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豈

豈(豈)是什么意思

  • 壽豈-汉语大词典

    壽豈

    【1】长寿而快乐。豈,通“愷”。《诗·小雅·蓼萧》:“既見君子﹐孔燕豈弟。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 樂豈-汉语大词典

    樂豈

    亦作“[樂愷]”【1】欢乐。《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鎬}﹐豈樂飲酒……王在在{鎬}﹐飲酒樂豈。”{郑玄}笺:“豈﹐亦樂也。”{陆德明}释文:“豈﹐本亦作‘愷’﹐同苦在反。”{南朝} {梁}{沈约}《郊居赋》:“望商飈而永歎﹐每樂愷於斯觀。”

  • 抑豈-汉语大词典

    抑豈

    【1】犹难道。{明}{刘基}《春秋明经·杞子来朝公子遂帅师入杞》:“{魯}之於{杞}﹐有婚姻之好焉﹐誨之以文告﹐加之以訓辭﹐抑豈不可?而公子遂帥師入其國﹐則太甚矣。”

  • 燕雀豈知鵰鶚志-汉语大词典

    燕雀豈知鵰鶚志

    同“[燕雀安知鴻鵠志]”【1】{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燕雀豈知鵰鶚志﹐頑童不解老仙機。”

  • 燕鵲豈知鵰鶚志-汉语大词典

    燕鵲豈知鵰鶚志

    同“[燕雀安知鴻鵠志]”【1】{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燕鵲豈知鵰鶚志﹐紅裙休笑狀元郎。”

  • 卧榻豈容酣睡-汉语大词典

    卧榻豈容酣睡

    【1】见“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 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汉语大词典

    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同“[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1】《野叟曝言》第一四五回:“細按圖册﹐賊已在我掌中﹐百日之説﹐猶謙辭耳。昔人云:‘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養癰致患’﹐猝然一發﹐勢若燎原矣。”

  • 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汉语大词典

    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同“[卧榻之側﹐豈容鼾睡]”【1】{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劉赤水}〕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豈容酣睡!’”《红楼梦》第七六回:“你可知{宋太祖}説的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們不來﹐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亦省作“[卧榻豈容酣睡]”。【2】见“卧榻之側﹐豈容鼾睡”。{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劉赤水}〕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豈容酣睡!’”《红楼梦》第七六回:“你可知{宋太祖}説的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們不來﹐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亦省作“[卧榻豈容酣睡]”。【3】《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開寶}中王師圍{金陵}﹐{李後主}遣{徐鉉}入朝﹐對於便殿﹐懇述{江}南事大之禮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太祖}曰:‘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后因用以为典﹐常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别人侵占。鼾﹐也写作“酣”。{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劉赤水}〕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豈容酣睡!’”《红楼梦》第七六回:“你可知{宋太祖}説的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們不來﹐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亦省作“[卧榻豈容酣睡]”。

  • 豈-汉语大词典

    “[岂]”的繁体字。《廣韻》袪狶切,上尾,溪。【1】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难道。{鲁迅}《呐喊·狂人日记》:“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诗·王风·大车》:“豈不爾思,畏子不奔。”{金}{王若虚}《五经辨惑》:“自傳考之,稱國者未必無道,稱臣者豈皆有道?參差不齊,自相爲戾者多矣。”【2】其。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也许﹑莫非。《庄子·外物》:“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漢高祖}謂王{濞}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汝耶?’聖人高見遠識,固不可以小智測度也。”{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题<外套>》:“此{素园}病重时特装相赠者,岂自以为将去世耶,悲夫!”【3】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何况。{三国 魏}{曹操}《上书让费亭侯》:“臣自三省:先臣雖有扶輦微勞,不應受爵,豈逮臣三葉。”《汉书·贾谊传》:“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龍自絶於蟂獺,况從蝦與蛭螾也。”【4】犹觊。希冀。《文选·曹植<朔风诗>》:“君不垂眷,豈云其誠。”{李善}注引《苍颉篇》:“豈,冀也。”《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王逸}注:“己欲盡忠直之節,終不能成其功也。豈,一作覬。”【5】其。表示祈使。《礼记·曾子问》:“{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汉书·丙吉传》:“願將軍詳大議,參以蓍龜,豈宜褒顯。”{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二》:“余謂豈猶其也。言{武帝}曾孫{病己}有美材如此,其宜褒顯也。”《国语·吴语》:“春秋貢獻不解於王府,大王豈辱裁之。”

