瞑(瞑)是什么意思
瞑目-实用委婉语词典
瞑目
死亡的婉称。意为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实用委婉语词典
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婉指批评如果不下猛药,就难以把疾病治愈。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瞑-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瞑mián
小睡。后来写作“眠”。《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
另见míng。
瞑-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瞑míng
①闭眼。曹丕《与吴质书》:“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志意何时复类昔日?”袁枚《祭妹文》:“四肢犹温,一目未~,盖犹忍死待予也。”②眼睛昏花。《晋书·山涛传》:“臣耳目聋~,不能自励。”③天黑,傍晚。韩愈《春雪》:“~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另见mián。
【暝目】①闭眼。《晋书·杨轲传》:“颍川荀铺,好奇之士也,造而谈经,轲~不答。”②指死。《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欲令~之日,无所复恨。”
一瞑不视-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瞑不视yī míng bù shì
【释义】:
①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蒋南翔《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战士——杨学诚同志》:“可惜他已一瞑不视,永不能再看到这个美丽的古城和学校了!”也用以形容不怕牺牲。鲁迅《斯巴达之魂》:“彼等曾临敌而笑,结怒欲冲冠之长发,以示一瞑不视之决志。”②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邹韬奋《倾诉》:“不满烦闷,只应该使我们更坚决地向前奋斗,不应该使我们逃避困难,一瞑不视。”
死不瞑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死不瞑目sǐ bù míng m ù
【释义】:
死了也不闭眼。指心事未了,死有遗憾。鲁迅《马上支日记》:“我觉得倘不将这药认作‘戒烟药水’,他大概是死不瞑目的。”
瞑-现代汉语大词典
瞑míng
【释义】:
①闭,合上眼睛。参见“瞑目①”。②眼睛昏花。如:耳聋目瞑。
瞑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瞑目míng mù
【释义】:
①闭上眼睛。何其芳《丁令威》:“丁令威瞑目微思,难道隐隐有一点失悔在深山中学仙吗?”②死。沈从文《从文自传》:“至于我那个爸爸…在家乡从一种极轻微的疾病中便瞑目了。”
瞑思苦想-现代汉语大词典
瞑思苦想míng sī kǔ xiǎng
【释义】:
深沉地思索;尽力思索。《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
瞑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瞑然míng rán
【释义】:
指默默地若有所思的样子。曹禺《原野》:“盲人睁大一双不见眸子的眼眶,凝望前面,瞑然不知思念什么。”
瞑想-现代汉语大词典
瞑想míng xiǎng
【释义】:
默默思索;苦思。茅盾《子夜》:“冯云卿咽下一口气,呆呆地看着炕榻后墙壁上挂的那幅寸楷的朱伯庐先生《治家格言》。他惘然沉入了瞑想。”
青瞑-现代汉语大词典
青瞑qīng míng
【释义】:
瞎子。《中国谚语资料》:“青瞑(瞎子)自有光人(明眼人)牵。”
一瞑不視-汉语大词典
一瞑不視
