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百衲

百衲(百衲)是什么意思

  • 百衲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衲衣

    【释义】:

    和尚穿的袈裟。因用许多小块布片拼缀成衣而得名。《梼杌闲评》二四:只见这僧人真个有些异样:头戴左笄帽,身披百衲衣。

  • 百衲衣-汉语惯用语辞典

    百衲衣bǎi nà yī

    ①僧侣的袈裟。喻指打过许多补丁的衣服。《人民日报》1999.1.26“年逾七十的农民刘珍子,穿着戴有丈夫三枚军功章的百衲衣,步履蹒跚一路打听地走到石家庄市纪委大院内,她要找纪委书记姜瑞峰。”②比喻支离破碎或东拼西凑的东西。《人民日报》1995.2.13“零碎的‘百衲衣’地块和日益发展的机械化及农业产业化,形成尖锐矛盾。”

  • 百衲衣-佛源语词词典

    百衲衣

    又作“百衲”。多处缝补的僧衣,“百”,言其缝补缀连处之多。小乘教起即强调僧人勤苦修行,素食粗衣,所穿的袈裟不能染正色,破旧即行缝补,穿着多年缝补之处重叠连缀,即成“百衲”。《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持世菩萨第二》:“巧裁缝,能绣补,刺成盘凤须甘雨。个个能装百衲衣,师兄收取天宫女。”唐·李瑞《秋日忆暕上人》诗:“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现代汉语承用。杨朔《泰山极顶》:“过去,农民各自摆弄着一小块地,弄得祖国的原野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

  • 千补百衲-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补百衲qiān bǔ bǎi nà

    【释义】:

    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周立波《暴风骤雨》:“炕上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两眼瞎了,发鬓白了,穿着一件千补百衲的蓝布大衫子。”

  • 百衲-现代汉语大词典

    百衲bǎi nà

    【释义】:

    僧衣。衲,补缀;百,言其多。湘剧《思凡》:“身入空门,受尽折磨…身穿百衲,腰系绳索。”

  • 百衲本-现代汉语大词典

    百衲本bǎi nà běn

    【释义】:

    以各种残缺善本汇印而成的书。如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有《百衲本二十四史》。也指以不同版本的书配合成集。孙犁《澹定集》:“这样东拼西凑,我的廿四史,也可以说是‘百衲本’了。”

  • 百衲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百衲衣bǎi nà yī

    【释义】:

    僧衣。即袈裟。百衲,形容补缀之多。也借指补缀甚多的破旧衣服。杨朔《泰山极顶》:“过去,农民各自摆弄着一小块地,弄得祖国的原野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

  • 千補百衲-汉语大词典

    千補百衲

    【1】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炕上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两眼瞎了﹐发鬓白了﹐穿着一件千补百衲的蓝布大衫子。”{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七章:“十三四岁的姑娘{玉妹子}﹐穿着露了花絮的黑棉袄和千补百衲的蓝单裤站在那里。”{元}{无名氏}《醉太平·叹子弟》曲:“戴一頂十花九裂遮塵帽﹐穿一件千補百衲藏形襖。”

  • 百衲衣-汉语大词典

    百衲衣

    【1】僧衣。即袈裟。百衲﹐形容补缀之多。亦借指补缀甚多的破旧衣服。《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巧裁縫﹐能繡補﹐刺成盤龍須甘雨。個個能裝百衲衣﹐師兄收取天宫女。”{元}{范康}《竹叶舟》第四折:“我吃的是千家飯化半瓢﹐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似這等麤衣澹飯且淹消。”{杨朔}《泰山极顶》:“过去﹐农民各自摆弄着一小块地﹐弄得祖国的原野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西游记》第七十回:“〔{行者}〕摇身一變﹐又變做一個道童:頭挽雙抓髻﹐身穿百衲衣。”{宋}{陆游}《怀昔》诗:“朝冠掛了方無事﹐卻愛山僧百衲衣。”

  • 百衲-汉语大词典

    百衲

    【1】亦作“[百納]”。指僧衣。衲谓补缀﹐百言其多。{唐}{白居易}《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三盃嵬峩忘機客﹐百納頭陀任運僧。”{宋}{苏轼}《石塔戒衣铭》:“云何此法衣﹐補緝成百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僧》:“{濟南}一僧﹐不知何許人。赤足衣百衲。”湘剧《思凡》:“身入空门﹐受尽折磨……身穿百衲﹐腰系绳索。”{唐}{李端}《秋日忆暕上人》诗:“雨前縫百衲﹐葉下閉重關。”【2】见“百衲琴”。

  • 百衲本-汉语大词典

    百衲本

    【1】指{宋}{蔡襄}所书《昼锦堂记》碑文。{宋}{董逌}《广川书跋·昼锦堂记》:“{蔡君謨}({蔡襄})妙得古人書法﹐其書《晝錦堂》﹐每字作一紙﹐擇其不失法度者﹐裁截布列﹐連成碑形﹐當時謂百衲本﹐故宜勝人也。”按:衲﹐补缀。百衲﹐喻各字连缀成文。【2】以各种残缺善本汇印而成之书。如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有《百衲本二十四史》﹑《百纳本资治通鉴》。亦指以不同版本的书配合成集。{孙犁}《澹定集·我的二十四史》:“这样东拼西凑﹐我的廿四史﹐也可以说是‘百衲本’了。”

  • 百衲琴-汉语大词典

    百衲琴

    【1】琴名。以桐木片合漆胶成的琴。{宋}{张洎}《贾氏谈录·李氏制琴》:“{嵩山}僧{如寂}﹐嘗收得{李汧公}百衲琴﹐製度甚古拙﹐而音韻清越無比。”{清}{钱谦益}《东归漫兴》诗之五:“古錦裹將{唐}百納﹐行宫拾得{宋}羅睺。”{唐}{李绰}《尚书故实》:“{李汧公}({李勉})取桐孫之精者﹐雜綴爲之﹐謂之百衲琴。”{清}{薛雪}《一瓢诗话》:“不去纖響﹐惟務雕繢﹐僅同百衲琴﹐軿湊雖工﹐膠滯清音﹐究非上品。”亦省称“[百衲]”。{宋}{陆游}《秋阴》诗:“妙墨雙鈎帖﹐奇聲百衲琴。”

  • 百衲碑-汉语大词典

    百衲碑

    【1】指{宋}{蔡襄}所书《昼锦堂记》碑文。{明}{王世贞}《昼锦堂记》:“{韓魏公}({韓琦})以上相作{晝錦堂}於{相州}﹐時{歐陽文忠}({歐陽修})以參政爲之記﹐而{蔡忠惠}({蔡襄})以三司使書之﹐時稱‘三絶’﹐又謂{忠惠}每一字必寫數十赫蹏﹐竢合作而後用之﹐以故書成特精絶﹐世所謂百衲碑者是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