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卧

卧(臥)是什么意思

  • 侧卧←→仰卧 俯卧-反义词词典

    侧卧←→仰卧 俯卧cèwò-yǎngwò fǔwò

    【词性】:动

    侧卧:侧着身子躺着。

    仰卧:脸朝上躺着。

    俯卧:脸朝下背朝天躺着。

    【例】 他侧卧在沙发上睡着了。他仰卧在碧绿的大海上,显得非常悠闲自在。 俯卧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

  • 立←→卧-反义词词典

    立←→卧lì-wò

    【词性】:动

    立:站。

    卧:躺下。

    【例】 九马或立或卧,或昂首长嘶,或凌空腾跃,或悠然自得,不一而足,意态无穷。(秦似:《碧水青峰九十里》)

  • 卧←→坐-反义词词典

    卧←→坐wò-zuò

    【词性】:动

    卧:躺下。

    坐:将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例】 玩得疲乏了,我们便在地上坐下来,卧下来,观着那青空里的白云。(徐蔚南:《山阴道上》)

  • 卧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卧内wò nèi

    【释义】:

    内室,卧室。《史记·魏公子列传》:“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 卧龙-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卧龙wò lóng

    【释义】:

    喻隐居的俊杰之士,学识品高才能出众的人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 高枕而卧-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高枕而卧gāozhěnérwò

    见〔高枕无忧〕

  • 躺 卧-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躺 卧

    躺tǎng 卧wò

    动词。都指躯体横着平贴在地上、床上或其他物体上。

    “躺”有休息的意味;多在口语里使用,有口语色彩。例如:“快躺一下吧!头痛发烧怎么能够不好好休息?”;“要是受了寒,为什么不到家里蒙上被躺着”(《叶圣陶选集》);“朱老巩躺在炕上,一下子病了半月”(梁斌:《红旗谱》)。

    “卧”一般既用于人体,也适用于动物的躯体;书面语里使用较多,口语里出现时多带命令的语气。例如:“他已卧床数月”;“公路边有几个运柴火的汉子卧在地上睡”;“老汉蹲在炕头上抽烟,旁边卧着个白色的猫”;“羊儿吃饱了草,安闲地卧在牧童身旁”(曹靖华:《春城飞花》)。

  • 卧于雏菊之下-实用委婉语词典

    卧于雏菊之下

    欧美国家婉称人的死亡。雏菊是英、美人墓地上常见的花。意为已安葬入土。

  • 卧薪尝胆-实用委婉语词典

    卧薪尝胆

    婉指在挫折中激发艰苦奋斗的勇气。史载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仰胆,饮食尝胆,以此自励,发誓为国雪耻报仇。

  •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实用委婉语词典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意指睡时心平坦然,醒来时就感到很舒适。语出《庄子·应帝王》。

  • 卧蚕-实用委婉语词典

    卧蚕

    喻指人的眉毛。意为像起伏状的蚕。多用于男子。

  • 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实用委婉语词典

    调护气息,慎节起卧

    意为调养护理好自己气息,谨慎、节制,起卧有常。

  • 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实用委婉语词典

    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意为与其靠服药治理病体,不如清心寡欲,独自安眠。

  • 卧-孙子兵法词典

    卧wò

    【释义】:

    躺。《九地篇》:“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 偃卧-孙子兵法词典

    偃卧

    【释义】:

    仰卧。《九地篇》:“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霑襟,偃卧者涕交颐。”

  • 寝 卧 眠 寐 睡-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寝 卧 眠 寐 睡

    [寝qǐn 卧wò 眠mián 寐mèi 睡shuì]

    同 都和睡觉有关系。

    异 【寝】 在床上睡觉,或病人躺在床上,可以是睡着,也可以是没有睡着。《国语·晋语一》:“归寝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寝而不寐”就是指没有睡着。诸葛亮《后出师表》:“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食不甘味:吃东西觉得没味)

    【卧】 伏在矮而小的桌子上睡觉,引申为躺在床上,也不一定睡着。《孟子·公孙丑下》:“隐几而卧”。《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卧不没席,行不骑乘。”(席:席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眠】 或写做“瞑”。 ①闭上眼睛。《山海经·东山经》:“余峨之山有僧焉,见人则眠。”《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②睡。可以指睡着,也可以指躺着而没有睡着。杜甫《宿江边阁》诗:“不眠忧战伐”。(伐:征伐)《梁书·南平王伟传附子恭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

    【睡】 坐寐,即坐着打瞌睡。《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史记·商君列传》:“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贾谊《治安策》:“将吏被介胄而睡”。(被:披。介胄:盔甲)后引申作“睡着”(义同“寐”),“睡觉”(义同“寝”)讲,杜甫《彭衙行》:“众雏烂漫睡,唤起沾盘餐。”(雏:小鸡,这里指小孩)

    【寐】 睡,睡着。《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诗·卫风·氓》:“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假寐”是指不脱衣帽打盹。《诗·小雅·小弁》:“心之忧矣,不遑假寐。”(不遑:不暇,没工夫)《左传·宣公二年》:“尚早,坐而假寐。”

  • 高枕而卧-古文观止词典

    高枕而卧gāo zhěn ér wò

    垫高枕头安然大睡,表示无所顾虑(1)。《冯煖客孟尝君》: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现在〔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够垫高枕头安然大睡。

  • 卧-古文观止词典

    卧wò

    【词性】:动词

    一、睡,躺(3)。《捕蛇者说》: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我的蛇还在里面,就放心地去睡。《钴鉧潭西小丘记》:枕席而卧。——枕上枕头,铺上席子睡下。《司马季主论卜》:久卧者思起。——长久躺在床上的人总想起来。

    二、横陈(1)。《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横陈在渭水上,没有云,哪里来的龙?

    三、居于(1)。《贾谊治安策一》: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让幼主居于帝位,天下也会平安。

  • 卧龙-古文观止词典

    卧龙wò lóng

    【词性】:名词

    山名。指在今浙江绍兴县境内的卧龙山(1)。《尊经阁记》:越成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绍兴原来有一座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

  • 卧内-古文观止词典

    卧内wò nèi

    【词性】:名词

    寝室,内室(2)。《信陵君救赵论》:兵符藏于卧内。——兵符珍藏在寝室里。《信陵君救赵论》: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如姬替公子从魏王的寝室里偷出兵符。

  • 烧地眠,炙地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烧地眠,炙地卧

    【释义】:

    用柴草把地烧热后躺在上面睡觉。形容家境贫寒,缺被少衣。《初刻拍案惊奇》三五:我贾仁也是一世人,偏我衣不遮身,食不充口,烧地眠,炙地卧,兀的不穷杀了小人!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释义】:

    在自己卧床旁边,怎容得别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旁人侵占。□语出《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载宋太祖之语:“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红楼梦》七九: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生觅莲记》六:而生睡已起,遽推门出,见二人之状,戏之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

    《红楼梦》七六: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他们不来,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熟睡

    《南北两宋志传题评》五〇:太祖怒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熟睡耶?”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野叟曝言》一四八:细按图册,贼已在我掌中,百日之说,犹谦辞耳!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九尾龟》二五:丘八心无二用,那夫妇间的恩爱,登时就加了几分。正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卧榻边岂容鼾睡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八:王者四海一家,卧榻边岂容鼾睡。自不合猖妖惑众,抗拒天兵,以致人国兵伤财尽,是谁之过欤?

    ⊙卧榻不容人酣睡

    《飞龙全传》五五:有分教:道院仙居,启血海尸山之兆;争城夺地,遭狼烟锋镝之伤。正是:卧榻不容人酣睡,覆巢端在我摧残。

    ⊙大丈夫床下,焉许小人酣呼

    《小五义》九四:欧阳说:“常言一句说的好,大丈夫床下,焉许小人酣呼。”魏真说:“欧阳施主,何出此言?”北侠说:“你在庙中闭门不出,你也不曾听见有人说你这个对面山上的贼人吗?”

  • 争破卧单没的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争破卧单没的盖

    【释义】:

    比喻双方相争,出了事对谁都不利。《金瓶梅词话》四一:一个怀抱的尿胞种子……有钱没处施展的。争破卧单没的盖,狗咬尿胞空喜欢!