【1】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有斷脰決腹,一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鲍彪}注:“瞑,不視也,謂死。”{蒋南翔}《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战士--杨学诚同志》:“可惜他已一瞑不视﹐永不能再看到这个美丽的古城和学校了!”【2】形容不怕牺牲。{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彼等曾临敌而笑﹐结怒欲冲冠之长发﹐以示一瞑不视之决志。”【3】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邹韬奋}《倾诉》:“不满烦闷﹐只应该使我们更坚决地向前奋斗﹐不应该使我们逃避困难﹐一瞑不视。”
不瞑-汉语大词典
不瞑
【1】不合眼。《左传·文公元年》:“諡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行年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晋}{嵇康}《养生论》:“内懷隱憂﹐則達旦不瞑。”《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二位老人家一靈不瞑﹐眼睁睁只望了你一個人。”
小瞑-汉语大词典
小瞑
【1】稍睡。{汉}{应劭}《风俗通·怪神·石贤士神》:“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頓息石人下小瞑。”
合瞑-汉语大词典
合瞑
【1】闭目;闭目入睡。{北齐}{萧放}《冬夜咏妓诗》:“佳麗盡時年﹐合瞑不成眠。”《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金樹}遣其黨數人入閤内﹐與假子遊戲﹐向夕﹐潛斷其弓弦﹐藏刀槊於牀下。合瞑﹐抱之趨出。”{胡三省}注:“人睡則目合而瞑。”
榆瞑豆重-汉语大词典
榆瞑豆重
【1】语出《文选·嵇康<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則身重,行止難。’又曰:‘啖榆,則瞑不欲覺也。’”后以“榆瞑豆重”谓身懒神昏。{唐}{李商隐}《为柳珪上京兆公谢辟启》:“木朽石頑﹐雕鐫莫就;榆瞑豆重﹐性分難移。”
死不瞑目-汉语大词典
死不瞑目
【1】死了也不闭眼。谓心事未了,死有遗憾。《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堅}曰:‘{卓}({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北史·陈元康传》:“及{神武}疾篤﹐謂{文襄}曰:‘{芒山}之戰﹐不用{元康}言﹐方貽汝患﹐以此爲恨﹐死不瞑目。’”《明史·武大烈传》:“恨母老子幼﹐死不瞑目爾。”{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觉得倘不将这药认作‘戒烟药水’﹐他大概是死不瞑目的。”
晝瞑-汉语大词典
晝瞑
【1】白昼睡觉。瞑,通“眠”。《庄子·知北游》:“{婀荷甘}與{神農}同學於{老龍吉}﹐{神農}隱几闔户晝瞑。”
深瞑-汉语大词典
深瞑
【1】紧闭双目。{汉}{刘向}《说苑·谈丛》:“{惠施}卒而{莊子}深瞑不言﹐見世莫可與語也。”
甘瞑-汉语大词典
甘瞑
亦作“[甘冥]”【1】甘眠。《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瞑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庄子·列御寇》:“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鄉。”{陆德明}释文:“冥……本亦作‘瞑’﹐又音眠。”{郭庆藩}集释引{俞樾}曰“瞑﹑眠﹐古今字……甘瞑即甘眠。”
甘心瞑目-汉语大词典
甘心瞑目
【1】犹言死而无怨。《後汉书·马援传》:“吾受厚恩﹐年迫餘日索﹐常恐不得死國事;今獲所願﹐甘心瞑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以此得罪﹐甘心瞑目。”
目瞑-汉语大词典
目瞑
【1】目昏眩。《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注:“熱甚于上﹐則頭痛﹑目瞑﹑衄血;熱甚于下﹐則腹痛﹑尿難﹑便血。”{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服葯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2】瞑目。指死亡。{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與閨婦别士﹐怨曠而没身﹐倩女懷春﹐黯傷而離魂﹐皆目瞑爲難﹐鬼靈不死﹐永結愁思之夢﹐長居離恨之天。”