  • 豈況-汉语大词典

    豈況

    【1】犹何况。《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至于{子張}﹑{子路}﹑{子貢}等七十之徒﹐亞聖之德﹐然猶各有所短﹐{師}辟{由}喭﹐{賜}不受命﹐豈況下此而無所闕?”《後汉书·爰延传》:“夫以{光武}之聖德﹐{嚴光}之高賢﹐君臣合道﹐尚降此變﹐豈況陛下今所親幸﹐以賤爲貴﹐以卑爲尊哉?”{晋}{葛洪}《抱朴子·勗学》:“夫童謡猶助聖人之耳目﹐豈况《墳》《索》之弘博哉?”

  • 豈遽-汉语大词典

    豈遽

    亦作“[豈鉅]”亦作“[豈渠]”【1】犹怎么, 难道。《国语·吴语》:“此志也﹐豈遽忘於諸侯之耳乎?”《吕氏春秋·察今》:“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荀子·王制》:“夫威彊未足以殆鄰敵也﹐名聲未足以縣天下也。則是國未能獨立也﹐豈渠得免夫累乎!”{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案:渠與遽同。”《荀子·正论》:“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鬭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杨倞}注:“鉅﹐與遽同。”

  • 豈獨-汉语大词典

    豈獨

    【1】难道只是; 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遺德刑﹐以伯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與{夏國}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夏國}之幸﹐乃天下之幸也。”{清}{黄遵宪}《四用前韵》:“豈獨{漢}{唐}無此禍﹐五洲驚怪國人狂。”{唐}{杜甫}《有感》诗之四:“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 豈鉅-汉语大词典

    豈鉅

    【1】见“豈遽”。

  • 豈但-汉语大词典

    豈但

    【1】难道只是; 何止。{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豈但江曾决﹐還思霧一披。”《後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責深負大﹐上當匡正綱紀﹐下當濟安元元﹐豈但空空無違而已哉!”《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龍香}道:‘姐姐喜的是吟詩作賦﹐豈但通文墨而已。’”{曹靖华}《飞花集·洱海一枝春》:“岂但茶花而已﹐杜鹃也出色﹐品种多﹐花朵大﹑颜色鲜。”

  • 豈特-汉语大词典

    豈特

    【1】难道只是; 何止。{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叙》:“夫所謂世臣者﹐豈特世禄之人;而巨室者﹐豈特侈富之家也哉!”《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臣死且不辭﹐豈特巵酒乎!”{明}{方孝孺}《君子斋记》:“古之君子德業赫赫﹐著於天下流於後世者﹐豈特天質之美哉!”《庄子·让王》:“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清}{叶舒璐}《索得学山兄遗稿》诗之二:“{阿連}自爲文章哭﹐豈特傷心舊雁行?”

  • 豈必-汉语大词典

    豈必

    【1】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清}{顾樵}《秋夜柬顾茂伦》诗:“哀樂境所遇﹐豈必{雍門}琴!”{清}{魏源}《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豈必面目同員方!”《鹖冠子·天权》:“所謂蔽者﹐豈必障於帷﹑隱於帷薄哉!”

  • 豈奈-汉语大词典

    豈奈

    【1】犹无奈。{唐}{韩愈}《合江亭》诗:“人生誠無幾﹐事往悲豈奈。”

  • 豈非-汉语大词典

    豈非

    【1】反诘用词。难道不是。{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三》:“{楊氏}語録以{郭子儀}不問發父塚之盗爲能忘物我﹐傷義既甚。而今復有此論﹐豈非流入于異端而不覺耶?”《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曰:‘孤始願不及此﹐雖及此﹐豈非天乎!’”{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豈非平日講貫藴畜者在是。”《东观汉记·明帝纪》:“易鼎足象三公﹐豈非公卿奉職得理乎!”

