褵褷(褵褷)是什么意思
褵褷-汉语大词典
褵褷
亦作“[
襹]”亦作“[
褷]”【1】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褵, 通“離”。{唐}{王维}《鸬鹚堰》诗:“獨立何
褷﹐銜魚古查上。”{赵殿成}笺注:“
褷﹐{木華}《海賦》:‘鳧雛離褷﹐鶴子淋滲。’{張銑}注:‘離褷﹑淋滲﹐羽毛初生貌。’”{明}{高启}《斗鸭篇》:“春波漾羣鳧﹐戲鬪每堪翫;宛轉迴翠吭﹐
褷振文翰。”{清}{曹寅}《鸦鸣歌》:“雨鳴飢鳴鴉有時﹐累汝褵褷乳哺兒。”{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沐猴矜狡捷﹐聚鷸炫
襹。”【2】离披散乱貌。{清}{王晫}《今世说·尤悔》:“歸寢解外服﹐露母前所改衣﹐
褷不可卸。”{徐珂}《清稗类钞·孝友·袁重其捧衣思母》作“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阿娘莫笑
褷甚﹐郎識癡心總愛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