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治(至治)是什么意思
至治-古文观止词典
至治zhì zhì
治理得极好的社会(2)。《货殖列传序》: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太平盛世到了极点,邻国人民可以互相看到,鸡鸣犬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亲政篇》:不及睹至治之美。——不能看到太平盛世的美好光景。
至治-汉语大词典
至治
【1】指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文子·下德》:“欲治之主不世出﹐可與治之臣不萬一﹐以不世出求不萬一﹐此至治所以千歲不一也。”《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元}{独乐园主}《咏史》:“{漢}朝{文}{景}稱至治﹐刑措可比{成}{康}前。”【2】最好的治理。《孔子家语·五刑解》:“{冉有}問{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孔子}曰:‘聖人之設防﹐貴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爲至治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