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紆

紆(紆)是什么意思

  • 回紆-汉语大词典

    回紆

    【1】迂回。回旋曲折。{南朝} {梁}{沈约}《钓竿》诗:“桂舟既容與﹐緑浦復回紆。”

  • 鬱紆-汉语大词典

    鬱紆

    【1】盘曲迂回貌。{唐}{魏徵}《述怀》诗:“鬱紆陟高岫﹐出没望平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石峰離立﹐色青白成紋﹐態鬱紆若鏤刻。”{清}{周亮工}《金陵览古诗》序:“故其山鬱紆而妍媚﹐其水浩瀚而澂鮮。”【2】殷切委婉。{明}{方孝孺}《酒膳奉谢》诗:“衮衣登朝玉陛趨﹐至尊撫問情鬱紆。”【3】忧思萦绕貌。{唐}{权德舆}《奉和许阁老》诗:“故國方迢遞﹐羈愁自鬱紆。”{明}{郑若庸}《玉玦记·送行》:“傷離復傷離﹐别後增鬱紆。”《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李周翰}注:“鬱紆﹐愁思繁也。”【4】形容烟气浓郁缭绕。{唐}{杜甫}《天池》诗:“鬱紆騰秀氣﹐蕭瑟浸寒空。”

  • 委紆-汉语大词典

    委紆

    【1】曲折。{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江}南之水﹐委紆而冽﹐故其人緩而巧。”

  • 環紆-汉语大词典

    環紆

    【1】回旋曲折貌。{唐}{王绩}《游北山赋》:“連峯雜起﹐複嶂環紆。”

  • 楊紆-汉语大词典

    楊紆

    亦作“[楊陓]”【1】古泽薮名。确址旧说不一,不可考。《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其澤藪曰{楊紆}。”{郑玄}注:“{霍山}在{彘}﹐{陽紆}所在未聞。”{孙诒让}正义:“{楊紆}﹑{楊陓}﹑{陽華}﹑{陽紆}﹑{陽盱}聲類並相近﹐{惠}({惠士奇})説以爲一地﹐義似可通﹐惟所在地域則舛互殊甚……{楊紆}所在﹐{漢}時已不可攷﹐故{班}{鄭}並闕而不言﹐而舊説多强爲傅合﹐悉無塙證﹐謹從蓋闕﹐以竢知者。”

  • 槃紆-汉语大词典

    槃紆

    【1】盘结回旋。{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鸡足山》:“山徑既開﹐逐路而進﹐槃紆曲折﹐回互斜通﹐至于山頂。”{汉}{应瑒}《慜骥赋》:“思奮行而驤首兮﹐叩繮緤之紛拏;牽繁轡而增制兮﹐心慉結而槃紆。”

  • 欝紆-汉语大词典

    欝紆

    【1】抑郁,郁结。{唐}{贾岛}《寄迹》诗:“别腸多欝紆﹐豈能肥肌膚。”一本作“鬱紆”。{宋}{无名氏}《灌畦暇语》:“夫氣出於虚﹐則凝而不散;留於實﹐則欝紆而不達。”

  • 威紆-汉语大词典

    威紆

    【1】绵延曲折貌。《文选·谢朓<郡内登望>诗》:“威紆距遥甸﹐巉嵒帶遠天。”{李善}注:“威紆﹐威夷紆餘﹐流長之貌也。”{隋}{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诗:“行行備履歷﹐步步憐威紆。”{北周}{王褒}《长安有狭斜行》:“威紆狹邪道﹐車騎動相喧。”{唐}{王勃}《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閭閻四會﹐亭障威紆。”

  • 曲紆-汉语大词典

    曲紆

    【1】委屈。{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二:“能察幽測冥者﹐{周生}是也。今者既曲紆真降﹐願各爲其述一文。”

  • 沈紆-汉语大词典

    沈紆

    亦作“[沉紆]”【1】沉重徐缓。{靳以}《被煎熬的心--一个女孩子的故事》:“楼下的钟沉纡地打了三下。”

