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白虎)是什么意思
白虎当头坐,无灾必有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白虎当头坐,无灾必有祸
【释义】:
白虎:道教所信奉的四方神之一,司西方,与青龙、朱雀、玄武合称四方四神;星相家用以指凶神。谓白虎神出现,必定有灾祸发生。《说唐后传》一六:一日睡在书房中,见一白虎揭开帐子扑身进来,吓得他魂飞天外……不上几天,老夫妇双双病死了。只叫做:白虎当头坐,无灾必有祸。《清风闸》二四:有一付对联:白虎当头坐,无灾必有祸。
白虎守明堂,一岁几人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白虎守明堂,一岁几人亡
【释义】:
白虎: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明堂:风水先生称墓前聚水处或墓前祭台。谓白虎神出现在谁家墓前,谁家就要死人。《九命奇冤》六:他那石室正对着一座土山,我们可将那土山前面削平一块,竖起木板,在木板上面画一只白虎,对着他那石室的明堂。古语有两句说道:白虎守明堂,一岁几人亡。那时他怕死人,不愁他不出卖。
⊙白虎照明堂,一岁几人亡
《警富新书》三:贵兴嘉纳其计,遂令人绘着一只白虎露牙张口,头横尾竖,眼睁睁远远对正梁家之明堂。凌氏惊骇拊膺而叹曰:“古云白虎照明堂,一岁几人亡。如此不祥,当以何法治之?”
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释义】:
青龙:吉星。白虎:凶星。吉星和凶星同行,是吉是凶完全保不定。比喻吉凶未卜。多指凶多吉少。《喻世明言》二〇:我蒙圣恩,除做南雄巡检之职,就要走马上任。我闻广东一路,千层峻岭,万叠高山,路途难行,盗贼烟瘴极多。如今便要收拾前去,如之奈何?……正是: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金瓶梅词话》二六:那众火家都乱走了,不敢烧。贲四、来兴少不的把棺材停在寺里,来家回话。正是: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西湖二集》二八:一边说,一边脚下摸摸索索,已不知走过了多少弯弯曲曲之处,正是: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警世通言》一五:那秀童的爹娘兀自哭哭啼啼,絮絮咶咶的不住。正是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醒世恒言》五:爹妈从小管他不下的,今日那里留得他住?只得由他,捏着两把汗,在草堂中等候消息。正是: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青龙白虎同为伴,凶吉灾祥未可知
《醒世姻缘传》一四:晁大舍明明晓得自己见鬼,甚不喜欢,只得壮了胆,往前撞着走。正是:青龙白虎同为伴,凶吉灾祥未可知。
☉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晓
《五美缘全传》一一:详梦官只得说出梦中之事。也不知说出些甚么言语,正是: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晓。
☉青龙与白虎同行,喜鹊与乌鸦齐噪
《醋葫芦》一:只索硬了头皮过去见他。正是那青龙与白虎同行,喜鹊与乌鸦齐噪。
☉青龙白虎同行,吉凶悲喜难料
《后水浒传》七:月仙在轿中,真是青龙白虎同行,吉凶悲喜难料。
☉吉凶全然未保,青龙白虎同行
《初刻拍案惊奇》二五:可怜粉黛丛中艳质,囹圄队里愁形。吉凶全然未保,青龙白虎同行。
白虎星-汉语惯用语辞典
白虎星bái hǔ xīng
旧喻给家里带来厄运的人。胡絜清等《大家评理》“别教那白虎星坑害咱们!”