    睁眼不跳岩

    睁着眼睛的人不会看着悬崖而往下跳。比喻明白人不会明知危险而入绝境。《跻春台·僧包头》:刁氏道:“常言争破卧单没的盖,你看大魁衣服褴褛,面黄肌瘦,真是穷鬼,那及杨家富盖通邑亲已结成,岂可错过,须打一主意,把这祸害除脱才好。”

  • 平地卧-汉语惯用语辞典

    平地卧píng dì wò

    指普通的样子。吴克敬等《渭河王女》“他的眼睛里闪烁出一种惊讶的目光,感到自己面前这个女子不是一只平地卧的兔儿。”

  • 床窄先卧,粥稀后坐-佛源语词词典

    床窄先卧,粥稀后坐

    看见床窄就先躺下,自己的卧位先占下了;粥如果稀,吃饭时后坐下,别人先把稀的盛走了,稠的自然便是自己的了。比喻遇到问题要善于审时度势,相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五灯会元·卷八·归宗道诠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床窄先卧,粥稀后坐。’”

  • 横眠竖卧-佛源语词词典

    横眠竖卧

    形容多人睡眠时的状态,有的横躺,有的竖卧。意谓人多而又随便,没有什么拘束。禅宗用以指修道者没有任何束缚。《五灯会元·卷十一·鹿门慧昭山主》:“问:‘如何是鹿门山?’师曰:‘石头大底大,小底小。’曰:‘如何是山中人?’师曰:‘横眠竖卧。’”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短语承用,多作“横躺竖卧”。郭小川《拍石头》诗:“一批批的小伙子,偏在石头上横躺竖卧。”

  • 卧月眠云-佛源语词词典

    卧月眠云

    指在山野间过隐遁、清闲雅致的生活。《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僧问:‘呼猿洞口,无心卧月眠云;长水江头,正好抛纶掷钓。只如灵山密付,还许学人咨参也无?’师云:‘昆仑嚼生铁。’”

  • 卧云深处不朝天-佛源语词词典

    卧云深处不朝天

    指僧人隐居深山白云生起处,不到都城去朝拜天子。唐宋时许多皇帝都信奉佛教,经常请一些高僧到帝都去,参禅问道,有的僧人被封为国师。也有许多僧人不愿做这种官僧,而是隐居山林,老死也不出山,因而有“卧云深处不朝天”之语。《虚堂和尚语录》卷四:“本朝太宗皇帝,因僧朝见,帝赐坐,问云:‘卿甚处来?’僧奏云:‘庐山卧云庵。’帝云:‘卧云深处不朝天,因甚到这里?’僧无对。”

  • 行住坐卧-佛源语词词典

    行住坐卧

    走着、停着、坐着、躺着,泛指一举一动,全部活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又《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弟子某甲等……捞鱼放火,焚烧山林,开决渠河,乾煞水族。行住坐卧,伤其舍识。耕田伐木,误伤虫命……”

  • 卧-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卧wò

    ①伏几休息。《孟子·公孙丑下》:“坐而言,不应,隐几而~。”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文方成草。”②睡觉。《论衡·订鬼》:“昼日则鬼见,暮~则梦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踏里裂。”③躺着。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看牵牛织女星。”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④平放着,横着。杜牧《阿房宫赋》:“长桥~波,未云何龙?”魏学洢《核舟记》:“舟尾横~一楫。”⑤寝室。《汉书·韩信传》:“(汉王)自称汉使,驰入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⑥隐居。《世说新语·排调》:“卿屡违朝旨,高~东山。”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莫学东山~,参差老谢安。”

    【卧龙】比喻隐居尚未显露才能的人。《隆中对》:“诸葛孔明者,~也。”

    【卧内】卧室,内室。《信陵君窃符救赵》:“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力能窃之。”

  • 倒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倒卧dǎo wò

    【释义】:

    ①横卧;横倒。巴金《灭亡》:“他分明记得这是尸首倒卧处,但血痕已经看不见了。”②指因冻饿而倒毙街头的人。萧乾《往事三瞥》:“有时会顺口说一声:‘今儿个桥头有个倒卧。’”

  • 俯卧撑-现代汉语大词典

    俯卧撑fǔ wò chēng

    【释义】:

    增强臂力的一种辅助性体育运动。两手和两前脚掌撑地,身体俯卧,连续平起平落。

  • 坐卧不宁-现代汉语大词典

    坐卧不宁zuò wò bù níng

    【释义】:

    同“坐卧不安”。许地山《慕》:“我看见那信,教我好几天坐卧不宁。”

  • 坐卧不安-现代汉语大词典

    坐卧不安zuò wò bù ān

    【释义】: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常形容心绪烦乱。彭绍辉《绿色的山冲》:“这时我既耽心陈梓的安全,又顾虑会连累唐老板和农会的同志们,一时真是提心吊胆,坐卧不安。”

  • 坐卧不离-现代汉语大词典

    坐卧不离zuò wò bù lí

    【释义】:

    时刻相随。茅盾《子夜》:“除了每年印赠而外,又曾恭楷手抄一部,是他坐卧不离的。”

  • 藏龙卧虎-现代汉语大词典

    藏龙卧虎cáng lóng wò hǔ

    【释义】: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向春《煤城怒火》:“卧虎山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抗日的英雄好汉全聚了来。”

  • 小卧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卧车xiǎo wò chē

    【释义】:

    即轿车。

  • 稿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稿卧gǎo wò

    【释义】:

    如枯木般不动地躺着。鲁迅《致台静农》:“近仍在就医,要而论之,终较夏间差胜矣。我鉴于世故,本拟少管闲事,专事翻译,借以糊口,故本年作文殊不多,继婴大病,槁卧数月。”

  • 软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软卧ruǎn wò

    【释义】:

    火车上的软席卧铺。与“硬卧”相对。

  • 软卧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软卧车ruǎn wò chē

    【释义】:

    设有软席卧铺,为旅客提供较舒适条件的铁路客车。

  • 硬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硬卧yìng wò

    【释义】:

    火车上的硬席卧铺。与“软卧”相对。《解放日报》1988.5.10:“请帮我们买两张去福州的硬卧车票。”

  • 硬卧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硬卧车yìng wò chē

    【释义】:

    设有硬席卧铺,可供长途旅客卧睡休息用的铁路客车。

  • 被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被卧bèi wo

    【释义】:

    睡眠用的被子。鲁迅《弟兄》:“普大夫不作声,略略按一按脉,又叫沛君擎高了洋灯…又叫揭去被卧,解开衣服来给他看。”

  • 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wò

    【释义】:

    ①睡;躺。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一个在‘上海事变’中投身义勇军伤目的某大学生A,卧在伤兵病院里。”②趴伏。沈从文《从文自传》:“野外演习时,不管是水是泥,喊卧下就得卧下。”③睡觉用的。如:卧室。④指卧铺。如:硬卧;软卧。⑤平放着,横陈。鲁迅《致方善境》:“至于西洋木刻,其器具及刻法,似和中国大不相同,刀有多种,如凿,刻时则卧腕也。”⑥方言。指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如:你快去卧两个鸡子儿。

  • 卧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车wò chē

    【释义】:

    ①设有卧铺,供长途旅客乘用的铁路客车车厢。分软席卧车和硬席卧车两种。②指轿车,小客车。

  • 卧冬-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冬wò dōng

    【释义】:

    ①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②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③舱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

  • 卧式镗床-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式镗床wò shì táng chuáng

    【释义】:

    最常用的一种镗床。主轴的轴线是水平的。安装工件的工作台一般能在水平面内作前后左右移动或回转,主要用于加工箱形零件的孔,并可以铣平面和加工螺纹等。

  • 卧轨-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轨wò guǐ

    【释义】:

    卧身火车轨道以阻止火车行驶,或以图自尽。杨沫《什么力量鼓舞我写〈青春之歌〉》:“我常听说有学生到装载着日本兵的火车前去卧轨,到南京国民政府去请愿。”又如:卧轨自杀。

  • 卧伏-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伏wò fú

    【释义】:

    趴伏隐藏。峻青《女英雄孙玉敏》:“一个卧伏在深草丛里的青年姑娘,被烟味刺激得打了一个喷嚏,她忙用手背揉了揉渗出了泪花的眼睛,端好了枪,依然在注视着山下的村庄。”

  • 卧位-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位wò wèi

    【释义】:

    病人卧在床上的姿式。医疗工作中为诊断和治疗上的需要,可使病人采用某种指定的卧位。

  • 卧床-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床wò chuáng

    【释义】:

    ①睡觉的床铺。郁达夫《东梓关》:“他张开眼想了一想,就匆匆地披衣着袜,起身走出了卧床。”②卧病。如:卧床不起。

  • 卧具-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具wò jù

    【释义】:

    枕席被褥的统称。

  • 卧果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果儿wò guǒr

    【释义】:

    方言。①把鸡蛋去壳,整只放在开水里煮。如:你去卧个果儿吃吧。②去壳后整只放在开水里煮的鸡蛋。

  • 卧鱼-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鱼wò yú

    【释义】:

    戏曲表演程式动作。有正、反卧鱼两种。正卧鱼的动作为:踏右步,双抖袖,双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绕,撇在左腿后,立稳,缓缓下蹲往右卧,背着地,压在右脚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卧鱼动作与正卧鱼动作相反。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嗅花时即运用此动作。

  • 卧底-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底wò dǐ

    【释义】:

    方言。埋伏下来做内应。周立波《暴风骤雨》:“写完他又上炕来,好像提醒郭全海似地说道:‘你说这屯子里有没有卧底的坏根?’”

