花卧柳
同“[眠花宿柳]”【1】《红楼梦》第四七回:“那{柳湘蓮}原係世家子弟﹐讀書不成﹐父母早喪﹐素性爽俠﹐不拘細事﹐酷好耍槍舞劍﹐賭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彈筝﹐無所不爲。”《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我見此人有些行爲欠端﹐在外眠花卧柳﹐又裏虚外實。”
眠桅-汉语大词典
眠桅
【1】横倒桅杆。{唐}{元稹}《遭风》诗:“後侣逢灘方拽
﹐前宗到浦已眠桅。”{清}{翟灏}《通俗编·器用》:“按舟人諱倒桅曰眠桅﹐今言免桅﹐譌也。”
眠芊-汉语大词典
眠芊
【1】犹芊眠。草木茂密幽深貌。{清}{陈维崧}《闺怨无闷·春日见城上游女甚盛戏作此词》词:“綺陌眠芊﹐上日妖冶﹐彌望玉樓金埒。”{清}{陈维崧}《寿楼春·为白琅季节母吴孺人赋》词:“摧短髩﹐爲秋霜﹐染啼痕﹐眠芊幽篁。”
眠床-汉语大词典
眠床
【1】见“眠牀”。
眠倒-汉语大词典
眠倒
【1】横倒;放下。《西游补》第十二回:“{隔牆花}唱罷﹐眠倒琵琶﹐長嘆一聲﹐飄然自遠。”
眠眩-汉语大词典
眠眩
【1】服药或敷药后的中毒反应。《方言》第十:“南{楚}飲毒藥懣﹐謂之氐惆……猶中{齊}言眠眩也。”《方言》第三“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間謂之眠﹐或謂之眩”{晋}{郭璞}注:“眠眩﹐亦今通語耳。”
眠思夢想-汉语大词典
眠思夢想
【1】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黄金世界》第六回:“兩兄這些時到那裏去來?令我眠思夢想﹐望眼欲穿!”《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説那禁子貪愛{玉英}容貌﹐眠思夢想﹐要去姦他。”
眠蠶-汉语大词典
眠蠶
【1】蜕皮时进入休眠状态的蚕。{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室委眠蠶﹐衣留畫雉。”
睡眠-汉语大词典
睡眠
【1】睡觉。{唐}{李咸用}《谢僧寄茶》诗:“空門少年初地堅﹐摘芳爲藥除睡眠。”{宋}{陆游}《自闵》诗:“年光疾病占强半﹐日景睡眠居七分。”{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现在虽然艰苦﹐睡眠严重不足﹐还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挤出一部分时间来搞创作。”《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昔有一乳母﹐抱兒涉路﹐行道疲極﹐睡眠不覺。”
睽眠-汉语大词典
睽眠
【1】乖异独处。{三国} {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强者睽眠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假廉而成貪﹐内險而外仁。”
瞑眠-汉语大词典
瞑眠
【1】晩上睡觉。{清}{吴下阿蒙}《断袖篇·任怀仁》:“祚後宿息日﹐忽見有鬼至。朝﹑中﹑暮三時食﹐輒分以祭之……至瞑眠時亦云:‘來伴我宿。’”
立盹行眠-汉语大词典
立盹行眠
【1】站立﹑行走时都在睡觉。形容十分疲倦。{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走的我觔舒力盡渾身戰﹐一身疼痛十分倦﹐我﹐我﹐我立盹行眠。”
蠶眠字-汉语大词典
蠶眠字
【1】似眠蚕状的字迹。{清}{谭献}《台城路·<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朱闌牋上蠶眠字﹐零星憶盡秋語。”
蠶眠-汉语大词典
蠶眠
【1】蚕在生长过程中要蜕数次皮﹐每次蜕皮前有一段时间不动不食﹐如睡眠的状态﹐故称。{唐}{王维}《渭川田家》诗:“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清}{黄燮清}《长水竹枝词》:“蠶眠桑老紅閨静﹐燈火三更作繭圓。”{唐}{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幾處折花驚蝶夢﹐數家留葉待蠶眠。”
芊眠-汉语大词典
芊眠
【1】光色盛貌。亦喻文采华美。《文选·陆机<文赋>》:“或藻思綺合﹐清麗芊眠。”{李善}注:“芊眠﹐光色盛貌。”{清}{恽敬}《南田先生家传》:“{氷}字{清于}……寫生芊眠藴藉﹐用粉精絶﹐迎日花朵俱有光。”【2】犹芊绵。草木蔓衍丛生貌。{南朝} {齐}{谢朓}《高松赋》:“既芊眠於廣隰﹐亦迢遞於孤嶺。”{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诗之四:“柳邊煙掩苒﹐堤上草芊眠。”{唐}{崔融}《瓦松赋》:“苯
丰茸﹐青冥芊眠。”【3】犹芊绵。连绵不绝貌。{清}{黄景仁}《过高淳湖》诗:“等閒重作倚篷人﹐浩皛芊眠一悽斷。”
酣眠-汉语大词典
酣眠
【1】酣睡。{清}{贝青乔}《咄咄吟》:“舵樓一覺酣眠起﹐釣個鮮魚上酒樓。”{唐}{袁郊}《甘泽谣·红线》:“某發其左扉﹐抵其寢帳。見{田}親家翁正於帳内﹐鼓趺酣眠。”{闻一多}《死水·你看》:“你看负暄的红襟在电杆梢上﹐酣眠的锦鸭泊在老柳根旁。”
貓鼠同眠-汉语大词典
貓鼠同眠
亦作“[貓鼠同處]”亦作“[貓鼠同乳]”【1】《旧唐书·五行志》:“〔{大曆}〕十三年六月戊戌,{隴}右{汧源縣}軍士{趙貴}家貓鼠同乳不相害,節度使{朱泚}籠之以獻。宰相{常袞}率百僚拜表賀,中書舍人{崔祐甫}曰:‘此物之失性也……貓之食鼠,載在祀典,以其能除害利人,雖微必録。今此貓對鼠,何異法吏不勤觸邪,疆吏不勤扤敵?’”《新唐书·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嚙,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姦。”又:“{天寶}元年十月,{魏郡}貓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處。”古人认为猫捕鼠与官司捕盗性质相同,猫与鼠同处或同乳,即为官司废职容奸之兆。后以比喻上下沆瀣一气,臭味相投。{清}{林则徐}《批琼州镇该辖洋面近时始有外船禀》:“總由奸民串通衙蠹﹐骫法營私﹐而員弁亦復貓鼠同眠﹐分肥故縱﹐深堪痛恨!”
