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納牖

納牖(納牖)是什么意思

  • 納牖-汉语大词典

    納牖

    【1】《易·坎》:“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程颐}传:“納約,謂進結於君之道;牖,開通之義。室之暗也,故設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處,以況君心所明處……人臣以忠信善道結於君心,必自其所明處乃能入也。”后遂以“納牖”谓导人于善。{清}{黄宗羲}《汪硕公墓表》:“其於經世之曲折﹐奏對之詳明﹐納牖揚庭﹐寂然無一可指。”《明史·郑履淳传》:“忠言重折檻之罰﹐儒臣虚納牖之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