  • 卧房-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房wò fáng

    【释义】:

    睡觉的房间。王西彦《灾祸》:“一只小巴儿狗,嗯伊嗯伊地哼哼着,摇着多毛的尾巴,一个白绒球似地从卧房里滚将出来。”

  • 卧室-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室wò shì

    【释义】:

    卧房。洪深《劫后桃花》:“楼上卧室,也重新布置过了。”

  • 卧倒-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倒wò dǎo

    【释义】:

    趴下。魏巍《东方》:“它只要一有响动,我就打枪,你们就赶快卧倒。”

  • 卧射-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射wò shè

    【释义】:

    射击的一种姿势,卧倒在地上射击。

  • 卧病-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病wò bìng

    【释义】:

    因病躺在床上。徐迟《地质之光》:“当他(李四光)在重庆卧病时,一天早晨忽然接到印度的萨尼教授来信。”

  • 卧椅-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椅wò yǐ

    【释义】:

    方言。躺椅。靠背特别长而后倾的椅子,人可以斜躺在上面。

  • 卧铺-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铺wò pù

    【释义】:

    火车上供旅客可卧躺睡觉的铺位。分软席卧铺和硬席卧铺两种。丰村《美丽》:“开车之前,我不能不走上火车了,列车员帮助我并领我到了车厢尽头的一个卧铺房间。”今长途汽车也有设卧铺的。

  • 卧游-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游wò yóu

    【释义】:

    指欣赏山水画以代游览。语出《宋书·宗炳传》:“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偏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后也指着内容生动的游记、图片或记录影片等。

  • 卧榻-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榻wò tà

    【释义】:

    矮床。也泛指床。如:卧榻横陈。

  • 卧槽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槽马wò cáo mǎ

    【释义】:

    中国象棋术语。指跳至对方底象前一格处的马。即可打将抽车,又可形成马后炮杀局,是一种十分厉害的着法。

  • 卧薪尝胆-现代汉语大词典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释义】:

    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赵哗《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如: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刻苦训练数年,终于夺回冠军宝座。

  • 蜷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蜷卧quán wò

    【释义】:

    蜷缩卧倒。碧野《没有花的春天》:“阿艾蜷卧在干草地铺上。”

  • 起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起卧qǐ wò

    【释义】:

    起床与就寝。也借指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卧,务必珍重。

  • 酣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酣卧hān wò

    【释义】:

    熟睡。如:醉酒酣卧未醒。

  • 踡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踡卧quán wò

    【释义】:

    曲身躺卧。胡也频《到莫斯科去》:“一匹黄牛,远远的踡卧在一家茅屋前,熟睡似的一动也不动。”林斤澜《头像》:“梅大厦踡卧在外间的沙发上。”

  • 高枕而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高枕而卧gāo zhěn ér wò

    【释义】:

    安然而卧。形容无所顾虑。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和尚)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 高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高卧gāo wò

    【释义】:

    ①安卧;悠闲地躺着。巴金《家》:“高卧在箱子里的历代祖先的画像也拿出来。”又如:已经日上三竿了,怎么还高卧不起?②旧指隐居不仕。许地山《狐仙》:“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 鼾卧-现代汉语大词典

    鼾卧hān wò

    【释义】:

    鼾睡。柔石《血在沸》:“疯狂的夜,白色恐怖的夜。鼾卧的人们是——豪绅,买办,资产阶级。”

  • 一卧不起-汉语大词典

    一卧不起

    【1】谓一病不愈。{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自從{倩}女孩兒在{折柳亭}與{王秀才}送路﹐辭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誰想兩口兒染成疾病﹐一卧不起。”

  • 一房一卧-汉语大词典

    一房一卧

    【1】指嫁娶时卧房里应用的器物,即通常所说的妆奁。{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俺姐姐將着錦繡衣服﹐一房一卧來嫁你﹐你倒打我!”{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吕岩}去了﹐我收拾一房一卧﹐嫁{魏舍}去來。”{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你兩個可也有爺和娘在家裏﹐不如收拾了一房一卧﹐各自歸宗去罷。”

  • 一向卧-汉语大词典

    一向卧

    【1】一向眠。《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南朝漢兒争得一向卧耶?”详“一向眠”。

  • 倒卧-汉语大词典

    倒卧

    【1】横卧;横倒。{唐}{李贺}《江南弄》诗:“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緑。”{巴金}《灭亡》五:“他分明记得这是尸首倒卧处﹐但血痕已经看不见了。”【2】指因冻饿而倒毙街头的人。{萧乾}《往事三瞥》:“有时会顺口说一声:‘今儿个桥头有个倒卧。’”{清}{周亮工}《书影》卷二:“余見都城之貧民﹐饑寒而死者﹐名曰倒卧。”

  • 倒街卧巷-汉语大词典

    倒街卧巷

    【1】谓露宿街头。《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看着{宋江}道:‘押司没事睬那丐做甚麽?那厮一地裏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賊﹐也來上門上户欺負人!’”

  • 偃卧-汉语大词典

    偃卧

    【1】仰卧,睡卧。《孙子·九地》:“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頤。”{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高坐道人}於丞相坐﹐恒偃卧其側。”{清}{方文}《白下移居》诗之一:“一室容偃卧﹐三時恣盤桓。”{宋}{王巩}《闻见近录》:“已而使至﹐{威敏}大啟其門﹐設矮榻﹐偃卧堂上﹐鼓笛自若。”

  • 偃旗卧鼓-汉语大词典

    偃旗卧鼓

    【1】见“偃旗息鼓”。

  • 側卧-汉语大词典

    側卧

    【1】侧体而卧。《云笈七籤》卷三二:“凡人睡﹐欲得側卧﹐益人氣力。”{唐}{韩偓}《懒起》诗:“海棠花在否?側卧卷簾看。”{清}{魏源}《天台石梁雨後观瀑歌》:“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側卧一肱張。”

  • 假卧-汉语大词典

    假卧

    【1】谓和衣而睡。《後汉书·文苑传·边韶》:“{韶}口辯﹐曾晝日假卧。”

  • 僵卧-汉语大词典

    僵卧

    【1】指物体横躺着。{宋}{苏轼}《雪浪石》诗:“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宋}{欧阳修}《菱溪石记》:“{菱溪}之石有六﹐其四爲人取去……其最大者﹐偃然僵卧於谿側﹐以其難徙﹐故得獨存。”【2】躺卧不起。{汉}{贾谊}《新书·淮难》:“天子使者奉詔而弗得見﹐僵卧以發詔書。”《後汉书·袁安传》“後舉孝廉”{李贤}注引{晋}{周裴}《汝南先贤传》:“時大雪積地丈餘﹐{洛陽}令自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見{安}僵卧。”{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之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東曦既駕﹐僵卧長愁。”

  • 元龍高卧-汉语大词典

    元龍高卧

    【1】{东汉}{陈登},字{元龙}。《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许汜}与{刘备}论{陈元龙}﹐{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后以“元龍高卧”为怠慢客人之典实。

  • 坐卧不寧-汉语大词典

    坐卧不寧

    同“[坐卧不安]”【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那劣绅不知何日要戴高帽子﹐每日在家放心不下﹐坐卧不宁。”{许地山}《慕》:“我看见那信﹐教我好几天坐卧不宁。”《水浒传》一〇二回:“實是腰肋疼痛﹐坐卧不寧﹐行走不動﹐非敢怠玩。望相公方便。”

  • 坐卧針氈-汉语大词典

    坐卧針氈

    【1】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明}{陈与郊}《义犬》第四出:“{狄靈慶}得命回家﹐十分僥倖﹐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針氈。”

  • 坐卧不離-汉语大词典

    坐卧不離

    【1】谓时刻相随。{茅盾}《子夜》一:“除了每年印赠而外﹐又曾恭楷手抄一部﹐是他坐卧不离的。”《水浒传》第九八回:“因此{安氏}得與{瓊英}坐卧不離。”

  • 坐卧不安-汉语大词典

    坐卧不安

    【1】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常形容心绪烦乱。《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吾今心驚肉顫﹐坐卧不安﹐此何意也?”{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彭绍辉}《绿色的山冲》:“这时我既耽心{陈梓}的安全﹐又顾虑会连累{唐老板}和农会的同志们﹐一时真是提心吊胆﹐坐卧不安。”

  • 坐卧-汉语大词典

    坐卧

    【1】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延年}居父官府﹐不敢當舊位﹐坐卧皆易其處。”{唐}{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指揮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獨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樓﹐面山﹐樓中置筆硯﹐弟偷閑暫坐卧於是。”

  • 袁安高卧-汉语大词典

    袁安高卧

    【1】{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後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看路徑行人絶跡﹐我可便聽園林凍鳥時啼﹐這其間{袁安}高卧將門閉。”{柳亚子}《消寒一绝》:“{袁安}高卧太寒酸﹐{党尉}羊膏未盡歡。”亦省作“[袁安卧]”。{宋}{苏舜钦}《答宋太祝见赠》诗:“窮冬三日雪﹐旅腸迫枯餓。不免{東郭}行﹐難效{袁安}卧。”{宋}{梅尧臣}《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晩归》:“閉門我作{袁安}睡﹐呵筆君爲謝客謡。”《西游记》第十八回:“那裏得{東郭}履﹐{袁安}卧﹐{孫康}映讀;更不見{子猷}舟﹐{王恭}幣﹐{蘇武}餐氊。”或作“[袁安睡]”。