  • 拖青紆紫-汉语大词典

    拖青紆紫

    【1】{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紆紫”比喻官位显贵。{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歲華門一酸儒﹐來歲可以金馬玉堂矣;今日市門一駔儈﹐明日可以拖青紆紫矣。”亦省作“[拖紫]”。《旧唐书·哀帝纪》:“雖藍衫魚簡﹐當一見而便許升堂;縱拖紫腰金﹐若非類而無令接席。”{宋}{黄庭坚}《昼夜乐》词:“直待腰金拖紫後﹐有夫人縣君相與争。”

  • 煩紆-汉语大词典

    煩紆

    【1】愁闷郁结。《文选·张衡<四愁诗>之三》:“路遠莫致倚踟蹰﹐何爲懷憂心煩紆。”{李周翰}注:“煩紆﹐思亂也。”{唐}{杨衡}《病中赴袁州次香馆》诗:“誰能挹香水﹐一爲濯煩紆。”{宋}{秦观}《赠张潜道》诗:“我欲有所進﹐生聞勿煩紆。”{清}{朱彝尊}《送叶参政映榴督储楚中》诗:“南魚北有雁﹐冀慰心煩紆。”

  • 悒紆-汉语大词典

    悒紆

    【1】郁闷。{明}{何景明}《织女赋》:“睇往途以連邅兮﹐神悒紆而不去。”

  • 憂紆-汉语大词典

    憂紆

    【1】犹忧邑。{汉}{王逸}《九思·哀岁》:“憂紆兮鬱鬱﹐惡所兮寫情。”

  • 懷銀紆紫-汉语大词典

    懷銀紆紫

    【1】指显贵。银,银印;紫,紫绶。{汉}制,相国﹑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绶;秩二千石皆银印。{汉}{王充}《论衡·命禄》:“懷銀紆紫﹐未必{稷}{契}之才。積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盤紆-汉语大词典

    盤紆

    【1】回绕曲折。{宋}{陆游}《野步至村舍暮归》诗:“草徑盤紆入廢園﹐漲餘野水有殘痕。”《淮南子·本经训》:“木巧之飾﹐盤紆刻儼﹐嬴鏤雕琢﹐詭文回波。”{高诱}注:“盤﹐盤龍也;紆﹐曲屈。”《水浒传》第一〇五回:“{宛州}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洭水》:“山盤紆數百里﹐有赭嵒迭起﹐冠以青林﹐與雲霞亂采。”《文选·宋玉<高唐赋>》:“水澹澹而盤紆兮﹐洪波淫淫之溶。”{张铣}注:“水之迴屈緩流之貌。”

  • 蟠紆-汉语大词典

    蟠紆

    亦作“[蟠]”【1】盘绕曲折。《文选·马融<长笛赋>》:“蚡緼蟠紆﹐緸寃蜿蟺。”{吕向}注:“聲相糺亂之貌。”{清}{姚鼐}《河上杂诗》之一:“{碭}{沛}蟠紆接{下相}﹐風雲咫尺會舟航。”《西京杂记》卷四:“高樹凌雲﹐蟠煩寃。”

  • 紆-汉语大词典

    “[纡]”的繁体字。《廣韻》憶俱切,平虞,影。【1】屈曲;曲折。《周礼·考工记·矢人》:“中弱則紆,中强則揚。”{南朝 陈}{阴铿}《广陵岸送北使诗》:“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紆。”{清}{黄鷟来}《雨晴游弘济寺访蒲庵和尚》诗:“初進路尚紆,稍深境逾闢。”{章炳麟}《文章说例》:“是以{日本}容可云爾,至于{禹域},進化雖紆,然其官府治具,社會人事,繁錯萬端,本非曩時之{日本}比也。”【2】萦回;围绕。《文选·宋玉<高唐赋>》:“水澹澹而盤紆兮,洪波淫淫之溶。”{李善}注:“紆,回也。”{宋}{张孝祥}《菩萨蛮》词:“佳人紆絶唱,翠幕叢霄上。休勸玉東西,烏鴉枝上啼。”{明}{唐顺之}《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酋長花當後,山川松漠紆。”【3】屈抑。{晋}{葛洪}《抱朴子·道意》:“皁隸之巷,不能紆金根之軒;布衣之門,不能動六轡之駕。”{南朝 梁}{任昉}《为齐宣德皇后答梁王令》:“王何得不暫紆雅尚,允答天人。”{唐}{刘禹锡}《谢手诏表》:“特睿思,親灑以毫。”【4】系结;垂挂。《文选·张衡<东京赋>》:“紆皇組,要干將,負斧扆,次席紛純。”{李善}注:“紆,垂也。”{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慙聞紆緑綬,即候掛朝簪。”{宋}{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词:“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5】姓。{後秦}有{纡邈}。见《广韵·平虞》。

