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蛟龍)是什么意思
蛟龍-汉语大词典
蛟龍
【1】即蛟。{明}{沈璟}《义侠记·报怨》:“看千尋鐵索鎖蛟龍﹐擒飛虎。”{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唐}{陸禋}《續水經》嘗言:‘蛇雉遺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龍屬。{漢武帝}{元封}中﹐{潯陽}浮{江}親射蛟于{江}中﹐獲之乃是也。’”{左建明}《三个通信兵》九:“在那翻滚的黑浪里﹐仿佛有无数条蛟龙张着血盆大口﹐要吞噬他的战友{高桦}。”《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2】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礼记·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鼈生焉﹐貨財殖焉。”《楚辞·离骚》:“麾蛟龍以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王逸}注:“小曰蛟﹐大曰龍。”《荀子·劝学》:“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蛟龙利害悬殊》:“然則龍與蛟之爲利害相去懸殊矣。蛟有害無利者也﹐龍降澤於民﹐爲利甚溥。”
蛟龍匣-汉语大词典
蛟龍匣
【1】见“蛟龍玉匣”。
蛟龍失雲雨-汉语大词典
蛟龍失雲雨
【1】比喻英雄失去凭借﹐将无所作为。《旧五代史·唐书·闵帝纪》:“今以五十騎奔竄﹐無將相一人擁從﹐安能興復大計!所謂蛟龍失雲雨者也。”
蛟龍擘水-汉语大词典
蛟龍擘水
【1】蛟龙破浪前进。比喻船驶得快。{宋}{曾巩}《南湖行》之一:“放舩縱櫂鼓聲促﹐蛟龍擘水争馳逐。”
蛟龍失水-汉语大词典
蛟龍失水
【1】比喻英雄失去凭借。《资治通鉴·後唐庄宗同光二年》:“{崇韜}({郭崇韜})鬱鬱不得志﹐與所親謀赴本鎮以避之。其人曰:‘不可﹐蛟龍失水﹐螻蟻足以制之。’”
蛟龍玉匣-汉语大词典
蛟龍玉匣
【1】古代殡殓帝王之具。后亦指贵官的棺。《西京杂记》卷一:“{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武帝}匣上皆鏤爲蛟龍﹑鸞鳳﹑龜麟之象﹐世謂爲‘蛟龍玉匣’。”亦省作“[蛟龍匣]”。{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龍匣。”{仇兆鳌}注:“{朱}注:《霍光傳》:賜璧珠璣玉衣﹐梓宫。則人臣亦可稱蛟龍匣也。”
蛟龍吼-汉语大词典
蛟龍吼
【1】比喻大声吟啸。{宋}{苏轼}《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劍在床頭詩在手﹐不知誰作蛟龍吼?”{唐}{杜甫}《从事行赠严二别驾》诗:“把臂開樽飲我酒﹐酒酣擊斂蛟龍吼。”
蛟龍戲水-汉语大词典
蛟龍戲水
【1】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连长{张二牛}……抡起这把刀﹐就像蛟龙戏水﹐砍得敌人头颅飞滚﹐鬼哭狼嚎。”
蛟龍得水-汉语大词典
蛟龍得水
【1】蛟龙得到了水﹐就能兴云作雾﹐腾跃太空。《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後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魏书·杨大眼传》:“{李沖}典選征官﹐{楊大眼}往求﹐弗許。{大眼}出一技﹐見者驚嘆﹐{沖}遂用爲軍主。{大眼}顧謂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謂蛟龍得水之秋﹐自此一舉﹐不復與諸君齊列矣。’”{唐}{李商隐}《代李玄为东兆公祭萧侍郎文》:“及春闈獻藝﹐會府試才﹐騏驥出塵﹐蛟龍得水。”【2】比喻解除困厄。《封神演义》第二十回:“{西伯}誇官先飲宴﹐蛟龍得水離泥沙。”
蛟龍得雲雨-汉语大词典
蛟龍得雲雨
【1】比喻英雄有所凭依能够施展抱负。《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晉武}用{李憙}之説﹐以{元海}平{涼州}。{孔珣}曰:‘{元海}若能平{涼州}﹐斬{樹機能}﹐恐{涼州}方有難爾。蛟龍得雲雨﹐非復池中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