  • 袁安卧-汉语大词典

    袁安卧

    【1】见“袁安高卧”。

  • 堅卧-汉语大词典

    堅卧

    【1】谓坚不出仕,隐居。{宋}{王禹偁}《西京谢上表》:“慮堅卧以要君﹐遂力疾而受命。”{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一·宰相出山》:“近年{王太倉}﹐甲午以首揆得請﹐丁未再召當國﹐堅卧者五年﹐終不出﹐以至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堅卧煙霞﹐静聽好音。”【2】谓按兵不动。《汉书·周勃传》:“夜﹐軍内驚﹐内相攻擊擾亂﹐至於帳下。{亞夫}堅卧不起。頃之﹐復定。”《後汉书·王霸传》:“賊復聚衆挑戰﹐{霸}堅卧不出﹐方饗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

  • 吟卧-汉语大词典

    吟卧

    【1】谓朗吟高卧。形容闲适。{唐}{孟浩然}《宿立公房》诗:“能令{許玄度}﹐吟卧不知還。”{宋}{苏舜钦}《呈王尉》诗:“虚堂吏事稀﹐吟卧欲忘機。”

  • 帶刀卧-汉语大词典

    帶刀卧

    【1】佛教语。谓右胁卧。《禅林象器笺·带刀卧》:“僧傳帶刀卧﹐即《傳燈》‘右脅吉祥睡也’。蓋帶刀者於左脇,故不得左脇而卧﹐因名右脇卧爲帶刀卧也。”

  • 幄卧-汉语大词典

    幄卧

    【1】卧于帐帷之内。{汉}{王充}《论衡·顺鼓》:“欲令人君高枕幄卧﹐以俟其時﹐無惻怛憂民之心。”

  • 行住坐卧-汉语大词典

    行住坐卧

    【1】指一举一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諸苦惱。”《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你只看那猴兒﹐無論行住坐卧﹐他總把個腦袋扎在胸坎子上﹐倒把脖兒扛起來。”

  • 行號卧泣-汉语大词典

    行號卧泣

    【1】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南朝} {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禍亂﹐亟積寒暄﹐九州萬國之人﹐蟠木流沙之地﹐莫不行號卧泣﹐想望休平。”

  • 安卧-汉语大词典

    安卧

    【1】比喻无忧无虑。《梁书·贺琛传》:“惡人日滋﹐善人日蔽﹐欲求安卧﹐其可得乎!”【2】安稳卧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三十當疾步﹐年四十當安坐﹐年五十當安卧。”

  • 安枕而卧-汉语大词典

    安枕而卧

    【1】安安稳稳地睡眠。喻指无忧无虑。《史记·黥布列传》:“使{布}出於上計﹐山東非{漢}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卧矣。”{宋}{苏辙}《元祐会计录序》:“而數年之後﹐國用曠竭﹐臣恐未可安枕而卧也。”《汉书·东方朔传》:“上知計出於足下也﹐則安枕而卧﹐長無慘怛之憂。”《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韓}今不能保﹐大國之危其可安枕而卧乎?望陛下發兵救應。”

  • 宿卧-汉语大词典

    宿卧

    【1】住宿,睡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酈生}留宿卧﹐夜半時斬{陳留}令首﹐踰城而下報{沛公}。”《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時已深夜﹐方就竹榻上施衾褥﹐命{程元玉}宿卧。”《元典章·刑部七·主奴奸》:“{劉提舉}那厮十二三年不曾来我行宿卧﹐我跟你去。”《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煩惱稍重者﹐來抱我身﹐其我口子﹐便成仏果;煩惱極重者﹐共我宿卧﹐便成道果。”

  • 寢卧-汉语大词典

    寢卧

    【1】睡眠息止。《庄子·天运》:“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陳芻狗﹐聚弟子游居寢卧其下。”{宋}{沈作喆}《寓简》卷六:“{蘇端明}平生寢卧時﹐已就枕﹐則安然不復飜動﹐至於終夕。”

  • 環卧-汉语大词典

    環卧

    【1】曲身侧卧。{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箴戒》:“{齊武帝}嘗於内殿環卧﹐合歌姬舞女奏樂於帷幔之前。”

  • 東山高卧-汉语大词典

    東山高卧

    【1】谓安然隐居。{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適》曲:“南畝耕﹐{東山}卧﹐世態人情經歷多。”{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莫學{東山}卧﹐參差老{謝安}。”{元}{王恽}《望海潮·为故相云叟公寿》词:“見{東山}高卧﹐一念蒼生﹐談笑金華﹐故事六合海波平。”亦省作“[東山卧]”。{唐}{李白}《梁园吟》:“{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晩。”

  • 東山卧-汉语大词典

    東山卧

    【1】见“東山高卧”。

  • 棄卧-汉语大词典

    棄卧

    【1】弃世高卧。谓隐居。{宋}{苏舜钦}《和菱磎石歌》:“苟非高賢獨賞激﹐終古棄卧于窮津。世人愛憎逐興廢﹐使我吟歎傷精神。”

  • 槁卧-汉语大词典

    槁卧

    【1】如枯木般不动地躺着。{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近仍在就医﹐要而论之﹐终较夏间差胜矣。我鉴于世故﹐本拟少管闲事﹐专事翻译﹐借以糊口﹐故本年作文殊不多﹐继婴大病﹐槁卧数月。”

  • 横躺豎卧-汉语大词典

    横躺豎卧

    【1】豎,亦作“竪”。躺卧凌乱貌。《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滿院横倒豎卧七長八短的一地死和尚。”《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兩個和尚反倒横躺豎卧血流滿面的倒在地下喪了殘生。”{郭小川}《拍石头》诗:“一批批的小伙子﹐偏在石头上横躺竖卧。”亦作“[横倒豎卧]”。

  • 横倒豎卧-汉语大词典

    横倒豎卧

    【1】见“横躺豎卧”。

  • 櫜弓卧鼓-汉语大词典

    櫜弓卧鼓

    【1】藏弓息鼓。谓战事停息,天下太平。《後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羣凶破殄﹐始有櫜弓卧鼓之次﹐宜得名儒﹐典綜禮紀。”《後汉书·隗嚣传》:“馳使四夷﹐復其爵號。然後還師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 獨卧-汉语大词典

    獨卧

    【1】古代养生家谓不与妇女同眠为“獨卧”。{晋}{葛洪}《神仙传·彭祖》:“故有上士别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不如獨卧。”【2】泛指一人独眠。{明}{徐祯卿}《在武昌作》诗:“高齋今夜雨﹐獨卧{武昌城}。”【3】古指高人﹑隐士遗世独居。{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獨卧{嵩陽}客﹐三違{潁水}春。”{赵次公}注:“此言{張山人}自{潁水}而隱{嵩陽}。”{清}{方文}《七月初三夜过周元亮先生小饮有赠》诗:“獨卧茅簷容懶慢﹐欲芳徑幾踟躕。”

  • 歸卧-汉语大词典

    歸卧

    【1】谓辞官还乡。{唐}{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诗:“歸卧東林計偶諧﹐柴門深向翠微開。”{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賈耽}﹑{鄭珣瑜}〕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歸卧。”

  • 晏卧-汉语大词典

    晏卧

    【1】谓安居。{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巢穴盡空﹐海民晏卧﹐蓋數千年所未有。”{宋}{王安石}《马死》诗:“恩寬一老寄松筠﹐晏卧東窗度幾春。”

  • 嘗膽卧薪-汉语大词典

    嘗膽卧薪

    【1】{春秋}时,{越王}{勾践}自{吴}释归后,以柴草为床褥,经常尝苦胆,立志灭{吴},报仇雪耻。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因以“嘗膽卧薪”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嘗膽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無救。”{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不共天讐﹐從此後嘗膽眠薪休忘。”{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十洲三島﹐莫非生聚教訓之區;嘗膽卧薪﹐别有扶危定傾之計。”亦作“[嘗膽眠薪]”。

  • 沈卧-汉语大词典

    沈卧

    【1】久卧。《南史·萧叡明传》:“母病風。積年沈卧。”

  • 牛衣病卧-汉语大词典

    牛衣病卧

    【1】形容贫病交迫。{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歸去﹐難留{嚴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 抱火卧薪-汉语大词典

    抱火卧薪

    【1】比喻处境险恶。语本{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措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誼}之所欲痛哭﹐比今爲緩;抱火卧薪之喻﹐於今而急。”

  • 据卧-汉语大词典

    据卧

    【1】安卧。{汉}{王充}《论衡·顺鼓》:“夫水旱﹐猶雷風也﹐雖運氣無妄﹐欲令人君高枕据卧﹐以俟其時﹐無惻怛憂民之心。”据﹐一本作“幄”。

  • 攀轅卧轍-汉语大词典

    攀轅卧轍

    【1】《後汉书·侯霸传》:“{更始}元年﹐遣使徵{霸}﹐百姓老弱相攜號哭﹐遮使者車﹐或當道而卧。皆曰:‘願{侯君}復留朞年。’”又《第五伦传》:“{永平}五年﹐坐法徵﹐老小攀車叩馬﹐嗁呼相隨。”又《循吏传·孟尝》:“以病自上﹐被徵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后以“攀轅卧轍”为挽留或眷恋良吏的典故。{唐}{岑参}《送王录事归华阴》诗:“攀轅人共惜﹐解印日無多。”{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攀車卧轍之戀﹐争塗忘遠;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彌結。”亦省作“[攀轅]”﹑“[攀輪]”。{王闿运}《哀江南赋》:“陽沉掩幕﹐雨泣攀輪。”《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江萬里}去國﹐都民送之郭外者以千計﹐攀轅不忍捨去。”{宋}{赵彦端}《念奴娇·建安饯交代沈公雅》词:“結綵成門﹐攀轅卧轍﹐何計留連得!”{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仕进》:“餞去任﹐當攀轅卧轍。”亦作“[攀車卧轍]”。