  • 紆徐-汉语大词典

    紆徐

    【1】从容宽舒貌。{何其芳}《黄昏》:“一乘古旧的黑色马车﹐空无乘人﹐纡徐地从我身侧走过。”{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絶嶺懸坡﹐蹭蹬蹉跎﹐泉水紆徐如浪峭。”{汉}{司马相如}《子虚赋》:“襞積褰縐﹐紆徐委曲。”{唐}{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诗:“翕習{黄山}下﹐紆徐清{渭}東。”【2】谓文辞委婉舒缓。{明}{唐顺之}《与杨朋石祠祭》:“所示諸文皆清新紆徐﹐有作者之意。”{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宋}代諸公﹐變峭厲而爲平暢﹐{永叔}情致紆徐﹐故虚字多。”《花月痕》第十五回:“全書不作贅語﹐亦不用直筆﹐此篇尤極紆徐之致。”

  • 紆紫-汉语大词典

    紆紫

    【1】佩紫绶。指身居高位。{汉}{王充}《论衡·令禄》:“懷銀紆紫﹐未必{稷}{契}之才。”

  • 紆譎-汉语大词典

    紆譎

    【1】曲折。{清}{张岱}《陶庵梦忆·焦山》:“一日﹐放舟{焦山}﹐山更紆譎可喜。”《文选·扬雄<甘泉赋>》:“凌高衍之嵱嵷兮﹐超紆譎之清澄。”{李善}注:“紆譎﹐曲折也。”

  • 紆青佩紫-汉语大词典

    紆青佩紫

    【1】见“紆青拖紫”。

  • 紆迴-汉语大词典

    紆迴

    【1】曲折; 回环。{柯灵}《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上海}人民还可能以租界为掩护挣扎着生存﹐纡回地战斗。”{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四:“{漓水}很清洁﹐水流很缓﹐平稳地在两岸的山峰中纡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紆迴﹐雖途經信宿﹐猶望見此物。”{清}{曹寅}《雨霁过沧浪亭迟悔庵先生不至和壁间漫堂中丞韵》:“領畧南禪茗一杯﹐{滄浪亭}上步紆迴。”【2】迟缓。{清}{戴名世}《丙戌南还日记》:“余佯爲不聞﹐至是益信其爲老爪之黨﹐而此日之小徑行﹐實欲速﹐反得紆迴﹐非有他也。”《明史·孙承宗传》:“倘臣言不當﹐立斥臣以定大計﹐無紆迴不决。”《明史·朱谦传》:“是役也﹐大帥無制勝才﹐師行紆迴﹐無紀律﹐邊民死者遍野。”

  • 紆尊降貴-汉语大词典

    紆尊降貴

    【1】谓地位高的人, 谦卑自抑, 屈尊俯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波斯}之國主﹐紆尊游歷西國盡徧。”《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這要遇見個趨炎附勢的一個小小中軍﹐得這等一位晃動乾坤的大上司紆尊降貴合他作親家﹐豈有不願之理。”亦省作“[紆尊]”。

  • 紆行-汉语大词典

    紆行

    【1】曲折而行。《周礼·考工记·梓人》:“郤行﹐仄行﹐連行﹐紆行。”{贾公彦}疏:“紆﹐曲也。以其蛇行屈曲﹐故謂之紆行也。”{清}{昭槤}《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吾既以身許國﹐豈可畏禍紆行﹐以干名義也!”