白虎-现代汉语大词典
白虎bái hǔ
【释义】:
①指迷信传说中的凶神。②方言。豆腐的谑称。如:青龙白虎汤。按,指青菜豆腐汤。
白虎星-现代汉语大词典
白虎星bái hǔ xing
【释义】:
星相家所说的一种凶神,逢之则多不利。茅盾《春蚕》:“那母狗是白虎星,惹上了她就得败家。”
白虎星-汉语大词典
白虎星
【1】星相家所说的一种凶神﹐逢之则多不利。{清}{洪楝园}《後南柯·情引》:“少刻有白虎星臨門﹐蟻子(指公主)不必驚慌。”《文明小史》第四十回:“{逢之}的母親央了一位合婚的先生占了一占……但是兩下合起來﹐衝犯了白虎星﹐父母不利﹐有點兒刑尅。”{茅盾}《春蚕》二:“‘那母狗是白虎星﹐惹上了她就得败家。’--{老通宝}时常这样警戒他的小儿子。”
白虎王-汉语大词典
白虎王
【1】{汉}{魏}{南北朝}时对{汉}{荆州}刺史{王子香}的敬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縣({枝江縣})有{陳留}{王子香}廟頌﹐稱{子香}於{漢和帝}之時﹐出爲{荆州}刺史﹐有惠政。天子徵之﹐道卒{枝江亭}中。常有三白虎﹐出入人間﹐送喪踰境。百姓追美甘棠﹐以{永元}十八年﹐立廟設祠﹐刻石銘德﹐號曰{枝江}{白虎王君}。其子孫至今猶謂之爲‘白虎王’。”
白虎復夷-汉语大词典
白虎復夷
【1】{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中专事猎虎者的称号。白虎﹐白额虎的略语;复﹐免除赋税或劳役。{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襄王}时,有白虎率群虎为患,{秦王}悬赏招募有能杀之者封万户侯。于是夷人{廖仲药}等三人射杀白虎。{秦王}欲如约,因嫌其夷人,乃改为“復夷人頃田不租”等厚待之,并与之“盟曰:‘{秦}犯夷輸黄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夷人安之”。{汉}代兴起,夷人“亦從{高祖}定亂有功。{高祖}因復之,專以射白虎爲事”,故世人号为“白虎復夷”。
白虎門-汉语大词典
白虎門
【1】{汉}代{长安}宫门名。{唐}时因避{太祖}{李虎}讳﹐改虎为“獸”﹐故又称{白兽门}。《汉书·王莽传下》:“三日庚戌﹐晨旦明﹐羣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白虎門}﹐{和新公}{王揖}奉車待門外。”
白虎陣-汉语大词典
白虎陣
【1】古战阵名。《四游记·洞宾大排天阵》:“{吕軍師}令{長沙國}{蘇何慶}﹐以部下軍靠{九龍谷}﹐排作白虎陣。”按﹐《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此明軍行象天文而作陣法也。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白虎樽-汉语大词典
白虎樽
【1】古代用以奖劝直言者的一种盖上有白虎图像的酒器。《宋书·礼志一》:“正旦元會﹐設白虎樽於殿庭﹐樽蓋上施白虎﹐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欲令言者猛如虎﹐無所忌憚也。”《南齐书·王俭传》:“{宋}世外六門設竹籬。是年初﹐有發白虎樽者言:‘{白門}三重門﹐竹籬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牆。”
白虎幡-汉语大词典
白虎幡
【1】有白虎图像的旗。古代用作传布朝廷政令或军令的符信。{晋}{崔豹}《古今注·舆服》:“{魏}朝有青龍幡﹑朱雀幡﹑玄武幡﹑白虎幡﹑黄龍幡五﹐而以招四方……今{晉}朝唯用白虎幡。”《宋书·百官志》:“殿中將軍……朝會宴饗﹐則將軍戎服﹐直侍左右﹐夜開城諸門則執白虎幡監之。”《南史·萧颖胄传》:“初﹐{山陽}出{南州}﹐謂人曰:‘朝廷以白虎幡追我﹐亦不復還矣。’”{唐}避{太祖}{李虎}讳﹐改为“白武幡”或“白獸幡”。《晋书·职官志》:“久之﹐{武帝}每出入﹐{勰}持白獸幡在乘輿左右﹐鹵簿陳列齊肅。”《北史·封敕文传》:“{敕文}謀於衆曰:‘困獸猶鬭﹐而況於人。’乃以白武幡宣告賊衆﹐若能歸降﹐原其生命。應時降者六百餘人。”《隋书·礼仪志三》:“受降使者一人﹐給二馬軺車一乘﹐白獸幡及節各一。”
白虎觀-汉语大词典
白虎觀
【1】汉宫观名。在{未央宫}中。《後汉书·章帝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清}{曹寅}《哭东山修撰》诗:“輝煌{白虎觀}﹐滅没青藜枝。”{清}{昭槤}《啸亭续录·石经》:“{漢靈帝}時﹐立‘五經’石碑於{白虎觀}﹐{蔡邕}等爲之校刊。”
白虎-汉语大词典
白虎
