痲(痲)是什么意思
痲-现代汉语大词典
痲má
【释义】:
见“痲风”、“痲疹”、“痲痹”。
痲痹-现代汉语大词典
痲痹má bì
【释义】:
同“麻痹”。
痲-汉语大词典
痲
《廣韻》莫霞切,平麻,明。【1】感觉不灵或丧失。《苦社会》第二九回:“一個身上腫了﹐面上倒瘦了﹐兩脚痲了。”【2】见“痲疹”。【3】见“痲瘋”。
痲疹-汉语大词典
痲疹
【1】俗称痧子﹑瘄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泪﹑皮肤起红疹为其病症。{明}{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痲疹》:“痲疹浮小而有頭粒﹐隨出即收﹐不結濃瘡﹐北人謂之糖瘡﹐南人謂之麩瘡﹐{吴}人謂之痧﹐{越}人謂之瘖﹐古所謂痲﹐{聞人氏}所謂膚疹是也。”
痲痹不仁-汉语大词典
痲痹不仁
【1】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臁疮论》:“或渾身疼癢﹐或痲痹不仁。”
痲木-汉语大词典
痲木
【1】麻木。{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如患痿痺痲木﹐不能自知自舉。”
痲痹-汉语大词典
痲痹
【1】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通常指不能随意运动而言。{宋}{史堪}《史载之方·涎论》:“忽悶倒不知人事﹐良久復蘇﹐即生痲痹。”
痲瘋-汉语大词典
痲瘋
【1】又称癞。俗称大麻风。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初起先觉患部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可蔓延全身肌肤而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反﹐足底穿等严重症候。
痲子-汉语大词典
痲子
【1】痘疮。《万氏家传痘疹心法·痲疹》:“俗名痲子者﹐火疹也。治法與痘不同﹐蓋痘之治藥﹐有温有凉﹐若痲疹﹐惟有清凉解毒耳。”【2】脸上有天花疤痕的人。{清}{范寅}《越谚》卷中:“痲子﹐面有痘疤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