衿帶(衿帶)是什么意思
衿帶-汉语大词典
衿帶
【1】衣带。{三国} {魏}{曹植}《闺情》诗之一:“齎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宋书·乐志二》:“禮儀焕帝庭﹐要荒服遐外。被髮
纓冕﹐左袵回衿帶。”{明}{陈子龙}《拟古》诗之一:“容華日緬邈﹐衿帶有餘芳。”【2】比喻形势回互环绕的要害之地。{汉}{张衡}《西京赋》:“巖險周固﹐衿帶易守。”《後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城池百尺﹐阸塞要害﹐關梁之險﹐多所衿帶。”{王闿运}《<桂阳州志>序》:“五領衿帶﹐民夷畔换。”【3】引申为防守险要之地。{晋}{葛洪}《抱朴子·释滞》:“昔{子晉}舍視膳之役﹐棄儲貳之重﹐而{靈王}不責之以不孝;{尹生}委衿帶之職﹐違式遏之任﹐而{有周}不罪之以不忠。”{王明}校释:“言棄形勢險要關塞之職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