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伯鸞

伯鸞(伯鸞)是什么意思

  • 伯鸞之竈-汉语大词典

    伯鸞之竈

    【1】{汉}{梁鸿}字{伯鸾}。少孤,诣太学受业。常獨坐止,不与人同食。邻舍先炊已,呼{伯鸾}趁热釜炊,{伯鸾}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之。见《东观汉记·梁鸿传》。后以“伯鸾之灶”比喻沾他人的光或依附他人。{清}{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徐尚書}{乾學}兄弟﹐甥也。當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貴……累書迎先生南歸﹐願以别業居之﹐且爲買田以養﹐皆不至。或叩之﹐答曰:‘昔歲孤生﹐飄摇風雨;今兹親串﹐崛起雲霄。思歸{尼父}之轅﹐恐近{伯鸞}之竈。且天仍夢夢﹐世尚滔滔﹐猶吾大夫﹐未見君子﹐徘徊{渭川}﹐以畢餘年足矣。’”

  • 伯鸞德耀-汉语大词典

    伯鸞德耀

    【1】{汉}{梁鸿}字{伯鸾},{孟光}字{德耀}。夫妇相敬如宾,贫贱而志不移。旧时作为贤夫婦的典型。{明}{汪廷訥}《狮吼记·寄妬》:“須知那{伯鸞}{德耀}振賢聲﹐白頭相愛還相敬﹐我怎忍反目徒傷結髪情。”【2】用以代称贤夫妇。{宋}{张孝祥}《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伯鸞德耀}賢夫婦﹐見説宜家。”

  • 伯鸞-汉语大词典

    伯鸞

    【1】{汉}{梁鸿}的字。{鸿}家贫好学,不求仕进。与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夫妇相敬有礼。见《後汉书·逸民传·梁鸿》。后因以“{伯鸾}”借指隐逸不仕之人。{唐}{孟郊}《下第东南行》诗:“試逐{伯鸞}去﹐還作{靈均}行。”{宋}{苏轼}《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之二:“非無{伯鸞}志﹐獨有{子雲}悲。”{王十朋}集注:“‘非無{伯鸞}志’﹐以言{王子立}有與妻共隱之意。”【2】作为贤丈夫的代称。{唐}{刘长卿}《送子壻崔真父归长城》诗:“送君卮酒不成歡﹐幼女辭家事{伯鸞}。”{明}{许自昌}《水浒记·联姻》:“念伊少年﹐影形弔處﹐相依有{伯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