  • 豈可-汉语大词典

    豈可

    【1】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汉书·史丹传》:“且皇后謹慎﹐先帝又愛太子﹐吾豈可違指!”《左传·哀公七年》:“大國不以禮命于諸侯﹐苟不以禮﹐豈可量也?”{金}{王若虚}《五经辨惑》:“論事者顧是非何如耳﹐豈可以人而移之?”{清}{李渔}《巧团圆·拉引》:“老爺要去會他﹐豈可不通知一聲﹐叫他前來迎接?”

  • 豈敢-汉语大词典

    豈敢

    【1】犹言怎么敢。{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谁都知道这是{姜太公}的声音﹐岂敢不听。”《史记·刺客列传》:“竊聞足下義甚高﹐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大人麤糲之費﹐得以交足下之驩﹐豈敢以有求望邪!”{宋}{苏轼}《常州居住表》:“豈敢復以遲暮爲歎﹐更生僥覬之心。”《诗·郑风·将仲子》:“豈敢愛之?畏我父母。”【2】用作应对时表示谦虚的套语。{许地山}《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岂敢﹐岂敢。请原谅我底莽撞。”《红楼梦》第一回:“{雨村}忙笑道:‘豈敢。不過偶吟前人之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靚雲}説:‘師兄偏勞了。’{逸雲}説:‘豈敢﹐豈敢!’”

  • 豈伊-汉语大词典

    豈伊

    【1】犹岂, 难道。伊, 语中助词, 无义。{唐}{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诗:“豈伊{箕山}故﹐特以風期親。”《後汉书·杜乔传》:“故陳資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無勸。苟遂斯道﹐豈伊傷政。”{南朝} {宋}{何承天}《重答颜光禄书》:“豈伊好辯﹐未獲云已。”《诗·小雅·頍弁》:“豈伊異人﹐兄弟匪他。”

  • 豈渠-汉语大词典

    豈渠

    【1】见“豈遽”。

  • 豈其-汉语大词典

    豈其

    【1】犹何必。《诗·陈风·衡门》:“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郑玄}笺:“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後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國之女然後可妻﹐亦取貞順而已。”{清}{李调元}《勦说·岂其卿》:“豈其卿者﹐猶云何必卿也。”《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谷口}{鄭子真}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豈其卿?豈其卿?”【2】犹难道。《左传·昭公三年》:“{肸}又無子。公室無度﹐幸而得死﹐豈其獲祀?”{杜预}注:“言必不得祀。”《楚辞·离骚》:“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 豈得-汉语大词典

    豈得

    【1】犹怎能, 怎可。{宋}{叶適}《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盗剽奪行之﹐豈得以敗亡爲戲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維正之供﹐至欲藉勢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繩以嚴刑﹐豈得爲過。”《後汉书·孔融传》:“王室大臣﹐豈得以見脇爲辭。”{唐}{李白}《拟古》诗之十二:“人生難稱意﹐豈得長爲羣?”

  • 豈止-汉语大词典

    豈止

    【1】犹何止。{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後世而垂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哉!”{王鲁彦}《我们的学校》:“我们这一个学校﹐岂止是建筑方面跟着时代改变了﹐就连组织和课程也显得进步了。”{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嘯餘譜》中﹐載《務頭》一卷﹐前後臚列﹐豈止萬言﹐究竟務頭二字未竟説明﹐不知何物。”

  • 豈若-汉语大词典

    豈若

    【1】犹何如。表示不如。《论语·微子》:“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 豈有此理-汉语大词典

    豈有此理

    【1】哪有这个道理。谓极其荒谬, 断无此理。《南齐书·虞悰传》:“{鬱林}廢﹐{悰}竊歎曰:‘{王}{徐}遂縛袴廢天子﹐天下豈有此理邪?’”{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奪人所有﹐豈有是理?”{巴金}《灭亡》第七章:“然而{袁润身}却愤愤地说了:‘{大心}﹐岂有此理﹐你简直在骂人了。’”亦作“[豈有是理]”。《朱子语类》卷十六:“如人腹痛﹐畢竟是腹中有些冷積﹐須用藥驅除去這冷積﹐則其痛自止;不先除去冷積而但欲痛之自止﹐豈有此理?”{清}{李渔}《比目鱼·偕亡》:“難道我和他這段姻緣就是這等罷了不成﹐豈有此理。”