  • 攀車卧轍-汉语大词典

    攀車卧轍

    【1】见“攀轅卧轍”。

  • 攣卧-汉语大词典

    攣卧

    【1】蜷曲而卧。{唐}{孟郊}《吊卢殷》诗之四:“攣卧歲時長﹐漣漣但幽噫。”

  • 炙地卧-汉语大词典

    炙地卧

    【1】见“炙地眠”。

  • 熟卧-汉语大词典

    熟卧

    【1】熟睡。{晋}{葛洪}《神仙传·焦先》:“{先}熟卧於雪下﹐顔色赫然﹐氣息休休﹐如盛暑醉卧之狀。”

  • 燒地卧, 炙地眠-汉语大词典

    燒地卧, 炙地眠

    【1】见“燒地眠,炙地卧”。

  • 燒地眠, 炙地卧-汉语大词典

    燒地眠, 炙地卧

    【1】以地为床,烧地取暖。形容非常穷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賈仁}也是一世人﹐偏我衣不遮身﹐食不充口﹐燒地眠﹐炙地卧﹐兀的不窮殺了小人!”亦作“[燒地卧﹐炙地眠]”。{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别無眷屬。家中窮窘﹐朝趁暮食。燒地眠﹐炙地卧。”{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不肯吃﹐不肯穿﹐燒地卧﹐炙地眠﹐誰曾受這般貧賤。”

  • 房卧-汉语大词典

    房卧

    【1】卧房。《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变文》:“每相(想)夫人辝家出﹐夜夜尋看房卧路。”《後汉书·宦者传序》“出入卧内﹐受宣詔命”{李贤}注引{汉}{仲长统}《昌言》:“宦豎傅近房卧之内﹐交錯婦人之閒。”【2】泛称铺盖衣饰。《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萬員外}底女兒{萬秀娘}死了夫壻﹐帶着一箇房卧﹐也有數萬貫錢物﹐到晚歸來。”{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良久﹐降指揮:自某人以下三十人﹐盡放出宫﹐房卧所有﹐各隨身不得隱落。”【3】引申为嫁妆。《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那廝姓{王}名{興}﹐渾名唤做{王酒酒}﹐又喫酒﹐又要賭。{迎兒}嫁將去﹐那得三箇月﹐把房卧都費盡了。”

  • 恬卧-汉语大词典

    恬卧

    【1】谓高枕无忧。{汉}{桓宽}《盐铁论·地广》:“故邊民百戰﹐而中國恬卧者﹐以邊郡爲蔽扤也。”【2】安卧。指清静无为。《淮南子·主术训》:“昔{孫叔敖}恬卧﹐而{郢}人無所害其鋒。”《邓析子·无厚》:“爲君當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萬物自歸﹐莫之使也。恬卧而功自成﹐優游而政自治。”

  • 惡卧-汉语大词典

    惡卧

    【1】睡相不好。{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裏裂。”

  • 目卧-汉语大词典

    目卧

    【1】瞌睡;打盹。{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復{吴}讎﹐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卧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

  • 眠雲卧石-汉语大词典

    眠雲卧石

    【1】比喻山居生活。{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卧石人。”

  • 眠卧-汉语大词典

    眠卧

    【1】入睡;睡眠。{宋}{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诗:“先生骨清少眠卧﹐長夜默坐數更皷。”{唐}{杜甫}《夜归》诗:“夜半歸來衝虎過﹐山黑家中已眠卧。”【2】躺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鐵生}終日耽於酒色﹐如醉如夢過了日子﹐不覺身子淘出病來﹐起床不得﹐眠卧在家。”

  • 眠花卧柳-汉语大词典

    眠花卧柳

    同“[眠花宿柳]”【1】《红楼梦》第四七回:“那{柳湘蓮}原係世家子弟﹐讀書不成﹐父母早喪﹐素性爽俠﹐不拘細事﹐酷好耍槍舞劍﹐賭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彈筝﹐無所不爲。”《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我見此人有些行爲欠端﹐在外眠花卧柳﹐又裏虚外實。”

  • 睡卧-汉语大词典

    睡卧

    【1】睡觉;躺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昭王}讀法十餘簡而睡卧矣。”《三国演义》第一〇八回:“是夜﹐{恪}睡卧不安﹐忽聽得正堂中聲響如霹靂。{恪}自出視之﹐見中樑折爲兩段。”《红楼梦》第七七回:“因{晴雯}睡卧警醒﹐故夜間一應茶水﹐起坐呼唤之事﹐悉皆委他一人。”

  • 瞑卧-汉语大词典

    瞑卧

    【1】昏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兰》:“富翁止此女﹐甚珍惜之﹐能醫者願以千金酬報。{張}請視之﹐從翁入室﹐見女瞑卧;啓其衾﹐撫其體﹐女昏不覺。”

  • 白鶴卧雪-汉语大词典

    白鶴卧雪

    【1】品种菊之一。{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仙子》:“蓋京師之菊種極繁﹐有陳秧﹑新秧﹑粗秧﹑細秧之别。如蜜連環﹑銀紅針……白鶴卧雪。”

  • 病卧-汉语大词典

    病卧

    【1】卧病﹐因病躺下。《史记·酷吏列传》:“{謁居}病卧閭里主人﹐{湯}自往視疾﹐爲{謁居}摩足。”《汉书·郊祀志上》:“{秦穆公}立﹐病卧五日不寤。”

  • 卧-汉语大词典

    《廣韻》吾貨切,去過,疑。【1】伏着休息。《孟子·公孙丑下》:“坐而言,不應,隱几而卧。”{焦循}正义:“卧與寢異,寢於牀,《論語》‘寢不尸’是也;卧於几,《孟子》‘隱几而卧’是也。卧於几,故曰伏。”【2】睡;躺。《荀子·解蔽》:“心卧則夢。”《史记·高祖本纪》:“{漢王}病創卧,{張良}彊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後蜀}{毛熙震}《浣溪纱》词之七:“半醉凝情卧繡茵,睡容無力卸羅裙。”《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南頭一間堆着一地喂牲口的稻草,草堆裏卧着兩個人。”{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二:“一个在‘上海事变’中投身义勇军伤目的某大学生A,卧在伤兵病院里。”【3】趴伏。{韦续}《墨薮》引{南朝}{梁武帝}《书评》:“{王羲之}書,如龍躍天門,虎卧鳳闕。”{宋}{林逋}《猫儿》诗:“纖鉤時得小溪魚,飽卧花蔭興有餘。”{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野外演习时,不管是水是泥,喊卧下就得卧下。”【4】倒伏;使倒伏。《隋书·礼仪志三》:“將帥先教士目,使習見旌旗指麾之蹤,發起之意,旗卧則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楔子:“今日是小生的生辰之日。大嫂,你與我卧羊宰猪,做下筵席。”【5】平放着,横陈。{唐}{杜甫}《重过何氏》诗之四:“雨抛金鎖甲,苔卧緑沉槍。”{宋}{秦观}《送僧归保宁》诗:“{西湖{環繞皆招提,樓閣晦明如卧披。”{鲁迅}《书信集·致方善境》:“至于西洋木刻,其器具及刻法,似和{中国}大不相同,刀有多种,如凿,刻时则卧腕也。”【6】寝室。《汉书·韩信传》:“〔{漢王}〕自稱{漢}使,馳入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卧.奪其印符。”【7】特指床。《太平广记》卷二〇一引{唐}无名氏《八朝穷怪录》:“{光寶}常詣{溉},{溉}引見於卧前。”【8】指隐居。《晋书·谢安传》:“中丞{高崧}戲之曰:‘卿累違朝旨,高卧{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莫學{東山}卧,參差老{謝安}。”【9】犹止息。《管子·白心》:“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狹,卧名利者寫生危。”{尹知章}注:“卧猶息也,寫猶除也。能息名利,則除身之危。”【10】保温。《太平御览》卷七一九引{晋}{张华}《博物志》:“作燕支法,取藍蘤擣以水,挑去黄汁,作十餅如手掌,着濕草卧一宿,便陰乾。”{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甕中卧經再宿,三日便壓之,如壓酒法。”{石声汉}校释:“卧,保温。”【11】今方言指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如:你快去卧两个鸡子儿。