瞀瞑-汉语大词典
瞀瞑
【1】目眩昏晕;晕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兰》:“富室有女﹐得暴疾﹐眩然瞀瞑。”
瞑-汉语大词典
瞑
《廣韻》莫經切,平青,明。【1】闭;合上。参见“[瞑目]”。【2】闭目。{汉}{刘向}《说苑·谈丛》:“{惠施}卒而{莊子}深瞑不言,見世莫可與語也。”《左传·襄公十九年》:“〔{荀偃}〕二月甲寅,卒,而視,不可含。{宣子}盥而撫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猶視。{欒懷子}曰:‘其爲未卒事于{齊}故也乎?’乃復撫之曰:‘主苟終,所不嗣事于{齊}者有如{河}!’乃瞑,受含。”{晋}{葛洪}《抱朴子·嘉遯》:“並默則{子貢}與喑者同口,咸瞑則{離朱}與矇瞽不殊矣。”《吕氏春秋·知接》:“人之目,以照見之也,以瞑,則與不見同。”{元}{俞琰}《席上腐谈》:“{邵康節}曰……飛之類喜風,而敏于飛上。走之類喜土,而利于走下。在水者不瞑,在風﹑在地者瞑。”【3】眼睛昏花。{唐}{李节}《饯潭州疏言禅师诣太原求藏经诗序》:“即一夫不幸而有寒暑風濕之痾,背癃而足躄,耳聵而目瞑,於是攻熨之術用焉。”《晋书·山涛传》:“臣耳目聾瞑,不能自勵。”【4】昏暗。{宋}{陆游}《风云昼晦夜遂大雪》诗:“草木盡偃伏,道路瞑不分。”【5】见“瞑臣”﹑“瞑士”。【6】通“[暝]”。暮;黄昏。{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武彝山日记》:“亟辭去,抵舟,已入瞑矣。”{唐}{韩愈}《春雪》诗:“瞑見迷巢鳥,朝逢失轍車。”
瞑眴-汉语大词典
瞑眴
【1】昏乱貌。{汉}{扬雄}《甘泉赋》:“仰矯首以高視兮﹐目瞑眴而亡見。”
瞑子裏-汉语大词典
瞑子裏
【1】暗地里;暗中。{清}{洪昇}《长生殿·觅魂》:“瞑子裏出真元﹐抵多少夢遊仙﹐俺則待踏破虚空﹐去訪嬋娟。”{明}{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瞑子裏自尋思。妾意君情一旦如朝露。”{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燒罷功德疏﹐百媚地{鶯鶯}不勝悲苦﹐似梨花帶春雨。老夫人哀聲不住。那{君瑞}醮臺兒旁立地不定﹐瞑子裏歸去。”{凌景埏}校注:“瞑子裏﹐暗地裏。這裏有昏昏沉沉不自覺的意思。”
瞑弓-汉语大词典
瞑弓
【1】弓名。《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永昌}之西﹐野桑生石上﹐其林上屈﹐兩向而下植﹐取以爲弓﹐不筋漆而利﹐名曰瞑弓。”
瞑瞞-汉语大词典
瞑瞞
【1】贪爱;迷恋。语出《荀子·非十二子》:“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瞑瞑然。”{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未幾﹐瞑瞞于富貴利禄﹐而欲與素志調和﹐于是戊戌柄政﹐始有變法之議。”{清}{方苞}《答申谦居书》:“{魏}{晉}以後﹐姦僉污邪之人而詩賦爲衆所稱者有矣﹐以彼瞑瞞於聲色之中﹐而曲得其情狀﹐亦所謂誠而形者也。”{章炳麟}《俱分进化论》:“樂事見前﹐瞑瞞眈溺﹐若忘餘事﹐是爲樂受。”
瞑氛-汉语大词典
瞑氛
【1】夜色。{唐}{苏味道}《咏霜》:“金祇暮律盡﹐玉女瞑氛歸。”
瞑色-汉语大词典
瞑色
【1】暮色。亦指昏暗的天色。{清}{龚自珍}《纪游》诗:“侍兒各尋芳﹐自薦到扶掖﹐光景不少留﹐羣山媚瞑色。”{清}{申涵光}《雨》诗:“瞑色連天地﹐柴門處士家﹐茅茨歷風雨﹐雞犬帶泥沙。”{唐}{李白}《菩萨蛮》词之二:“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瞑然-汉语大词典
瞑然
【1】模模糊糊地。{晋}{干宝}《搜神记》卷四:“{班}出﹐瞑然﹐忽得還舟。”【2】闭目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僧》:“〔丐僧〕忽出南城﹐卧道側﹐如僵﹐三日不動。居民恐其餓死﹐貽累近郭﹐因集勸他徙﹐欲飯﹐飯之;欲錢﹐錢之。僧瞑然不應。”【3】指默默地若有所思的样子。{曹禺}《原野》第二幕:“盲人睁大一双不见眸子的眼眶﹐凝望前面﹐瞑然不知思念什么。”