  • 豈惟-汉语大词典

    豈惟

    【1】见“豈唯”。

  • 豈唯-汉语大词典

    豈唯

    亦作“[豈維]”亦作“[豈惟]”【1】难道只是; 何止。《後汉书·张衡传》:“夫情勝其性﹐流遯忘反﹐豈唯不肖﹐中才皆然。”{宋}{苏轼}《和东方有一士》:“豈惟舞獨鶴﹐便可躡飛鸞。還將嶺茅瘴﹐一洗月闕寒。”《庄子·逍遥游》:“豈惟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辞·离骚》:“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新唐书·突厥传上》:“誠能復兩渠之饒﹐誘農夫趣耕﹐擇險要﹐繕城壘﹐屯田蓄力﹐{河}{隴}可復﹐豈唯自守而已。”{明}{王守仁}《大学问》:“其與天地萬物而爲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請﹐諸侯之福也﹐豈唯寡君賴之。”

  • 豈直-汉语大词典

    豈直

    【1】难道只是; 何止。《北史·陈元康传》:“今枉殺無辜﹐虧廢刑典﹐豈直上負天神﹐何以下安黎庶?”{明}{方孝孺}《传经斋记》:“經者治天下之具也﹐豈直文辭云爾哉?”{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梅杏》:“杏一種﹐尚可賑貧窮﹐救飢饉;而况五果蓏菜之饒﹐豈直助糧而已矣!”{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豈直取美當時﹐亦敬慎來葉矣。”

  • 豈徒-汉语大词典

    豈徒

    【1】难道只是; 何止。{宋}{叶適}《纪年备遗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文昭}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爲之辭。”{陈毅}《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後汉书·杜乔传论》:“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明}{李东阳}《送王公济归武昌歌》:“豈徒文思比{唐}{勃}﹐應遣頌聲如{漢}褒。”

  • 豈維-汉语大词典

    豈維

    【1】见“豈唯”。

  • 豈有是理-汉语大词典

    豈有是理

    【1】见“豈有此理”。

  • 豈顧-汉语大词典

    豈顧

    【1】犹何必。《大戴礼记·礼察》:“若夫慶賞以勸善﹐刑罰以懲惡﹐先王執此之正﹐堅如金石;行此之信﹐順如四時。處此之功﹐無私如天地爾﹐豈顧不用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然{張耳}﹑{陳餘}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及據國争權﹐卒相滅亡﹐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

  • 豈-汉语大词典

    “[岂]”的繁体字。“[愷]”的异体字。《集韻》可亥切,上海,溪。【1】和乐。参见“[豈2樂]”。

  • 豈弟-汉语大词典

    豈弟

    【1】和乐平易。{清}{黄宗羲}《密庵陆公墓碑》:“公爲人豈弟﹐雅以濟物爲務。”《诗·小雅·蓼萧》:“既見君子﹐孔易豈弟。”{宋}{欧阳修}《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豈朝廷禮樂文物﹐萬民富庶豈弟﹐必如是之勤且詳﹐然後可以致之歟?”

  • 豈樂-汉语大词典

    豈樂

    【1】犹喜乐。《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鎬}﹐豈樂飲酒。”{郑玄}笺:“豈﹐亦樂也。”{陆德明}释文:“豈﹐本亦作愷﹐同。苦在反。樂也。”

  • 豈弟君子-汉语大词典

    豈弟君子

    【1】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诗·小雅·青蝇》:“豈弟君子﹐無信讒言。”{郑玄}笺:“豈弟﹐樂易也。”《儒林外史》第四回:“轎子將近﹐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裏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岂弟君子》:“{王介}得知{常州}﹐{劉貢甫}以語謔之﹐{介}曰:‘{貢甫}非豈弟君子。’”

  • 豈安-汉语大词典

    豈安

    【1】犹安乐。{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二三:“豈安通靈臺﹐遊瀁去高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