  • 卧薪嘗膽-汉语大词典

    卧薪嘗膽

    【1】{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宋史·胡寅传》:“太上皇劫制於强敵﹐生往死歸﹐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嘗膽﹐宜思所以爲報也。”《胭脂血弹词》第七回:“我則是﹐濟河焚舟求雪耻﹐你須將﹐卧薪嘗膽勵君王。”{明}{张凤翼}《灌园记·齐王拒谏》:“他那裏卧薪嘗膽勤修政﹐我這裏宴安鴆毒不思省﹐兵馬臨城待怎生?”{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其外交黑幕之風雲﹐以錮封於秘密之鍵﹐無從窺其奥藴﹐即此已足爲吾民未來二十年卧薪嘗膽之資。”{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僕受遺以來﹐卧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 卧榻豈容酣睡-汉语大词典

    卧榻豈容酣睡

    【1】见“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 卧隱-汉语大词典

    卧隱

    【1】指隐居。{宋}{刘敞}《蝉》诗:“{屈}{宋}悲秋苦﹐{夷}{齊}卧隱高。”

  • 卧牀-汉语大词典

    卧牀

    亦作“[卧床]”【1】睡觉的床铺。{郁达夫}《东梓关》:“他张开眼想了一想﹐就匆匆地披衣着袜﹐起身走出了卧床。”{唐}{岑参}《送柳录事赴梁州》诗:“江樹連官舍﹐山雲到卧牀。”{唐}{白居易}《燕子楼》诗之一:“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卧牀。”《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有等慣刼客商的黑店合不守清規的廟宇﹐多有在那卧牀後邊供桌底下設着地窨子。”【2】犹卧病。《红楼梦》第七九回:“兼以風寒外感﹐遂致成疾﹐卧牀不起。”

  • 卧不安枕-汉语大词典

    卧不安枕

    【1】见“卧不安席”。

  • 卧車-汉语大词典

    卧車

    【1】可以寝卧的车子。《後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乃僞云帝疾甚﹐徙御卧車。”【2】今特指供长途旅客乘用的铁路客车。车内设有卧铺,分软席卧车和硬席卧车两种。参见“[卧鋪]”。【3】指轿车﹐小客车。

  • 卧龍-汉语大词典

    卧龍

    【1】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晋书·嵇康传》:“〔{鍾會}〕言於{文帝}曰:‘{嵇康}﹐卧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嵇康}爲慮耳。’”{清}{陈之遴}《北固山》诗:“飲馬幾回虚割據﹐卧龍從古混漁樵。”{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一:“粉署見飛鵩﹐玉山猜卧龍。”【2】《汉书·王章传》:“{章}爲諸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卧牛衣中﹐與妻決﹐涕泣。”{颜师古}注:“牛衣﹐編亂麻爲之﹐即今俗呼爲龍具者。”后因亦以“卧龍”指贫困的人。{唐}{戎昱}《上湖南崔中丞》诗:“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卧龍貧。”【3】形容山势绵延起伏。{唐}{钱起}《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蓋影隨征馬﹐衣香拂卧龍。”{明}{高启}《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鳳來百里﹐右顧卧龍横半州。”【4】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宋}{梅尧臣}《寄许越州》诗:“卧龍生茗舌﹐鼓角催新陽。”{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

  • 卧理-汉语大词典

    卧理

    【1】犹卧治。{宋}{范仲淹}《祭韩少傅文》:“偃息近藩﹐旨酒盈樽﹐可以卧理﹐不廢清言。”{清}{李渔}《玉搔头·讲武》:“自從到任以來﹐且喜刑清政肅﹐吏輯民安﹐官舍清閒﹐可稱卧理。”《南史·刘善明传》:“{淮南}近畿﹐國之形勝﹐非親賢不居﹐卿與我卧理之。”

  • 卧酪-汉语大词典

    卧酪

    【1】保持恒温﹑发酵而成的牛﹑羊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其卧酪待冷暖之節﹐温温小煖於人體﹐爲合宜適。熱卧則酪醋﹐傷冷則難成。”

  • 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汉语大词典

    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同“[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1】《野叟曝言》第一四五回:“細按圖册﹐賊已在我掌中﹐百日之説﹐猶謙辭耳。昔人云:‘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養癰致患’﹐猝然一發﹐勢若燎原矣。”

  • 卧番-汉语大词典

    卧番

    【1】见“卧翻”。

  • 卧苫枕塊-汉语大词典

    卧苫枕塊

    【1】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塊”。《宋史·徐积传》:“母亡﹐水漿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嘔血。廬墓三年﹐卧苫枕塊。”

  • 卧榻之側-汉语大词典

    卧榻之側

    【1】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側’﹐相离很近﹐但{闯王}决定暂不攻打。”

  • 卧房-汉语大词典

    卧房

    【1】睡觉的房间。{王西彦}《古城的忧郁·灾祸》:“一只小巴儿狗﹐嗯伊嗯伊地哼哼着﹐摇着多毛的尾巴﹐一个白绒球似地从卧房里滚将出来。”{明}{徐榜}《济南纪政·杨化记》:“其姑扶之入卧房﹐未就枕席即跳躍而起。”《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門裏安着個曲折槅子﹐槅子上嵌着塊大玻璃﹐放着綢擋兒﹐却望不見卧房裏的牀帳。”

  • 卧雲-汉语大词典

    卧雲

    【1】喻指隐居。{唐}{方干}《寄李频及第》诗:“弟子已攀桂﹐先生猶卧雲。”{前蜀}{韦庄}《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道開燒藥鼎﹐僧寄卧雲衣。”{唐}{白居易}《酬元郎中书怀见赠》诗:“終身擬作卧雲伴﹐逐月須收燒藥錢。”

  • 卧護-汉语大词典

    卧護

    【1】犹卧治。谓在卧病中监军。《史记·留侯世家》:“上雖病﹐卧而護之﹐諸將不敢不盡力。”{宋}{苏轼}《抚问知大名府冯京口宣》:“卿以元老﹐卧護北門。”《新唐书·裴度传》:“{度}牢辭老疾﹐帝命吏部郎中{盧弘}宣諭意曰:‘爲朕卧護北門可也。’”《晋书·纪瞻传》:“帝使謂{瞻}曰:‘卿雖病﹐但爲朕卧護六軍﹐所益多矣。’”

  • 卧虎-汉语大词典

    卧虎

    【1】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魏书·李崇传》:“所向摧破﹐號曰‘卧虎’﹐賊甚憚之。”《後汉书·酷吏传·董宣》:“由是搏擊豪强﹐莫不震慄﹐京師號爲‘卧虎’。”【2】喻官职的尊严。{晋}{傅咸}《司隶校尉教》:“司隸校尉﹐舊號‘卧虎’﹐誠以舉綱而萬目理﹐提領而衆毛順。”按﹐{汉}置司隶校尉﹐权任甚重﹐历代相承﹐{唐}废。【3】比喻残暴凶横之人。《後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後四侯轉横﹐天下爲之語曰:‘{左}回天﹐{具}獨坐﹐{徐}卧虎﹐{唐}兩墯。’”【4】比喻山势。{元}{王恽}《游万固寺》诗:“連山一卧虎﹐矯首盡兩戒。”

  • 卧蛋-汉语大词典

    卧蛋

    【1】指给强盗作眼线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大凡那些作强盗的﹐沿途都有幾個給他作眼綫的熟人﹐叫做‘地土蛇’﹐又叫作‘卧蛋’。”

  • 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汉语大词典

    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同“[卧榻之側﹐豈容鼾睡]”【1】{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劉赤水}〕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豈容酣睡!’”《红楼梦》第七六回:“你可知{宋太祖}説的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們不來﹐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亦省作“[卧榻豈容酣睡]”。【2】见“卧榻之側﹐豈容鼾睡”。{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劉赤水}〕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豈容酣睡!’”《红楼梦》第七六回:“你可知{宋太祖}説的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們不來﹐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亦省作“[卧榻豈容酣睡]”。【3】《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開寶}中王師圍{金陵}﹐{李後主}遣{徐鉉}入朝﹐對於便殿﹐懇述{江}南事大之禮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太祖}曰:‘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后因用以为典﹐常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别人侵占。鼾﹐也写作“酣”。{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劉赤水}〕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豈容酣睡!’”《红楼梦》第七六回:“你可知{宋太祖}説的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們不來﹐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亦省作“[卧榻豈容酣睡]”。

  • 卧果兒-汉语大词典

    卧果兒

    【1】方言。把鸡蛋去壳﹐整只放在开水里煮。如:你去卧个果儿吃吧。【2】方言。去壳后整只放在开水里煮的鸡蛋。

  • 卧游-汉语大词典

    卧游

    【1】谓欣赏山水画以代游览。后亦指看内容生动的游记﹑图片或记录影片等。{清}{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词:“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卧游心?”《宋书·宗炳传》:“有疾還{江陵}﹐歎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難偏覩﹐唯當澄懷觀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圖之於室。”{元}{倪瓒}《顾仲贽来闻徐生病差》诗:“一畦杞菊爲供具﹐滿壁江山入卧游。”

  • 卧翻-汉语大词典

    卧翻

    亦作“[卧番]”【1】谓将牲畜翻倒(以便屠宰)。多见于{元}人杂剧。{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我如今卧翻羊﹐安排酒果﹐只説道是親戚朋友街坊鄰舍送來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四折:“卧番羊﹐窨下酒﹐做一個慶喜的筵席。”