瞑眠-汉语大词典
瞑眠
【1】晩上睡觉。{清}{吴下阿蒙}《断袖篇·任怀仁》:“祚後宿息日﹐忽見有鬼至。朝﹑中﹑暮三時食﹐輒分以祭之……至瞑眠時亦云:‘來伴我宿。’”
瞑瞑-汉语大词典
瞑瞑
【1】昏暗迷乱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瞑瞑然。”{杨倞}注:“瞑瞑﹐視不審之貌。”{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瞞瞞瞑瞑﹐謂耽於酒食﹐惛瞀迷亂之容也。”《淮南子·览冥训》:“一自以爲馬﹐一自以爲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文子·道原》:“古者民童蒙不知東西……行蹎蹎﹐視瞑瞑﹐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瞑坐-汉语大词典
瞑坐
【1】闭目静坐。{清}{金农}《石淙院与禅人茶话》诗:“虚空同瞑坐﹐竪拂老湯師。”《太平广记》卷十九引{唐}{卢氏}《逸史·李林甫》:“〔道士〕遂却與{李公}出大門﹐復以竹杖授之﹐一如來時之狀。入其宅﹐登堂﹐見身瞑坐於牀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時秋穫方畢﹐家家屋上屋下﹐柴草皆滿﹐茅檐秫籬﹐斯須四面皆烈焰﹐度不能出﹐與妻子瞑坐待死。”
瞑卧-汉语大词典
瞑卧
【1】昏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兰》:“富翁止此女﹐甚珍惜之﹐能醫者願以千金酬報。{張}請視之﹐從翁入室﹐見女瞑卧;啓其衾﹐撫其體﹐女昏不覺。”
瞑睫-汉语大词典
瞑睫
【1】合目。{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絶吭甦又咽﹐瞑睫倦微揚﹐裹褥移私第﹐霑胸進勺漿。”
瞑目-汉语大词典
瞑目
【1】闭上眼睛。《晋书·隐逸传·杨轲》:“{潁川}{荀鋪}﹐好奇之士也﹐造而談經﹐{軻}瞑目不答。”《淮南子·缪称训》:“故行險者不得履繩﹐出林者不符直道﹐夜行瞑目而前其手﹐事有所至﹐而明有所害﹐人能貫冥冥入於昭昭﹐可與言至矣。”{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二:“鑰必以魚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何其芳}《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瞑目微思﹐难道隐隐有一点失悔在深山中学仙吗?”【2】谓死。{宋}{司马光}《叙清河郡君》:“君性和柔敦實﹐自始嫁至于瞑目﹐未嘗見其有忿懥之色﹐矯妄之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前代之所貴﹐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至于我那个爸爸……在家乡从一种极轻微的疾病中便瞑目了。”《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欲令瞑目之日﹐無所復恨。”
瞑拜-汉语大词典
瞑拜
【1】闭目合掌行跪拜礼以示虔诚。{唐}{白居易}《和送刘道士游天台》:“齋心謁{西母}﹐瞑拜朝{東君}。”
瞑臣-汉语大词典
瞑臣
【1】{春秋}{晋}盲乐师{师旷}的自称。《逸周书·太子晋》:“{師曠}對曰:‘瞑臣無見﹐爲人辯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聞易窮。王子汝將爲天下宗乎!’”{孔晁}注:“{師曠}﹐{晉}大夫﹐無目﹐故稱瞑。”
瞑思苦想-汉语大词典
瞑思苦想
【1】深沉地思索;尽力思索。《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
瞑視-汉语大词典
瞑視
【1】凝神注视。{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奴子{劉琪}畜一牛一犬。牛見犬輒觸﹐犬見牛輒噬……後繫至兩處﹐牛或聞犬聲﹐皆昂首瞑視。”
瞑截-汉语大词典
瞑截
【1】暗中截取。{明}{程羽文}《鸳鸯牒》:“{蘇若蘭}迴文一錦﹐瞑截天孫﹐正索解人不可得。”
瞑光-汉语大词典
瞑光