長眠-汉语大词典
長眠
【1】死的婉辞。《太平广记》卷三五四:“〔{鄭郊}〕過一塚﹐上有竹二竿﹐青翠可愛﹐因駐馬吟曰:‘塚上兩竿竹﹐風吹常裊裊。’久不能續﹐聞塚中言曰:‘何不云: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宋}{苏轼}《李宪仲哀词》:“大夢行當覺﹐百年特未滿。遑哀已逝人﹐長眠寄孤館。”{郭沫若}《豕蹄·楚霸王自杀》:“看那情形并不是要去擦背﹐而是去就它们的长眠。”{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悼亡》云:‘傷心最是懷中女﹐錯認長眠作暫眠。’”
露眠-汉语大词典
露眠
【1】露宿于野。{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六:“露眠不管牛羊踐﹐我是{鍾山}無事僧。”
阡眠-汉语大词典
阡眠
【1】草木茂密貌。{南朝} {齐}{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阡眠起雜樹﹐檀欒蔭修竹。”{唐}{李白}《愁阳春赋》:“野綵翠兮阡眠﹐雲飄颻而相鮮。”《文选·陆机<赴洛道中>诗之一》:“山澤紛紆餘﹐林薄杳阡眠。”{李善}注引《楚辞》:“遠望兮阡眠。”{吕延济}注:“阡眼﹐原野之色。”
頭眠-汉语大词典
頭眠
【1】蚕在生长过程中,第一次蜕皮前不食不动的现象,称“頭眠”。{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一:“漸漸變色﹐隨色加減食。至純黄﹐則不飼。是謂頭眠﹐不以早晩擡過。”
驚眠-汉语大词典
驚眠
【1】惊破睡眠。{元文宗}《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犬吠竹籬人過語﹐雞鳴茅店客驚眠。”{明}{高启}《练圻老人农隐》诗:“虬鬚縣吏叩門户﹐鄰犬夜吠頻驚眠。”{唐}{张说}《岳州守岁》诗:“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
高眠-汉语大词典
高眠
【1】高枕安眠。{唐}{耿湋}《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閑詠疏篁近﹐高眠遠岫微。”{清}{李渔}《蜃中楼·姻阻》:“介壽歸來﹐{河}清無事﹐龍宫盡日高眠。”{宋}{王禹偁}《五更睡》诗:“左宦離雙闕﹐高眠盡五更。”【2】指闲居。{明}{袁宏道}《初杜门》诗:“一笑揮銅綬﹐高眠謝部民。”{唐}{李华}《与弟莒书》:“未遇{趙公}之舉﹐馬厩高眠﹐古今一也。”
鶴眠-汉语大词典
鶴眠
【1】据{清}{吕留良}等《<和靖诗钞>序》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有“梅妻鶴子”之称。故以“鶴眠”指隐居,孤眠。{清}{姚燮}《暗香·仙》词:“儂儻三生證業﹐還只願﹑鴛鴦雙羽。也勝得﹑梅影裏﹑鶴眠冷苦。”
鼾眠-汉语大词典
鼾眠
【1】犹鼾睡。{宋}{孔武仲}《久长驿书事》诗:“空堂深深閃燈燭﹐羣奴鼾眠聲動屋。”{清}{蒲松龄}《日用俗字·争讼章》:“家中無事真清福﹐鼾眠直到大天光。”{清}{秋瑾}《如此江山》词:“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
龍眠-汉语大词典
龍眠
【1】指归隐林下。{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张文和公风鸢诗》:“{文端}則賜金歸老﹐頤志龍眠﹐安慮野飆排撼乎?”【2】山名。在{安徽}{桐城}西北,与{舒城}﹑{六安}接界。借指{舒州}。{清}{蒋士铨}《第二碑·赓韵》:“〔小生〕姓{阮}名{劍彩}字{斗墟}﹐{楚}中{漢陽}人也。{龍眠}右族﹐{江}表名家。”{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元祐}中{舒州}有{李亮工}者﹐以文鳴薦紳間﹐與{蘇}{黄}游﹐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李伯時}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三代}以來鼎彝之類爲《考古圖》。又有{李元中}﹐字畫之工﹐追蹤{鍾}{王}。時號{龍眠}三{李}。”【3】{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别号。{公麟}致仕后,归老于{龙眠山},自号{龙眠居士}。{元}{马臻}《题<唐十八学士图>》诗:“後有{龍眠}傳此本﹐禮樂衣冠激流俗。”{明}{徐渭}《观音大士赞》:“真者有兩﹐畫者亦然﹐一似{道子}﹐一似{龍眠}﹐合兩爲一﹐妙哉{俞子}之管。”{宋}{苏轼}《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後》诗之一:“{龍眠}獨識慇懃處﹐畫山陽關意外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