  • 卧鋪-汉语大词典

    卧鋪

    【1】火车上供旅客睡觉的铺位。{丰村}《美丽》:“开车之前﹐我不能不走上火车了﹐列车员帮助我并领我到了车厢尽头的一个卧铺房间。”【2】今分软席卧铺和硬席卧铺两种。

  • 卧病-汉语大词典

    卧病

    【1】因病卧床。{唐}{孟浩然}《晩春卧病寄张八子容》诗:“南陌春將晩﹐北窗猶卧病。”{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而先生自劾罷都御史{彭茶陵}﹐直聲震天下。後竟卧病不起﹐悲夫!”{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四》:“当他({李四光})在{重庆}卧病时﹐一天早晨忽然接到{印度}的{萨尼}教授来信。”{宋}{李清照}《<金石录>後序》:“至行在﹐病痁。七月末﹐書報卧病。”

  • 卧兔-汉语大词典

    卧兔

    【1】一种皮帽的俗称。《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三十六兩銀子買了一把貂皮﹐做了一個昭君卧兔。”《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他家常穿着大紅■細對衿襖兒﹐軟黄裙子﹐頭上戴着貉鼠卧兔兒。”

  • 卧疾-汉语大词典

    卧疾

    【1】卧病。{南朝} {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卧疾豐暇豫﹐翰墨時間作。”{宋}{洪迈}《夷坚丙志·钱大夫妻》:“其後卧疾﹐有發語於冥暗中﹐自言爲亡妾某人﹐具道欲殺{陳}之意。”《北史·李暉传》:“嘗卧疾期年﹐{文帝}憂之﹐賜錢一千萬﹐供其藥石之費。”{前蜀}{韦庄}《卧重疾有题》诗:“與君同卧疾﹐獨我漸彌留。”

  • 卧甲-汉语大词典

    卧甲

    【1】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清}{张际亮}《传闻》诗:“地險將軍仍卧甲﹐天高使相但銜杯。”{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受任以來﹐剿賊是務﹐捐資竭産﹐卧甲枕戈﹐凡數月不寢處。”

  • 卧室-汉语大词典

    卧室

    【1】卧于室内。犹卧床。{唐}{李翱}《祭韩吏部文》:“兄以疾休﹐我病卧室。”【2】即卧房。{洪深}《劫後桃花》五四:“楼上卧室﹐也重新布置过了。”{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蔡京}賜第﹐宏敞過甚。老疾畏寒﹐幕帟不能禦﹐遂至無設牀處﹐惟撲水少低﹐間架亦狹﹐乃即撲水下作卧室。”《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南一間算個燕居﹐北一間作爲卧室。”

  • 卧伏-汉语大词典

    卧伏

    【1】趴伏隐藏。{峻青}《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一个卧伏在深草丛里的青年姑娘﹐被烟味刺激得打了一个喷嚏﹐她忙用手背揉了揉渗出了泪花的眼睛﹐端好了枪﹐依然在注视着山下的村庄。”

  • 卧處-汉语大词典

    卧處

    【1】寝卧之所。{汉}{焦赣}《易林·乾之解》:“鬼魅所舍﹐誰知卧處?”《汉书·广川王刘去传》:“{昭信}知{去}已怒﹐即誣言{望卿}歷指郎吏卧處﹐具知其主名﹐又言郎中令錦被﹐疑有姦。”

  • 卧蠶-汉语大词典

    卧蠶

    【1】指形如卧蚕的眉毛。又旧时相术者称眼眶下皱纹为卧蚕。《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凛凛。”{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余兒時尚見此軸﹐貌修偉而秀削……目光如醉﹐卧蠶以上赭色薄暈如微腫。”{宋}{王十朋}《喻叔奇采坡诗一联酬以四十韵》诗:“愁儹卧蠶眉﹐痛澈伏犀腦。”【2】中医学名词。指患者眼下微肿。{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蠶﹐而目鮮澤﹐脉伏﹐其人消渴。”【3】兽医学名词。指骡﹑马舌下的两个肉阜﹐其形如蚕。临诊时观察其色泽以助诊断。参阅{明}{喻本元}{喻本亨}《元亨疗马牛驼经集·色脉论》。

  • 卧冰-汉语大词典

    卧冰

    【1】见“卧冰求鯉”。

  • 卧轍-汉语大词典

    卧轍

    【1】{东汉}{侯霸}为{淮阳}太守﹐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留{霸}一年。见《後汉书·侯霸传》。后常用为挽留去职官吏的典故。{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解龜踰卧轍﹐遣騎覓扁舟。”{元}{柯丹丘}《荆钗记·民戴》:“卧轍攀鞍無計策﹐離歌别酒衆難忘。”{南朝} {梁}{任昉}《<王文宪集>序》:“三年﹐解{丹陽}尹﹐領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駒﹐前良取則;卧轍棄子﹐後予胥怨。”

  • 卧冬-汉语大词典

    卧冬

    【1】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2】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3】船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

  • 卧佛寺-汉语大词典

    卧佛寺

    【1】寺院名。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北部的{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先后更名{昭孝}﹑{洪庆}﹑{寿安}﹑{永安}等。{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十方普觉寺}。因殿内有{元}代铜卧佛﹐俗称{卧佛寺}。卧佛铸造浑朴精致﹐体现了铸造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解放后为{北京}重点保护古建文物之一。参阅{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卧佛寺》﹑{清}{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六六。

  • 卧褥香爐-汉语大词典

    卧褥香爐

    【1】{汉武帝}时巧匠{丁绶}制作的一种香炉﹐可使炉体经常保持平衡﹐便于置之褥中﹐故名。{南朝} {梁}{殷芸}《小说》卷一:“{武帝}時﹐{長安}巧手{丁綬}者﹐爲恒滿燈﹐七龍五鳳﹐雜以芙蓉﹑蓮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爐﹐一名被中香爐﹐本出{房風}﹐其法後絶﹐至{綬}始更爲之。機環運轉四周﹐而爐體常平﹐可致之被褥﹐故以爲名。”事亦见《西京杂记》卷一﹐惟“丁綬”作“丁緩”。

  • 卧海-汉语大词典

    卧海

    【1】《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亂﹐〔{管寧}〕聞{公孫度}令行於海外﹐遂與{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遼東}。{度}虚館以候之。既往見{度}﹐乃廬於山谷。時避難者多居郡南﹐而{寧}居北﹐示無遷志﹐後漸來從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寧}往見{度}﹐語惟經典﹐不及世事。還乃因山爲廬﹐鑿坏爲室。越海避難者﹐皆來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煉丹費火石﹐採藥窮山川。卧海不關人﹐租税{遼東}田。”按﹐诗本{南朝}{齐}{谢朓}《郡内登望》诗:“方棄{汝南}諾﹐言税{遼東}田。”

  • 卧起-汉语大词典

    卧起

    【1】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後汉书·刘盆子传》:“{盆子}惶恐﹐日夜啼泣﹐獨與中黄門共卧起﹐唯得上觀閣而不聞外事。”{宋}{黄庭坚}《次韵答秦少章酒》:“豈如簞瓢子﹐卧起一牀書。”《汉书·苏武传》:“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

  • 卧箜篌-汉语大词典

    卧箜篌

    【1】乐器名。箜篌的一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高麗伎》﹐有彈筝﹑搊筝﹑鳳首箜篌﹑卧箜篌﹑豎箜篌﹑琵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乐》:“{魏}{高陽王}{雍}美人{徐月華}﹐能彈卧箜篌﹐爲{明妃}出塞之聲。”

  • 卧椅-汉语大词典

    卧椅

    【1】方言。躺椅。靠背特别长而后倾的椅子﹐人可以斜躺在上面。

  • 卧單-汉语大词典

    卧單

    【1】被套;床单。{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二折:“大河裏淌下卧單來﹐可知流被哩。”{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想我那往常伎倆﹐播弄的子弟如翻掌﹐這個鐵卧單我怎窩藏?”《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這小郎君等不的雨住﹐披着一條茜紅氁子卧單在身上。”

  • 卧魚-汉语大词典

    卧魚

    【1】戏曲表演程式动作。有正﹑反卧鱼两种。正卧鱼的动作为:踏右步﹐双抖袖﹐双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绕﹐撇在左腿后﹐立稳﹐缓缓下蹲往右卧﹐背着地﹐压在右脚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卧鱼动作与正卧鱼动作相反。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嗅花时即灐峖彰卋@。

  • 卧位-汉语大词典

    卧位

    【1】病人卧在床上的姿式。医疗工作中为诊断和治疗上的需要﹐可使病人采用某种指定的卧位。

  • 卧處-汉语大词典

    卧處

    【1】指睡卧起居。{郭希仁}《从戎纪略》:“{華陰}縣署窄狹﹐人衆卧處不便﹐飲食無時﹐精神甚爲勞頓。”{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温}視藉草腐濕﹐不堪卧處﹐因危坐鼓琴﹐以消永夜。”