  • 紆朱曳紫-汉语大词典

    紆朱曳紫

    【1】见“紆朱拖紫”。

  • 紆青-汉语大词典

    紆青

    【1】佩带青绶。谓作高官。{晋}{葛洪}《抱朴子·任命》:“及其達也﹐則{淮陰}投竿而稱孤﹐{文種}解屩而紆青。”

  • 紆轡-汉语大词典

    紆轡

    【1】回车。{晋}{陶潜}《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氣寡所諧。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明}{何景明}《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六龍墮青冥﹐萬象淪玄朔。{羲和}扶日行﹐紆轡竟焉託!”

  • 紆尊-汉语大词典

    紆尊

    【1】见“紆尊降貴”。

  • 紆遲-汉语大词典

    紆遲

    【1】舒缓; 迟慢。{明}{何景明}《赠边子》诗之四:“紆遲{衛}流{汭}﹐轉盼{淇水}陽。”{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平生有謙癖﹐拜起紆遲。”

  • 紆折-汉语大词典

    紆折

    【1】迂回曲折。{汉}{张衡}《七辨》:“蟬緜宜愧﹐夭紹紆折﹐此女色之麗也。”{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荒凉广漠的大原﹐拥抱着环回纡折的峦谷。”{清}{厉鹗}《东城杂记·半山园》:“流入花深處﹐花深路紆折。”{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後》:“循山半而南﹐紆折翠微間。”

  • 紆鬱-汉语大词典

    紆鬱

    【1】曲深貌。{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三面盤空﹐矯若龍首﹐條岡迴壑﹐紆鬱其下。”{宋}{朱熹}《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一水既紆鬱﹐羣山正峻嶒。”{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雲。”【2】抑郁, 郁积。{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山陰}{胡稚威}{天游}曠代奇才﹐丙辰﹐同舉鴻博﹐終身紆鬱而亡。”《楚辞·九叹·忧苦》:“願假簧以舒憂兮﹐志紆鬱其難釋。”{王逸}注:“紆﹐屈也;鬱﹐愁也。”{晋}{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孌居人思﹐紆鬱游子情。”{唐}{杜甫}《画鹘行》:“吾今意何傷﹐顧步獨紆鬱。”

  • 紆洄-汉语大词典

    紆洄

    同“[紆迴]”【1】曲折; 回旋。{清}{黄宗羲}《万祖绳墓志铭》:“君從{錢忠介}公學爲制義……君獨本之大全﹐而紆洄以出之。”

  • 紆絗-汉语大词典

    紆絗

    同“[紆迴]”【1】曲折; 迂回。{清}{周亮工}《同门吴曰庸先生徒步自泉州过慰》诗:“千里紆絗烽燧闊﹐廿年出處夕陽殘。”{姚华}《论文後编》:“居其地者﹐交際往來﹐至爲糺紛﹐必依事紆絗﹐然後與人無忤。”

  • 紆直-汉语大词典

    紆直

    【1】曲直。{唐}{王勃}《春思赋》:“感大運之盈虚﹐見長河之紆直。”{南朝} {宋}{鲍照}《观漏赋》:“從江河之紆直﹐委天地之圓方。”{唐}{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東流{黄河}水﹐茫茫汎紆直。”

  • 紆青拖紫-汉语大词典

    紆青拖紫

    【1】谓身佩印绶。形容地位尊显。{明}{高攀龙}《书<成佑台先生自志>後》:“今士或紆青拕紫﹐死之日捫心自疚﹐無論人口﹐即其自視﹐亦何異犬豕豺狼虺蝎。”《隋书·卢思道传》:“外呈厚貌﹐内藴百心﹐繇是則紆青佩紫﹐牧州典郡。”《文选·扬雄<解嘲>》:“紆青拖紫﹐朱丹其轂。”{李善}注引《东观汉记》:“印綬。{漢}制:公侯紫綬﹐九卿青綬。”{清}{曹寅}《东皋草堂记》:“紆青拖紫﹐新人滿眼﹐遥念新故﹐動隔千里。”亦作“[紆青拕紫]”﹑“[紆青佩紫]”。

  • 紆佩金紫-汉语大词典

    紆佩金紫

    【1】身佩印绶。谓身居高位。金, 指印; 紫, 指绶色。{汉}{蔡邕}《陈太丘碑文》:“紆佩金紫﹐光國垂勳。”《後汉书·马援传》:“猥先諸君紆佩金紫﹐且喜且慚。”

