蘩(蘩)是什么意思
采蘩-古文观止词典
采蘩cǎi fán
【词性】:名词
《诗经·国风》里的篇名,它是一首妇人自咏采蘩奉献公侯祭祀的诗篇(1)。《周郑交质》:《风》有《采蘩》、《采蘋》。——《国风》里选有《采蘩》、《采蘋》篇。
蘩-古文观止词典
蘩fán
【词性】:名词
植物名。即白蒿(1)。《周郑交质》: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山涧、小溪、池塘、小洲里长的野草,浮萍、白蒿、水藻这类野菜。
蘩-现代汉语大词典
蘩fán
【释义】:
植物名。即白蒿。多年生草本,可食用。
蘋蘩-汉语大词典
蘋蘩
【1】蘋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 古代常用于祭祀。{晋}{左思}《蜀都赋》:“雜以藴藻﹐糅以蘋蘩。”《左传·隐公三年》:“蘋蘩蕰藻之菜……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2】《诗·召南》有《采蘋》及《采蘩》篇。《诗·召南·采蘩序》:“《采蘩》, 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 則不失職矣。”后以“蘋蘩”借指能遵祭祀之仪或妇职等。{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趙氏五娘}〕德性幽閒﹐儘可寄蘋蘩之托。”《平山冷燕》第二回:“閨中弱女﹐職在蘋蘩﹐安敢越禮延師以炫名。”{南朝} {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始協德於蘋蘩兮﹐終配祇而表命。”【3】泛指祭品。{清}{方文}《宋遗民咏·方韶卿凤》:“葬之乃祖側﹐歲時薦蘋蘩。”{唐}{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诗之二:“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
蘩-汉语大词典
蘩
《廣韻》附袁切,平元,奉。【1】植物名。即白蒿。多年生草本,可食用。《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晋}{潘尼}《迎大驾》诗:“青松蔭修嶺,緑蘩被廣隰。”{唐}{李贺}《安乐宫》诗:“緑蘩悲水曲,茱萸别秋子。”{元}{王逢}《游昆山怀旧伤今》诗:“青蘩春薦豆,翠柏寒動棨。”
蘩虂-汉语大词典
蘩虂
【1】即落葵。又名“蔠葵”。
采蘩-汉语大词典
采蘩
【1】《诗·豳风·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時出,同時歸也。”谓{豳公子}有与民同甘苦的德行。后因以“采蘩”作思念君子的典故。{唐}{沈佺期}《入卫作》诗:“采蘩憶{豳}吹﹐理棹想{荆}歌。鬱然懷君子﹐浩曠將如何?”【2】《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后因以“采蘩”指女子恪守妇道,克尽妇职。{宋}{王禹偁}《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楊貴妃}始以姿色召居掖庭﹐頗肆姦回﹐不循法度﹐以歌舞取媚﹐則采蘩之職不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