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荔枝

荔枝(荔枝)是什么意思

  • 荔枝-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荔枝lì zhī

    【释义】:

    亦作“荔支”。果实名。球形或卵形。外皮有突瘤,熟时紫红色。果肉色白,多汁,味甜。品种较多,颇有些异名。宋·苏轼《食荔支》诗之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荔枝-现代汉语大词典

    荔枝lì zhī

    【释义】:

    果树名。常绿乔木。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花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心脏形或圆形,外皮有瘤状突起,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多汁,味甘美,有芳香。为我国的特产。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 毛荔枝-现代汉语大词典

    毛荔枝máo lì zhī

    【释义】:

    即榴莲。

  • 蜜荔枝-汉语大词典

    蜜荔枝

    【1】荔枝的一种。以味甘如蜜而得名。《说郛》卷七七引{宋}{蔡襄}《荔枝谱》:“蜜荔枝純甘如蜜﹐是謂過甘﹐失味之中。”

  • 粉荔枝-汉语大词典

    粉荔枝

    亦作“[粉荔]”【1】{唐}代{洛阳}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唐}{冯贽}《云仙杂记·洛阳岁节》:“{洛陽}人家﹐正旦造絲鷄﹑葛燕﹑粉荔枝。”{明}{瞿祐}《四时宜忌·正月事宜》:“{洛陽}人家﹐正月元日造絲鷄﹑蠟燕﹑粉荔枝。十五日造火鵝兒﹐食玉粱糕。”{明}{杨慎}《艺林伐山·粉荔》:“《玉燭寶典》云:{洛陽}人家﹐正旦造絲雞﹑蠟燕﹑粉荔枝。故{宋}人賀正啓有‘瑞霙餞臘﹐粉荔迎年’之句。”

  • 荔枝香-汉语大词典

    荔枝香

    亦作“[荔支香]”【1】{唐}乐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帝幸{驪山}﹐{楊貴妃}生日﹐命小部張樂{長生殿}奏新曲﹐未有名﹐會南方進荔枝﹐因名曰《荔枝香》。”【2】词牌名。始于{宋}, 承{唐}乐曲而成。{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荔枝香……今歇指﹑大石兩調﹐皆有近拍﹐不知何者謂本曲。”见于{宋}词的有两体﹐{柳永}之作七十六字﹐{周邦彦}为七十三字。一名《荔枝香近》。【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调正曲, 句法同于词。{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廣東}省城有武陵會館……既落成﹐其鄉人{梁應來}爲撰楹帖云:‘一闋《荔支香》﹐聽玉笛吹來﹐徧傳{南海};雙聲《楊柳曲》﹐問金尊把處﹐憶否{西湖}?’”

  • 荔枝-汉语大词典

    荔枝

    【1】果树名。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隱夫鬱棣﹐榙荔枝﹐羅乎後宫﹐列乎北園。”{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宣和}中﹐{保和殿}下種荔枝成實﹐{徽廟}手摘以賜{燕}帥{王安中}。”《东观汉记·匈奴南单于》:“南單于來朝﹐賜御食及橙橘龍眼荔枝。”{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荔枝樹﹐高五六丈餘﹐如桂樹﹐緑葉蓬蓬﹐冬夏榮茂﹐青華朱實﹐實大如雞子﹐核黄黑似熟蓮﹐實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2】菊名。{宋}{刘蒙}《菊谱》:“荔枝﹐枝紫﹐出{西京}﹐九月中開。千葉紫花﹐葉卷爲筒﹐大小相間……俗以爲荔枝者﹐以其花形正圓故也。”

  • 荔枝奴-汉语大词典

    荔枝奴

    【1】果名。龙眼的别名。{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荔枝方過﹐龍眼即熟﹐南人謂之荔枝奴﹐以其常隨于後也。”

  • 緑荔枝-汉语大词典

    緑荔枝

    【1】荔枝名。皮为绿色, 产于{四川省}。{宋}{陆游}《感旧绝句》之二:“鵝黄酒邊緑荔枝﹐{摩訶池}上納涼時。”自注:“緑荔枝出{叙州}。”按﹐{叙州}即{戎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宜宾市}西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鸟兽草木》:“緑荔枝﹐{戎州}所出﹐肉熟而皮猶緑。”

  • 錦荔枝-汉语大词典

    錦荔枝

    【1】苦瓜的别名。{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衡州}苦瓜﹐即北方之癩葡萄﹐{江}南之錦荔枝也。{閩}﹑{廣}﹑{滇}﹑{黔}人皆喜食﹐味甚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