  • 紆金曳紫-汉语大词典

    紆金曳紫

    【1】佩带金印紫绶。谓身居高位。{明}{袁宗道}《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紆金曳紫者﹐多摧蘭折玉之嘆。”

  • 紆青拕紫-汉语大词典

    紆青拕紫

    【1】见“紆青拖紫”。

  • 紆曲-汉语大词典

    紆曲

    【1】迂回曲折。{唐}{薛用弱}《集异记·邓元佐》:“將抵{姑蘇}﹐誤入一徑﹐甚險阻紆曲。”{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低回{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皬然白首。”{三国} {魏}{曹操}《感节赋》:“内紆曲而潛結﹐心怛惕以中驚。”{叶圣陶}《义儿》:“一张山水画的明信片﹐上面有葱绿的丛树﹐突兀的山石﹐蓝碧的云天﹐纡曲曳白的回泉。”{樊增祥}《<东溪草堂词选>自序》:“第縱筆一往﹐無復紆曲之致﹐要眇之音。”

  • 紆結-汉语大词典

    紆結

    【1】郁积不畅。{清}{陈確}《大学辨四·答张考夫书》:“諸惟面盡﹐無任紆結。”《後汉书·冯衍传下》:“心怫鬱而紆結兮﹐意沉抑而内悲。”{唐}{独孤及}《太行苦热行》:“摇策汗滂沱﹐登岸思紆結。”{三国} {魏}{曹丕}《悼夭赋》:“氣紆結以填胸﹐不知涕之縱横。”

  • 紆縈-汉语大词典

    紆縈

    【1】谓情意萦回难解。{汉}{王粲}《伤夭赋》:“淹徘徊以想像﹐心彌結而紆縈。”【2】谓山水回环旋绕。《陈书·江总传》:“東西連跨﹐南北紆縈。”{唐}{柳宗元}《晋问》:“萬工舉斧以入﹐以求諸岩崖之欹傾﹐澗壑之紆縈。”{宋}{叶適}《塔头林君挽诗》:“之河繞浦各紆縈﹐結束樓臺穩更清。”{明}{徐渭}《元夕之辰偕友人集九里之天瓦寒泉二庵诗序》:“高則亂石偃拔﹐駭獸穿林;下則廻泉紆縈﹐驚虺入草。”

  • 紆回-汉语大词典

    紆回

    同“[紆迴]”【1】曲折; 回环。{清}{周亮工}《仪封曹白公进士冠日梦予过访》诗:“殊慙急遽求吾友﹐近喜紆回過敝廬。”{南朝} {梁}{何逊}《登石头城诗》:“{馬嶺}逐紆回﹐犬牙傍隆窣。”{汉}{班彪}《北征赋》:“涉長路之緜緜兮﹐遠紆回以樛流。”

  • 紆身-汉语大词典

    紆身

    【1】屈身相就。{汉}{贾谊}《新书·耳痺》:“〔{伍子胥}〕於是紆身而適{闔閭}﹐治味以求親。”

  • 紆緩-汉语大词典

    紆緩

    【1】迂回; 缓慢。{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二:“我看到在那小小的整方的天上﹐正有一朵灰色的薄云纡缓地浮游而过。”{明}{徐渭}《白母传论》:“紆緩圖之而乘時以亟發﹐殆兵家所謂彍弩發機者與?”{清}{昭槤}《啸亭续录·褚筠心》:“然性紆緩﹐多爲人所愚。”{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下:“{思光}紆緩誕放﹐縱有乖文體﹐然亦捷疾豐饒﹐差不局促。”

  • 紆餘-汉语大词典

    紆餘

    【1】谓歌曲文章曲折有致。《宋书·乐志四》:“〔{魏}鼓吹曲十一《邕熙曲》:〕歌聲一何紆餘﹐雜笙簧。”{宋}{苏洵}《上欧阳内翰书》:“執事之文﹐紆餘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疏暢﹐無所間斷。”{明}{方孝孺}《答陈元采书》:“寄來文章又皆敷贍紆餘﹐有作者風。”【2】迂回曲折。{唐}{柳宗元}《石渠记》:“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鄗}﹑{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内。”{刘良}注:“紆餘委蛇﹐屈曲貌。”{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而{大河}自{積石}行萬里{砥柱}﹐傍緑{太行}至{大伾}﹐斗折而東﹐下走大海﹐長岡巨阜﹐紆餘盤屈。”【3】形容人有才气从容不迫。{唐}{韩愈}《进学解》:“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爲妍﹐卓犖爲傑。”

