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絲(綵絲)是什么意思
綵絲-汉语大词典
綵絲
【1】旧俗以綵丝为端午日应节之物。据{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可辟邪崇,又名“长命缕”﹑“续命缕”。{唐}代故事,宫中常于端午日以彩丝所结长命缕赐诸臣。{唐}{刘禹锡}《代谢端午日赐物表》:“中使{劉元弼}至﹐奉宣聖旨﹐慰勞臣及將佐﹑官吏﹑僧道。耆壽﹑百姓等﹐兼賜臣墨詔﹐并衣壹副﹑金花銀器參事﹑綵絲壹軸﹐大將衣肆副﹑綵絲伍軸。”【2】彩色丝线。{唐}{白居易}《红绣毯》诗:“綵絲茸茸香拂拂﹐練軟花虚不勝物。”{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母曰:‘是必土偶爲妖也。’授以綵絲﹐於來時陰繫其足。”
綵絲繫虎-汉语大词典
綵絲繫虎
【1】旧俗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妇女用绫绸制成小虎或粽子﹑葫芦﹑樱桃等形状,以五彩丝线穿之,悬于钗头,或使小儿带之,以辟邪,称“綵絲繫虎”。参阅{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綵丝系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