  • 卧雪-汉语大词典

    卧雪

    【1】《後汉书·袁安传》“後舉孝廉”{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時大雪積地丈餘。{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見{安}僵卧。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令以爲賢﹐舉爲孝廉。”S{三国}{魏焦先}亦有“卧雪”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焦先》:“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爲死﹐就視如故。”后遂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唐}{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 卧式鏜牀-汉语大词典

    卧式鏜牀

    【1】最常用的一种镗床。主轴的轴线是水平的。安装工件的工作台一般能在水平面内作前后左右移动或回转﹐主要用于加工箱形零件的孔﹐并可以铣平面和加工螺纹等。

  • 卧碑-汉语大词典

    卧碑

    【1】{明}{洪武}二年诏境内立学﹐十五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禁生员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刻石置于学宫{明伦堂}之侧﹐称为卧碑。{清}{顺治}九年又另立条款八项﹐颁刻学宫﹐称为新卧碑。《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國家明經取士是何等大典!况且‘士先器識’﹐怎的這等不循禮法?不守‘卧碑’?”《明史·选举志一》:“〔{洪武}〕十五年頒學規於國子監﹐又頒禁例十二條於天下﹐鐫立卧碑﹐置{明倫堂}之左。其不遵者﹐以違制論。”【2】泛指镌刻各种禁例的石碑。{清}{昭槤}《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故{純皇帝}欽依祖訓﹐凡八旗﹑射處﹐皆立卧碑以示警焉。”{清}{顾炎武}《孝陵图》诗:“又有{神烈山}﹐{世宗}所封樹;卧碑自{崇禎}﹐禁約煩聖諭。”

  • 卧射-汉语大词典

    卧射

    【1】射击的一种姿势﹐卧倒在地上射击。

  • 卧内-汉语大词典

    卧内

    【1】卧室﹐内室。{唐}{李颀}《裴尹东溪别业》诗:“庭竹垂卧内﹐村烟隔南阜。”{宋}{李清照}《<金石录>後序》:“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巍然獨存。”{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一》“卧内”:“室謂之内﹐故卧室謂之卧内。”《史记·魏公子列传》:“{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竊之。”《三国志·魏志·夏侯惇传》:“{太祖}軍(擊破{吕布}軍)於{摩陂}﹐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卧内﹐諸將莫得比也。”

  • 卧瓜-汉语大词典

    卧瓜

    【1】仪仗之一。《元史·舆服志二》:“卧瓜﹐制形如瓜﹐塗以黄金﹐卧置﹐朱漆棒首。”

  • 卧榻-汉语大词典

    卧榻

    【1】矮床。亦泛指床。{宋}{李清照}《<金石录>後序》:“惟有書畫硯墨可五七簏﹐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開闔。”{李大钊}《“晨钟”之使命》:“人已汲新泉﹐嘗新炊﹐而我猶卧榻横陳﹐荒娱于白髮{中華}﹑殘年風燭之中。”{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竹木》:“種樹非止娱目﹐兼爲悦耳。目有時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則無時不悦。”

  • 卧鎮-汉语大词典

    卧鎮

    【1】犹卧治﹐卧护。{宋}{苏轼}《答漕使启》:“才無取於折衝﹐愧已深於卧鎮。”《东观汉记·景丹传》:“{弘農}逼近京師﹐知將軍病﹐但得將軍威重﹐卧以鎮之﹐足矣。”《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顧念{河東}吾股肱郡﹐充實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煩卿卧鎮之。”《旧唐书·裴度传》:“{文宗}遣吏部郎中{盧弘}往{東都}宣旨曰:‘卿雖多病﹐年未甚老﹐爲朕卧鎮北門可也。’”{清}{钱谦益}《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即席赋诗》之六:“一綫白溝如帶水﹐煩公卧鎮{草橋關}。”

  • 卧倒-汉语大词典

    卧倒

    【1】趴下。{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它只要一有响动﹐我就打枪﹐你们就赶快卧倒。”

  • 卧治-汉语大词典

    卧治

    【1】{西汉}时{汲黯}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閨閤内不出﹐歲餘﹐{東海}大治。”后召为{淮阳}太守﹐不受。{武帝}曰:“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因以“卧治”谓政事清简﹐无为而治。《隋书·元孝矩传》:“若以邊境務煩﹐即宜徙節{涇郡}﹐養德卧治也。”{元}{萨都剌}《寄呈江东廉使王继学》诗:“秪應{王}{謝}風流在﹐卧治{東山}足令名。”{南朝} {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坐嘯昔有委﹐卧治今尚可。”

  • 卧揖-汉语大词典

    卧揖

    【1】{唐}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則有卧揖;馬上則有馬揖。”按﹐{唐}{元和}初置待漏院﹐为朝臣晨集之所。

  • 卧冰求鯉-汉语大词典

    卧冰求鯉

    【1】{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王祥}〕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王延}为继母叩凌求鱼﹐{楚僚}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鯉”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卧冰]”。{聂绀弩}《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温夏凊之类﹐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卧冰埋儿之类的﹐正和挖空心事来虐待父母的人一样﹐连一个也没有。”{宋}{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誰復向寒月﹐卧冰求鯉魚?”{峻青}《海啸》第三章:“我一定对你老人家克尽孝道﹐即使卧冰求鲤﹐割股事亲也决不在话下。”《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養莫交虧。”{明}{沈受先}《三元记·及第》:“憶昔卧冰求鯉﹐泣竹筍生﹐第恐難成。”

  • 卧鹿-汉语大词典

    卧鹿

    【1】{宋}时的一种饼食﹐用作吉庆礼品。以形作卧鹿状﹐“鹿”与“禄”谐声﹐故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凡孕婦入月〕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並作眠羊﹑卧鹿﹑羊生菓實﹐取其眠卧之義。”《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定礼中有眠羊﹑卧鹿﹑花饼﹑银胜﹑小色金银钱等物。

  • 卧鼓-汉语大词典

    卧鼓

    【1】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唐}{钱起}《送李九归河北》诗:“南州初卧鼓﹐東土復維城。”《後汉书·隗嚣传》:“然後還師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李贤}注:“卧猶息也。”{明}{刘基}《春秋明经·齐侯袭莒》:“銜枚卧鼓﹐出{莒}人之不意﹐自謂一鼓可以得{莒}矣。”{清}{龚炜}《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語揮毫貴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北周}{庾信}《移齐河阳执事文》:“自疆場卧鼓﹐邊鄙收烽﹐義讓之行﹐未能朞月。”

  • 卧牛城-汉语大词典

    卧牛城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術者言京城如卧牛﹐賊至必擊﹐{善利}﹑{宣化}﹑{通津}三門﹐{善利門}其首也﹐{宣化門}其項也﹐{通津門}在{善利}{宣化}之間﹐而此三門者賊必攻之地。後如其言。”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开封})城。{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欲尋那四百年興龍地﹐除是這八十里{卧牛城}。”{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空指着{卧牛城}内富人家。”

  • 卧具-汉语大词典

    卧具

    【1】枕席被褥的统称。{清}{恽敬}《与庄大久》:“去秋東歸﹐雖卧具未質﹐優於從前﹐然十月無﹐則與在都時平等矣。”《战国策·楚策五》:“衣服玩好﹐擇其所喜而爲之;宫室卧具﹐擇其所善而爲之。”《百喻经·毗舍闍鬼喻》:“我此篋者﹐能出一切衣服飲食牀褥卧具。”{宋}{范正敏}《遯斋闲览·人事》:“其司{李供奉}平日與{范}無間﹐素知其妻妒﹐乃戲取官妓雙履密置{范}卧具中。”

  • 卧吹-汉语大词典

    卧吹

    【1】横吹。{清}{吴伟业}《口占赠苏昆生》之一:“獨有{龜年}卧吹笛﹐暗潮打枕泣蓬窗。”{宋}{朱熹}《次山行佳句呈秀野丈》之三:“卧吹横笛過溪南。”{唐}{李涉}《牧童词》:“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卧吹莎草緑。”《新唐书·汉中王瑀传》:“{瑀}亦知音﹐嘗早朝過{永興里}﹐聞笛音﹐顧左右曰:‘是太常工乎?’曰:‘然。’它日識之﹐曰:‘何故卧吹?’笛工驚謝。”

  • 卧不安席-汉语大词典

    卧不安席

    【1】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今聞公子{慶忌}有計於諸侯﹐吾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亦作“[卧不安枕]”。《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懸旌﹐而無所終薄。”《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安老爺}便道:‘然則帶兵呢?成日裏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將如何?’”

  • 卧龍崗-汉语大词典

    卧龍崗

    【1】地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相传为{汉}末{诸葛亮}隐居处。{唐}{宋}时建祠以作纪念。{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年间重建。{清}{康熙}时﹐{南阳}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依石刻筑成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有{宋}{岳飞}书写的前﹑後《出师表》等。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汉}画馆和{汉}碑亭。

  • 卧軌-汉语大词典

    卧軌

    【1】谓卧身火车轨道阻止火车行驶﹐或以图自尽。如:他平日遇事都很想得开﹐真没料到这次竟会卧轨自杀!{杨沫}《什么力量鼓舞我写<青春之歌>》:“我常听说有学生到装载着{日本}兵的火车前去卧轨﹐到{南京}国民政府去请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