  • 紆徊-汉语大词典

    紆徊

    同“[紆迴]”【1】曲折; 回环。{朱光潜}《诗论》第十章:“诗既流为赋﹐纡徊往复的音节遂变为流畅直率。”

  • 紆意-汉语大词典

    紆意

    【1】委屈己意而奉承他人。《陈书·宣帝纪》:“紆意舞文﹐糾聽所知﹐靡有攸赦。”《南史·任昉传》:“{永元}中﹐{任昉}紆意于{梅蟲兒}﹐{東昏}中旨用爲中書令。”

  • 紆朱拖紫-汉语大词典

    紆朱拖紫

    亦作“[紆朱曳紫]”【1】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唐}{白居易}《岁暮寄微之》诗之三:“若並如今是全活﹐紆朱拖紫且開眉。”{晋}{葛洪}《抱朴子·逸民》:“何必紆朱曳紫﹐服冕乘軺。”{明}{张居正}《再辞恩命疏》:“紆朱拖紫﹐揖讓人主之前;當軸秉衡﹐平章軍國之重。”{明}{宋濂}《曾府君石表辞》:“{曾氏}爲尤盛﹐紆朱拖紫以顯融于時﹐在在皆是。”

  • 紆道-汉语大词典

    紆道

    【1】迂回曲折的道路。{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一:“勝引即紆道﹐幽行豈通衢。”【2】绕道而行。{清}{顾炎武}《与李子德书》:“會{北山}多虎﹐{仲德}力止毋行﹐乃紆道自{耀州}至{同官}﹐拜{寇老師}之墓。”{黄节}《雪朝江亭同天如》诗:“豈謂叩門驚獨寤﹐不辭紆道意多違。”

  • 紆險-汉语大词典

    紆險

    【1】盘曲险阻。《南齐书·州郡志下》:“水陸紆險﹐行逕裁通。”《後汉书·王充仲长统等传论》:“雖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推變;山川之奥﹐未足況其紆險。”{清}{王韬}《淞滨琐话·倪幼蓉》:“道經{峨嵋山}下﹐層巒疊嶂﹐道路紆險。”

  • 紆朱懷金-汉语大词典

    紆朱懷金

    【1】佩朱绶, 怀金印。形容身居高位。《後汉书·宦者传序》:“若夫高官長劍﹐紆朱懷金者﹐布滿宫闈。”{汉}{扬雄}《法言·学行》:“紆朱懷金者之樂不如{顔氏}子之樂。{顔氏}子之樂也内﹐紆朱懷金者樂也外。”

  • 紆駕-汉语大词典

    紆駕

    【1】犹屈驾。请人或称人来访之敬辞。{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蓝摩国》:“大王情流佛法﹐廣樹福田﹐敢請紆駕﹐降臨我室。”

  • 紆繞-汉语大词典

    紆繞

    【1】回环萦绕。《世说新语·言语》“{劉公}幹以失敬罹罪”{刘孝标}注引{晋}{张隐}《文士传》:“磨之不加瑩﹐雕之不增文﹐禀氣堅貞﹐受之自然。顧其理枉屈紆繞而不得申。”《後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振弱支而紆繞兮﹐若緑繁之垂幹。”{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南垂紆繞而拖峽者﹐爲{爐塘}所依。”

  • 紆錯-汉语大词典

    紆錯

    【1】迂回交错。{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是村綰其谷口﹐竹樹扶疎﹐田壑紆錯﹐亦一幽境云。”

  • 紆紱-汉语大词典

    紆紱

    【1】谓佩印作官。绂, 系官印的丝带。《後汉书·吴盖陈臧传论》:“雖懷璽紆紱﹐跨陵州縣﹐殊名詭號﹐千隊爲羣﹐尚未足以爲比功上烈也。”{南朝} {齐}{谢朓}《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下車遽暄席﹐紆紱始黔竈。”

