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蘊)是什么意思
蕴沦-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蕴沦yùn lún
【释义】:
小波浪。《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郭璞注:“澜,言涣澜;沦,言蕴沦。”
器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器蕴qì yùn
【释义】:
犹器度、量度。《新唐书·崔琯传》:“琯行方介,有器蕴,人属以为相而卒不至,当时共咨云。”
器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器蕴qì yùn
【释义】:
度量,涵养。《新唐书·崔琯传》:“琯行方介,有器蕴,人属以为相而卒不至,当时共咨云。”
中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蕴zhōng yùn
【释义】:
内心深藏的感情。蕴,深藏,包涵。明·李贽《答邓明府》:“所论甚见中蕴。”
蕴藉-古语词今用词典
蕴藉yùnjiè
也作“蕴籍”。
宽和包容。西汉人义纵,河东人。少年时曾结伙抢劫。其姐有医术,得宠于汉武帝母亲王太后。太后知其有弟,因向皇上举荐,义纵被任命为中郎,后调任上党郡一个县的县令。义纵“治敢行,少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办事敢作敢为,少有宽和包容,县里从无延迟待办的事,被推举为全郡第一名。)后来调任长陵和长安的县令,执法严峻,不避皇亲国戚,深得皇上赏识,继升为河内郡都尉,族灭当地豪强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史记·酷吏列传》)后引申为:含蓄而不显露,蕴藏、蓄积。
今沿用引申义。
①含蓄而不显露。《百科知识》:“总之,王羲之书法风流蕴藉,书如其人,体态妍美而粉黛无施,姿仪清雅而庄矜不失,风流倜觉而含强健,法度严谨而露从容。”《文学报》:“全篇都贯串着一种蕴藉自然的清气,而无剑拔弩张的造作。”《人民日报》:“主持人不能不是这个节目的内行。不论是转述,还是直抒,都应该有一定的深度,电视上,还讲究一颦一笑,举手捉足、发型服饰的蕴藉。”
②蕴藏、蓄积。应修人《含苞》:“我爱这纤纤的花苞儿蕴藉着无量的美,——无量地烂漫的将来。”沈从文《一个母亲》第一章一:“低头看孩子的笑,在这天真纯洁的生命上,反映出的是母亲的蕴藉于心中深处的罪孽的自责。”
蕴籍-古语词今用词典
蕴籍yùnjiè
见“蕴藉”条。
包含 包孕 蕴含(蕴涵)-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包含 包孕 蕴含(蕴涵)
包含bāohán 包孕bāoyùn 蕴含(蕴涵)yùnhán
动词。表示“里面包容着和存在着”的意思。
“包含”强调内里含有(事物);多用于抽象的东西,较为常用。例如:“权力!这个字眼里面包含一切:这是个神妙的使人沉醉的字眼”(鲁迅:《集外集拾遗》);“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工作顺利的时候也包含着某种危险”(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包孕”强调事物当中存在着别的事物;也多用于抽象的东西;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倘若一部作品能够做到将语言写成大浓度的诗化的生活语言……而将生活的底蕴都包孕其中,那么就更能显示‘美文学’的艺术特色”(《文学评论》,1982,5);“他那博大的胸怀,包孕着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蕴含”含有“藏蓄其中”的意味;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明显,比较典雅。例如:“同样是李晓霞的笑,在不同的规定情景中,笑得不一样,蕴含的内容也不同”(《光明日报》,1980.6.27);“这些银幕形象大都蕴含着强烈的思想力量”(《文艺报》,1982,10);“可是,他的作品却蕴含了热情,有着一种内在的力的搏动”(《小说月报》,1982,9)。
蕴藏 储藏-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蕴藏 储藏
蕴藏yùncáng 储藏chǔcáng
动词。指含藏着而不显露。
“蕴藏”强调包含在内,外面看不出来;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矿产资源、感情、精力、力量、积极性等;是书面语用词,带书面语色彩。例如:“浩瀚的海水,覆盖着占地球百分之七十一的海底。这里蕴藏着丰饶的矿产资源”(《人民日报》,1977.6.12);“卢嘉川的声音虽然仍是平静的,但是道静分明感到里面蕴藏着深沉的悲痛”(杨沫:《青春之歌》);“那强壮的体魄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
“储藏”强调存在其中;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矿产资源;使用频率不如“蕴藏”大。例如:“我国石油储藏量有多少,还没有一致的看法”;“那个储藏着小生命的匣子,现在是不能拿在手中了”(《叶圣陶选集》)。
“储藏”在表示“存放而保藏”的意义时(如说:“家家都储藏大白菜”),和“蕴藏”没有同义关系。
蕴璞-实用委婉语词典
蕴璞
喻指美好的品德。唐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衒才饰智者,奔驰于末流,怀真蕴璞者,栖遑于下列。”原指质地纯美的璞玉。
寸衷蕴结,莫可言宣-实用委婉语词典
寸衷蕴结,莫可言宣
意为自己内心的衷情、衷曲已蕴藏很久了,却无从与你诉说。
气蕴则简,神远涵藏-实用委婉语词典
气蕴则简,神远涵藏
意为将作品的精气内敛显得简淡,把神意散向远方则有包藏。“涵”,即涵容,包含。
蕴蓄 蕴藏-近义词应用词典
蕴蓄 蕴藏
蕴蓄 yùnxù 蕴藏 yùncáng
【蕴蓄】积蓄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如:
1.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发掘。如:
2.在这些地带的山脉和群岛上蕴藏着多种矿藏,浅海、平原、盆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石油和天然气。
辨析:“蕴蓄”指积蓄而未表露,常指人的某种情感,如蕴蓄怨气,蕴蓄愤恨。“蕴藏”指蓄积未显露或发掘,运用范围比“蕴蓄”广,既可指抽象事物,如群众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又可指具体事物,如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
蕴-古文观止词典
蕴yùn
【词性】:动词
积蓄(1)。《梅圣俞诗集序》: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凡是士人积蓄着他们的学问,而不能在社会上施展的,大多喜欢独自放浪于山顶水边。
蕴-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蕴yùn
①积聚,蓄藏。《左传·昭公十年》:“~利生孽。”(孽:灾祸。)②郁积。《诗经·桧风·素冠》:“庶见
兮,我心~结兮,聊与子如一兮。”③事理的深奥处。王安石《答韩求仁书》:“求仁所问于《易》者,尚非《易》之~也。”
义蕴-现代汉语大词典
义蕴yì yùn
【释义】:
意蕴。如:玩索诗句,推求义蕴。
余蕴-现代汉语大词典
余蕴yú yùn
【释义】:
谓蕴藏于中而未全部显现。如:词意浅露,略无余蕴。
包蕴-现代汉语大词典
包蕴bāo yùn
【释义】:
包含,蕴藏。朱自清《哀韦杰三君》:“他那两句话包蕴着无穷的悲哀。”
蕴1-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1yùn藴
【释义】:
①包含;积聚。如:蕴含;蕴积。②深奥的涵义。如:蕴奥。
蕴含-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含yùn hán
【释义】:
包含。如:蕴含深意。
蕴结-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结yùn jié
【释义】:
犹蕴积。冰心《寄小读者》:“我心中复杂的蕴结着欢慰与悲凉!”
蕴积-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积yùn jī
【释义】:
蕴藏积聚。《文汇报》1983.2.22:“火山底下蕴积的地压越大,熔岩喷射得越高。”
蕴涵-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涵yùn hán
【释义】:
①包含。袁鹰《悲欢》:“在短短二十四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内容。”②逻辑名词。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互为条件的关系叫“蕴涵”。表现形式是“如果…则…”。
蕴奥-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奥yùn ào
【释义】:
精深的涵义。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法相宗)深究《瑜伽》、《唯识》、《声明》、《因明》等之蕴奥,在五印度中,号称辩才第一。”
蕴蓄-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蓄yùn xù
【释义】:
①犹蕴积。鲁迅《杂忆》:“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②指蕴藏的思想、感情等。鲁迅《不是信》:“不免招我说几句费话的不过是他对镜装成的姿势和‘爆发’出来的蕴蓄,但又即刻掩了起来,关上大门。”
蕴藉-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藉yùn jiè
【释义】:
①宽厚而有涵养。《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顺,蕴藉敦厚。”②含蓄而不显露。王蒙《我愿多分点好的故事》:“正像鲁迅的小说《祝福》、《故乡》、《伤逝》等的结尾一样,不但蕴藉隽永,而且富于音乐感。”③蕴藏。应修人《含苞》:“我爱这纤纤的花苞儿蕴藉无量的美,——无量地烂漫的将来。”
蕴藏-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藏yùn cáng
【释义】:
积聚;深藏。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又如:青海高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蕴2-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2wēn藴
【释义】:
见“蕴藻”。
蕴藻-现代汉语大词典
蕴藻wēn zǎo
【释义】:
水草名。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我)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奥蕴-现代汉语大词典
奥蕴ào yùn
【释义】:
蕴藏于事物内部的秘密。陶行知《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惟其以人力胜天工,故能探其奥蕴。”
含蕴-现代汉语大词典
含蕴hán yùn
【释义】:
蕴藏;包含。冰心《寄小读者》:“你——樱唇上含蕴着天下的温柔,眼波中凝聚着人间的智慧。”
底蕴-现代汉语大词典
底蕴dǐ yùn
【释义】:
内情,底细。如:不知内中底蕴是什么。
意蕴-现代汉语大词典
意蕴yì yùn
【释义】:
内在的意义;含义。鲁迅《“题未定”草七》:“这启示并非‘哲学的意蕴’,是觉得这才看见了近于真相的周鼎。”
蕴-汉语大词典
蕴
“[藴]”的简化字。
蕴-汉语大词典
蕴
“[藴]”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