【1】白额虎。《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汉}{张衡}《西京赋》:“東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2】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汉}{贾谊}《惜誓》:“蒼龍蚴虬於左驂兮﹐白虎騁而爲右騑。”《史记·天官书》:“參爲白虎。”《後汉书·郎顗传》:“罰者曰白虎﹐其宿主兵。”{李贤}注:“《天官書》曰:‘參爲白虎……下有三星﹐曰罰﹐爲斬艾之事。’故主兵。”《封神演义》第七一回:“南分朱雀北玄武﹐東按青龍西白虎。”{清}{冯桂芬}《释鹑》:“以鶉火爲鳳﹐方與蒼龍﹑白虎﹑元武相稱。”【3】特指迷信传说中的凶神。《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臨身日﹐臨身必有災。”{严敦易}校注:“白虎﹐星命迷信裏面的凶神。”《协纪辨方书》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歲中凶神也。常居歲後四辰。”【4】饰白虎图像的军旗。《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陈澔}集说:“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以爲旗章。”《吴子·治兵》:“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摇在上﹐從事於下。”【5】{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三辅黄图·汉宫》:“{鳳凰}通{光曲臺}﹑{白虎}等殿。”{唐}{白居易}《东南行》:“議高通{白虎}﹐諫切伏青蒲。”{黄葆桢}《张星伯席上呈徐班侯先生》诗:“蟹行文字來瀛海﹐六籍笙簧{白虎}空。”【6】古代杂伎中扮演的形象。《魏书·乐志》:“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長趫﹑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7】石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石灰》。【8】豆腐的别名。{清}{赵翼}《儒餐》诗:“儒餐自有窮奢處﹐白虎青龍一口吞。”自注:“俗以豆腐青菜爲青龍白虎湯。”
白虎闕-汉语大词典
白虎闕
【1】古代宫殿前画有白虎的楼观。{晋}{崔豹}《古今注·都邑》:“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宫門也……蒼龍闕畫蒼龍﹐白虎闕畫白虎﹐玄武闕畫玄武﹐朱雀闕上有朱雀二枚。”
白虎殿-汉语大词典
白虎殿
【1】{汉}宫殿名。即{白虎观}。《汉书·王商传》:“單于來朝﹐引見{白虎殿}。”{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在{未央宫}中。”{唐}{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之一:“論經{白虎殿}﹐獻賦{甘泉宫}。”《前汉书平话》卷中:“{高祖}歸天﹐文武舉哀﹐令{白虎殿}停尸七晝夜﹐葬入山陵。”【2】{明}代{仁智殿}的俗称。{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再南則{寳寧門}﹐門外偏西大殿曰{仁智殿}﹐俗所謂{白虎殿}也。凡大行帝后梓宫靈位﹐在此停供。”
白虎湯-汉语大词典
白虎湯
【1】用石膏煎服的汤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君所患者﹐陽明經瘧也。{吕}醫誤爲太陽經﹐以升麻﹑羌活二味升提之﹐將君妄血逆流而上﹐惟白虎湯可治。然亦危矣!”
白虎車-汉语大词典
白虎車
【1】仙人所乘之车。《太平广记》卷五引{晋}{葛洪}《神仙传》:“騎人曰:‘{羲}有功于民﹐心不忘道﹐自少小以來﹐履行無過。受命不長﹐年壽將過﹐{黄}{老}今遣仙官來下迎之。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車是也;度世君{司馬生}﹐青龍車是也;送迎使者{徐福}﹐白虎車是也。’……遂載{羲}升天。”{宋}{江休复}《江邻幾杂志》:“{長安}{張詩}以能醫稱﹐{孫之翰}重之。予至{關中}﹐屢見人説毉殺者甚重﹐尤好用轉藥﹐{關中}諺云:‘既服黄龍丹﹐便乘白虎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