矇瞍(矇瞍)是什么意思
矇瞍-汉语大词典
矇瞍
亦作“[矇叟]”亦作“[矇
]”【1】指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矇瞍奏公。”《吕氏春秋·达郁》“矇箴師誦”{高诱}注引《诗》作“矇叟奏功”。{宋}{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教坊致语 》:“採謡言於《擊壤》﹐助矇瞍之陳《詩》。”【2】盲人。{晋}{葛洪}《抱朴子·擢才》:“華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淺短所識。”《国语·晋语四》:“侏儒不可使援﹐矇
不可使視。”一本作“矇瞍”。{清}{周亮工}《王王屋传》:“甚有矇瞍孤貧﹐鳩杖鶉衣﹐亦視力投金錢檻車贐之。”《楚辞·九章·怀沙》:“玄文處幽兮﹐矇瞍謂之不章。”{洪兴祖}补注:“有眸子而無見曰矇﹐無眸子曰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