【1】夜色。{明}{王世贞}《和徐荆州覆水歌》:“真珠錯落瞑光破﹐老鮫無聲淚潛墮。”
瞑士-汉语大词典
瞑士
【1】盲人。《吕氏春秋·知接》:“瞑士未嘗照﹐故未嘗見。”
瞑聞-汉语大词典
瞑聞
【1】隐约听见。{唐}{韩愈}《宿曾江口示侄湘》诗之一:“篙舟入其家﹐瞑聞屋中唏。”
瞑想-汉语大词典
瞑想
【1】默默思索;苦思。{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缘》:“我心中不暇听他们的谈话﹐只是对着了目前的光景而瞑想世间的‘缘’的奇妙:目前的良会的缘﹐是我所完成的。”{茅盾}《子夜》八:“{冯云卿}咽下一口气﹐呆呆地看着炕榻后墙壁上挂的那幅寸楷的{朱伯庐}先生《治家格言》。他惘然沉入了瞑想。”
瞑-汉语大词典
瞑
《廣韻》莫賢切,平先,明。《廣韻》莫甸切,去霰,明。【1】通“[眠]”。假寐,小睡。亦泛指睡觉。{南唐}{冯延巳}《菩萨蛮》词之三:“欹枕不成瞑,關山人未還。”《新唐书·萧遘传》:“〔{遘}〕道{三峽},方迫畏不瞑,若有人謂曰:‘公無恐,予爲公呵禦。’{遘}怳悟。”《庄子·德充符》:“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楚辞·招魂》:“致命於帝,然後得瞑些。”{王逸}注:“瞑,卧也。”《文选·嵇康<养生论>》:“夜分而坐則低迷思寢,内懷殷憂,則達旦不瞑。”{李善}注:“瞑,古眠字”。【2】见“瞑2眩”。
瞑眩藥-汉语大词典
瞑眩藥
【1】语出《书·说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后以“瞑眩藥”指服后反应强烈的药。{宋}{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譬猶一人之身﹐衆病交攻﹐不求瞑眩之藥﹐而求厥疾之瘳﹐不可得也。”{元}{杨暹}《西游记》第一本第三出:“倚危樓高峻﹐瞑眩藥難痊。”
瞑菜-汉语大词典
瞑菜
【1】绰菜的别名。又名睡菜。{晋}{嵇含}《南方草木状·绰菜》:“綽菜﹐夏生於池沼間﹐葉類茨菰﹐根如藕條﹐{南海}人食之﹐云令人思睡﹐呼爲瞑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四·睡菜》〔释名〕:“瞑菜﹐睡菜。”
瞑坐-汉语大词典
瞑坐
【1】坐着小睡。《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將樂}{楊時}初登進士第﹐聞{程顥}兄弟講學﹐以師禮見{顥}于{潁昌}……{顥}卒﹐又師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瞑眩-汉语大词典
瞑眩
【1】指用药后而产生的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书·说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瞑眩者﹐令人憤悶之意也。”{傅尃}《落日》诗之三:“良藥醫云須瞑眩﹐大雄佛以濟慈悲。”{宋}{陆游}《排闷》诗:“又若哀其愚﹐救以藥瞑眩。”【2】泛指头晕目眩。《说郛》卷三一引{宋}无名氏《致虚杂俎》:“西域有獸如犬﹐含水噀馬目﹐則馬瞑眩欲死。”{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白萍》:“{林}被酒瞑眩﹐極力支撑﹐竟不能敵。”
芊瞑-汉语大词典
芊瞑
【1】悠远不明貌。《楚辞·王褒<九怀·通路>》“遠望兮仟眠”{汉}{王逸}注:“遥視{楚國}﹐闇未明也。一作芊瞑。”
青瞑-汉语大词典
青瞑
【1】瞎子。《中国谚言资料·一般谚语》:“青瞑(瞎子)自有光人(明眼人)牵。”
鏗瞑-汉语大词典
鏗瞑
【1】形容孤独寂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鏗瞑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张载}注:“寂寞之形也。”一本作“■■”。
頑瞑-汉语大词典
頑瞑
【1】犹顽冥。谦词。{唐}{元稹}《遣病》诗之二:“棄置何所任?{鄭公}憐我病。三十九萬錢﹐資予養頑瞑。”
顛瞑-汉语大词典
顛瞑
【1】犹迷惑。{唐}{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顧瞻想巖谷﹐興歎倦塵囂。惟彼顛瞑者﹐去公豈不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