  • 紆軫-汉语大词典

    紆軫

    【1】迂曲。《後汉书·冯衍传下》:“馳中夏而升降兮﹐路紆軫而多艱。”{张继煦}《叙论》:“吾見今之專門名家亦蹈斯蔽﹐耻爲淺近易解之書﹐而述其高深不可企及之學﹐甚至以淺近易解之理而亦紆軫其詞﹐故作廋語﹐使閲者如對大海而嘆汪洋。”【2】委屈而隐痛。《楚辞·九章·惜诵》:“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而紆軫。”{王逸}注:“紆﹐曲也;軫﹐隱也。”{洪兴祖}补注:“紆﹐縈也;軫﹐痛也。”{南朝} {宋}{谢庄}《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長歌。”{晋}{潘岳}《悼亡》诗之三:“駕言陟東岸﹐望墳思紆軫。”【3】回避。{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叙》:“凡先儒之訓傳﹐歷代之故實﹐文字之訛舛﹐地理之遷變﹐皆得遡其源而循其流。苟未愜其心﹐則紆軫而勿敢釋。”【4】犹枉驾。轸, 车的代称。《晋书·隐逸传·陶潜》:“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閑﹐幸非潔志慕聲﹐豈敢以{王公}紆軫爲榮耶!”

  • 紆組-汉语大词典

    紆組

    【1】系佩官印。谓身居官位。{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超踐皇闥﹐紆組垂纓。”{唐}{颜真卿}《鲜于公神道碑铭》:“{邵陽}典午﹐{漢陽}紆組。”{南朝} {齐}{谢朓}《酬德赋》:“君紆組於名邦﹐貽話言於洲渚。”{明}{陈子龙}《吴兴道中》诗:“紆組嬰世塵﹐幽情誰能卻。”

  • 縈紆-汉语大词典

    縈紆

    【1】盘旋环绕。{汉}{班固}《西都赋》:“步甬道以縈紆﹐又杳窱而不見陽。”{明}{宋濂}《<剡源集>序》:“及覽先生之文﹐姿態横逸而連翩弗斷;如通川縈紆﹐十步九折而無直瀉怒奔之失。”{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山水縈紆﹐蘿蔦幽蔚。”{宋}{范成大}《惜交赋》:“玉宛轉而不斷兮﹐繭縈紆而連縷。”{唐}{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 繙紆-汉语大词典

    繙紆

    【1】嘈杂, 声音纷乱。《文选·马融<长笛赋>》:“蚡緼繙紆﹐緸寃蜿蟺。”{李善}注:“蚡緼繙紆﹐聲相糾紛貌。”

  • 纏紆-汉语大词典

    纏紆

    【1】缠绕纡回。{宋}{苏辙}《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困依巖石坐巉絶﹐行牽翠蔓隨纏紆。”

  • 逶紆-汉语大词典

    逶紆

    【1】曲折貌。{明}{陈恭尹}《游黄龙洞》诗:“緬邈睇衆峯﹐逶紆赴長谷。”

  • 阻紆-汉语大词典

    阻紆

    【1】阻隔而曲折。形容路途遥远。{清}{顾炎武}《酬陈生芳绩》诗:“百里相思路阻紆﹐每承遺札訊何如。”

  • 降尊紆貴-汉语大词典

    降尊紆貴

    【1】见“降貴紆尊”。

  • 降貴紆尊-汉语大词典

    降貴紆尊

    【1】放下高贵身份的架子。《历史研究》1975年第3期:“连国王{乔治三世}也不惜降尊纡贵﹐以推动新的农业经营为乐事﹐号为‘农夫{乔治}’。”{南朝}{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降貴紆尊﹐躬刊手掇。”亦作“[降尊紆貴]”。

  • 陽紆-汉语大词典

    陽紆

    【1】即{杨纡}。古泽薮名。《淮南子·墬形训》:“{秦}之{陽紆}。”{高诱}注:“{陽紆}蓋在{馮翊}{池陽}。一名{具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