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耙

耙(耙)是什么意思

  • 东沟犁,西沟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东沟犁,西沟耙

    【释义】:

    犁、耙都是农具。比喻乡村野调俗曲。《金瓶梅词话》七三:正景姐姐分付的曲儿不教唱,且东沟犁,西沟耙,支使的个小王八子乱烘烘的,不知依那个的是。就是今日孟三姐好的日子,不该唱“忆吹箫”这套离别之词。

    ⊙东沟篱,西沟坝

    《金瓶梅词话》七五:你会晓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唱,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坝,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调,就拿班做势起来!真个就来了。

  • 东一犁,西一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东一犁,西一耙

    【释义】:

    东边犁一下,西边耙一下。形容做事说话杂乱无章,没有次序,没有目的。《飞跎全传》六:常言:耕田不离田头。不要东一犁,西一耙。不然,犁也下水了,耙也下水了。

  • 翻打一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翻打一耙

    【释义】:

    即倒打一耙,反咬一口。《儿女英雄传》一八:这里头却有这么个理儿。我方才这一阵闹,敢是闹的有些孟浪。然虽如此,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倒打猪八戒一钯

    《闽都别记》四〇〇:凤鸣听了,从容答曰:“……若一定要讨汝子之尸,我即以纵子为非,强奸闺女,以钿为据,控告各衙门,看汝如何?”紫云闻了曰:“此等说,倒打猪八戒一钯。不献出尸,天开想回万难!”

  • 拉横耙-汉语惯用语辞典

    拉横耙lā héng pá

    比喻跟别人有不同看法。映泉《百年风流》:“我又要跟你拉横耙了。不怪人家清高,而怪我们自己。”

  • 小耙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小耙子xiǎo pá zi

    比喻用各种方法掠夺钱物的人。耙子用来聚散柴草、谷物等的有齿农具。张孟良《儿女风尘记》“孤儿们跳着脚大骂‘老孙猴!吸血鬼!’‘王胖子1小耙子!’”

  • 耙-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耙pá

    动量词。计量用耙打的量:倒打一耙/打了三耙/一耙打翻在地∥他猛地一耙把那妖精打得头破血流。/陆云挨那三耙的伤痕至今还在,每到春天就隐隐作痛。/那小子惯于见风使舵,背信弃义,可要防着他倒打一耙呀。

    “耙”作量词用是从器物名词“耙”转借而来。“耙”本是带有竹齿、木齿或者铁齿的农具,耙地用。有时也用来伤人。这里是借与动作有关的工具表量。“耙”有时也称“耙子”。

    倒打一耙/东一耙子,西一耙子。

  •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dōng yī pá zi xī yī sào zhou

    【释义】:

    比喻说话无中心,东一句西一句,不相连贯。王士美《铁旋风》:“赵抗总是粗着喉咙,大着嗓子,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乱放炮。”也作“东一筢子西一扫帚”。郭澄清《大刀记》:“他紧靠着伪军坐在木头上,东一筢子西一扫帚地胡乱扯起来。”

  • 倒打一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倒打一耙dào dǎ yī pá

    【释义】:

    《西游记》中猪八戒以钉耙作武器,后来俗语有“猪八戒倒打一耙”的说法,多指不仅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反而指摘对方。也省作“倒打一耙”。杨沫《青春之歌》:“你不要倒打一耙!我真是为你好。”

  • 掏火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掏火耙tāo huǒ pá

    【释义】:

    往灶膛里掏火灰的工具。周立波《暴风骤雨》:“白大嫂子一手提着掏火耙,找他来了。”

  • 搔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搔耙sāo pá

    【释义】:

    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郁达夫《出奔》:“(钱时英)向头上搔耙了许多回。”

  • 摔耙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摔耙子shuāi pá zi

    【释义】:

    比喻扔下工作不干。

  • 钉齿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钉齿耙dīng chǐ bà

    【释义】:

    用大铁钉做齿的耙,用来弄碎土块,平整地面。使用时平放在地面上,用牲畜或机器牵引。

  • 钉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钉耙dīng pá

    【释义】:

    有齿的耙子。是碎土、平地的农具。

  • 铁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铁耙tiě pá

    【释义】:

    钉耙。用于翻土、碎土及平整地面的农具。由耙齿和柄构成。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他的手跟铁耙一样,什么棘针蒺藜都刺不破它!”

  • 耕耙犁-现代汉语大词典

    耕耙犁gēng pá lí

    【释义】:

    能同时进行耕地和碎土的耕耙联合作业机械。由铧式犁和旋耕装置组成。旋耕部分由拖拉机驱动。

  • 耙1-现代汉语大词典

    耙1bà

    【释义】:

    ①碎土平地的农具。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②用耙碎土平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有些女社员还学会了捶田坎、耙田、犁田、犁地、插秧等生产技术。”

  • 耙耱-现代汉语大词典

    耙耱bà mō

    【释义】:

    土地翻耕后碎土和平地的统称。如:这一大片棉田正在施肥浇水,耕翻平整,耙耱保墒。

  • 耙2-现代汉语大词典

    耙2pá

    【释义】:

    耙子。如:钉耙;粪耙。也指使用耙子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 耙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耙子pá zi

    【释义】:

    聚拢和疏散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 耙梳-现代汉语大词典

    耙梳pá shū

    【释义】:

    整理,使有条理。郭沫若《民主运动中的二三事》:“一个大脑表皮贴满了重重叠叠的招贴,实在是不大容易耙梳了。”

  • 耥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耥耙tāng bà

    【释义】:

    用于水稻田中耕耘的一种农具。形如木屐,下有若干短铁钉,上有长柄。在水稻行间推拉,松土除草。

  • 耲耙-现代汉语大词典

    耲耙huái bà

    【释义】:

    东北地区一种碎土整地的农具。周立波《暴风骤雨》:“劈了房子地,有了牲口,有了犁杖耲耙,咱们啥也不用愁了。”

  • 倒打一耙-汉语大词典

    倒打一耙

    【1】《西游记》中{猪八戒}以钉耙作武器,后来俗语有“{猪八戒}倒打一耙”的说法,亦省作“[倒打一耙]”。多指不仅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反而指摘对方。{王吉呈}《女御史》:“干部们好心包着他﹐他{猪八戒}倒打一耙﹐反咬起干部来了。”{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十八章:“得啦﹐你不要倒打一耙!我真是为你好。”{康濯}《东方红》第一章:“{王奎}万没料到这家伙来了个倒打一耙。”

  • 東一耙子西一掃帚-汉语大词典

    東一耙子西一掃帚

    【1】比喻说话无中心,东一句西一句,不相连贯。{王士美}《铁旋风》第四章四:“{赵抗}总是粗着喉咙﹐大着嗓子﹐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乱放炮。”亦作“[東一筢子西一掃帚]”。{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他紧靠着伪军坐在木头上﹐东一筢子西一扫帚地胡乱扯起来。”

  • 拽耙扶犂-汉语大词典

    拽耙扶犂

    【1】见“拽欛扶犂”。

  • 掏火耙-汉语大词典

    掏火耙

    【1】往灶膛里掏火灰的工具。{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正在这时候﹐{白大嫂子}一手提着掏火耙﹐找他来了。”

  • 搔耙-汉语大词典

    搔耙

    【1】见“搔把”。

  • 耘耙-汉语大词典

    耘耙

    【1】农具。耘稻用的耙。{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二:“耘耙﹐以木爲柄﹐以鐵爲齒﹐用耘稻禾。”

  • 耙-汉语大词典

    《正字通》必駕切。【1】碎土平地的农具。{元}{王祯}《农书》卷十二:“耙,又作爬,今作作,通用。”{清}{郝懿行}《证俗文》卷三:“《農政全書》,耙制有方耙,有人字耙,如犂,亦用牛駕。但横闊多齒,犂後用之。蓋犂以起土,惟深爲功,耙以破塊,惟細爲功。”【2】用耙碎土平地。《西游记》第十八回:“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有些女社员还学会了捶田坎﹑耙田﹑犁田`﹑犁地﹑插秧等生产技术。”

  • 耙-汉语大词典

    【1】耙子。《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雖然如此,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可不輸嘴,且翻打他一耙,倒問他。”如:钉耙;粪耙。

  • 耙子-汉语大词典

    耙子

    【1】聚拢和疏散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 耙耱-汉语大词典

    耙耱

    【1】土地翻耕后碎土和平地的统称。如:这一大片棉田正在施肥浇水﹐耕翻平整﹐耙耱保墒。

  • 耙梳-汉语大词典

    耙梳

    【1】整理﹐使有条理。{郭沫若}《天地玄黄·民主运动中的二三事》:“一个大脑表皮贴满了重重叠叠的招贴﹐实在是不大容易耙梳了。”

  • 耙耬-汉语大词典

    耙耬

    【1】用耙子捞取聚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猪》:“豬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耬水藻等令近岸;豬則食之﹐皆肥。”{缪启愉}校释:“{金}抄作‘把樓’……‘耙’同‘杷’﹐《要術》一般作‘杷’﹐‘把’是‘杷’之誤。《爾雅·釋詁下》:‘樓﹐聚也。’但《要術》作‘耬’不作‘樓’。”

  • 耥耙-汉语大词典

    耥耙

    【1】用于水稻田中耕耘的一种农具。形如木屐﹐下有若干短铁钉﹐上有长柄。在水稻行间推拉﹐松土除草。

  • 耲耙-汉语大词典

    耲耙

    【1】{东北}地区一种碎土整地的农具。{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六:“劈了房子地﹐有了牲口﹐有了犁杖耲耙﹐咱们啥也不用愁了。”{{毕方}{锺涛}}《千重浪》第十章三:“只见那平川地里出现了一溜一趟的小黑点﹐那不是两副耲耙在耲地吗?”

  • 釘耙-汉语大词典

    釘耙

    【1】即钉钯。

  • 釘齒耙-汉语大词典

    釘齒耙

    【1】用大铁钉做齿的耙﹐用来弄碎土块﹐平整地面。使用时平放在地面上﹐用牲畜或机器牵引。

  • 鐵耙-汉语大词典

    鐵耙

    【1】钉耙。用于翻土﹑碎土及平整地面的农具。由耙齿和柄构成。{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他的手跟铁耙一样﹐什么棘针蒺藜都刺不破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