畾(畾)是什么意思
畾-汉语大词典
畾
《廣韻》魯回切,平灰,來。《集韻》魯水切,上旨,來。【1】同“[雷]”。《癸巳类稿·持素证篇》引《素问·大奇论》:“五色先見黑白,畾發死。”{俞正燮}注:“畾即雷。”按,今本《素问·大奇论》“畾”均作“壘”。【2】通“[虆]”。盛土用具。《墨子·备蛾傅》:“土,五步一,毋其二十畾。”{孙诒让}间诂:“毋其二十畾,疑當作‘毋下二十畾’……畾讀爲《孟子》‘虆梩’之虆,古字通用。盛土籠也。”【3】通“[礧]”。推石自高处下击。《新唐书·朱宣传》:“{裕}開門,軍入,縣門發,死者數千,縱畾石擊未入者,殺裨將百餘人。”【4】通“[磊]”。参见“[畾落]”。
畾落-汉语大词典
畾落
【1】磊落。正大光明貌。《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光嚴}整行之次﹐忽見{維摩}﹐道貌凛然﹐儀形畾落。”
畾茶-汉语大词典
畾茶
【1】古代的一种茶汤。{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六:“余生{漢}東﹐最喜啜畾茶﹐閒時常過一二北人﹐知余喜啜此﹐則往往煮以相餉﹐未嘗不欣然也。其法以茶芽盞許﹐入少脂麻﹐沙盆中爛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極甘腴可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