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百尺

百尺(百尺)是什么意思

  • 百尺竿头须进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尺竿头须进步

    【释义】:

    佛教用语,言道行造诣虽已很高,还要继续进取,追求更高的境界。常用来比喻不满足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以取得更大的成绩。□语本《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西游记》六四: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玉象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 百尺竿头须进步-佛源语词词典

    百尺竿头须进步

    又作“百尺竿头进取一步”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中古时表演杂技用的高竿,百尺,言其竖起之高也。比喻即使取得很高的成就(如同爬到百尺竿的顶端),也还要努力再前进一步。佛家以此谚语告诫其僧徒:修道学法要坚持不断努力,不能自我满足,停止不前。《五灯会元·卷四·长沙景岑禅师》:“师示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又《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祖心禅师》:“正当那么时,还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么?有,则向百尺竿头,进取一步。如无,少室峰前,一场笑具。”宋·朱熹《答巩仲志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现代汉语承中古,多用朱熹句型。秦牧《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运用这种手法表现的事物,往往能够比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百尺竿头弄影戏——瞒你又瞒天-佛源语词词典

    百尺竿头弄影戏——瞒你又瞒天

    歇后语。在百尺高的竿头上演影戏,上下均看不清,把所有的人都瞒住了。佛家比喻真正的禅机不为人所知。《五灯会元·卷十八·道场居慧禅师》:“百尺竿头弄影戏,不唯瞒你又瞒天。自笑平生歧路上,投老归来没一钱。”

  • 百尺竿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百尺竿头bǎi chǐ gān tóu

    【释义】:

    比喻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夏衍《文艺与体育的因缘》:“我希望我国的体育事业百尺竿头,日新月异。”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代汉语大词典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 gèng jìn yī bù

    【释义】:

    语出唐吴融《商人》:“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后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境界。如:你的数学在班级里数一数二,但还要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比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上的运用》:“运用这种手法表现的事物,往往能够比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百尺高楼从地起-现代汉语大词典

    百尺高楼从地起b ái chǐ gāo lóu cóng dì qǐ

    【释义】:

    指踏实肯干是成功的保证。邹韬奋《能与为》:“当知‘百尺高楼从地起’,天下决无一蹴即成之事,亦未有一学即能之业。”

  • 元龍百尺樓-汉语大词典

    元龍百尺樓

    【1】《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劉備}〕曰:‘君({許汜})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宋}{陆游}《秋思》诗:“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亦省称“[元龍樓]”。{沈砺}《狂歌行》:“時而一憑高﹐直上{元龍}樓。”

  • 百尺杵-汉语大词典

    百尺杵

    【1】人参的俗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集解〕引{苏颂}曰:“初生小者三四寸許﹐一椏五葉。四五年後生兩椏五葉﹐未有花莖。至十年後生三椏﹐年深者生四椏﹐各五葉﹐中心生一莖﹐俗名百尺杵。”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汉语大词典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1】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麥喀士}﹑{赫胥黎}雖能難人﹐而不能解難於人﹐於是{頡德}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秦牧}《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运用这种手法表现的事物﹐往往能够比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

  • 百尺無枝-汉语大词典

    百尺無枝

    【1】{汉}{枚乘}《七发》:“{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后因以“百尺無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梁书·王规传》:“其風韻遒正﹐神峯標映﹐千里絶迹﹐百尺無枝。”

  • 百尺竿-汉语大词典

    百尺竿

    【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時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狀{瀛洲}﹑{方丈}﹐令小兒持絳節﹐出入于其間﹐歌舞不輟。”【2】高的旗竿。{唐}{李商隐}《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 百尺樓-汉语大词典

    百尺樓

    【1】泛指高楼。《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汜}({許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陳登})。{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備}({劉備})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無{揚子}一區宅﹐懶卧{元龍}百尺樓。”{吕志伊}《镇山楼远眺》诗:“登臨行遠幾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樓。”{明}{陈汝元}《金莲记·量移》:“身憑百尺樓﹐目斷千山秀。”{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黄昏獨上海風秋。”【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秦湛}词有“極目烟中百尺樓”句﹐故名。参见“[卜算子]”。

  • 百尺竿頭-汉语大词典

    百尺竿頭

    【1】桅杆及杂技长竿的顶端。{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爲家。”{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舊中書南廳壁間有{晏元獻}({晏殊})《題詠上竿伎》一詩云:‘百尺竿頭褭褭身﹐足騰跟掛駭旁人。’”【2】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三:“{王文穆}({王欽若})罷將帥﹐朝士皆有詩﹐{陳從易}詩最佳﹐云:‘千重浪裏平安過﹐百尺竿頭穩下來。’”{元}{张养浩}《折桂令》曲:“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箇乾休。”【3】喻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賢者百尺竿頭進取一步﹐將來不作{三代}以下人物。”{夏衍}《文艺与体育的因缘》:“我希望我国的体育事业百尺竿头﹐日新月异。”【4】佛教语。比喻道行达到极高的境界。《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天童净全禅师》:“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按﹐《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尺”作“丈”。

  • 百尺堰-汉语大词典

    百尺堰

    【1】古堤坝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水》:“又東逕{陳}城南﹐又東流入于{新溝水}﹐又東南注于{潁}﹐謂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

  • 百尺-汉语大词典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李善}注:“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汉}{枚乘}《七发》:“{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瑶琨。”【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挂帆席。”{李善}注:“百尺﹐帆檣也。”

  • 高絙百尺-汉语大词典

    高絙百尺

    【1】杂技名。即走索。《魏书·乐志》:“〔{天興}〕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